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科幻小说 > 《中国科幻小说经典》在线阅读 > 正文 第56章 腐蚀(1)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中国科幻小说经典》 作者:叶永烈

第56章 腐蚀(1)

  【叶永烈导读】

  1980年7月,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在新疆罗布泊失踪,我从上海赶往罗布泊,参加了搜索的工作。在那里,我采访了许多彭加木的战友,深为彭加木的献身精神所感动。罗布泊给了我不可磨灭的印象,不仅使我写出了纪实长篇《彭加木传奇》,而且使我写出了我的科幻小说《腐蚀》——这篇科幻小说,差一点被评为当年的全国优秀短篇小说。

  《腐蚀》是在《人民文学》杂志小说组组长王扶热心鼓励下写成的。

  1981年8月,我收到《人民文学》杂志王扶来信,说她下月来沪组稿,希望我写篇科幻小说。

  我从未给《人民文学》投寄过科幻小说,只知道这家杂志是中国文学界权威性刊物,对稿件要求颇严,未敢贸然动笔。

  9月17日,王扶来我家访问,我谈了大致设想,阐述了《腐蚀》的主题。她很赞赏,叫我赶紧写出来。

  我花了两天时间(18、19日)写出了《腐蚀》初稿,二万一千字。

  这篇小说是以我到新疆参加搜索彭加木时的见闻作为基础的。小说以沙漠为背景展开。当然,小说中的故事与彭加木事迹迥然不同,不过,从方爽身上,可以看到一点彭加木的献身精神。

  20日上午,我骑自行车到静安宾馆,把初稿送交王扶,正巧,作家张士敏也在那里。

  22日上午,王扶再度来我家,谈了对《腐蚀》的意见。她肯定了小说的主题,认为思想有深度。

  她提出以下意见:

  一、删去第二段。

  二、减少叙述,加强人物心理描写。

  三、诺贝尔奖金委员会来电过程可删。

  四、钛,可加以发挥,进行比喻。

  五、无形的腐蚀剂,可以发挥。

  六、着重写好王璁。初稿中方爽是立起来了,形象鲜明,感人。王璁写得太露。着重写王矛盾的心理。他内心是痛苦的。他有才气,聪明,杜微是喜欢他的。王与李丽爱情线可保留,方爽与李丽爱情线应删去。结尾出人意料,很好。

  总之,立意好,故事完整,文字流畅,缺点也很明显。作者似乎过于冷静。要着力写好王璁。

  我觉得王扶的意见是很中肯的,决定重写一稿。当时我正忙于写别的小说——《魔盒》。完成《魔盒》之后,我又花了两天时间,写好了《腐蚀》二稿,于国庆前夕寄出。

  10月30日,我收到王扶10月27日信,说:“该稿已发到第十一期上,我只在文字上稍作了些修饰,未大动。”

  能在《人民文学》上发表,我当然很高兴。这篇小说是在王扶的帮助下写成的。没有她力促其成,也许我不会写这篇小说。

  《腐蚀》在《人民文学》发表之后,马上被《小说月报》全文转载。此后,《腐蚀》被译成英文、德文在国外发表。

  《腐蚀》这篇名是双关语。不过,《腐蚀》的超前意识,不在科学幻想方面描述如何防止金属腐蚀,而是主要在思想立意上:在全国性“反腐倡廉”的口号提出之前多年,《腐蚀》就指出应该“拒腐”、“反腐”,尤其是在思想上筑起“反腐蚀”的堤坝。

  也正是因为这篇科幻小说,引起了英籍女作家韩素音对我的注┮狻…

  记得,在1981年11月下旬,韩素音到达北京后,通过对外文协转告我,来沪后要找我谈。我不认识韩素音,不知道她找我谈什么事。我问对外文协,他们也不知道,并说不便问。

  12月3日,韩素音抵沪。3日下午,便约我到锦江饭店她的房间。

  韩素音对我说:“我看了你最近在《人民文学》上发表的科学幻想小说《腐蚀》,很有兴趣,所以想找你谈谈。希望了解你的创作经历,你是怎样写科学幻想小说的,这篇《腐蚀》是怎样写出来的?”

  韩素音说:“我是一个‘科幻迷’,七八岁的时候就看美国的《AMAZINGSTORLES》科幻杂志。至今,每个月还看二、三本科幻小说。我在两年前,就从外电中注意到你的名字,知道你在中国获奖。这次到了北京,一见到你的《腐蚀》,就马上读了。我是你的读者。”

  韩素音谈了对《腐蚀》的看法:“我是学医的,是个医生,所以对你这篇描写天外微生物的小说,格外感兴趣。这篇小说的含义很好,写科学道德问题,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小说的文学性很好,把人物写出来了。故事的结尾,写得特别好,我很喜欢。读到那里,被感动了。不过,我要向你提一条意见。作家是应当欢迎别人提意见的。我从医生的角度对《腐蚀》提意见。我觉得,那个姑娘在看显微镜时,写得不够紧张。遇上那么可怕的微生物,应该写得更加紧张一些。从取样,到用显微镜看,要写得紧张。我对显微镜很熟悉。你想,这种微生物要吃掉全世界!怎么办?怎么办?多紧张哪!另外,对于这种烈性腐蚀菌,还可以加上科学的讨论、说明,写上二三百字,或者五百个字。这是我看了以后的意见。”

  韩素音说,国外有的科学幻想小说,也写了微生物。不过,写得很恐怖。

  韩素音立即举了个例子。她看过这么一本西方科幻小说:英国一家人家的孩子及爱犬,不幸被汽车压死。丈夫怕妻子过于悲伤,就带她到法国旅游,希望她忘了不幸。妻子在法国看到一只狗,跟死去的狗很像,就把狗带回英国。一天,狗咬了送牛奶的人。此后好几天,未见那人送奶。妻子一打听,别人告诉她那只狗是疯狗,咬了送奶人,使送奶人死了。妻子不信,说送奶人是老死。谁知那狗确实是只疯狗,竟能把病菌扩散到空气中,使人中毒。结果,妻子死了,许多人都死了。丈夫是医生,当他出差回来,看到死了那么多人,很悲伤,自杀了。

  韩素音说:“我看了那本科幻小说,很恐怖,睡不着觉。其实,那篇小说也涉及到道德问题。那医生自杀,就是因为看到自己家的狗,使许多人死掉,不道德。”

  接着,韩素音问起我个人的创作经历。当我告诉她,我于1963年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她拍了一下手,大笑起来:“怪不得,小说里对科学那么熟悉。”

  她又问起《腐蚀》的写作经过以及我的工作情况。

  韩素音说,作为一个作家,应该懂得很多生活。特别是写科学幻想小说。

  接着,韩素音谈起了她对科学幻想小说创作的看法,介绍了世界各国科学幻想小说的发展情况。这些谈话内容,我已加整理,并征得她的同意,发表于《新观察》杂志,题为《韩素音谈科学幻想小说》,七千多字。

  从此,我与韩素音有了许多交往。她后来每一次到上海,差不多都要约我谈话。

  1997年《科幻世界》重新发表《腐蚀》,曾加了如下《编后语》:

  《腐蚀》曾刊载于《人民文学》,颇得读者好评。当年,在全国优秀短篇评奖时,它得了不少选票,但出于文学界对科幻的“排异反应”,《腐蚀》未能入选。此事,一位知内情的资深编辑向我诉说,很有些不平。

  岁月的流沙无法掩埋真金。十余年后,再看《腐蚀》仍很感动。个别知识分子看重名誉以至沽名钓誉,不择手段——“名”的诱惑也是一种腐蚀剂,使科学偏离方向,使科学家走向歧途。叶永烈用简练的文笔,生动的情节,以大漠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动人心魄的故事。

  十余年过去了,当年评奖的事以及评出的“全国优秀”的有些篇什早被人遗忘,而《腐蚀》却让人难忘。可见,我们的科幻作家只要写出佳作,评不评奖无所谓,只要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让读者有所收获,便大可高兴一番。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的科学家、科幻作家都该——拒“腐蚀”。

  一

  一架雪白的直升机,机身上漆着巨大的红十字,正在中国西北部大沙漠上空匆匆飞行。飞机离地面只有四五百公尺。

  机舱里,人们穿着白大褂,戴着白帽子,神情严峻。除了响着发动机单调的轰鸣声外,人们沉默不语。

  半球形的舷窗玻璃像金鱼眼般凸出在舱外,一位姑娘伸长脖子,正透过玻璃细细地观看着脚下的大地。

  沙漠,无边无涯的沙漠,有的看上去像木纹,有的像一大张平整的沙纸。盛夏的烈日喷射着明亮的光芒,在沙漠上可以看到一个清晰的移动着的黑点——直升机的影子。

  起初,沙漠上的绿斑像大饼上的芝麻依稀可见,渐渐的,变得像晨星般寥寥无几。后来,干脆纯粹是黄色——只有淡黄、米黄、姜黄、灰黄、褐黄、焦黄、土黄、金黄、奶黄之分。

  姑娘那对黑宝石般的大眼睛,一直望着窗外。她长得很丰满,高高的胸脯象征着充满活力的青春。她的脸色红润,鼻子小巧挺直,嘴唇微微噘起,显得十分自信。白帽下,露出一绺棕黄色的烫发。此刻,她双眉紧蹙,无心欣赏窗外的沙漠景色,而在那里搜寻什么。

  突然,姑娘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似的,大叫起来:“在那里!在那里!”

  也就在这时,坐在机舱左边的另几个人,也不约而同地喊了起来。

  姑娘发现了什么?在直升机左前方,那浅黄色的沙漠上有一团醒目的红白相间的东西,旁边,斜卧着一只黑褐色的锥形物体。

  直升机朝左前方飞去,姑娘又大声说道:“是降落伞!是‘银星号’!”

  直升机降低了高度。果真不错,躺在沙漠上的红白相间的东西,正是巨大的降落伞,而深褐色的锥形物体则是“银星号”飞船的指令舱。

  “银星号”飞船是中国发射的。它在太空中作了漫长的遨游之后,溅落在大沙漠上。飞船中载有一名宇航员。不知什么原因,在归途中,宇航员与地面站失去了联系。这意味着他发生了意外。

  直升机降落在离“银星号”飞船一百多公尺的地方。降落时,螺旋桨像巨大的风扇,搅起弥天黄沙,弄得天昏地暗。

  机舱里开放冷气。当舱门一开,一股炙人的热浪立即扑面而来。人们戴上墨镜,在松软的沙漠上一脚低、一脚高地奔跑着。每踩下一脚,都立即扬起一股尘沙。

  走在最前面的是宇航救护队队长。他来到指令舱前,十分熟练地打开了舱门。这时,姑娘和几位救护队员都气喘吁吁地赶到了。他们朝里一瞧,一股刺鼻的蒜臭味直窜脑门。宇航员穿着宇航服,歪着身子,斜躺在指令舱的角落里。头盔、宇航椅都已经碎裂。显然,宇航员早已不幸地被死神夺去了生命。

  队长爬进舱里。当他的脚一踩进去,几乎惊叫起来:地板变得像沙漠似的软绵绵,一脚下去就踏出一个深深的凹坑,扬起一股细尘!

  舱里零乱不堪。队长随手拿起宇航椅的坐垫,谁知就像豆腐似的松散,裂成许多碎屑从手中掉了下去。队长走向宇航员,他的手一碰宇航服,竟然马上碰破一个大洞。要知道,宇航服是用十多层坚牢的合成纤维做成的,如今却变得像用草纸做成似的!

  “腐蚀!腐蚀!遭到了极为严重的腐蚀!”队长作出了这样的判断。他退向舱门,正好踩在姑娘的脚上。原来,姑娘也爬进舱里,忍着奇臭,蹲在地上拾取碎屑,装入样品瓶……

  二

  无线电波把来自大沙漠的令人震惊的信息,迅速地传递到中国宇航中心的总指挥部。

  “‘银星’号内部遭到严重腐蚀,原因不明。宇航员早已遇难。”这短短的电文,像一颗猛烈的炸弹,在总指挥部爆炸了。

  是啊,自从1957年10月4日人类第一次征服太空以来,从未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是啊,中国的宇宙飞船曾多次访问各个星球,也从未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总指挥部立即召开了紧急会议。

  腐蚀?腐蚀?严重腐蚀?特别是“内部遭到严重腐蚀”,令人百思不解。

  宇航材料专家手持电文,两道浓眉几乎拧在一起,自言自语道:“跟‘银星’号一样的飞船,不知道在太空中飞行过多少次,从来没有发生,‘内部遭到严重腐蚀’的呀!”

  尽管原因不明,总指挥部作出了决定:宇航救护队立即返航——因为宇航员已经遇难,救护队无从救护。

  队长把“银星”号指令舱的舱门重新关上,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向直升机,准备让全队返航。这里,姑娘却突然要队长把反航时间推迟半小时。

  “为什么?”

  “请允许我用半小时时间,把腐蚀的原因查一下。”

  “一刻钟行不行?”

  “喔,我尽可能抓紧。”

  时近中午,是沙漠上最热的时候,气温在摄氏五十度左右。人们热不可耐,只好躲在直升机下面那一小块阴影之中。尽管人们大汗涔涔,不过,白大褂上却没有一块汗斑——这里异常干燥,汗珠刚刚从皮肤中冒出,就蒸发了,消失在热烘烘的大气之中。

  飞机的舱门敞开着。姑娘闷在火炉般的机舱里,正在用显微镜观察着从“银星”号上取到的样品。队长虎彪彪地站在旁边,用急切的目光注视着姑娘的一举一动。

  姑娘叫李丽,大学微生物专业的毕业生。她眯着一只眼,睁着一只眼,屏气敛息地在专心地观察着。

  一刻钟过去了,驾驶员跳上了座位,准备起飞。

  “怎么样?”队长又问道。

  “再给我五分钟。”李丽连头也不抬,答道。

  此刻,在滚烫的机舱里,队长不由得记起科学巨匠爱因斯坦说过的一句名言:“如果你在一个漂亮的姑娘身旁坐一个小时,你只觉得坐了片刻,反之,你如果坐在一个热火炉上,片刻就像一个小时。”尽管李丽也是一位漂亮的姑娘,然而,队长却觉得这五分钟,犹如“坐在一个热火炉上”一般。

  五分钟终于过去了,李丽霍地站了起来。她的脸色非常严肃,一字一眼地说道:“韩队长,我们不能返航!”

  “为什么?”

  “你看看。”

  队长蹲了下来,把眼睛凑近显微镜的目镜,在他的视野中,蓦地出现了许许多多呈“X”形的鲜黄色的小东西,在不停地蠕动着。

  “这是什么?”

  “这……连我也无法说清楚。”李丽说道,“这是一种地球上没有见过的微生物,可能是从太空中带来的。据我推测,‘银星’号就是被它腐蚀掉的。这是一种腐蚀力非常强的微生物。如果确实是这样,我们就不能返航——因为我们的救护队员,我们的飞机,都沾染了它。我们飞到哪里,把它带到哪里,就会把那里的一切都毁灭!”

  队长没有马上答话,他又把眼睛凑近目镜。过了一会儿,他猛然抬头,对已经坐在那里作起飞准备的驾驶员大声地说道:“推迟起飞!”

  队长召开了全队紧急会议。李丽的话,使队员们都感到意外。

  “队长同志……”驾驶员说道,“李丽同志的意见,我同意。如果确实是从太空来了一种可怕的微生物,我的飞机绝不能带着它到处飞行,污染祖国,污染地球。不过,现在正是中午。根据我的经验,在沙漠里,几乎每天下午三点钟之后要起风,到了傍晚飞沙走石。这里一马平川,无遮无挡,狂风会摧毁飞机!”

  “即使明知飞机被摧毁,我们也不能动身返航!”队长刚说完,就觉得浑身发冷。在热浪滚滚的沙漠上,这位关东大汉居然冷得发抖,上下牙齿厮打起来。

  “队长可能感染了太空微生物——烈性腐蚀菌!”李丽作出了这样的判断。

  正当李丽打算弯腰扶起队长,忽然觉得自己的手也在发抖!顿时,李丽一点也不觉得热,一股寒气从脚底蹿向脑门。

  李丽深知自己也受了感染。她推开了扶救她的队员,赶紧从衣袋里掏出笔记本,用颤抖的手写下这样的话:

  “总指挥部,请立即转告杜微老师,我在‘银星’号内查出来自太空的烈性腐蚀菌,鲜黄色、X形,从未见过。全队受感染,无法返回。请不要组织营救,以防烈性腐蚀菌扩散。李丽”李丽写完,吃力地撕下笔记,抖抖擞擞地递给发报员。此刻,她已精疲力尽,倒在火辣辣的沙漠上,居然一点也不觉得烫。

  就在发报员发报的时候,李丽在蒙眬之中又记起什么,咬紧牙关挣扎起来,在笔记本上补写了一行字:

  “烈性腐蚀菌似乎不能腐蚀飞船外壳——金属钛。”

  李丽写毕,像虾似的蜷曲着身体,即使用双手紧抱脑袋,依然冷得全身直打寒颤。

  发报员的手也开始发抖。他意识到,生命已经非常有限。他伸手拿起李丽补充的几句话,准确无误地发了出去。刚发完,已经没有气力接收总指挥的回电了。

  无线电波在沙漠上空嘶哑地呼叫着,然而,救护队员一个个倒在沙漠上,蜷曲着,颤抖着,没人理会远方的呼唤。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叶永烈作品集
奇怪的“病号”小灵通三游未来白衣侦探她,一个弱女子哭鼻子大王陈伯达传中国著名科学家的故事毛泽东与蒋介石红色的起点:中国共产党建党始末蹦蹦跳先生30年文学典藏报告文学他影响了中国:陈云全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钱学森传邓小平改变中国中学生必读名家:一百个问号之后江青传中国科幻小说经典历史选择了毛泽东出没风波里钱学森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