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 《明朝大佬戚继光》在线阅读 > 正文 第42章 战神揭秘(1)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明朝大佬戚继光》 作者:阿喜

第42章 战神揭秘(1)

  台州大捷神鬼惊

  新河大胜了,但战报传来,戚继光却愁云满面。

  因为进攻新河的倭寇总数也不过千把人,远非倭寇主力。

  不是宁海、不是新河,那会是哪里?据抓到的俘虏交代,此次来袭的两万多倭寇,大部分是原来汪直和徐海的部属,跟着两只老狐狸混饭吃的,怎么也都是一群小狐狸,所以故布疑兵、偷奸耍滑等伎俩还是会用一些的。

  但这一切在不世出的名将戚继光的眼中不过是小儿科的障眼法罢了,在综合了各地的情报和倭寇一贯的进攻手法后,戚继光得出了一个大胆儿精准的判断——倭寇真正的进攻目标是台州。

  果不其然,很快紧急军情传来,台州方向,发现大批倭寇。

  戚继光的部将都神情紧张,不是因为这次要面对的是倭寇主力,不是因为援救新河分去了一半精兵,而是因为两件更为重要的事:

  一是台州此时无险可守,本来台州城墙高大,但因为胡宗宪下令要沿海修筑敌台,而台州的官吏们为了赶工期省财力居然把城墙拆了大半去修敌台,结果高大的城墙变成了家用的围墙,只要倭寇主力赶到城下,不用强攻,只用强挤,就能让城头变幻大王旗。

  另外还有件事,更要命。

  以倭寇正常的行军速度计算,还有一夜就要兵临台州,而此时的戚家军驻地距离台州有一百一十里,一夜之间步行上百里,还要打仗,这事有点超出人类极限了。

  虽然戚家军个个都是出了名的铁脚板,据《纪效新书》所载:戚继光选兵首要条件就是跑“一气跑得一里,不气喘才好”,记住,这里说的一里不是平地,而是山路,不达标的一概淘汰,但夜行百里,还是个看似不可完成的任务。

  大家都在很疑惑地望着戚继光,

  戚继光很理解这种眼神,因为自己治军严苛,为了确保战场的绝对胜利,戚家军每个士兵都要负重二十五斤的装备,带着这样沉重的辎重一夜百里行军,确实有些匪夷所思。

  不过戚继光眼神坚毅冷峻,他坚定地说道:

  我和你们一起走,论年龄你们年轻,论体力你们充沛,我能完成的事,你们一样能。

  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榜样,给士兵最好的礼物是身先士卒,看见主帅如此,士兵个个信心百倍。

  但还是有个人过来泼了当头冷水,主管后勤的伙夫队长告诉戚继光当初为了确保行动迅捷,抵达宁海的时候,戚家军只带了三天干粮,此时已经是第三天,军中即将断粮。

  敌人多,距离远,没有饭,哪一样都是兵家大忌,却偏偏赶到一起,

  哈佛校训: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这有在绝地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创造奇迹,很快一个战争史上的奇迹即将上演。

  是真名士自风流,唯大英雄能本色,

  在挫折打击面前,戚继光沉着淡定,以不容置疑的声音下达命令:

  全军奔袭,台州开饭!

  嘉靖四十年(1561)四月二十七日,经过一晚上的奔袭,戚家军以卓绝的意志急行军一百一十里,终于在黎明时分抵达台州城,而此时倭寇距离台州还有两里。

  但就在这时向来军纪严明的戚家军发生了骚动。

  因为吃饭。

  但此刻已到城下,义乌兄弟向来实诚,当初戚大帅出发前承诺,只要天亮到了台州,立刻管饭,现在飞奔一夜,饥肠辘辘,大帅必须兑现前言,城下开饭。

  敌人近在咫尺,士兵罢工在前,危机一触即发。

  开口说话的4层境界第一种境界:开口就杀人;第二种境界:开口就烦人;第三种境界:开口就乐人;第四种境界:开口就服人。古人云:“一言可以兴邦,一言也可以误国”。一个人只要一张嘴说话,往往就能听这出个人的处事能力与做人的境界。

  戚继光便是那第四种境界之人,他知道世人皆有心魔,心魔不除,所在即为地狱,心有菩提,处处都是丛林,此刻军中弥漫的心魔便是那饥饿之感,只有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付之以真心,示之以希望才能度此一劫。

  于是面对千钧一发的险情,他开口国家大义,闭口民族兴亡,声情并茂舌灿莲花,把手下感动的热泪盈眶,情浓之时,再当众叫出让他们拿着从城里取出的粮食,开始准备做饭,并做出了庄严的承诺:敌人在前面,饭在这里,打完仗,就吃饭!

  于是被一腔感动所饱腹的士兵们忘记了疲劳,忘记了饥饿,向着不远处的战场飞速进发,每个人此刻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干死倭寇,回来吃饭。

  决战的地点叫花街,这是个很美的地方,但很快,这里将被献血所覆盖。

  很快戚家军与倭寇在狭长的花街遭遇,两边都迫不及待地想要开打。

  戚家军着急打,因为饥饿。

  倭寇着急打,因为骄傲。

  此次来到台州的倭寇不仅人数近万人,而且其中仅九州萨摩的武士就三四千人,而戚家军人数不过一千五百人,而且之前的宁海,新河二战失利的消息极大地刺激了这群强盗,他们觉得颜面被兄弟部队丢失殆尽,急于证明自己,因此见到戚家军也是分外眼红。

  既然针尖对麦芒,那就拼个你死和我活吧。

  戚继光一如既往地摆开鸳鸯阵,倭寇则一字长蛇全面出击,戚继光很快就一个从未出现的问题。虽然戚家军还是取得了优势,但却未能击溃倭寇,双发陷入拉锯战,这样下去,时间一长,倭寇的人数和体力优势就会发挥明显,战场前景叵测难料。

  戚继光登高一望,立刻找到问题所在——地形。

  花街地势低洼,道路狭长,鸳鸯阵虽然威力强大,但毕竟十一人一组,要充分发挥战斗力,需要开阔的空间,而身处花街,如拖拉机入泥潭,更本跑不出马力,战局自然僵持不下,于是戚继光果断下令:

  “变阵!”

  于是名动天下的鸳鸯阵开始第一次变形——五行阵。

  队长身后的两列纵队迅速分开,五人一组重组战阵,狼筅兵前置,与盾牌兵并列,成第一序列,两名长枪手保护侧翼,短刀手殿后杀敌,开始独立作战。

  五人一组,比十一人灵活太多,倭寇挥舞长刀,呀呀怪叫,却既不能攻,也不能守,一刀砍来,被盾牌挡住,稍一迟疑,狼筅将鬼子瞬间钩倒,然后两把长矛顷刻乱戳,若你还没死,再又短刀手最后实施开颅手术。

  就这样,眨眼之间,倭寇尸横遍野,于是鬼子们纷纷后退,准备逃跑。

  戚继光再次令旗一挥。阵型就此开始第二次变化——三才阵。

  五行阵和鸳鸯阵都是为了杀敌而用,三才阵则是为了进攻而创。

  只见狼筅兵和长枪手迅速前冲,盾牌手和短刀手保护侧翼。向着逃兵,开始追击。

  这一下倭寇彻底崩盘了,他们虽然人数众多,但之前帮助过他们的花街地形却成了索命魔窟,因为地势狭窄,根本无发快速逃窜,于是一群群的踩踏事故开始发生,被踩踏而死的不计取数,侥幸没死的又变成了戚家军的磨刀石,这不是战争,而是屠杀。

  如果说鸳鸯阵还有些唐顺之的影子的话,那么五行阵和三才阵则完全是戚继光的独创,独创的战阵,百炼的士兵,导致了花街的狂胜嘉靖四十年(1561)四月二十七日,花街战斗结束,倭寇伤亡一千余人,全军溃败,被掳百姓五千余人全部获救,戚家军伤亡合计:三人。

  更让人拍案的是整个战斗不过历时半个多时辰,打完仗,台州城内刚好把饭做熟,戚继光的承诺兑现的严丝合缝。

  怒战花街之后,戚家军士气高涨,倭寇闻风丧胆,而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在短短二十天内,在上峰玲,洋坑,悬山,和长沙四战四胜,倭寇全线溃败,戚家军横扫浙江。

  此时最高兴的人不是戚继光,而是他的顶头上司胡宗宪。

  胡宗宪的公文平时都是由军师徐渭起草,但听闻戚继光的逆天战绩,他兴奋的夜不能眠,提笔挥毫为戚家将士请功:

  台金严参将戚某,身经百战,勇冠三军。持廉秉公而士心咸服,令行禁止而军容齐整,披坚执锐,见贼则轻身先进;绝甘同苦,遇士则推腹不疑。白水能以寡而敌多,黎庶免荼毒之苦;花街乃以全面取胜,城隅获安堵之休,令旗所指,捷报连闻,台民倚为长城,东浙资其保障。功当首论,破格优录,以风诸将也。(《戚少保年谱》)

  奥秘

  自嘉靖四十年(1561)四月二十二日至五月二十五日,戚继光率其所部四千明军,对阵两万倭寇,孤军奋战,七战七胜,共计歼敌五千五百余人,累计伤亡不足二十人,史称“台州大捷”。

  世界上只有走不通的路。没有想不通的人,但老实说,这样逆天的战绩是我无法想象的。

  想不通也得想,因为历史小说家干得就是维基解密的活。

  首先是定海神针般的纪律。

  历史上所有战力惊人的军队无一例外全部都有镔铁一样的纪律,他们也许势如虎狼,也许凶如猛兽,但主将不下令,即便刀戟加身,也绝不敢后撤半步。即便万丈深渊,也必一往直前。

  戚继光的军队便是铁军中的不锈钢,戚继光为人简捷明快,只要你违了他定下的军规,他的处理措施非常简单高效——砍头。

  所以他的军队建立伊始,从未发生滋扰百姓抢夺民财的丑恶却正常的社会现象,台州大战期间,他领军行至乌牛镇,适逢深夜,又天降大雨,但几千戚家军就是在雨中露宿一夜,任当地百姓相请相劝,不饮一口水,不进一家门。

  其次就是戚继光以身作则的示范效应。

  世界上最应该约束而又最难约束的是自己,如果你善于控制自己,那么约束别人就太容易了。

  1932年宋美龄在慰问凇沪抗战士兵途中出车祸,断了几根肋骨,但她坚持慰问并发表了演讲演讲到高潮的时候,她叫出一个排长问:“在战场上,你是怎样指挥你的士兵的?”答:“我是这样指挥的:弟兄们,往前冲啊!”宋摇摇头说:“你应该这样喊:弟兄们,跟我上!”.从此这句话响彻在抗日战场国军冲锋路上的上空戚继光就是这样一个躬亲垂范身体力行的人。

  还是在乌牛镇,半夜三更暴雨倾盆,当地百姓想请戚家军进屋休息,这本是客套之词,弹丸小镇哪里容得下上千军士,当地百姓力推镇中大户邀戚继光进屋歇息,毕竟大帅若被雨淋病,何以御敌,何以统军?

  但戚继光坚辞不受,后来百姓满露真情,含泪跪地相邀,戚继光直面风雨,深情言道:千人露立,吾何忍也!(《戚少保年谱》)

  坚决不享受特权特供,与士卒同甘共苦。

  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榜样,给士兵最好的示范是一样,同苦共乐的文化当然孕育了士为知己者死的豪情。

  还有一条最为重要,就是武艺,俗称功夫。

  人们很难给生命增加时间,但可以给时间增加生命力。

  戚继光便满负荷地运用着老天恩赐给他的并不比别人富裕的时间,所谓牛人都是逼出来的,戚继光如此优秀让人仰望,都是自己把自己逼出来的。

  戚继光是明代少有的武术大师,但遍寻古籍你也不知他师从何门何人。

  其实在功夫一路,戚继光是个拿来主义,只要有用,只要新奇,不管你身份地位,社会背景,甚至是男是女,是中是外,全部虚心向学。

  他的顶头上司俞大猷是个棍法高手,号称天下第一棍,年轻的时候曾去少林讨教(实为讨事)棍法,结果寺内罗汉演练的棍法被他批得一无是处,自己上场耍了一套行云流水的棍法结果搞得被少林全寺惊为斗战胜佛转世。

  守着这样一个功夫高手,戚继光岂能放过,于是别人向领导溜须拍马的时候他缠着领导讨教功夫,俞大猷也确实喜欢戚继光,因为战况紧急,没工夫传授,便将自己所学着成《剑经》(名为《剑经》实为功夫秘籍)赠与了戚继光。

  还有一个上司不得不提,因为戚继光跟他混饭吃的时间前后跨度几十年,他就是谭纶。据说此君生就个谦谦君子样貌,平时说话也是温言细语,让人如沐春风。但只要一到战场,立刻不疯魔不成活,彷佛好斗的公牛撞见了满世界的烈焰红唇,打起仗来熬熬直叫,提着宝剑到处砍人。

  老实说,和戚继光的彪悍战绩相比,谭纶并不出众,但他有一项记录,包括戚继光、俞大猷一众名将在内无人能破,那就是砍人。

  谭纶剑法缘自家传,一生最爱上阵砍人,据不完全统计,死在他剑下的倭寇达二百余人,端得是杀人如麻。

  这么个狠角色戚继光岂能放过,二人名为上下级,实为好兄弟,就这样谭纶的祖传剑法也被戚继光收入囊中。

  除了上级领导,连自己的对手戚继光也虚心向学,倭寇阵中,不乏天然理心流、神道无念流、北辰一刀流和镜心明智流的高手,戚继光利用抓获的俘虏,潜心研究倭寇刀法,并且融合中日刀法所长,撰写了一本《辛酉刀法》,让士兵演练学习,成为后来名震天下的戚家刀法的雏形。

  戚继光不但擅于学更擅于改,他以太祖长拳、少林拳、猴拳和六合拳为根底,自创了三十二路长拳,这套拳术不但适于近身搏斗,而且适合强身健体,历经岁月洗礼,流传至今。

  戚继光名气最大的武功还远不是拳脚刀剑,而是让人闻风丧胆的戚家枪法。这套枪法就更有来头了,他先是从一代文豪游侠唐顺之那里学到了失传已久的杨家枪法,再融合了俞大猷的棍法和自己本身的武功,这才创造了名扬天下的戚家枪法,那枪使将开来,浑身上下,若舞梨花,遍体纷纷,如飘瑞雪,守如磐石,难以动摇,攻若流星,大江激荡。一大武学宗师,自此方成。

  戚继光这个武学大宗师究竟有多牛,听我道来。

  大家知道在我国对一个武将的最高褒奖为何吗?答曰武圣。武圣,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称谓。好比剑桥大学的卢卡斯教授席位,因为牛顿、狄拉克等人曾经先后据之,从而成为学术界中最负盛名的教授名衔,薪水未必最高,荣誉却是最大,

  然而,武圣和卢卡斯教授席位又有不同。三百多年来,卢卡斯教授席位一直薪火相传,不曾空缺。而武圣一衔,千百年来,能得此称号者凤毛麟角。西楚霸王,勇猛绝伦,武悼天王,杀尽胡虏,兴唐李靖,开明徐达,都没能获此殊荣。

  放眼天下,只要寥寥三人获此殊荣。

  我们都知道现在一提武圣都知关羽。但关羽得此殊荣,极不光彩,相信他本人在世,绝对会弃之不用。

  因为在他之前,武圣头衔一直都是岳飞占据,只是到了戚继光之后,由于戚继光功业太大,武功太高,所以不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潜移默化地将武圣之名让给了戚继光,而且最要命的是,连岳飞后人也觉得将武圣之名让与戚继光毫不委屈。

  戚继光神话般的赫赫战功,为所有武将树立了一个标杆,一个后人难以企及的标杆。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戚继光之于明朝,就像23号球衣之于芝加哥公牛队,马拉多纳之于阿根廷,是第一并且唯一的代言人,只要有他树立在那里,别人就只有仰望的份。

  只是后来努尔哈赤兴起,在辽东所向无敌,到了萨尔浒之役,将优势明军打得落花流水,唯独面对戚继光之子戚金所率领的最后1000名戚家军时,正白旗被打残,正黄旗遭重创,最后还是靠着重炮优势,和戚家军弹尽粮绝之际,在付出了上万人的代价才艰难取胜。

  戚家军的可怕战力让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均胆寒心惊,当确信世间再无戚家军时放敢再次进犯大明,但到了夺取天下之后,还是念念不忘此战之辱,于是废掉戚继光武圣之名,而岳飞更是抗金出身,更是不能被封为武圣,于是便把以忠义着称的关羽供上神坛,宣扬他的忠义,进而愚民。

  所以戚继光武圣之名,实至名归。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阿喜作品集
明朝大佬戚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