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 《出没风波里》在线阅读 > 正文 第24节:田家英夫人董边忆田家英(5)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出没风波里》 作者:叶永烈

第24节:田家英夫人董边忆田家英(5)

Txt。小_说_天堂

  董边来到冀东,活跃于京、津、唐三角地区。她在那里参加"清匪反霸"、"复查土改"工作,担任党的区委书记。

  田家英仍留在延安工作。夫妻间,远山阻隔,消息杳无。冀东和延安之间,隔着一大片国民党统治区,邮路阻断。偶尔,有人前往延安开会,才能捎上一封信。三年之中,只通过两三回信。

  一天,田家英正在给理发员们上课,忽听得窗外喊:"田老师,信!"

  田家英一看信封上是董边的笔迹,真是"家书抵万金",顿时泪水模糊了眼眶。他是一个感情容易冲动的人,喜怒哀乐马上"显影"。可是,学生们傻眼啦,怎么老师连信都没拆,光看到个信封,就如此激动?

  "今天不上课了!我没办法上课啦!"田家英对学生们说道:"明天,我一定给大家补上。好,下课!"

  这件事在延安传为笑谈。就连董边对我重忆此事,也笑得前仰后合。

  三年别离,一千多个日日夜夜,不论田家英还是董边,都恪守"约法三章"中的第三章:"不能因日后分开工作而感情破裂。"

  在那些日子里,田家英曾到晋绥解放区静乐县参加土改工作团。他在汾河流域一个很偏僻的村子里,住了半年。后来,他又到了晋察冀解放区。每到夜晚,土改中那些火热的场面在他的脑海中不断翻腾着。他居然诗兴大发,创作了一首反映土改运动的长诗《不吞儿》。如他在《〈不吞儿〉校后记》中所言:

  "每天夜里在煤油灯下,写四五十行,二十来天的时间,居然写成了这'上部'和'下部'的三节……"

  他的这首长诗,带有浓烈的陕北民歌信天游色彩和乡土气息,受到了诗人萧三的赞许。他爱诗--这后来又成了他和毛泽东的共同点。

  1948年,已处于全国胜利的前夜。5月,中共中央移至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田家英也随中央到了那里。

  1948年12月,有一批在东北工作的干部要前往西柏坡,路过冀东。组织上考虑到董边和田家英已三年未见,让她搭上大卡车,和那批干部一起前往西柏坡。

  她兴冲冲来到了平山县西柏坡,以为能够见到久别的丈夫。可是,田家英竟不在那里--他到东北去了!

  董边被安排在东柏坡住下来。她的住处离陈伯达住处很近。她听说,陈伯达已"换"了"两任"夫人,正在物色"第三任"夫人:他和诸有仁离异之后,与余文菲结合。此时,又与余文菲离异了……董边和诸有仁、余文菲都认识,对于陈伯达喜新厌旧的生活作风很看不惯。

  到了东柏坡之后,邓颖超大姐把董边安排到中央妇委工作。当时,正忙于筹备召开中国妇女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董边参加了编书小组编了十二本书。从此,董边一直做妇女工作。

  大约过了半个月的样子,一天,两个二十几岁的男青年一起走入董边所住的院子里。前边的一个见到董边,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喊了一声:"师娘好!"

  董边从未有过"师娘"的称呼,顿时涨红了脸,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见到后面那位在哈哈大笑,才明白了几分--后面那位正是田家英!

  经田家英解释原委,董边才清楚是怎么回事:原来,田家英被调到毛泽东身边工作,先是担任毛泽东长子毛岸英的教师,后来成为毛泽东的秘书。刚才向董边鞠躬的,便是毛岸英。

  毛岸英是在1936年经中共上海地下组织安排,送到苏联学习的,直到1946年才回国。由于在苏联多年,他连汉语都讲不好。毛泽东请一位教师来教毛岸英,教语文、教历史。他选中了田家英。从此,田家英来到毛泽东身边工作。

  田家英最初引起毛泽东的注意,是在1942年1月8日。那天,田家英在延安《解放日报》上发表了《从侯方域说起》一文。毛泽东读后,颇为赞赏。虽说那只是一篇千余字的杂文,但是可看出作者的文史功底和敏锐的思想。

  侯方域是明末的"四公子"之一,入清后参加河南乡试,中副榜,曾向清总督出谋献策。田家英对于这个"生长在离乱年间的书生",作了精辟的剖析。他写道:


w w w. xiao shuotxt. n et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叶永烈作品集
中国著名科学家的故事白衣侦探毛泽东与蒋介石历史选择了毛泽东陈伯达传奇怪的“病号”她,一个弱女子邓小平改变中国30年文学典藏报告文学江青传红色的起点:中国共产党建党始末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钱学森传蹦蹦跳先生中国科幻小说经典哭鼻子大王出没风波里他影响了中国:陈云全传钱学森传小灵通三游未来中学生必读名家:一百个问号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