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小说 > 《上山·上山·爱》在线阅读 > 正文 第二十一章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上山·上山·爱》 作者:李敖

第二十一章

  "很高兴的奇怪你今天上山来看我。"我对陈壁君说。

  "我早就想来看看你,并当面谢谢你送我那么名贵的钢笔。"

  "钢笔好用吗?"

  "当然好用,可是有点舍不得用。后来我写了一封信给你,不知你收到没有?"

  "我收到了。"

  "你大概没回我吧?"

  "我的确没回,因为我想我太老了。"

  "太老了?好怪的一个不回信理由。"

  "我的意思是说,我可能老得不适合和年轻女孩子做朋友了。"

  "可是你的思路这么年轻,甚至比年轻人还前进。"

  "但做朋友可能还是困难重重。思路前进只能带头做抗议活动,像英国老哲学家罗素(Russell)带头抗议美国在越南的帝国主义,我看到画面,一堆年轻人中间夹坐个老头子,看来真有点滑稽。罗素的思路比年轻人新多了,可是人却太老了。罗素一辈子跟女人的关系非常超越前进,不过一旦他老了,我怀疑他一定很不方便了。法国老哲学家沙特(Sartre)也有同样的困境吧,不过他的红颜知己波娃(Beauvoir)倒很大方的帮他找了不少年轻女学生。坦白告诉你,看到年轻漂亮的女人,我会动心,可是我不会一个个去勾引,甚至我会有意错过她,像错过一条美丽的小鱼。当我决定不再回信,就表示我要错过你。让你回到大海,是有特殊原因的。"

  什么原因呢?我自己也不想说清楚,当然我可以这么说:"可以告诉你,你太像我三十年前的一位女朋友了。"或者说,"她太像你了。当半年前你第一次来我家陪我去台中演讲,我一看到你,心里想到的就是:怎么会这么像!怎么会这么像!不必列举什么地方像了,只找不像的地方做为区别吧,这女孩子比她高一点,约高一公分,168cm左右,气质上似乎更新潮一点,毕竟是三十年后的新世代女孩子了。再来就是这女孩子穿着冬天的衣服,而她只穿夏天的,我不知道她穿冬天的衣服是什么样于,因为人间的冬天比季节的冬天来得早。可是,当你今天来了,穿着夏天的衣服来了,穿着的方式,却又她像你你像她。我坦白告诉你,那天你来了,先在我家里,再陪我去台中、陪我逛校园、陪我演讲、送我上车……在一起时,每一阶段都使我波澜起落;分手以后,每一回忆都使我魂牵梦萦。后来送了钢笔给你,你再来信,我想我该就此打住了。因为我不是在你身上寻找旧梦,而是我简直无法承受新梦。因此,我没有回信了……"上面这些话,我会说出来吗?不会的,永远不会的。英国诗人布雷克(Blake)有一首诗叫爱情的秘密(Lovessecret),里面提到一种爱情哲学,那就是Silently,invisibly:/Hetookherwithasigh.用不动声色只叹一口气的神秘,带走了他喜爱的女人,这就是爱情,有些话是不能说的。爱情不是向神父告解、爱情不是在斗争大会认罪,爱情要的是适度的神秘、适度的信心与信任,爱情是技巧、是含蓄,不是坦白。

  陈壁君神秘的一笑,她不追问我的特殊原因是什么,她上山、上山,亲自来了,我也开门欢迎她了,她不要回到大海,有山可上的时候,谁还需要海呢?世界有多少山,当地质调查的时候,发现有海底生物的化石,可知山曾为海过。当沧海了、桑田了、陵夷了、谷易了,一切都化为虚无与幻灭,何况一条美丽的小鱼?

  ※※※※※※※※※※

  "你在家里,或朋友问同学间,大家怎么叫你,不会老是叫陈壁君三个字吧?"

  "当然不是,大家叫我君君。"

  "我也可以叫你君君吗?"

  "如果叫我君君算是特权的话,你可以比别人有更多的特权。"

  "什么特权呢?"

  "你可以命令我替你做一点事,比如说,修铅笔。"

  我听了心里一震,立刻想起小葇为我修铅笔那一幕,好像被回忆捏了一下。

  "你真好。谢谢你为我服务。暑假到了,你做些什么呢?会打工吗?"

  "一定得打工。那是我下学期学费的来源。"

  "打什么工确定了吗?"

  "还没有。我来台北,就是找比台中更多的机会。"

  "跟外婆住不方便,怎么住呢?"

  "不方便还是勉强可住,有时我住同学家。像今晚,我就打算住同学家。"

  "还没跟同学约好吗?"

  "还没约好。"

  "换句话说,你还没确定今天晚上睡在那里?"

  "还没。想来也真像《流浪一匹狼》。不过这样很有情调,使自己变成浮萍。"

  "浮萍还是有根的、固定的。我看倒像蜉蝣好。"

  "其实,我不如蜉蝣。我有一天随便翻诗经,看到一句蚌游之羽,衣裳楚楚,我穿得大随便了。"

  "有衣裳楚楚,的流浪者吗?"

  君君笑了。"大概没有吧?对比起来,你万劫先生好像最不像流浪者,你好像只守在阳明山的豪宅里,那里也不去。"

  "蜘蛛也如此。唯一不同的是,蜘蛛是裸体的,没有衣裳楚楚,也没有豪宅,。噢,在你眼里,我的家是豪宅吗?"我把食指指向天花扳,绕了一圈。

  "比起豪门有钱人的别墅来,当然你一点也不豪。但你的大书房,却是琳琅满目,像所罗门王(Solomon)的宝藏,这是天下第一豪,要说此门不豪也难。"

  我笑了。"这也就是我身在宝山、那里都不去的缘故。"

  "看来你的游踪.只在阳明山?"

  "只在阳明山的一部分。"

  "那一部分?"

  "时有落花随我行那一部分。我走到那里,那里有落花随我,我就流连到那里。"

  "真美,只可惜落花白天才看得到,你看不到夜景了。"

  "夜景也不妨,你可以感觉花落谁家。"

  "你一个人在山里,接触大自然,你会不会觉得孤单?会不会有感伤?"

  "自然对人的意义,既不该是迷信宗教式的敬畏,也不该是骚人墨客式的感伤。自然本身并没有任何种类的感情,更没有感伤。但有些人总错误的把感情赋给自然,认为自然有情,于是天地为愁、草木含悲、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这些人先把自然变成一个多情体,再把自己的情绪随着这多情体转,于是悲从中来。——这实在是一个很有问题的人生态度。至于黛玉葬花之类,那更是病态了。自然对人的意义,应该只有两点:第一点,自然本身是变化无穷的壮观,不论是朝晖夕阴、不论是暴雨明霞、不论是飞絮满天或落叶满地……种种奇景,都值得人在恬静中或快乐中赏心悦目。第二点,自然应带给人对宇宙的远大看法,物换星移、时序代谢……都是使人了解宇宙真相的凭藉。西方的诗人从一粒沙中看世界,从一朵花中看天国;东方的诗人从长江中看逝者如斯,从明月中看盈虚者如彼……这种种观察都可在赏心悦目以外,别有妙悟:人与自然本是一体。基督教圣经上说:你是从土而出的,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但说这话的先知并不了解这一现象的科学原理。现在我们知道了氮化循环等化学现象,知道了万物都要复归原始,人生只是过眼云烟,自己乃是不断的在死亡中。有了这种达观的心胸,再回过头来看人世,人才会觉悟到这辈子该怎么活才不虚此生、才会觉悟到此生已为错误的安排浪费许多,实在不应该再浪费下去。这时候人会活得更积极起劲,肯定适合自己的,摆脱不适合自己的,使自己的生命愈来愈发光,而不是愈来愈黯淡。这种炉火纯青的人生看法与做法,人都可以从孤独的面对自然中学到。诗人华滋华斯说让自然做你的老师,我想就是这个意思。所以,感伤一类的情绪,是对短暂生命的浪费,实在是没有必要的。"

  "那你没有过吗?"

  "我有过。我记得我在你这年纪时候,很不喜欢一个人在月光之下,因为月光是最令人动情的。后来我年纪渐大,自我训练也变多了、变强了,我练习能够以一种欣然欣赏清光清境的心情,去看月亮了。八十多年前,一位优秀的中国哲人写过一首《月诗》,我最喜欢,我背给你听:

  明月照我床,卧看不肯睡。窗上青藤影,随凤舞娟媚。

  我但玩明月,更不想什么,月可使人愁,定不能愁我。

  月冷寒江静,心头百念消。欲眠君照我,无梦到明朝。

  这首诗的境界,就是一种欣然欣赏清光清境的境界,对自然只有欢喜赞叹,没有多愁善感,这样才是健康的人,尤其是健康的男人,否则一见花一见月即伤春悲秋,这种人感情上大娘娘腔了,多讨厌呀!"

  "你在阳明山上有这些感觉,主要是看山、看云、看树、看花。如果不在山上,你看到的是海、大海、沧海,你的感觉还一样吗?"

  "看海,我会比看山更神往。美国诗人弗洛斯特(RobeRTFrost)有首诗叫《不远也不深》(NeitheroutFarNorinDeep),最后一节是:他们望不到多远,他们望不了多深。可是谁能挡住他们向沧海凝神?TheycannotlookfarTheycannotlookindeep.ButwhenwasthateverabarToanyWatchtheykeep?

  向沧海凝神,,是一种浩瀚的心灵情怀,它最使人有天人合一的博大感觉。这种博大,会使随之而来的任何主题,即使本来很普通的,也跟着变为光彩夺目、壮阔动人。梅尔维尔(HermanMelville)笔下的白鲸记(MobyDick)主角向沧海凝神,意在寻仇;海明威笔下的《老人与海》(TheOldManandtheSea)主角向沧海凝神,意在不屈。这种寻仇与不屈,都因为寄情沧海,而变得使心灵浩瀚.一切情怀,也就大不相同。在我个人方面,在,向沧海凝神之际,寻仇与不屈两种情怀.也就更形澎湃。我会随波而去,偶尔幻想是散仙、是海神、是浪里白条、或是优力西斯(Ulysses)……这种幻想不是白日梦,而是一种天人合一带来的古今同调。这种经验,只有寄情沧海,所获最多。所以,我喜欢向沧海凝神,如果真是沧海的话。"

  "你对自然不多愁善感,对人呢?尤其对情人呢?"

  "我想我也不会,或者降到最低。这种看来不太有情的漠然,其实是我取法奸雄的。古往今来,恶人中有一种大奸巨恶,他们是恶人中出类拔萃的。他们之中,有一种奸雄.最引起我的注意。奸雄的短处,不须我说了.但他们有两点长处,却也值得学习。第二奸雄有一个大特色,就是永不泄气.永远战斗个没完。他们不论多么失败,却不做失败主义者,不论处境多糟,却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他们绝不灰心、绝不意做、绝不怀忧丧志、绝不不来了。相对的,所谓一般的好人,他们反倒是没有力量应付失败的。一旦失败,就泄气了,就丢下武器跑了。所以,局面最后总是好人在家里叹气,恶人在台上唱戏。但从有韧性、有斗志、有毅力的观点看,恶人的成功其实也全非作恶,在性格上,的确具有着坚忍不拔、愈挫愈奋的成功条件。这一点不可掩没,值得学习。第二,奸雄有另一大特色,就是永不为女人烦恼,永远享受女人的快乐。他们从女人身上,只得其利,不受其害,女人对他们,只是玩物,与助兴而已。当然他们可能不解风情、不搓爱情,但他们比起那些既解风情又懂爱情的多愁善感者、比起那些被女人整得死去活来的人间情种,似乎略高一筹。我坚决相信,男女之间应该是人生最大的快乐,可是女人显然不以此为足,她们要闹人闹个不停,以大家痛苦为乐事,这又何苦来?世界上很少有男人能够脱身于女人这种胡闹之外,但是奸雄显然能够做到这一点。由于奸雄的强大、稳定与占上风,女人在他下面,有时候,也未始不是一种单纯的幸福。希特勒、墨索里尼死的时候,都有情妇自愿陪死,这一现象,岂不也满爱情的吗?男女之间,真该是男人强大、稳定、占上风的,奸雄在这一点的成功不可掩没,也值得学习。中文谚语说,不以人废言;英文谚语说GivethedevilhisJue.不掩没恶人的长处。英文这句谚语在十六世纪就有了,我认为它说得比中文细腻。因为不以人废言的重点,自该是指恶人说的,好人的话自然不会被废,唯有恶人的话,即使说对了,也往往因出自恶人之门,而予作废,以致恶人的全部言行,都一律遭到否决。这样全部否决,我总觉得漏了点什么。"

  ※※※※※※※※※※

  "你替恶人讲公道话,相对的,你对好人也会有意见吧?"君君问。

  "当然有。人们从小就被教育做好人、训练做好人,长大以后,有的自信是好人、有的自许是好人、有的自命是好人,他们从少到老、从老到咽气,一直如此自信、自许或自命,从来不疑有他,但是,好人、好人,他们真是好人吗7深究起来,可不见得。事实上,世间所谓的好人,其实他们坏得真够瞧的。好人怎么会坏呢?会坏,我举出三点主要的。好人的第一坏是:不敢与坏人争。他们怕坏人,因为怕,所以不敢与坏人争。天下坏事的造成,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坏人做坏事;另外一个是好人容忍、坐视、甚至默许坏人做坏事。结果呢?有能力或可能有能力的好人,在有机会或可能有机会的时候,放弃了打击坏人、阻止坏人作恶的行动。于是天下的坏事,也就一件一件的蔓延起来了。所以,不客气的说,壤事不全是坏人做出来的,其实好人也有份。容忍、坐视、甚至默许坏人做坏事,乃是使坏事功德圆满的最后一道手续,好人之罪,是不能免的。好人的第二坏是:以为独善其身便是好人。好人最大的毛病,乃在消极有余,积极不足;叹气很多,悍气太少。结果他们所能做的,充其量只是独善其身而已,绝不是普渡众生的好汉。但是最后,坏人并不因为好人消极叹气就饶了他们,坏人们还是要欺负好人、强xx好人,使他们连最起码的独善其身也善不好、连佛教中最低级的自了汉也做不成。最后只得与坏人委蛇,相当程度的出卖灵魂,帮着坏人张其恶"或扶同为恶。这真是好人的悲哀,好人所以独善其身,其实是一种相当成分的自欺。这种自欺,原因在好人以为独善其身便是好人人格的完成,其实,这一完成,还差得远哪!为什么?因为好的完成,必须是向外性的,而不是向内性的。顾炎武说他不敢领教置四海穷困而不吭气、反倒终日讲道德教条;林肯说他无法认同一半是奴隶一半是自由人的长久存在,都在说明了道德上的向外性。老罗斯福打击财阀,推动反托辣斯政策,坚信如不能使个个过得好,单独那个也过不好(ThiscountrywillnotbeareallygoodPlaceforanyofustoliveinifitisnotareallygoodplaceforallofuslivein.)就是这种向外性的伟大实证。以独善其身自欺的好人,他们自欺到以为独善其身便是好人了,其实是大错特错的。因为坏人是向外性的,好坏关系是一种此长彼消的互斥关系,自以为独善其身便是好人的,就好像踩在粪坑里而高叫自己不臭一样,这是不可能的。好人的第三坏是:以为心存善念便是好人。当独善其身大行其道以后,伦理学上的动机派便成了好人的护身符。动机派的走火入魔,判断一件事,不看事的本身,反倒追踪虚无缘渺的动机,用动机来决定一切。孟子说: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俞正勰直指孟子说的情,就是事之实也无异指动机就是事实,一切要看你存心如何:存心好,那怕是为了恶,也虽恶不罚;存心不好,就便是为了善,也虽善不赏。这样不看后果,全凭究其心迹的测量术,一发而不可收拾,就会变得舍不该舍之末,而逐不该逐之本,以为人在这种本上下工夫,就可得到正果。这真是胡扯!王阳明说:至善只是此心纯乎天理之极便是,他全错了!善绝非一颗善心便可了事。善必须实践,必须把钱掏出来、把血输出来、把弱小扶起来、把坏蛋打在地上,才叫善;反过来说,想掏钱、准备输血、计划,抑强扶弱,都不叫做善。你动机好,没用,动机是最自欺欺人的藉口,十七世纪的西方哲人就看出这点,所以他们点破,说Hellispavedwithgoodintentions.善意铺成了到地狱之路。这就是说,有善意而无善行,照样下地狱,阎王老爷可不承认光说不练。可怜的是,好人在独善其身之余,竞自欺到以为只要心存善念,便是行善了、就问心无愧了,其实这是不够的。问心无愧算什么!要问的是行动。没有行动同步作业,空有一颗好心,只是自欺而已!

  ※※※※※※※※※※

  "好人既然有这么多毛病,用宗教力量来支撑好人是否会好一点呢?"君君问。

  "我看更糟。以佛教为例,今日佛教是最违反佛祖释迎牟尼精神的虚伪宗教。最明显的是佛祖根本是无神论者,可是今天的佛教徒相信这么多的神,这不是挂羊头卖狗肉吗?自古以来,圣徒的理想被俗化得荒腔走板,不以佛教为限,但佛教是被俗化得最要命的一个显例。南北朝时候,官民比赛盖大庙,奢丽无比,以为功德,当时大臣就感于这样乱搞,无关神灵,有累人事。到了宋明帝时候,他把故宅改建为湘宫寺,说:我起此寺,是大功德。当时虞愿在旁边,不肯乡愿,他反驳皇帝说:陛下起此寺,皆是百姓卖儿贴妇钱,佛若有知,当悲哭哀愁,罪高佛图,有何功德?佛教在中国,堕落到这种田地,真是可悲!信佛教信得一至于此,所谓博爱众生,全是假的。到了唐朝,寺庙已经扩大到拥有大量的财产、庄田、奴婢、庄户,在官佛勾结的局面下,造成了大量的社会问题。这种打着佛教旗号,藉以盖庙敛财的功德,,距离真正的佛教精神,愈来愈远,佛若有知,当悲哭哀憨,自不消说。宗教和政治这样化合的结果,演变的政治,就是和尚政治。和尚出身的明太祖取得天下后,设立一种僧官叫砧基道人,砧基是登记土地财产,在寺庙里驻守收税,这种和尚僧俗双修、吃斋念佛之外,兼干起税吏来了。和尚政治的演变,荒唐至此,佛若有知,岂止悲哭哀愁,恐怕气得进疯入院了,正因为和尚政治的结果,是在官佛勾结下广事盖庙敛财,所以佛门财产在中国,一直蔚为壮观。清朝末年张之洞试图没收各地的佛门财产来办教育,主张废产兴学运动。他估计只要把佛门财产挖出十分之七,就可达到兴办各种学校的效果;一九三一年时,有中央大学教授也提出打倒僧阀、解放憎众、划拨庙产、振兴教育的主张,这都是很有见地的。事实上,真正的佛门信徒,当知真正的功德绝不在盖庙敛财等谋求小集团的利益上,正相反的,真正的功德乃在舍弃这些,以利苍生。五代时候周世宗废佛,下令毁掉天下铜佛像,用来铸钱。原因是天下钱不够用。不够用的原因是,铸钱用的铜,都给佛教徒铸了佛像了。于是他下命令毁掉所有的铜佛像,他用的理由很巧妙,他说佛以身体为妄,又要有利众生。现在是有利众生的时候了,如果佛有真身尚在,都会为人牺牲,何况铜做的身子呢!他的理由,的确义正词严,大家不敢不听。他三十九岁死后,佛教徒恨他,造他的谣,说他是乳部生病死的。为什么乳部生病呢?因为毁铜像时候,伤了佛的乳部,所以佛给他报应,以奶还奶。唉!幸亏没伤到佛那一部分,否则更惨。其实,周世宗才是真正知道佛教精神的人。今天的所谓佛教徒,他们不知真正的佛教不在盖庙建寺,而在大悲救世;真正的和尚不在古刹梵音,而在为生灵请命。真正的佛教不在泥塑木雕、不在涂金画紫、不在暮鼓晨钟,不在什么道场,什么东来西来寺。真正的佛教主张无成见、无所住,并非无头脑,头脑在那里?在智慧,故曰金刚般若波罗密,言智慧如金刚,能摧坏一切愚合烦恼,令人到达彼岸。所以,佛教徒不求智慧,只讲礼拜、烧香、祷告、灌顶、做法事、数念珠、念阿弥陀佛的,·J5是佛教的大罪人,并非真正佛教徒。他们倍的不是真佛教只是邪教而已佛经中华严经有,回向品,,主张已成菩萨道的人,还得回向人间,由出世回到人世,为众生舍身。这才是真正的佛教精神。回向的先前步骤是,看破红尘。看破红尘是要悲观、要淡泊、要宁静、要出世,要感到四大皆空、要了解诸行无常。红尘看破了,是不是就跑到山林里、古庙里,低眉合十,整天念念有词,了此残生,就算完了呢?是不是人生如梦,既昭然若揭,就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一番,就算完了呢?不是,这样就全错了。真正的解脱、真正的人生,绝不是这样的。这样做,只是做自了汉而已。自了汉,只是自私的家伙。从出世以后,再回到人世,就是从看破红尘以后,再回到红尘,就会以出世精神,做人世事业。这时候,这种境界高人,他努力救世,可是不在乎得失,他的进退疾徐,从容无比,这就是真的佛心。中国伟大的特立独行者,大丈夫王安石,曾写过一首七绝小诗——《梦》,全诗是:

  知世如梦无所求,

  无所求心普空寂。

  还似梦中随梦境,

  成就河沙梦功德。

  这是多么高的境界!我把它译成白话——

  人生如梦,有什么好追求的呢?

  什么都不追求,我心如止水。

  可是,就在一个梦到另一个梦里,

  我为人间,留下数不清的功德。

  这种境界,才是深通佛法的境界。这种先出世再人世的智者、仁者、勇者,他们都是死去活来的人。人到了这种火候,就是菩萨。菩萨也有高下之分,其中最高的是地藏菩萨。地藏菩萨是一位出世又入世的圣人名字。地藏是专名,菩萨是通名。菩萨是印度梵文的音译,原为菩提萨捶,简称菩萨。菩提是觉悟,萨捶是众生,连在一起,就是觉悟众生。一般人对菩萨,有两种错误观念,一种以为只有观音等才是菩萨,一种以为牛鬼蛇神等也是菩萨,前者失之过窄了,后者又失之太宽了。其实一个人,只要修学菩萨行,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就是菩萨。地藏菩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法子是他要殿后、要断后、要最后一个成佛。他坚持,在众生没脱离罪苦、进入安乐、进而成佛以前,他自己不要成佛。他的精神是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他显然相信:那些自以为等到自己先成佛道再回头救人的人,其实是救不了人的,那些人啊,其实只是伪君子、假和尚、冒牌菩萨罢了。我年纪愈大,愈相信人间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做事的,一种是说风凉话的,自己什么也不做,甚至阻止别人做事的。我重视任何做事的人,看不起任何说风凉话的人。明代末年,张献忠一路杀人,有一天,他的手下李定国杀到城下,城里跑出一位破山和尚,为民请命,要求别再杀人了。李定国叫人堆出羊肉、猪肉、狗肉,对破山和尚说:"你和尚吃这些,我就封刀!"破山和尚说:老僧为百万生灵,何惜如来一戒!就立刻吃给他看,李定因盗亦有道,只好封刀。这位破山和尚,就是做事的、不说风凉话的人。这种人真是第一流深通佛法的人,因为他真能破执。佛法里的执有我执和法执:我执是一般人所认为主观的我;法执是客观的宇宙。因为他深通佛法,所以能为百万生灵,开如来戒!相对的,只有那些小鼻子小眼的假佛教徒,才会张开大嘴,不做狮子吼而开狮子口,大吃其素鸡,素鸭素火腿,甚至在吃素当中,都不忘荤味,在菜单上,杀伐之声不绝。拉拉杂杂说了一大堆,结论只是指出,用宗教力量支撑好人是行不通的,因为宗教已经堕落了、荒腔走板了、走火入魔了。即以盖庙穿袈裟等形式条件而论,中国寺庙的盖法,完全是中国人自己玩出来的花样,与释迎牟尼的全不一样。和尚穿着方面,中国和尚穿的是右衽汉服、是芒鞋布袜,可是当年在印度,出家人一定要光脚,并且以一条长长的梁布围身。由于唐憎取经时,没有将佛教音乐的乐谱、乐器以及法器制造方法取回,所以今天寺庙中所谓梵乐、梵唱、经诵等等,都是中国人自己的发明,释迎牟尼如果看到,完全不知道怎么回事。至于烧香,、烧戒疤那一套,更是本土化的陋规!想想看,释迎牟尼死后,才出现了大、小二乘分家。等佛教传到中国时,竞出现了八宗十派!这么多宗派分立,正反证佛法已到了瞎子摸象的地步,全走样了。"

wWw:xiaoshuotxt?net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李敖作品集
红色11蒋介石评传陈水扁的真面目坐牢家爸爸给女儿的八十封信李敖快意恩仇录快意恩仇录要把金针度与人李敖回忆录为中国思想趋向求答案李敖三大名校演讲录阳痿美国上山·上山·爱虚拟的十七岁三大名校演讲录李敖有话说北京法源寺孙中山研究传统下的独白中国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