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 《出没风波里》在线阅读 > 正文 第43节:闯入托派禁区(2)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出没风波里》 作者:叶永烈

第43节:闯入托派禁区(2)

<T<xt>小<说天?堂

  郑超麟晚年很"红"。在1997年,频频出现在电视屏幕上,成了中国的"热点人物"。

  他出现在中国千家万户收看的大型文献电视纪录片《邓小平》中。在第一集里,他曾三度出现。他操着带有浓重福建口音的普通话,回忆着邓小平。

  他第一次出现时,标明的字幕是"原中国留法学生";

  他第二次出现时,标明的字幕是"原中共中央机关工作人员";

  他第三次出现时,标明的字幕是"原上海市政协委员"。

  郑超麟比邓小平年长三岁,年轻时赴法留学,曾与邓小平同住一室。此后,他与邓小平有过许多交往。正因为这样,他是邓小平早年革命活动不可多得的健在的见证人。他多次出现在大型文献纪录片《邓小平》中,是理所当然的。

  郑超麟先生引起广泛注意,最初是在邓小平女儿毛毛所著《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出版时。

  那是在1989年,邓小平的女儿毛毛来沪时,曾去访问了耄耋老人郑超麟,请他回忆当年与邓小平一起在法国留学的情景。后来,毛毛在《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中,多次提及了郑超麟。

  本来,作为一个历史见证人,被写入《我的父亲邓小平》,也是理所当然的事。但是对于郑超麟来说,这是非同寻常的。因为他是一个特殊的人物。他曾被"冷冻"了多年。所以,他的名字出现在《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中,曾使许多知道内情的人惊讶不已!

  后来,他居然走上屏幕,出现在大型文献纪录片《邓小平》中,更是非同寻常。

  我望着郑老安详的遗容,记起1984年第一次采访他的时候,我却如同闯进了禁区,进入"地雷阵"--因为在那个时候,托派仍是可怕的名声,尤其是他这样的托派领袖。尽管当时他是上海市政协委员,但他几乎不为记者、作家的笔所触及,而且行动并未完全自由。

  当时,我是在上海市监狱采访时,得知了他的特殊经历,要求前去采访。上海市监狱告诉我,必须向有关部门办理手续,得到批准,方可前往。不然,你会"说不清"的!

  这"说不清"三个字,表明了郑超麟的特殊。也就是说,弄得不好,我会被怀疑跟托派有什么"说不清"的关系!

  我第一次听说托派,是在我上中学的时候。温州是托派相当活跃的地方。我的一位表兄就因为托派嫌疑而被拘捕。经过"学习"、审查,他终于获得自由。他到我家来,反复向我父亲讲述审查结论:"确非托派!确非托派!"从此,在我年幼的心灵中,知道托派是很可怕的名声。

  然而,我却又是一个没有太多顾忌、没有"势利眼"的人。三教九流,只要我以为是值得交往的人,值得采访的人,不论他是否受监控,即便是在狱中,我也会坦然前往。

  我遵嘱向监管郑超麟的有关部门提出采访郑超麟的要求。想不到,竟然获得同意。

  这样,我来到他鲜为人知的住所,与他作了第一次长谈。郑超麟一听到我的名字,就说知道知道。他当时显得很惊讶,我怎么会去采访他这样身份特殊的人。

  记得,他当即在我的采访本上,题写一首诗送我:

  深巷家居鲜客尘,

  闲吟词句学苏辛。

  老来敢作孤芳赏,

  一个南腔北调人。

  确实,当时郑超麟"深巷家居鲜客尘",几乎与世隔绝。

  郑超麟如此特殊,原因便在于他是中国的托派领袖人物。过去,托派在中国几乎等同于"反革命"。人们像躲避瘟疫一样,对托派退避三舍。

  当时,我虽然对郑超麟进行了录音采访,但是还不能为他专门发表报道。我在1985年初发表的关于上海监狱的上万字的报告文学中,用了一千多字写了郑超麟。这篇报告文学发表之后,香港报纸立即敏锐地注意到那一千多字,加上《中国托派领袖郑超麟健在》醒目大字标题, 转载了那一千多字。

  此后,我又多次访问了他。我为他写了报告文学《一个特殊的人物》,他很欣赏这个题目,认为很能反映他的特点--特殊。这篇报告文学却命运乖戾,在三四家刊物"旅行"了一番,谁都不敢发。后来,我在出一本我的报告文学集时,"塞"了进去。可是,在审稿时,别的稿子因为都已在杂志上发表过,用的是剪报,唯有这篇是手稿(那时我还没有用电脑写作)。这样,这篇手稿引起特别注意,仔仔细细地审看,被删去了!


www.xiAoshuotxT.Net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叶永烈作品集
白衣侦探中学生必读名家:一百个问号之后中国著名科学家的故事她,一个弱女子他影响了中国:陈云全传30年文学典藏报告文学邓小平改变中国历史选择了毛泽东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钱学森传奇怪的“病号”哭鼻子大王小灵通三游未来毛泽东与蒋介石中国科幻小说经典江青传出没风波里陈伯达传钱学森传红色的起点:中国共产党建党始末蹦蹦跳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