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古典文学名著 > 《曾文正公嘉言钞》在线阅读 > 正文 第23章 附 曾文正公国史本传原文(3)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曾文正公嘉言钞》 作者:曾国藩

第23章 附 曾文正公国史本传原文(3)

  时捻酋张总愚、任柱、牛落红①及发逆②赖汶光③拥众十数万,倏分倏合。八月,国藩遣铭传败之颖州,贼东走曹州。国藩檄鼎新力扼运河,派军驰赴山东助剿。贼不能渡运,遂南走徐州,踞丰、沛、铜山境内。九月,国藩遣李昭庆④、鼎新败之。徐州丰县贼复窜山东。十月,盛波、铭传败之。宁陵、扶沟贼窜陷湖北黄阪。五年正月,国藩遣铭传破之,复其城。任逆回窜沈邱,将踞蒙、毫老巢。遣铭传、盛波击之。张逆分股入郓城。三月,铭传、张树珊⑤败之颍州、周口。群贼合踞濮、范、郓、巨间,诸军击破之。张逆趋单县,任逆走灵壁。国藩驻徐州,修浚运河,以固东路。五月,遣诸将败张逆于洋河、王家林,败任逆于永城、徐州。时贼自二月北窜,坚图渡运,徘徊曹、徐、淮、泗者两月有余,迄不得逞。于是张逆入豫,任逆入皖。国藩遣盛波大破牛逆于陈州,败任、赖二逆于乌江河,树珊败张逆于周口。牛、张二逆渡沙河而南,任、赖二逆亦窜渡贾鲁河。国藩以前防守运河,粗有成效,必仿照于沙河设防,俾贼骑稍有遮拦,庶军事渐有归宿。定议自周家口下至槐店扼守沙河,上至朱仙镇扼守贾鲁河。因奏言:“河身七百余里,地段太长,不敢谓防务既成,百无一失。然臣必始终坚持此议,不以艰难而自画⑥,不以浮言而中更⑦,以求有裨时局。自古办流寇本无善策,惟有防之,使不得流,犹是得寸则寸之道。俟河防办成,则令防河者与游击者彼防此战,更番互换,庶足以保常新之气。”六月,遣松山、张诗日⑧大破贼于上蔡、西华。贼由河南巡抚所派防军汛地逸出东窜,河防无成。七月,遣松山、宋庆大破之南阳、新野。九月,铭传、鼎新破之郓城,运防赖以无恙。国藩自陈病状。七月,上命国藩仍回两江总督本任,以李鸿章代办剿捻事宜。

  ①张总愚、任柱、牛落红:张总愚即张宗禹,张总愚是清朝对其的蔑称。张宗禹,安徽亳州人,西捻军首领。初随叔父张乐行参加捻军起义,转战于苏豫陕鄂皖,被太平天国封为梁王。太平天国失败后,与太平天国遵王赖文光整编捻军,改为流动作战。后率西捻军从河南进入山西,与回民联合。1867年(同治六年)12月,转战山东,被清军包围。次年八月转战至骇河边,下落不明。任柱(?-1867),安徽蒙城人,捻军悍将,太平天国封其为鲁王。捻军一分为二后,他为东捻军首领,率军转战鲁、豫、鄂三省。1867年(同治六年)11月,在江苏赣榆被部下杀死。牛洛红(?—1867),即牛宏升,安徽亳州人。捻军重要将领,被太平天国封为荆王。捻军分裂为东捻军和西捻军后,他留在东捻军中,与赖文光等转战于华中各省,1867年(同治六年)11月,在山东日照境内与清军作战时战死。

  ② 发逆:清朝对太平天国的蔑称。清朝剃发,太平军蓄发,故有此称。

  ③ 赖汶光:即赖文光(1827—1868),清朝蔑称赖汶光。广西桂平人,太平天国将领、后期捻军统帅。随陈玉成转战皖、鄂,受封为遵王。太平天国失败后,赖文光与捻军联合,并被推为统帅。赖文光以恢复太平天国为宗旨,按照太平军军制整编捻军,采取流动战术,转战于豫、鲁、陕、甘,并联合回民。后捻军遂分为东西两支,赖文光率东捻军转战于鲁、豫、鄂、苏间。同治六年(1867)十二月(阴历),在扬州被俘杀。

  ④ 李昭庆:李昭庆(1833—1873),字幼荃,安徽肥东人,李鸿章幼弟。跟从曾国藩、李鸿章与太平军作战,官至记名盐运使。

  ⑤ 张树珊:张树珊(1826-1867),字海柯,安徽合肥人,淮军名将。太平军进攻安徽,他与兄张树声练乡兵自卫。后跟随李鸿章与太平军、捻军作战,官至广西右江镇总兵,后追击捻军于德安时战死。

  ⑥ 自画:自己限制自己。

  ⑦ 中更:中途变更。

  ⑧ 张诗日:张诗日(?—1867),湖南湘乡人。跟随罗泽南、曾国荃与太平军作战,官至宣化镇总兵。后跟随曾国藩剿捻,病死。

  国藩请以散员①留营自效,奏言:“朝廷体恤下情,不责臣以治军,但责臣以筹饷;不令留营勉图后效,但令回署调理病躯。臣屡陈病状,求开各缺。若为将帅则辞之,为封疆②则就之,则是去危而就安,避杂而趋易。臣内度病体,外度大义,减轻事权则可,竟回本任则不可。故前两次奏称,但求开缺③,不求离营。盖自抱病以来,反复筹思,必出于此,然后心安理得。请开江督各缺,目下仍在周口军营照料一切,维湘淮之军心,联将帅之情谊。凡臣材力所可勉,精神所能到,必当殚竭愚忱,力图补救,断不因兵符已解,稍涉疏懈,致乖古人尽瘁之义。”上谕:“曾国藩请以散员仍在军营自效之处,具征奋勉图功、不避艰难之意。惟两江总督责任綦重④,湘淮各军尤须曾国藩筹办接济,与前敌督军同为朝廷所倚赖。该督忠勤素著,且系朝廷特简正⑤,不必以避劳就逸为嫌,致多过虑。著遵奉前旨,仍回本任,以便李鸿章酌量移营前进,并免后顾之忧。”国藩复奏,陈江督之繁,非病躯所能胜任。与其勉强回任,辜恩溺职⑥,不如量而后入,避位让贤。吁请仍开各缺。上谕:“前因曾国藩患病未痊,军营事繁,特令回两江总督本任,以资调摄⑦。并因请以散员自效,复迭次谕令迅速回任,俾李鸿章得以相机进剿。曾国藩为国家心膂⑧之臣,诚信相孚⑨已久。当此捻逆未平,后路粮饷军火无人筹办,岂能无误事机?曾国藩当仰体朝廷之意,为国家分忧,岂可稍涉疑虑,固执己见?著即懔遵⑩前旨,尅期回任,俾李鸿章得以专意剿贼,迅奏肤功。该督回任以后,遇有湘淮军事,李鸿章仍当虚心咨商,以期联络。毋许再有固请,用慰廑念。”

  国藩回任后,六年,奏称:“制造轮船为救时要策,请将江海关洋税酌留二成,一成为专造轮船之用,一成酌济淮军及添兵等事。”从之。七月,补授体仁阁大学士,仍留两江总督之任。十二月,捻匪平,赏云骑尉世职。

  ① 散员:无固定职事的官员。

  ② 封疆:封疆大吏,指担任地方督抚。

  ③ 开缺:官吏因故不能留任,免除其职务,准备另外选人充任。

  ④ 綦[qí]重:极重。綦,极,很。

  ⑤ 简正:严正。

  ⑤ 自效:愿意贡献自己的力量或生命。

  ⑥ 溺职:失职。

  ⑦ 调摄:调养身体。

  ⑧ 心膂:心和脊骨,比喻亲信得力之人。

  ⑨ 相孚:为人信服。

  ⑩ 懔[lǐn]遵:谨遵。

  尅[kè]期:在严格规定的期限内。

  肤功:大功。典出《诗经·小雅·六月》:“薄伐狁,以奏肤公。” 毛传:“肤,大;公,功也。”

  廑[jǐn]念:殷切关注。

  七年四月,补武英殿大学士。七月调直隶总督。十二月到京,赏紫禁城骑马。八年二月,查明积涝大洼地亩应征粮赋,请分别豁减①。从之。三月,奏直隶刑案积多,与臬司张树声②力筹清厘③,甫有端绪,张树声见调任山西。请暂留畿辅④一年,以清积案。上谕:“曾国藩到任后,办事认真,于吏治民风实心整顿,力挽敝习。著如所请,俾收指臂之助。”又先后二次查明属员优劣,开单具奏。得旨分别嘉勉降革⑤,以肃吏治。时直隶营务废弛,廷议选练六军。上谕国藩将前定练军章程,妥筹经理⑥。

  五月,国藩奏言:“臣见内外臣工章奏于直隶不宜屯留客勇一节,言之详矣。惟养勇虽非长策,而东南募勇多年,其中亦有良法美意。为此练军所当参用者:一曰文法宜简。勇丁朴诚耐苦,不事虚文,营规只有数条,别无文告,管辖只论差事,不计官阶。挖濠筑垒,刻日而告成;运米搬柴,崇朝⑤而集事。兵则编籍入伍,伺应差使,讲求仪节。及其出征,则行路须用官车,扎营须用民夫,油滑偷惰,积习使然。而前此所定练军规制,至一百五十余条之多,虽士大夫不能骤通而全记,文法太繁,官气太重。此当参用勇营之意者也。一曰事权宜专。一营之权全付营官,统领不为遥制;一军之权,全付统领,大帅不为遥制。近来江楚⑥良将为统领时,即能大展其才,纵横如意,皆由事权归一之故。今直隶六军统领迭次更换,所部营哨文武各官,皆由总督派拨。下有翼长分其任,上有总督揽其全,统领并无进退人才、总管饷项之权,一旦驱之赴敌,群下岂肯用命!加以总理衙门、户部、兵部层层检制⑦,虽良将亦瞻前顾后,莫敢放胆任事,又焉能尽其所长?此亦当参用勇营之意者也。一曰情意宜洽。勇营之制,营官由统领挑选,哨弁由营官挑选,什长由哨弁挑选,勇丁由什长挑选。譬之木焉,统领如根,由根而生干生枝生叶,皆一气所贯通。是以口粮虽出自公款,而勇丁感营官挑选之恩,皆若受其私惠。平日既有恩谊相孚,临阵自能患难相顾。今练军之兵,离其本营本汛,调入新哨新队,其挑取多由本营主政。新练之营官不能操去取之权,而又别无优待亲兵、奖拔健卒之柄,上下隔阂,情意全不相联,缓急岂可深恃?此虽欲参用勇营之意,而势有不能者也。

  又闻各营练军皆有冒名顶替之弊,防不胜防。盖兵丁因口分不足自给,每兼小贸手艺营生,此各省所同也。直隶六军以此处之兵调至他处训练,其练饷二两四钱,在练营支领;底饷一两五钱,仍在本营支领。兵丁不愿离乡,往往仍留本处,于练营左近雇人顶替,应点应操。一遇有事远征,受雇者又不肯行,则转雇乞丐穷民代往。兵止一名,人已三变;练兵十人,替者过半,尚安望其得力?今当讲求变通之方,自须先杜顶替之弊。拟嗣后⑧一兵挑入练军,即裁本营额缺。练军增一兵,底营即减一兵,无论底饷、练饷均归一处支放。或因事斥革,即由练营募补,底营不得干预,冀可少变积习。

  此外尚须有酌改,如马队不应杂于步队各哨之内,应另立马队营,使临敌不至混乱。一队不应增至二十五人,仍为什人一队,使士卒易知易从。若此之类,臣本拟定一简明章程重整练军,练足万人,以副朝廷殷勤训饬⑨之意。其未挑入练者,各底营存余之兵,亦须善为料理,未可听其困穷隳坏⑩。拟略仿浙江减兵增饷之法,不必大减兵额,但将老弱者汰而不补,病故者阙而不补,即以所节饷项,量发历年底营欠款,俾各营微有公费,添制器械旗帜之属,庶足壮观瞻,而作士气。数年后,或将当日之五折、七折、八折者,全数赏发。兵丁之入练军者,所得固优;即留底营者,亦足自赡。营务或渐有起色,而畿辅练军之议,亦不至屡作屡辍,事同儿戏。请敕原议,各衙门核议施行。”寻饬国藩筹定简明章程,奏报定议。

  ① 豁减:减免。

  ② 张树声:张树声(1824—1884),字振轩,安徽合肥人,淮军将领,张树珊之兄。太平军进攻安徽时,与弟张树珊兴办团练,对抗太平军。跟随李鸿章组建“淮军”,攻打太平军,以按察使记名。后又跟随曾国藩、李鸿章镇压捻军。官至两江总督、两广总督。光绪十年(1884),法军入侵越南,张树声派军入越南抗击法军。当年11月病逝于广州,谥“靖达”。

  ③ 清厘:清查。

  ④ 畿[jī]辅:国都所在的地方,泛指京城附近的地区,此处指直隶。

  ⑤ 崇朝:终朝,从天亮到早饭时,比喻时间短暂。崇,通“终”。

  ⑥ 江楚:指湖南、安徽一带。

  ⑦ 检制:约束节制。

  ⑧ 嗣后:随后,以后。

  ⑨ 训饬:教训戒勉。

  ⑩ 隳[huī]坏:毁坏,废弃。

  国藩奏言:“臣维用兵之道,随地形、贼势而变焉者也,初无一定①之规,可泥②之法。或古人著绩之事,后人效之而无功;或今日制胜之方,异日狃之而反败。惟知陈迹之不可狃,独见之不可恃,随处择善而从,庶可常行无弊。即就扎营一事言之,湘勇初出,屡为粤匪所破,既而高垒深濠,先图自固,旋即用以制敌。淮勇继起,亦以深沟高垒为自立之本,善扎营者即称劲旅。后移师剿捻,每日计行路远近,分各营优劣,曾无筑垒挖壕之暇,而营垒之坚否于胜败全不相涉。陕甘剿回,贵州平苗,亦不以此为先务,足知兵势之无常矣。然斯乃古来之常法,终未可弃而不讲。

  臣愚,以为直隶练军,宜添学扎营之法。每月拔营一次,行二三百里为率。令兵丁修垒浚濠,躬亲畚筑,以习劳勚③;不坐差车以惯行走,增募长夫以任樵汲④负重之事。至部臣所议,兵丁宜讲衣冠礼节,臣意老营操演,可整冠束带,以习仪文。拔营行走,仍帕首短衣,以归简便。凡此皆一张一弛,择善而从者也。

  臣前折所请重统领之权者,盖因平日事权不一,则临阵指麾不灵。臣在南中,尝见有巡抚大帅所部多营,平日无一定之统领,临时酌拨数营,派一将统之赴敌,终不能得士卒死力。而江楚数省幸获成功者,大抵皆有得力统领,其权素重,临阵往来指挥、号令进退之人,即平日拨饷挑缺、主持赏罚之人。士卒之耳目有专属,心志无疑贰,是以所向有功。臣所谓事权宜专,本意如此,然亦幸遇塔齐布、罗泽南、李续宾、杨岳斌、多隆阿、鲍超、刘铭传、刘松山诸人,或隶臣部,或隶他部,皆假重权而树伟绩。苟非其人,权亦未可概施。部臣所议,得良将则日起有功,遇不肖则流弊不可胜言,洵⑤为允当之论。

wwW.xiaOshuo txt.netT xt ~小 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曾国藩作品集
冰鉴曾国藩家书曾国藩:冰鉴(全文及翻译)左手挺经右手冰鉴经史百家杂钞曾国藩箴言曾文正公嘉言钞曾国藩家训曾国藩日记曾文正公全集曾国藩家书大全集曾国藩家书(原文及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