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 《千古绝恋》在线阅读 > 正文 二、关于历史人物形象的塑造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千古绝恋》 作者:杨力

二、关于历史人物形象的塑造

二、关于历史人物形象的塑造

历史小说中的历史人物形象与史书中的人物应该不一样,就是说历史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可以作一定的艺术升华,也即历史人物与文学人物有一个艺术升华的区别。但这个升华必须要有一定的度,就是说必须以尊重历史事实为前提,既不能太美化,也不能太丑化。这是至关重要的。对人物的褒贬处理当否,是历史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关键。

那么,如何把握这个尺度呢?

我以为,把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诬唯物主义相结合就是量这个度的一把尺子。

所谓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就是用科学的历史观对历史人物进行评析。具体就是要用历史的观点看待问题,包括评析历史人物。只有对历史人物能作出正确的评价后才谈得上艺术升华。所以,塑造历史人物的形象,就必须首先把历史人物“吃”透。如《千古绝恋》中的三个主人翁,光绪皇帝、珍妃、慈禧太后。只有把历史“吃”透才能把他们三人“吃”透。

如何确定人物的历史观?

要判断人物的历史观,就必先对历史事件进行判断。

《千古绝恋》中最重要的历史事件有三:

第一,关于中日甲午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是发生在1894年(光绪二十年)的中日战争,因时值甲午年,故又称甲午战争。是日本先对朝鲜及中国挑衅,中国被迫对日宣战而发生的中日战争。明治维新后的日本逐渐强大起来,对中国及其番属国朝鲜早已垂涎三尺,后趁朝鲜东学党起义出兵朝鲜,朝鲜遂向中国清朝政府求援。接着日兵对中国海陆突然袭击,击沉中方船舰,我兵士七百人殉难,8月1日中国被迫对日宣战。由于清政府抵抗不力,中方海陆两军连连失利,日陆军战领了大连、旅顺,黄海战役我方舰队又受重创。继之,日军又攻陷了我海防重地——威海卫军港,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主将丁汝昌自杀。最后清政府被迫于1895年4月17日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及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并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及开放长沙、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我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马关条约》的签订,加深了中国的殖民化。

在这场战争中,日本是侵略的一方,是非正义的,中国是抵抗侵略的一方,所以是正义的一方。

光绪帝及翁同龢等自始至终坚决主战,并在拒签条约方面与主和派展开了斗争,表现了他们的爱国精神。而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则是主和派,他们掌握着重兵却对主战派掣肘,梦求德俄洋人调和,因为不积极抵抗,结果导致全绂惨败。最后,又积极与日人签订不平等的《马关条约》,他们是十足的投降派。

第二,戊戌运动是本书的主要历史事件。

《马关条约》后,打开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渠道,从此中。

国更加面临列强的瓜分,挽救民族存亡迫在眉睫。中国人痛定思痛,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为代表的中国的知识分子发起了变法维新救国运动,得到了开明君主光绪皇帝的坚决支持,开始了决心从体制方面实行改革的维新变法运动,但却遭到了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顽固派的竭力阻挠。

光绪皇帝冲破阻挠于1898年6月11日在天安门发布《明定国是》诏书,开始进行改革。慈禧太后则于9月21日发动政变幽囚了光绪帝,把珍妃打人冷宫。杀害了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戊戌六君子,通缉已逃至海外的康有为、梁启超,并宣布取消有关新法的一切变法,维新变法失败。慈禧太后宣布“训政”,中国从此又退落到慈禧太后专权的封建专制社会的深渊中去。

戊戌变法因为宗旨是救亡图存,改新强国的运动,所以是一场救国运动,是进步的和光明的。发起这场运动的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是爱国的,支持变法的光绪皇帝、珍妃也是爱国的和开明的,而残酷地镇压这场运动,并屠杀谭嗣同等六人的慈禧太后之沆则是腐朽的和反动的,这就是戊戌变法运动的历史观。

第三,庚子事件是义和团运动。

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太后独揽大权,光绪帝名存实亡,满清政府愈加腐败,软弱。帝国主义列强加紧瓜分中国,外国洋人教会趁虚而入,在中国横行,引起了人民的不满。于是在中国的山东、河南、天津涌现了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义和团运动。

为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运动,八国联军从天津进攻北京,义和团及爱国清军与敌人进行了浴血奋战。

慈禧太后利用义和团的爱国热情,把他们推到前线,暗地里又对他们进行镇压,义和团腹背受敌,很快便被镇压下去。慈禧太后挟持光绪帝逃往西安,1901年9月清朝政府被迫与帝国主义签订了空前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义和团余部终于认清了满清政府的真面目,于是改换“扶清灭洋”为“扫清灭洋”的旗帜,继续斗争下去。

义和团运动是中国人民的一场反帝爱国的运动,有力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唤起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并进一步动摇了清朝的统治。

慈禧太后在这场运动中对义和团先利用后屠杀的卑劣手腕愈加暴露了她的反动和腐朽,也越加证实了她执政以来对内凶狠,对外妥协、求乞的反动卖国嘴脸。被幽囚中的光绪帝,在义和团运动中已经没有实权,但他还向慈禧提出不愿西逃,要求坐镇京城与洋人周旋,对比之下,帝后之争,孰是孰非便昭然若揭了。

历史事件的历史观确定后,接着应进一步确定书中人物在这几个历史事件中所起的作用。历史观确定了,人物的褒贬才有历史依据,如是,主题才能鲜明,人物刻画也才能爱憎强烈。这就是历史厚度。

关于历史人物:

第一,本书主角是光绪皇帝。

光绪皇帝是一个皇帝,是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按理,他是人民的对立面,但是,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他是历史人物,他处于中国的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也即是处于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衰世之君。他的命运既幸运也悲惨,慈禧太后为了握权方便,看中了他的年龄,于是四岁的光绪就被立为皇帝。光绪当了三十一年皇帝,却都是有名无实的皇帝,只有他亲政至被囚禁之前的十年是他一生惟一能行使一点权力的时期,也只有这一段是他最有作为的时候。

通过两件决定国家命运和前途的事,充分反映了这位年轻皇帝的爱国精神,一是中日甲午战争,光绪帝不顾慈禧太后的反对及李鸿章的掣肘,积极抗日,战争虽然失败了,但郝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反抗精神。二是《马关条约》之后,光绪皇帝痛定思痛,坚决主张变法救国,震惊中外的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皇帝虽然被慈禧太后囚禁,但他变法图强的精神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闪光的一页。

尤其可贵的是即使在囚禁中,他也不忘记爱国,八国联军破城后,慈禧太后和王公大臣都忙着西逃,光绪帝却不愿当逃兵,他郑重提出愿留下来和八国联军谈判,结果被慈禧断然拒绝并将他挟走。

被囚禁的十年中,他忍辱度日,刻苦学习英文,学习史鉴,努力研究别国成功的经验,苦盼着慈禧死后他重新掌政,重新以列强方法改变中国的那一天。心爱的珍妃死了,他之所以还愿活下去,就是为了这一天。可惜他未能如愿,他的政敌——慈禧太后怎么会让他活到自己之后呢?于是在慈禧死前二十小时,光绪帝神秘地死了,至今死因无定论。他的死留下了千古遗恨,也留下了千古疑案。

光绪帝一生励精图治,一心一意要使中国“转危为安,化弱为强”。为此,他甚至对慈禧太后表示“宁可退位也不当亡国之君”。

光绪帝虽贵为皇帝但严纪律己,从不淫乱,尤其自心爱的珍妃死后更是不近女色,与那些有后官三千还淫乱的亡国之君相比,光绪帝的人品实在是了不起。

变法期间他破例召见四品以下的康有为及平民梁启起、谭嗣同等,并愿广开言路,他一贯亲贤臣,远小人,他始终踌躇满志,如果不是处于慈禧太后的桎梏之下,那光绪帝决心维新变法后的中国或许能提早改变命运。

过去对光绪皇帝的看法是不够客观的,只说他是傀儡,说他软弱无能,其实,光绪皇帝是一位难得的英主,他励精图治,奋发有为,他血性方刚爱国图强,历史对光绪皇帝应重新估价。

光绪皇帝尽管没有康熙、乾隆那样显赫的政绩,但却无疑是一位爱国的、有作为的皇帝。这就是本书主角光绪皇帝的历史观。

第二,珍妃是清代著名妃子,她是光绪皇帝的爱妃,也是本书第二主要人物。

珍妃是光绪皇帝志同道合的伴侣,也是封建专制社会的一对叛逆。她曾与光绪帝一起经历了中日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及长年被囚禁的考验,她曾积极地鼓励光绪帝抗日,支持光绪帝变法,反对慈禧把光绪帝挟走西逃,最终被慈禧太后害死。

珍妃是清代官吏长叙的女儿,生性活泼开朗,又长期在广东生活,因为她的伯父长善,是清廷驻广州的将军,她长期随伯父生活在广州。广州位居沿海比较开放,受其熏陶,所以她从小思想就比较开化,容易接受新事物。加之,她的老师文廷式是江西才子、哥哥志锐都是善于汲取外国先进思想的激进派,珍妃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当然对新事物、新知识比较敏感。人官后,又受翁同龢及文廷式的影响,很快便吸收了康、梁思想,并对光绪帝产生了重要影响。

我通过三件事表现珍妃的光辉形象,即珍妃三次冒死跪在慈禧太后面前为光绪帝求情。

一件是珍妃协助光绪帝理政,被慈禧太后降为贵人,并被处于杖罚;二件是慈禧发起戊戌政变,生死关头,珍妃为光绪帝申辩。

结果珍妃被打人冷宫。第三件是八国联军破了北京,慈禧西逃前珍妃请求皇帝不能走,请让皇帝留下来和洋人谈判。结果珍妃被慈禧太后下令推入井中。所以珍妃的惨死及她在戊戌变法中的作用,珍妃理所当然地应列为戊戌君子。

光绪帝和珍妃的爱情因为是与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前途紧密联系的生死恋,所以是不朽的爱情绝唱。自古帝妃恋情突出的并不少见,如纣王与妲己,幽王与褒姒,项羽与虞姬,唐玄宗与杨玉环、顺治皇帝与董鄂妃……但都不如光绪帝与珍妃的崇高和悲壮。

他们或者是昏君与美人,或者是英雄写美女,惟独光绪帝与珍妃是明君与贤妃,他们不是导致亡国的恋情,而是为了救亡强国,为这样的爱而死是真正的生死恋,也才是真正值得歌颂的恋情。正因为光绪帝和珍妃的爱情是崇高的,所以我着重表现他们的忧国忧民,写他们的大义凛然,而不是卿卿我我。

第三,本书第三个人物是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也是本书的主要角色,她是中国的无冕女皇,是继武则天之后的中国又一个实际上的女皇帝。她控制着同治、光绪二朝皇权,统治中国达四十八年之久。在她专政的半个世纪中,由于她的奢华,腐朽和保守,没有给中国带来兴盛,而是把中国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

在她统治期间,签订了三次丧权辱国的条约,包括震惊中外的《马关条约》及《辛丑条约》。在她统治期间,她镇压了太平天国、捻军起义及义和团。在她统治期间,她发动了两次宫廷政变,第一次辛酉政变,屠杀及监禁咸丰帝指派的载垣、端华、肃顺等议政八大臣,第二次戊戌政变囚禁了光绪皇帝,杀了珍妃及杀了谭嗣同等六君子。

慈禧太后也是一个心最毒、手最狠的女人。

慈禧太后一生以权欲为至高无上,谁要犯了干扰她的这一条,都没有好结局。不是吗?慈安太后的暴死、阿鲁特皇后的惨死、珍妃的惨死及光绪皇帝的猝死,难道和她没有千系?

这是一个最有心计的女人。别的女人被送进宫大都哭哭啼啼,惟有她兴高采烈。她原来是一个不起眼的兰贵人,后来心生一计,用金钱买通了太监,在咸丰帝经过的路上用一曲江南小调勾引住了皇上,以后,母以子贵又从懿妃一路攀升为懿贵妃,最后被奉为圣母皇太后,竞与慈安皇太后平起平坐,足见其手腕。

慈禧太后是典型的卖国贼。对内她坚决镇压,决不手软;对外奴颜媚骨竭尽讨好,且不说其他条约,仅就《辛丑条约》的签订就足以暴露她的丑恶01900年与八国联军签约时,为讨好洋人,她在逃往西安的路上,下令镇压曾被她利用去打八国联军的义和团。

为了让洋人把她从罪魁祸首的清单中抹掉,她竟传令给李鸿章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意即只要洋人答应签约,那就不惜付出一切财物。慈禧也同意过办洋务、搞变法,但有一条,必须在不影响她的权力的前提下才行。足见其卖国行为。

慈禧太后认为她是女人中独一无二的,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今后,要做到没有能超过她的,除非规定两条,于是慈禧太后临终遗言竟是:

不许妇人干政!

不让太监干政!

历史就是这样:让人啼笑皆非。

历史要靠后人评说,这是常识,尽管慈禧时代的正史对她竭尽颂扬,然而历史是无情的,不管正史对她如何歌颂,也逃不脱历史对她的否定。对外丧权辱国、媚外求和,对内镇压农民起义,扼杀变法维新,幽禁皇帝,杀害戊戌六君子及珍妃的罪恶,是将她永远钉入历史耻辱柱上的铁证。

慈禧是一个葬送江山的无冕女皇,她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及《辛丑条约》,使中国从此负债累累,陷入了半殖民地的深渊。慈禧又是一个有谋杀两个皇后(慈安皇后、阿鲁特皇后母子)一个妃子(珍妃)一帝(光绪皇帝)嫌疑的最狠毒的女人,慈禧还是一个最有政治手腕,最有心计的铁女人,更是双手沾满了太平天国、捻军、义和团……鲜血的人。

装殓慈禧尸体用的是金棺玉缕,棺内的珠冠玉衣、装饰装填的珍宝、珠玉数以千万颗计,棺内外的翡翠、玛瑙、珊瑚、玉雕做的稀世珍宝,金尊佛像皆价值连城,应有尽有,地宫内棺下井穴内奠放的珍宝诸如玉如意、雕夔龙、金尊玉佛、玉珠念珠、缨络东珠……不计其数。

出殡的排场更是空前奢华,皇亲国戚,满朝文武几乎都出动了,前面是森严的仪仗队,后面及两侧是威武的禁卫军,中间才是由一百零八人抬肩的慈禧酌官椁。吹吹打打,浩浩荡荡,行时七天七夜方到达陵地,又举行了隆重的祭仪才下葬,花费白银高达一百二十万两。其生前死后都奢华富贵至极。真可以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皇后之最。

慈禧太后是本书刻画得最成功的人物之一。我通过大量的政治冲突,以无可辩驳的历史事实将其锁定为阻挡历史前进的反动人物之列,并以大量的内心矛盾,充分揭示这个统治中国四十八年的无冕女皇的内心活动,无遮地再现了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统治者的灵魂。

第四,李鸿章是《千古绝恋》的又一重要人物。

李鸿章是安徽合肥人,道光进士,早年在曾国藩麾下供职编练淮军,并深得其赏识。后升任江苏巡抚、两江总督。之后继曾国藩任钦差大臣,晚年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01873年被授武英殿大学士。

李鸿章是晚清汉臣,也是晚清重臣。

李鸿章是近代史上争议比较大的人物。归纳之无非就是对他的功过问题的评价。其实李鸿章的功过并非难论。李鸿章所谓的功,无非是为满清训练了一支战斗力较强的淮军及建立了中国第一支海军舰队,可惜这支淮军最大的功绩却是镇压了太平天国及捻军起义。他的北洋舰队在中日甲午战争不是积极打日本鬼子,而是被动挨打,终致全军覆没。惟有“洋务事业”李鸿章积极修铁路,开矿山,办厂、谩邮电,建海军,尽管收效甚微,但总是从国家富强着想,所以“办洋务”这一条凭良心说倒是应该在功劳簿上给他记一功。但也就是他一生中惟一的一功。

而李鸿章的过却罪恶屡屡,他对内阴险狠毒,凶狠地镇压了太平天国、捻军等农民起义军。对外委曲妥协,每以出卖主权,让利失益与外国列强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其中,仅就《马关条约》就足以定他的卖国罪。

中日甲午之战,他只听慈禧的退让政策,对光绪帝主战的旨意采取阳奉阴违的办法而“疏于战备”。他一味保全实力,因为不积极抵抗,梦想英俄出面调停,结果把北洋海军葬送,而不得不去与日本签约。就是说在签约之前,他实际上已等于把国家主权拱手出让了,他还有什么可喊冤叫屈的呢!《马关条约》还包括把台湾割让给了日本,足见其罪过。

就算1900年与八国联军签订的《辛丑条约》责任不在他李鸿章,因为这次是慈禧太后把他从两广调回签约,他是被迫的,那么1896年出使俄国,他却接受了贿赂,最后与俄人签订了出卖主权的《中俄密约》,居然让俄国在中国修铁路。中法战争中,尽管我方在滇桂边境已取得了重大胜利,他却鼓吹“乘胜即收”的退让政策,

与法人签订了《中法新约》。这不是他的过又是什么呢?

李鸿章并非不爱国,积极办洋务事业,办海军、练陆军是自强富国的表现,但真正到了敌人面前,他又采取退让政策,对敌人他一让再让,而镇压农民起义军却决不手软。这就是他复杂个性的两面。所以,在我的小说中,集中通过心理矛盾的揭示,来突出他复杂的个性。

李鸿章确实有方,且有纵横捭阖之才,所以谈判桌上列强只认他不认别的人。当然他从政几十年,也有让人同情之处,如到日本去签约时,日人为了恐吓他,被人一枪击中面部几乎丧了命。签订《辛丑条约》时,他是抱病来京,在签约前夕,呕血而死。李鸿章的一生的确是勤政的一生,但由于骨子里的软弱及媚外,使他终于定格于与人民意愿相违背的反动权臣之列。

第五,翁同龢是《千古绝恋》的重要人物。

翁同龢出身官宦书香人家,是同治及光绪两代皇帝的老师,他的父亲翁心存是同治皇帝的老师。翁同龢父子与光绪皇帝的父宗一醇亲王奕最是世交,翁同龢与光绪皇帝有二十多年的师生情,两人实为师生,情如父子。

翁同龢秉性刚正不阿,他非常不满慈禧太后的专权,对光绪皇帝予以极大的同情。在中日甲午战争,他坚决支持光绪皇帝抗日,对李鸿章的退让政策不满,并鼓励光绪帝拒签《马关条约》,从而引起了慈禧太后的忌恨。

《马关条约》引起了国内人民的极大愤慨,在康有为、梁启超《公车上书》的影响下,他痛定思痛深感丧权辱国的耻辱,于是积极向光绪皇帝举荐康梁,并热情支持光绪帝实施变法维新,走强国富民的道路。因鼓励光绪皇帝夺回应有的权力,从而遭到慈禧太后及顽固派的痛恨,于是在变法前夕被慈禧开缺回籍。戊戌变法失败后,又被慈禧革职,永不叙用,并交地方官严加管制。1904年在老家郁愤而死。

翁同龢属贤臣良相,他为政清廉,一人任两朝帝师,又是状元宰相,曾被授协办大学士,官至户部尚书、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又是军机大臣的中枢人物。他地位显赫,但却不卑不亢。他的一生最值得肯定的是中日战争及戊戌变法对光绪帝的支持,对此,本书给予了他充分的肯定。尤其突出了他们建立在爱国基础上的师生情,并成为了本书最感人的篇章之一。

其中,在签订《马关条约》时,光绪皇帝与翁同龢酌泪眼相对,光绪帝在天安门颁诏后二人热泪盈眶,以及翁同龢被慈禧开缺回籍时,在皇宫门外的翁同龢,跪在地上向金銮帘轿内的光绪皇帝泪眼凝望等场面,最为感人肺腑。

翁同龢走后,光绪帝犹如正在高翔的苍鹰突然被折了翅膀,本书以光绪皇帝化悲愤为力量,加快变法维新速度及翁同龢在长江边对他的遥望,反映了他们高尚的师生情及君臣情。

第六,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三人是戊戌变法的核心人物,也是本书的主要人物之一。

他们都是改良派旗手,都是思想敏锐、目光远大的激进派,一次次丧权辱国的条约使他们再也忍耐不住了,救国图存的决心,使他们走到了一起。他们高举变法维新的大旗,为中国的变革而抛头颅洒热血。

在我的小说中,对康有为,我是通过《公车上书》引起的震动突出他的号召力,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五大臣对他的发难表现他的辩才,并通过光绪皇帝同他长达两小时的召见,反映他对光绪帝的感染力,所以对康有为我是重点刻划这位造反领袖的鼓动性。

对梁启超,我则以他的《时务报》以及他的著名议论文《变法通议》突出这位以文笔为战斗号角的改革家。梁启超的文章如盛夏的洪水,汹涌澎湃一泻千里,文柔的光绪帝看得热血急涌,恨不能立即宣旨维新,足见其文笔的千钧重力。

而谭嗣同,本书则突出他在刑场上凛然大义的光辉形象,并突出他的那句名言:“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谭嗣同最可贵之处在于他本可不死,他完全可以和梁启超一齐逃往日本,但他坚决放弃了,为的是决心以他的流血唤醒更多的民众参与变法。我被谭嗣同高尚的情操深深地感动了,所以写菜市口六君子就义时,我含着泪突出挥洒了他的英雄气概。

第七,关于袁世凯。

我觉得他很像安禄山,大头大眼大嘴巴,貌似憨厚,其实是一个心怀叵测的人,以至于谭嗣同、光绪皇帝都上了他的当。本书我是通过他向荣禄告密前的心理活动来表现他的奸佞和狡诈。这段心理活动的描写我的确是下了功夫的。

袁世凯告密,无疑是出卖戊戌变法。明摆着的是出卖,没有必要进行争议,不是出卖是什么?他告密前是经过剧烈的思想斗争的,这个脚踏两只船、居心叵测的人把帝党及后党的方方面面周密权衡之后才作出一边倒向慈禧的决定。

袁世凯不但会出卖朋友,还会巴结上司,否则为什么孪鸿章临死前明明知道他的卑劣,公然还举荐他继任自己的重权。

本书通过谭嗣同夜访袁世凯及袁世凯告密两个情节表现他的贼骨。他后来威胁孙中山让位,窃取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及公然,称帝等一系列恶行,也证实了这个军人篡权的丑恶嘴脸。

第八,至于隆裕皇后,她是一个至高无上的皇后,却又是一个不幸的女人。

因为是慈禧太后的侄女,因而被慈禧推上了皇后的宝座。可是由于她和光绪皇帝不是一条心而被终生冷淡,她的婚姻是悲剧性的,可她的政治生涯却是幸运的。慈禧临死前还下遗诏要朝廷大事必须问过隆裕太后。她也想步姑母慈禧太后的后尘,也来垂帘听政,只可惜时代不同了,封建皇帝很快便被扫入了历史的坟墓,隆裕太后也未能做成垂帘听政的梦。但她却把大权拱手交给了袁世凯,袁对她感恩戴德,以致她死后,被袁尊为国母并举行了极为隆重的国葬,给她带来了本不该有的殊荣。

第九,荣禄也是《千古绝恋》的重要人物。

尤其是戊戌变法中的重要人物,就是他把袁世凯的密告及呈帝的密诏连夜从天津送到颐和园。也是他和慈禧太后密谋,准备在天津阅兵时废掉光绪皇帝,他和慈禧共同掌管着大清朝军政大权。其实在袁世凯尚未告密前他已暗中调动军队,把北京包围了起来,包括袁世凯的部队也雎出他的铁围。戊戌政变后也是他建议立大阿哥以准备取代光绪帝。

荣禄坚决反对戊戌变法,他对梁启超发难说:“祖宗的家法不能变。”荣禄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军机大臣,并被慈禧授予文渊阁大学士,权倾众臣,只在慈禧一人之下。荣禄为什么能成为慈禧太后的心腹,一是得力于“辛酉政变”护驾慈禧有功,以后便步步高升,从步军统领至兵部尚书(国防部长)、军机大臣,及至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竞与李鸿章在世时的官位齐。另一原因是传闻他与慈禧的特殊关系,说他是慈禧进宫前那个兰儿的情人。所以慈禧对他格外青睐,许多重大决策都是他和慈禧两人密旨商定的。

他与慈禧非亲非戚,如果只是一般君臣关系不可能如此信任,所以在我的小说里,只好采用隐隐约约的暗示,任读者自己去体会吧。

第十,李莲英,也是本书重要人物之一。

他是清朝皇宫太监大总管,清朝的巨阉,慈禧太后的心腹太监。虽卑为太监却势倾朝野,且不说贵为军机大臣的都怕他三分,就连皇帝头上他都敢撒尿。仅两件震惊朝野的事就足以表明他的权势。一是光绪十四年(1888年)李莲英在慈禧太后的授权下,一个太监居然当了监军,陪同光绪皇帝的父亲——醇亲王奕最到天津阅兵。对此,有御史谏言提出非议还遭到了慈禧的贬职遣籍的结局。另一件事,是慈禧太后居然赐给他与李鸿章同誉的二品顶戴并赏黄马褂。这难道不是对封建王朝的讥讽吗?

一个太监为什么能如此发达,如此超常?道理就在于中国封建社会的腐朽。一般都认为李莲英凭着他会梳头,会按摩,会迎合而得到慈禧的宠爱。其实,会梳头,会按摩……的何止李莲英一人!那么李莲英靠什么让慈禧宠爱到了只要是李莲英喜欢吃的菜她连筷子都舍不得动一下,就专给李莲英留了下来?原因在于李莲英是慈禧太后的一根得力的政治拐杖,又是慈禧太后的一只耳朵。李莲英生性机警狡黠,敏悟过人,加之长期在宫里生活,经历了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四个朝代,对宫廷官宦风云、官里宫外、朝野上下都十分谙熟,高高在上的慈禧太后必须依靠他去贯穿上下,了解四方,他的作用是任何一个大臣都取代不了的。

本书就着重反映他在这方面的手腕。如他去窃听光绪帝与军机大臣商议时被光绪帝发现后给了他一个耳光,从此与光绪积怨更深。他经常给慈禧太后献计出策,提醒指迷,这才是李莲英的超人之处。这样慈禧愈加离不开李莲英,对他越发宠爱有加。所以财李莲英我是通过一些小事来反映他的大心计。

第十一,关于恭亲王奕祈。

他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人物,办洋务、办总理衙门外交,都是他的功劳。年轻时,曾自动放弃皇位之争,把皇位让给哥哥奕詝,咸丰帝逃往热河时把与英法谈判的重任委托于他。可是,咸丰临死时,又不让他当顾命大臣,以致促使他和懿贵妃很快联合在一起除掉了肃顺等八大臣,帮助慈禧太后登上了垂帘听政的宝位,这大概是咸丰皇帝始料不及的吧!辛酉政变后,奕祈被慈禧封为议政王,位高至一人之下,但很快他又被慈禧猜忌而借故把他闲置回家长达十年之久。慈禧过六十大寿时,甚至拒绝他朝贺。中日甲午战争又被光绪皇帝起用为军机大臣领班,可是复出后,他却又与慈禧太后一鼻孔出气,站到求和派的行列,对光绪帝的主战加以掣肘。

变法维新他仍然站在守旧立场上,但不管怎样,他在光绪帝与慈禧太后之间毕竟起到了斡旋作用,以致他死后,让光绪皇帝感到怅然若失。我在小说中主要通过他的心路历程的刻画从另一个角度揭示清官权力斗争的冷酷。

第十二,关于寇连材。

寇连材是个小人物,他只是一个小太监,一个卑贱的人。但他却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事。为了忧国,他不惜以死相谏,他的死震撼了清朝也震撼了中国的大地。我深深地被他酌精神所感动。所以我流着泪创作了他夜别光绪帝及朝廷死谏的场面,真正再现了中华民族“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

综上所述,历史小说的人物刻画首先必须确定其历史观,在此基础上作艺术升华,并把握其度,才能作好历史人物与文学人物的统一。

www.xiaoshuotxt.netT-x-t_小_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杨力作品集
千古智圣千古王朝千古绝恋千古一帝千古绝唱千古汉武千古英雄千古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