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小说 > 《昙花恨》在线阅读 > 正文 第20章 附件1;《施莉玲逝世的前前后后》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昙花恨》 作者:汤雄

第20章 附件1;《施莉玲逝世的前前后后》

  蒋纬国初恋情人施莉玲逝世前后

  1997年2月12日下午1时左右,一位饱经沧桑的传奇老太带着无尽的期盼与思念,在苏州市一条名叫碧凤坊的小巷中18号平房里,走完了她85年的人生道路,与世长辞。她就是当年蒋纬国在苏州的初恋情人施莉玲老太。

  1995年,9月17日上海《新民晚报》与9月22日《南方周末》上分别刊登的一篇题为《半个世纪以来,她与蒋纬国的儿子相依为命……

  蒋纬国初恋情人走上原告席》的报道,轰动了海内外,引起了人们关注。同时,《民主与法制》、《北京晚报》、《扬子晚报》、上海《青年报》、南京《周末》等几十家报刊相继刊发与上述相同的报道,披露了这位传奇式的苏州老太与中国档案出版社就其出版的《蒋氏家族秘史》严重失实对薄公堂的新闻。然而,将近一年半的法庭审理还没结束,人们还没看到这场诉讼案的结局,施莉玲老太便因日益严重的忧郁症与气管炎、心脏病、贫血等疾病而离开了人世。

  施老太逝世的当天下午,其小儿子第一个电话通知的就是施莉玲生前亲笔委托的她的诉讼代理人、回忆录经纪人王金汝高级工程师。当天下午1时50分左右,王金汝夫妇就先后骑着自行车来到碧凤坊18号施家奔丧。

  瘦小的施莉玲无声无息地躺在床上,她的两眼茫然地望着天花板,嘴微张着,似乎在企望等待着什么。王金汝的夫人杨淑媛一进门,就直扑老太床前,望着这位与她们全家相处了整整8年、建立了深厚感情的施莉玲遗容,禁不住悲从中来,呜咽出声。

  施阿姨,你去得不是时候呀,你不该现在就去呀,你的事情还没个结局呀,你这一生是在无尽的等待与期盼中渡过的呀,也许正因为你什么都没等到,所以你走的时候连口眼也不肯闭呀!抚摸着施阿姨尚有余温的下肢,杨淑媛放声大哭起来。

  1990年年初,施莉玲与她的三儿子一起搬进位处苏州城东的里河新村107幢305室,恰巧与楼上王金汝家成为相邻。当时这位196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系、时任苏州市清华电子电讯厂厂长的王金汝高级工程师,根本不知这位普通的老太那石破天惊的身世,他只是在有一次偶而上楼的时候,出于善良的本性,伸出手搀了一把正在艰难地扶着楼梯把手登阶上楼的施老太。从此,施莉玲与王金汝一家结下了不解之缘,并把王金汝夫妇认作自己的义子义女。随着两个人家的日常交往,施莉玲愈发觉得善良正直的王金汝夫妇是她唯一可信赖的人,她可以把深埋在心底长达半个世纪的秘密向他们夫妇俩倾诉,可以拜托他们夫妇为她昭雪沉冤。于是,在1995年5月里的一个傍晚,施老太双手抱拳,老泪纵横,把毕生的夙愿托付给了王金汝夫妇,并向他们打开了心扉。至此,王金汝夫妇才得知原来这个年过八十又瘦又小的苏州老太原来竟是众多史书上提及过的蒋纬国的初恋情人施莉玲!

  随着回忆录的深入采写,王金汝又目瞪口呆地得知,施莉玲不但是蒋纬国的初恋情人,当年还与蒋纬国一起生下过一个私生子,如今,他们俩那也年近60岁的儿子尚在南京铁路部门工作,是某列车上的行李员!

  有关施莉玲与蒋纬国当年相爱的故事和施蒋俩的私生子现状的报道,已在1995年、1996两年的《南京日报周末版》与上海的《青年报》上作过报道,本文不再赘述。

  为了续上这个已经湮没了半个世纪之多的梦,为了能重新拉住彼岸那个旧日情人的手,为了能把他俩的两代亲骨血送到蒋纬国的怀抱里,王金汝一字一句记录下了施莉玲口述的一封致蒋纬国的情深谊长的书信,通过多种渠道,把它送往了台湾那位在苏州留下情种的蒋纬国那里。在信中,施莉玲把她与她们孩子的情况一一告诉了旧日情人,寄托了她对蒋纬国的思念,表达了她期盼蒋纬国能在她有生之年回到祖国、来到她身边的夙愿。

  台湾方面终于有了反响:1995年9月28日,蒋纬国前夫人石静宜的亲妹妹石婉华亲自来到苏州探望施莉玲,通过交谈,证实了施莉玲的真实身份。临走时,石女士送给施莉玲五千元人民币。1996年夏,台湾方面又托人给施莉玲带来一块雕有一条腾龙图案的红石块,施莉玲见了脱口而出:“纬国属龙嘛。”话音未落,已是泪湿衣襟。

  然而,令施莉玲深深失望的是她那旧日的情人仍是迟迟没有露面,没有来到她们母子的身边,甚至连片言只字也没有。“倒不如当时他在重庆与德国时倒常来信问候我们母子俩呢!”施莉玲终于忍不住埋怨了起来。此时,她心中那份对旧日情人的爱恋与期盼,随着岁月无情的流逝,已渐渐演变成一种焦虑与哀怨,原来常挂在她嘴边的“纬国、纬国”的昵称,变成了爱恨交加的“杀千刀”(苏州方言中一种嗔骂)与“台湾老头子”。

  1996年12月6日,因原告苏州聘请的江苏华龙律师事务所朱伟律师公出英国,施莉玲不得不重新聘请了北京嘉和律师事务所的张松岩律师为诉讼代理人。1997年1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第二次审理此案未果。至此,施莉玲状告《蒋氏家族秘史》一案已历经一年零四个月之久。台湾的蒋纬国还是按兵不动。而这时的施莉玲已是83岁的老人,再加上她诸病缠身,自感来日不多,眼见与蒋纬国第二次握手的夙愿难以实现,此时,她的心中悲愤交加,使她原先心中那一片对蒋纬国的痴情爱慕终于演变成怨情恼怒。1997年春节前夕,王金汝夫妇前往碧凤坊探望施莉玲时,重病卧床的施莉玲一见到她的全权代理人,仍像以往那样开口就问:“台湾老头子有信来吗?”当她得到的仍是“没有”这两字后,似乎她双眼中的最后一丝希望的火花也熄灭了,她潸然泪下,咬牙切齿道:“这个没良心的杀千刀,我这辈子如果见不到他,就是到了天堂也不会放过他。”也许是天意,施莉玲年底病重,台湾传来蒋纬国也病重住院的消息。那天,施莉玲紧紧拉着义子义女的手哽咽道:“我这辈子谁都不欠,就欠你们夫妻俩的恩情。看来,我这辈子也还不了的。让我到下辈子再还给你们吧。”她又殷殷嘱咐王金汝说:“我走后,两桩心事你们一定要帮我办到底,一是如果见到台老头子的面,一定要把我的一切告诉他;二是继续代理我把这场官司打完。”

  此话后的十天不到,施莉玲就带着未了的等待与期盼、带着绵绵的爱与恨离开了人间。

  王金汝夫妇来到碧凤坊18号后,即以全权代理人的身份,连着用电话把施莉玲逝世的消息一一通知了施莉玲的所有的亲属,并通过已建立的渠道,传真电告台湾蒋纬国先生。同时与施莉玲的小儿子一起,周密地按排了施莉玲的后事。第二天下午,早与施莉玲离婚的原夫、当年蒋纬国在苏州东吴大学附中求学时的同学陈先生闻报来到了碧凤坊。陈先生与施莉玲毕竟是共同生养过四个儿子的结发夫妻,所以面对施莉玲撒手西归的事实,程老先生是很伤心的,这从他那双红肿的眼睛上便可以看出,在来之前,他已伤心过一回了。陈先生一进门,便扑到施莉玲面前,紧紧抱着前妻嚎啕大哭了起来,他太激动了,以致几次差点把瘦小的前妻抱起来。还是一边的王金汝与他的儿媳担心老人过度伤心,硬把他拉了开来。没想到这位年已80有5的老人刚坐下,便脱口而出埋怨道:“都是王家里(指王金汝)把她害死的。”这话既不近人情又不合事实,所以激起了施莉玲的小儿子与陈于杰的不满,他们连忙阻止了陈先生的话头。这时,始终在一边的王金汝再也憋不住心中的委屈,对陈先生说:“陈老先生,我们是一向尊重你的。”这时,陈先生才发现王金汝夫妇均在场,不由脸上浮上一层尴尬。

  王金汝夫妇怎不要感到莫大的委屈与不快呢?说实话,自从施莉玲认下他们为她的义子义女后,特别是施莉玲全权委托王金汝为她的诉讼全权代理人与回忆录经纪人之后,王金汝更是向这个没有分文经济收入的施老太倾注了无私的帮助,在精神上鼓励她,在经济上支持她,用众多邻居的话来说,老王待施老太就像待自己的亲娘一样好。尤其是在施莉玲住在王家的那长达半年之久的日子里:施莉玲喜欢吃一种名叫“蟹壳黄”的早点,老王就每天起早专门给她买回来;施莉玲缺衣少鞋,杨淑媛就从家中本已有限的经济中抠出一部份来,为老太添置衣服鞋帽。那次石婉华来到苏州拜见施莉玲时所穿的茄克衫与便鞋,就是王家无私援助的。王金汝共先后或借或送给施莉玲母子好几千多元。直到如今王家还保存着施家母子的借条呢。

  怎么能说是王家害死了施莉玲呢?虽说这场官司直到施莉玲临终都没个结论,但这能怪王金汝吗?为了这场世人注目的诉讼案,王金汝为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以致自己办的小工厂都无暇顾及,甚至把准备用于女儿自费上大学的钱都垫了进去。

  1997年2月14日上午,施莉玲在11个亲友的护下,送往了殡仪馆。王家夫妇女儿四人全部出席。一向关注此案的上海东方电视台等新闻单位赶到现场,录下了这回施莉玲真正撒手西归的场面。

  遵照施莉玲老太的遗嘱,有关施莉玲状告中国档案出版社一案,由施莉玲之子程于德、程于杰、程于志继承诉讼。三个儿子联名申明:继承母亲遗愿,请法院继续审理本案。

  也许是上苍在冥冥之中的安排:1997年9月22日,蒋纬国在台湾逝世了。俩人逝世相距时间只有7个月零10天。

  行文至此,我们不由深为施莉玲再也不能看到她牵心挂肠的诉讼案有个最后的结局而遗憾,深为这一对旧情人终于未能如愿以偿重逢一旦而遗憾。不过,好在施莉玲生前已给新闻媒介留下了不少资料,向她的全权代理人王金汝披露了大量极其珍贵而又鲜为人知的回忆,她当年与蒋纬国共同留下的私生子还健在。所以,尽管施莉玲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消失了,但她却再也不会从我们悉心关注的这段富有传奇色彩的历史中消失。最后揭开施蒋初恋之谜、还历史真实面目的日子毕竟不会太远了。

  后记:相距施莉玲逝世10个月,即当年12月4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王炳林等四被告及负有连带责任的中国档案出版社作出判决:

  王炳林、贾兴权、吴文革、朱寒冬及中国档案出版社立即停止对施莉玲名誉权的侵害,未经施莉玲的亲属同意,不得出版发行有关施莉玲个人隐私内容的《蒋氏家族秘史》一书;向施莉玲亲属赔礼道歉并支付精神损害赔偿费3000元。

  令人遗憾的是,整整十年过去了,就因为施莉玲老太太的全权委托人王金汝夫妇随女儿一家去了美国定居,所以这个历史留下的遗案至今未能解决。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汤雄作品集
蒋介石的侧室姚冶诚昙花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