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事小说 > 《湘西大会战1945》在线阅读 > 正文 第26章 兵民是胜利之本(2)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湘西大会战1945》 作者:龚晓虹

第26章 兵民是胜利之本(2)

  第四方面军还应后方各慰问团体的要求,请第19师57团的钟雄飞、第57师171团的杜鼎、营长李忠亮、连长周北辰等战斗英雄讲作战故事,作湘西会战的英雄事迹报告。

  后方慰问团同前方中国军队官兵的这种互动,效果极佳,影响很大。

  为彰显前方军队的战斗业绩,各军还举办了胜利成果展览,展出许许多多缴获日军的战利品。参观的后方慰问团人员,没等展览结束,便把一些小小战利品索要一空,如像日军的信封、家信、小太阳旗,还有日本家人的照片、小刀、护身符、子弹壳、炮弹片等等。展览室里除枪支、大炮、弹药外,其余的一切全被好奇的青年学生、各界人士要走了,没有得到纪念品、战利品的女孩子还抹眼泪呢。

  大后方的慰问团、宣传队不仅受到前线士兵的欢迎,同样受到军长、师长们的欢迎。他们一来,部队许多工作都不用多做了,如像战地动员,政治训话,这类事情便迎刃而解了,前线官兵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了。各军部、师部也同宣传队、话剧、京剧小分队举办联欢会。李天霞军长那晚竟跳了一个通宵的交际舞,都没有疲倦的感觉。联欢会在黎明的时候结束了,他还感觉不过瘾。这时间过得咋就这样快呢?他问身边的勤务兵。

  最庞大的一支慰问团莫过于重庆来的。这支慰问团有来自工商界的,文化教育界的,以及各民主党派的,更有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组织的文艺团体,世界上所有驻重庆的广播电台、通讯社、报刊等各大媒体,国内的中央社、中央日报、大公报、扫荡报、新蜀报、西南日报、大刚报、中国晨报等等。在外籍记者中有一批当时响当当的记者,如合众社王六达、自由杂志社白克、美国记者协会哈德曼、美国空军宣传处艾思乌、路透社达力文等等。

  这些记者不好对付,他们不仅刨根问底,还要到处乱跑乱窜地去实地看看。没办法呀,战区长官不可能对战场一些琐碎了解那么详细,常常被记者问得哑口无言,语无伦次,想撒谎编造一点都不行。

  外国记者甚至还去了一趟江口东南的青岩高地。那里一片焦土,炮弹片、子弹壳满地都是。地上的土层里时不时还能看见死人衣服的袖口,或者一只破皮靴子。一阵山风刮来,浓浓的血腥气让人呕吐。

  记者都是这样,对什么都好奇,他们敬业精神有时到了发疯的地步,总想捕捉重大新闻线索。端着手里的照相机,不停地拍,满山遍野跑着拍。这可忙坏了一批保护兵,他们怕他们踩着地雷,或者绊响手榴弹什么的。因为战场打扫得十分仓促,战争还在进行,不可能清理得那么仔细、干净。再说十分疲劳的士兵,谁去管他这些呢,有空不如睡上一觉的好。

  新闻记者的采访,启发了美国驻芷江的美国空军。他们和中国军队不一样,美国人最爱上报纸,上刊物封面,那多风光,一夜之间全世界都认识了你,出不尽的风头。于是他们在争着要报道的同时,还别出心裁地搞了一次记者随空军出征观战的游戏。

  记者好选,就是美国空军要求的上校军官不好挑,既要是上校以上军衔,又要有写作能力,身体还要健康。如遇空战,发生伤亡事故,空军方面概不负责。这就有意思了。王耀武硬着头皮把一处处长吴鸢推荐出去。

  吴处长笑了,指着鼻子问推我吗?王耀武没哼声,他坐下来用毛笔在一张纸上亲笔写下这样一行字:

  如吴鸢空战遇难,其家属老少生活和孩子教育费用,由余负责。

  王耀武字据就这么简单。吴处长说:“没必要了,不就是乘坐一次战斗机出征吗?这有什么可以大惊小怪的,出生入死又不是这一回,还列什么字据呢?”吴鸢敬礼走了。他得去芷江空军医院做一次体检,还进行了三天的训练,主要是教如何使用降落伞,及如何跳出机舱的动作,参观机场设施,了解飞机性能等等。

  第四天是一个晴空万里的天气,他们登上了P-51式战斗机,三人分乘三架。吴鸢乘坐的战斗机,机长是中国着名诗人郁达夫的胞侄郁功成中尉。他坐好后被地勤人员系上了安全带,牢牢地固定在坐椅上,一点都动弹不得。还被告知,一旦发生情况,一按钮扣就开。头上被戴上耳机,以便收听信息,他还被一条毛巾捆住口鼻,防止呕吐在飞机舱里。

  飞机成品字向东飞行,能看见右上方3架C-47运输机在飞行,左上方有6架B-24轰炸机击去福建方面执行任务。吴鸢的第一感觉是飞行在空中的飞机小得像几只盘旋的老鹰。他还没把天空中的景色看够,耳机里就传来,注意长沙到了,吴鸢朝下一眼就看见了岳麓山和密集的市区。注意!

  马上战斗。

  他还没想到是怎么回事,飞机便像离弦的箭,猛一下直线上升,再一个侧翼飞行,吴鸢顿时感觉他的五脏六腑被翻腾出来了,毛巾上全是呕吐出来的饭菜,被毛巾捂在嘴上酸得要命。

  等到吴鸢回过神来朝下看时,长沙火车站的铁轨上冒出滚滚浓烟,还冲起一团团火光,耳机里的声音告诉他,轰炸了一辆日军军用列车。飞机落地后,王耀武组织了一个小型座谈会,让三位乘坐战斗机出征观战的谈谈观感,并要他们写出见闻,拿出去发表。

  吴鸢又笑了,他说他眼前一片漆黑,五脏六腑全被抖出身外,就像挂在肚皮外面,那会儿什么都不知道了。后来平稳了,他才看见长沙火车站日军列车起火爆炸了。参加座谈会的人全笑了,说好呀,就这样写出来。

  夜晚,芷江机场一片灯火,起飞降落的飞机发出刺耳的声音,仿佛是他们的一种自豪,去也张扬,回也张扬。空军第4大队,向参加座谈会的记者,全面介绍了他们这一年来的辉煌战绩,不大的会议室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记者们争先恐后给他们拍照,同他们合影留念。陈纳德的英雄美名再次蜚声海外,还上了几十家刊物的封面。

  4湘西会战洗刷名声

  国民党第六次代表大会,依照会议议程按部就班地进行着。大会代表听了吴铁城的《党务检讨报告》、吴鼎昌的《政治报告》,还有程潜作的《军事报告》,开始进行讨论,允许代表对国民党中央、政府各部门的各项工作提出质询。

  国民党中央委员王昆仑首先提出疑问,会开了这么多天了,为什么没有讨论打败日本的方针办法?请问中央有没有抗战到底的决心?有没有配合盟军反攻的计划?

  听到这类的质问,何应钦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上来了,他怕这些代表提出的尖锐质询。早在去年就有民主党派、国民党元老以及不同政见的人,纷纷议论他何应钦的亲日行为,认为1944年的军事失利根源在亲日派,致使国民党政府没有决心抗战到底,保存实力,逃跑避敌。

  何应钦知道自己冤枉,为蒋介石背上这口黑锅,怕是今生今世都洗刷不掉了。能对中国抗战大事作出决策的,只有蒋介石,没有蒋介石的旨意,就是给他何应钦十个胆,他也不敢签订那些协定啊。

  1944年国民党节节败退,黑云笼罩着国民党头上的天空。转而进入1945年,黑云密布的天空突然晴朗起来。先是远征军在缅甸取得胜利,打通中印交通线,继而又是湘西会战取得阶段性胜利。现在湘西战局形势一片大好,何应钦总司令指挥有方,战略战术运用得当,全国各大媒体一片赞扬声。特别是湘西前线官兵英勇杀敌的感人事迹,激发着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为国民党六大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有报道说,何应钦总司令为湘西战事日理万机,昼夜操劳,作为一个总司令官,还亲临一线战场,鼓舞士气激发斗志。在开战之初还深入山区,察看地形地势,提出诱敌深入,分割包围各个歼灭的战略方针,是湘西会战克敌制胜的法宝。这为何应钦的脸上涂脂抹粉,增添了光彩,同时也改变了国人对何应钦的看法。

  在国民党六大召开期间,还有一个人同何应钦一样有着惧怕心理,特别是有代表提到去年国民党军队的失利问题时,更是牵动着他的每一根神经。这人就是许多人大声疾呼的,杀汤以谢国人的汤恩伯。

  汤恩伯这时正在黔东地区的天柱县,他丝毫不敢敷衍,自从开战以来,他一直在前线这个指挥所里,密切关注着湘西一线战场的动向。他的决策是对的,把第94军放到第一线,划归王耀武统一指挥使用。后来甚至把第27集团军整体放出去,不再为保存实力而犹豫不决。这些军队还真为汤恩伯争面子,他们打得英勇顽强。

  汤恩伯最满意的是94军的第5师,邱行湘是个战将,一个师应用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大胆穿插,大胆迂回包抄,最后又奋勇追击,不畏牺牲,敢打敢拼,第5师几乎把日军一个联队全部歼灭在烟龙山一带。汤恩伯听到前线传来的捷报,他高兴坏了,打出了他汤恩伯的军威。他一连发了几份电报,对邱行湘给予嘉奖。

  湘西会战的汤恩伯学聪明了,他抓住全国各大媒体这些宣传机器,大肆宣传第5师烟龙山大捷的战况和英雄事迹,这是他总结徐州会战时台儿庄大捷的经验得到的。他在台儿庄大战时,亲率第20兵团对日军实施外围包抄,出了力但不讨好。那时他太自大了,自认为是国民党的嫡系,是政府军队的精锐兵团,根本没有把李宗仁他们这些杂牌放在眼里,结果这些杂牌军打胜仗了。

  那时,汤恩伯心里明白,这些杂牌军没有他汤恩伯的第20兵团的精锐兵力,他们能取胜吗?他认为这事是明摆着的,不用说外人都能看见的。

  但是汤恩伯错了。李宗仁英明,他邀请全国媒体,甚至国外的洋记者,多次召开新闻发布会,大谈第五战区如何如何英明,大肆宣传孙连仲第2集团军如何固守防御,又如何拼死抵抗,最终又是怎样英勇反击的,好像台儿庄是他李宗仁和孙连仲两个人干的。全国人民一下子家喻户晓了,中国只有两个人,那就是李宗仁、孙连仲。

  如果是这样那倒罢了,而有媒体记者偏偏不就此罢休,再追问汤恩伯干什么去了?有文章说汤恩伯在台儿庄最艰难的时候,关闭电台消失了。

  李宗仁也说他一时找不到汤恩伯的话。汤恩伯见死不救,汤恩伯保存实力,精锐不如杂牌,汤恩伯追击不力等等,以汤恩伯为标题的报道,一时间铺天盖地。

  蒋介石非常生气,他想用杂牌军在一线当炮灰,反而弄巧成拙,成全了李宗仁他们的一世芳名。现在媒体又是讥讽,又是谩骂国民党的精锐之兵,记者一算账,就从抗战一开始的时候说起,算盘珠子拨得哗啦啦地响。这让蒋介石不得安宁,他骂汤恩伯愚蠢像猪。

  汤恩伯一时明白过来,要抢占舆论宣传阵地。所以在台儿庄大捷后期,汤恩伯重金请记者写文章,也想铺天盖地宣传一下第20兵团,可是晚了,宣传舆论最讲究先机,这同打仗一样,要抢占制高点,没有制高点仗就不好打,甚至吃败仗。后来报纸上才冒出来一个汤恩伯还有他的第20兵团,全国民众不信。甚至有人翻着报纸说,谁家的鸡笼没关好,这咋又冒出一个汤恩伯出来,汤恩伯参加台儿庄大战了吗?怎么前面没有听说过呀。

  汤恩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像是有抢功之嫌,搞得他里外都不是人。所以汤恩伯后来对李宗仁很有成见,一直配合不好。其实李宗仁没有做手脚,人家搞宣传,为什么要宣传你呢?再说宣传杂牌军的事迹,谁敢朝你嫡系身边靠呢,那不是有背靠大树乘凉之意了吗?被别人说攀高枝,那多难听。

  所以湘西会战,汤恩伯就很注意这个问题了。他把第5师作为爆炸性新闻,在全国大肆宣传报道。这是对的,于私于公都是有道理的,没有谁说他汤恩伯做得不对。英雄的第5师的确应该大肆宣传,让他们的英雄事迹传遍大江南北,家喻户晓,从而鼓舞全国人民的斗志和胜利信心。汤恩伯沾光了,他这次沾了第5师邱行湘的大光了。

  汤恩伯湘西会战的作为和表现,让参加国民党六大的代表无话可说,没有人就汤恩伯的失误提出质询,国人原谅了他。他肩上的担子还重,不得不把注意力放在湘西前线去。何应钦双目紧闭,把湘西战场的情况在脑子里过上一遍。自开战以来,日军以4个师团,分三路向湘西进攻,企图一举摧毁芷江机场要地。南路被第73军阻击,北路又被94军拦截,在雪峰山中部,有第74军和100军,整个湘西形势是朝着有利于中国军队方面发展的。

  第18军的机动部队用上去了,廖耀湘的新6军2线预备队也上了一线。

  面前的日本军队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就是再顽抗,也只不过是做垂死挣扎罢了。何应钦感觉到条件成熟了,通过前一阶段的阻击战,把进攻的日军也消耗得差不多了,完全有把握打个漂亮的歼灭战。盟军在欧洲战场取得了彻底胜利,现在也该中国战区表现的时候了。

  于是何应钦给湘西一线的王耀武司令部发出紧急电令:

  进犯湘西之敌,已经受挫,全军应即转入反攻。

  王耀武接到总司令何应钦反攻的命令,可以说兴奋异常。前方官兵等待总部下定决心的时间太长了,他们早就盼望着这一天了。第四方面军邱维达参谋长组织参谋人员认真研究,遵照何应钦前次军事会议的部署,向各参战部队下达了具体作战命令:

  令十八军十一师由辰溪经溆浦直插木鳌洞、山门、石下江,其一一八师由安化直插新化洋溪、隆回一线,侧击日军四十七师团,切断日军一一六师团的退路。原固守瓦屋塘、江口一线的七十四军、一九三师,则分别向洞口,桥头反击。一○○军及五十一师同时向木鳌洞、山门的日军四十七师团反击。七十三军由洋溪向大桥边、巨口铺方向反击。总预备队新六军由安江推进到江口。第三方面军各部集中主力向花园、高沙、黄桥铺及武冈东北地区反击,另一部则向新宁方向出击。

  各参战部队接到命令后,立即行动,湘西会战的全面反攻拉开序幕。

  5战争还真离不开百姓

  日军第六方面军的冈部司令官,抱病研究湘西的战争态势。他是坚决反对日军芷江作战的,但是既然芷江作战开始了,他又不得不去给予应有的关注。因为参加芷江作战的第20军,是他第六方面军的主力军,一大批爱将去了湘西,他这个司令官不管不问,真有些于心不忍啊。

  这几天不断接到前线的战报,全是坏消息,让他的血压不断升高,弄得他头痛脑胀,很不好受。前段时间他真想同冈村宁次赌口气,撒手不管战事,他还给大本营称说身体不适,以此解脱烦恼。现在看来不行了,必须过问一下才是,说不定还有机会扭转战局,即使扭转不过来,也应把损失降到最小的限度。

  初夏的武汉这年热得特别早。血压一直降不下来的冈部,感到浑身燥热,拿手摸摸身子,周身都是烫手的。他用凉毛巾搭在额头上,脑子停不下来,老是被几个师团长的身影纠缠着。冈部想,解救湘西最佳的方法,是从广西方向出奇兵,而不是从湘西的正面长沙出兵。长沙、衡阳一带早被中美空军监控起来了,即便有点小劲作,都被中国军队看得一清二楚,他们对长沙、衡阳一线太敏感了。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龚晓虹作品集
湘西大会战1945徐州大会战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