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 《出没风波里》在线阅读 > 正文 第20节:田家英夫人董边忆田家英(1)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出没风波里》 作者:叶永烈

第20节:田家英夫人董边忆田家英(1)

.T|xt.小.说天+堂

  田家英夫人董边忆田家英

  七十一岁的董边坦率、热忱,毕竟曾经沧桑,显得深沉。直梳短发,方脸,一副深咖啡色边框的眼镜,延安老大姐的气质。

  一个很好记的"双十二"之日--1942年12月12日,在延安的一个普通的窑洞里,入夜,一盆炭火旁围着三个人。炭火上架着个铁锅,正在冒着热气,喷溢着红枣的清香。

  滚烫的红枣盛入三只搪瓷杯,三个人喜笑颜开,边吃边聊着,婚礼就这样进行着。

  这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简朴的婚礼:除了新郎、新娘之外,唯一的"来宾"便是证婚人--党支部组织委员彭达章。枣子汤是"婚宴"上唯一的一道"菜"。

  新郎、新娘都是中共党员、延安中央政治研究室政治组干部。新娘二十四岁,叫董边;新郎二十岁,叫曾正昌,常用笔名田家英,后来以笔名闻世。他们的结婚手续极其简单。结婚的当天,董边给党支部书记周太和写了个纸条:"我和家英今天结婚,请组织上批准。"周太和看罢,微笑地朝她点点头,就算是表示批准了。

  新房还没着落,怎么办?党支部书记主动让房。周太和原本和党小组长一起住一个窑洞,两人分别搬到别的地方去,腾出那窑洞,成了田家英和董边的"洞"房。田家英和董边把自己的铺盖卷搬过来,那"洞"房的布置就算停当了。

  到了傍晚,消息传进同事王惠德的耳朵里。他走进窑洞,见到田家英和董边正在看书,似乎毫无结婚的迹象,将信将疑问道:"听说你们要结婚?"

  田家英没吭声。董边答道:"哪有这回事,我们在工作呢!"说罢,照旧看书。王惠德信以为真,走了。待王惠德走远,田家英和董边这才忍不住大笑起来……

  这是田家英夫人董边向我讲述的故事。

  我去北京采访田家英夫人董边,头一回是在1988年隆冬,我在北京给她家挂电话,不巧,她去南方休养了。

  1989年9月我去北京,一打电话,耳机里传出来的正是她的声音:"欢迎你来!"

  9月16日下午,我应约去她家。她住在一幢高层公寓里。客厅内一大排玻璃书橱,整整齐齐竖放着一本本书。

  已经离休在家的她,患哮喘,但谈锋甚健,一口气谈四个来小时,常常朗朗大笑。

  她向我详尽地回忆田家英。那天没有谈完,17日我又去作录音采访,她再度回忆往事……

  我在采访董边时,顺口问了一句:"在家里,你喊他'家英'吗?"

  不料,这句话引出她与田家英奇特婚恋的话题。

  "不,不,在家里我从来没有喊他家英。只有现在,跟别人谈起他,才说'家英'、'家英同志'。"董边说道。

  "你在家里喊他什么呢?"我追问。

  "喊他'田鸡'!"她答。

  "'田鸡'?!"

  她哈哈大笑,笑了好久好久,把话题拉向那远逝的岁月……

  田家英并不姓田,本名曾正昌。在中国共产党诞生的翌年--1922年1月4日,他出生在四川成都的一个小康之家。父亲曾国融开一家中药店。母亲姓周,生了三子一女,田家英是最小的一个。

  田家英三岁丧父,十二岁丧母。随着父母的早逝,小康之家跌入了贫困的泥沼。才念了初中一年级的他,在母亲病逝之后,不得不离开课堂,在药铺里当学徒。

  贫困是砥砺意志的磨刀石。失学的他,在帐子上挂起对联,表达自己的心愿:

  走遍天下路,


w w w. xiao shuotxt. n et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叶永烈作品集
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钱学森传他影响了中国:陈云全传红色的起点:中国共产党建党始末中国科幻小说经典中国著名科学家的故事奇怪的“病号”蹦蹦跳先生中学生必读名家:一百个问号之后白衣侦探30年文学典藏报告文学钱学森传历史选择了毛泽东哭鼻子大王出没风波里她,一个弱女子江青传毛泽东与蒋介石小灵通三游未来陈伯达传邓小平改变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