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1:龙兴辽东》在线阅读 > 正文 第24章 大凌河的民主选举(4)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1:龙兴辽东》 作者:雾满拦江

第24章 大凌河的民主选举(4)

  这个……张春的脑子彻底被搅晕了,心说这个皇太极,可真有耐性,国书一写就是八封,可是崇祯也奇怪了,怎么就不说回个口信呢?

  原始人达海赢了第一局,趁胜追击:张春,你大明崇祯,摆明了是个昏君,贪财如命,心眼比针尖还小,残民以逞,生灵涂炭,天下俱反,天怒人怨,这我有说错吗?

  胡说!张春怒声回答:我大明天子,最是英明神武,只是臣属无能,私心泛滥,才导致国事一败如斯。

  原始人达海哈哈大笑起来:一个英明神武的皇帝,会搞一堆无能臣子扎堆的朝廷吗?你总该听说过,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这句话吧?

  这个……张春鼻尖冒汗,无辞以对。

  于是原始人达海又赢了第二局。

  然后进行第三局。

  原始人达海主动出击:张春,你还犹豫什么,弃暗投明吧,祖国和人民期待着你,任何时候都是张开双臂,欢迎他那犯了错误的孩子回来。

  少来!张春都快要气死了:忠臣不事二主,好女不更二夫,你们趁早死心吧。

  原始人达海:可是你并不是女人耶……

  张春一扭头:说什么也没用,你就拿我当女人得了。

  皇太极在一边看得咯咯直乐:来人,把这个老女人拖下去,关到小黑屋子里边,让他认真反省。

  14. 白投了一次降

  张春被关在小黑屋子里,进入了绝食状态。

  生不食奴酋之食,张春要饿死自己,守护士大夫之清节。

  眨眼工夫他就饿了三天三夜。

  到了第三天,忽然嗅到酒肉的飘香,就见门一开,皇太极乐呵呵地进来了:老张,朕陪你喝一杯?

  当时张春的眼泪就下来了。

  说起张春这个人,实际上他是大明官场上的失败者,虽然他个人的能力不是太足,但秉性却是非常正直的。但正因为他正直,所以不容于大明官场的潜规则,处处遭到排挤。大明朝是把最倒霉的官员发配到辽东来的,稍微有点恃仗的官员,根本不沾这活,只负责站一边破口大骂。

  总之,大明朝的官场规则就是,干得多,错得多,不干活的青云直上。再就是一个人干活,两个人站一边看,三个人扯后腿捣蛋,而张春,就是这个干活的倒霉蛋。

  人心都是肉长的。

  张春辛苦辛苦干活,来前线督军,冒生命危险和士兵们一起冲杀,可落得的评价却是一个又一个差劲,要说他心里对崇祯皇帝没有怨气,那是不可能的。

  那般地尽心尽力,崇祯只当他猪狗不如。

  他破口大骂皇太极,皇太极却仍然这样对他热情如火。换了崇祯皇帝,他骂一句试试?只怕他满门老幼,都得被拖到刑场上去千刀万剐。

  思前想后,张春不由得大放悲声,情不由已地跪在皇太极的脚下:陛下,老臣愿为你效忠。

  皇太极大喜:美发师,进来,给张爱卿剃条猪尾巴辫子出来。

  张春吓了一大跳:不不不,陛下,我投降是投降了,但陛下不能让我剃发。

  为啥呀?皇太极笑眯眯地问。

  因为,张春解释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以乱来的。

  瞎说,一定要剃,皇太极揪住张春。

  不行,坚决不能剃。张春拼全力挣扎,宁死不从。

  皇太极气坏了:你说你这个人,都已经投降了,怎么在这点小事上唧唧歪歪?

  投降虽然是变节,但自古贤臣择明主,这我心里还是能够接受的。张春解释道:但是剃条猪尾巴出来,那是从番俗,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胡扯,皇太极生气了:猪尾巴辫子怎么是番俗呢?明明是咱们大中国的良序公俗。

  张春气道:陛下别胡搅了,这明明是番俗嘛。

  明明不是。

  明明是。

  双方越吵越激烈,吵着吵着,皇太极真的发火了:来人啊,把这个不肯遵守我中华良序公俗的老顽固,拖到喇嘛庙里关禁闭,让给他朕认真反省,什么时候他想通了,什么时候就放他出来。

  倒霉的张春,白白地投了一次降,又被关进了喇嘛庙里。

  此后他就住在喇嘛庙里,早晚一炷香,晨昏三叩首,吃斋礼佛,闲敲木鱼,老死于庙中,到死也没有剃发。

  士大夫,有他们自己的道德底线。

  任何时候,这条底线也不容践踏。

  这就是大明王朝最宝贵的人力资源,然而摊上一个反社会人格的崇祯皇帝,生生地以残酷的绞杀之手段,替满清王朝扫平了这道由人心构筑而成的国之屏障。

  15. 第二次民主选举

  四万援军被歼灭,主帅张春被弄到喇嘛庙去反省,妹夫吴襄逃之夭夭,撇下大舅哥不管了。大凌河的祖大寿,现在只能是听天由命了。

  真的是听天由命。

  中原大地,官兵四处合围,和流寇们撕扯成一团,再没有人问及大凌河的生死,只有祖大寿率一万五千人死守孤城。

  眨眼工夫,大凌河就已经被围两个多月了。

  城中粮米殆尽,士兵们开始宰杀战马充饥。

  老百姓们却是饥饿难耐,每天黄昏,就揣着菜刀出门纳凉。大家都坐在屋檐下,你看着我,我望着你。看着看着,突然有谁饿得挺不住了,扑通一声栽倒在地,众乡邻立即一捅而上,菜刀抡起,噼里咔嚓,转瞬间的工夫,地面上已经空空如也。那饿昏之人已经被乱刀分尸,众乡邻一家一块,抱着回家生火去了。

  可是干柴也已经烧尽,怎么办呢?

  任何困难,也难不倒智慧的大凌河人民。

  就用尸体的骨头架子来生火。

  惨烈非常。

  然而这并不是最惨的。

  眨眼工夫,军队的战马已经吃光了。于是士兵们自发地组织成打粮小分队,趁夜色掩护,潜入到民居之间。一刀下去,只听筋肉咔嘣咔嘣有声,却不见鲜血,立即扛了尸体回营,大家聚集到一起,欢快地打起牙祭。

  饿疯了的百姓,已经沦为了守城将士的食物。还活着的人,发起了隐秘的逃亡行动。趁夜色之中,悄悄地爬上城墙,扑通一声跳下去,如果还没有摔死,爬也要爬到清兵大营,到了地方有吃有喝不算,还会受到皇太极本人的亲切接见。

  人的胃口是个无底洞,有多少人,也不够生吃的。

  很快,城中的工匠、商人和百姓,已经全被吃得精光。

  于是祖大寿命令士兵集合,每十人一个小队,进行民主投票选举。

  不要老说大明时代不民主,这不,这都已经是大明王朝的第二次民主选举了。

  得票最多的人,就荣幸地成为了战友们的食物。自己脱了衣服,洗吧洗吧,要洗得干干净净,然后跳进锅里。下面生起火,战友们手拿碗筷,两眼血红地盯着你:快熟,快熟,快快熟,等到肉香四溢,战友们像狼一样地扑上来,嘁里咔嚓,锅里边只剩下一具白生生的骨头架子。

  战友情,就是这般的催人泪下。

  对于大凌河的这般惨状,皇太极都知道,这厮每天还在写信。开始时还让人送信,可是送信的人都被吃掉了,信使肥白啊,惹人垂涎三尺。所以后来就改用箭射。

  祖大寿又收到了皇太极的一封来信。信中说:祖大寿,朕知道,你们的老弱病残,瘦弱士兵,都已经被吃光了,朕对你们的胃口和牙口,表示由衷的钦佩。但是,朕真的很是好奇啊,瘦弱的士兵吃光了,接下来就是强壮的士兵们相互吞食了,你真的想打算把城中最后的一个士兵吃完,再出来与朕见面吗?

  你是保护百姓的,还是要吃光他们?

  你们的士兵,是保家卫国的,还是锅里的美食?

  祖大寿收到信,叹息一声:传令下去,召开连以上干部会议。

  听到开会的消息,大家都来了,坐在那里,每一个人眼珠子都是血红血红的,吃多了人肉,就是这么个模样。

  祖大寿说:人生啊,总归是要死的,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可是被我们吃掉的那些士兵们,他们到底是真的死了呢?还是活着呢?有的人死,重于泰山;有的人死,轻于鸿毛。我真的想知道,当我们将自己的士兵洗得干干净净,放进锅里煮的时候,他到底是煮得比泰山还重呢?还是煮得比鸿毛还轻?

  举手表决吧,是投降,还是继续相互吃下去。

  所有的指战员都举手同意开城,不能再吃下去了,你觉得这样子做不合适,那你进来让大家把你吃了。

  只有一个人不同意开城。

  副将何可刚。

  他不说话,他只是反对投降。

  祖大寿说:人啊,应该是国家、家庭与自己,三者并重,我们现在已经为国家尽了力啊,是什么样子的国家,非得要求我们相互吃掉对方呢?

  少数服从多数,投降决议通过。

  唯一的主战派何可刚被带到城头上,让清兵看个清楚,当场将何可刚杀死。

  何可刚一直笑着,求仁得仁,死而无怨。

  他的尸身未及栽倒,饥饿的士兵与百姓已经蜂拥而上,顷刻间将他的肉食之殆尽,只余一具白骨。

  万古英风,慨烈高歌,大明王朝,有谁还记得他?

  16. 朕要的是他的心

  杀了何可刚,为了表示自己投降的真实意愿,祖大寿派自己的养子祖可法去清兵大营,充当人质。

  皇太极传令:请进。

  祖可法走进去,正要跪拜,旁边两只大手,一只长在济尔哈朗的身上,一只长在傻子岳托的身上,将祖可法揪了起来。

  你想干啥?两人问。

  祖可法嗫嗫道:我要下跪……

  你凭什么下跪?两人生气道。

  因为我们是败军……祖可法解释道。

  胡说,岳托道:你是我们最敬佩的人,死守孤城,宁可人相食,不也屈了民族气节。这样的人,是有资格获得天下人尊敬的。以前呢,咱们相互对打,是生死仇敌,但是现在,我们双方讲和了,从此我们就是兄弟。

  我们不接受你们的投降。

  祖家军,决不是一支轻言投降的军队。

  我们是讲和,是双方的和解。

  所以我们是兄弟了,兄弟之间,当以行抱拳之礼,岂有下跪磕头的道理?

  祖可法的泪水几欲滴下,看看人家,看看人家大清,再看看大明,唉,没办法比啊。

  话说到这份上,祖大寿再不肯投降,那就真的不好意思了。

  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十二月十八日晚,祖大寿出城,来到了清军大营。

  皇太极兴奋得难以自制,亲自出御营迎接。见面后祖大寿要下跪,皇太极坚决不允许,走到御帐门前,祖大寿说:陛下请,皇太极却说:你先请,相互礼让之后,终于是祖大寿走在前面,皇太极乐颠乐颠地跟在他后面。

  进帐之后,先喝酒,然后赐给祖大寿一堆礼物。

  皇太极戴过的黑狐帽、貂裘,骑过的白马,统统送给祖大寿。

  祖大寿感动得热泪盈眶,曰:皇上待我恩厚,大寿无话可说,我虽然脑筋死笨死笨,终究不是木石之人啊。

  皇太极也深受感动,曰:现在大凌河虽然解放了,可是锦州人民,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啊。祖爱卿,你有什么办法解救饱受奴役与压迫的锦州人民吗?

  办法有,有有有。祖大寿道:锦州城池高大而坚固,粮草充足,靠武力是打不下来的,但如果我回去的话,带着我的人马,回去后就说我是杀出了大凌河,绕道逃回去的,就一定能够入城。等我入城之后,里应外合,拿下锦州,陛下以为如何。

  太好了,皇太极高兴地直拍巴掌:祖爱卿,朕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你了,快点去办吧。

  于是祖大寿离开清兵大营,返回锦州。诸贝勒眼巴巴地看着他走远,都反对说:这个老祖回去之后,肯定会违背诺言。

  皇太极笑曰:就算是他违背了诺言,那又何妨?朕要的不是他的人,是他的心啊。

  果然,祖大寿回到锦州之后,就没动静了。皇太极几次派人催促,得到的回答只是,慢慢来,莫要急,心急吃不得热豆腐。

  没过多久,一支清军的运输队经过锦州,突听林中一声鼓响,就见祖大寿率明军恶狠狠地杀出,把那些可怜的清军一顿好砍,缴获了大批的粮草装备,带回到锦州城去了。

  这时候皇太极才醒过神来。这个老祖,敢情他连自己的儿子都不要了。别忘了,他的儿子们还留在清兵大营做人质呢。

  可祖大寿这么个搞法,反倒让皇太极为难了。

  杀了祖大寿的儿子,那前面花的工夫全都白搭了,而且还落得个穷凶极恶,假仁假义的恶名。

  没办法,只好一条道走到黑,坚持仁义道德不动摇。任由祖大寿这边起劲地砍杀清兵,皇太极还得不断提高祖大寿儿子在清兵大营的待遇。

  17. 到底谁是谁老子?

  前边我们说,当清兵围困大凌河的时候,朝廷未派一兵一卒去解围。事实上,这个说法是错误的,是不符合历史的,是会让崇祯陛下听了非常不高兴的。

  崇祯皇帝只是智商不高,但并非是彻底的白痴。事实上,当接到大凌河求救的急报时,他就命令山东登州参将孔有德率八百骑,出关往援。

  孔有德就是登州毛文龙的老部下。八百骑虽然不多,还不够皇太极打一次冲锋的,但好歹是那么个意思,至少说明崇祯陛下,心里是惦记着大凌河的。

  噔噔噔,噔噔噔,八百人马出发了,不长时间,就到达了河北吴桥。

  到了地方下马,参将孔有德下令,所有人就地休息,班以上干部,都过来开会。

  开什么会呢?

  商量今天的晚饭去哪儿吃。

  吃饭的地方有好多,满地都是饭馆。太平天子,朗朗乾坤,还缺吃饭的地方吗?只不过,这些可怜的大兵,身上没有一文钱。

  他们已经很久很久没有领到工资了,这些士兵的饷银,都被崇祯用小推车推自己的私人库府去了。在崇祯的私人库府里,金子摞金子,银子压银子,最下面的银锭,都压得变了形。

  很可能当时崇祯是这么琢磨的,兵凶战危啊,这八百个勇敢的战士,上了战场的话,多半都会壮烈牺牲的。人都牺牲了,还要钱有什么用呢?

  这点工资和奖金,朕就替战士们收起来吧。

  现在摆在孔有德面前的艰巨任务是,没得一文钱,没吃也没喝,如何才能够抵达大凌河呢?

  要不然就近朝老百姓借点如何?

  行,这个办法好。

  士兵们冲进邻近的村堡,开始砸门踹户,借钱。这么做也是为了国家啊,老百姓掏点银子,也是应该的。

  可是不曾想,附近居然也有乡勇官兵,还跑来“镇压”。这下子孔有德火大了,你他妈的这不是有许多官兵吗?饷银不发不说,还非要逼我们跑这么远的路?这扯什么扯?当场就和当地的官兵交上了火。

  奏章急报至朝廷:报,孔有德那厮,他他他反了。

  大队的官兵人马从四面八方而来,竟然堵住了孔有德往援大凌河的道路。

  没办法了,孔有德只好回师山东,招集自己以前的部属,居然凑足了八千多人,正琢磨着这事怎么跟朝廷解释,这时候保定、天津、昌平诸镇的兵马络绎不绝开来了,真刀实枪地跟孔有德打了起来。

  孔有德大怒,加封自己为都元帅,李九成为副元帅,耿忠明为总兵官,率领部队,与入境的官兵展开了激烈的搏杀,杀得对方屁滚尿流,逃出远远的,再也不敢回来。

www。xiaoshuotxt.NetTxt小xiaoshuo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雾满拦江作品集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03:激战北洋别笑,这是大清正史3:十全武功全透视简明中国通史通天杀局做最好的员工:优秀员工的思想准则和行动指南对手:大清擂台上的权力游戏魅影历史真的很有料职场奋斗记:我在职场二十年三国一点儿也不靠谱别笑,这是大清正史1:龙兴辽东民国就是这么生猛04:袁氏称帝笨人的成圣之道:曾国藩民国就是这么生猛02:辛亥革命民国就是这么生猛01:辛亥前夜识时务的阴谋家: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