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 《解密大清皇帝》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6章 世宗 雍正(2)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解密大清皇帝》 作者:宋晓明

第16章 世宗 雍正(2)

  出奇尊孔的雍正帝

  雍正元年,出奇尊孔的雍正降谕说先世都非常尊孔,我们也应该尊崇孔子,让大臣们商议封孔子的五世为王。同年,让工部修葺孔庙,第二年,雍正亲自到国子监视察,拜谒了孔子像,并行了释奠大礼。雍正五年,皇帝又下令规定每年八月二十七日为孔子圣诞,禁止各地屠杀,天下人要顶礼膜拜,典礼的规格要与他的父亲康熙一样的隆重。雍正八年,曲阜孔庙修复完工,赐孔子后人官爵。其实,雍正之所以这么尊孔,是有他的政治功利目的的,他让天下的人都遵从孔子的学说,这样天下人就不会犯上作乱,天下自然就太平了。

  查嗣庭科场试题案

  雍正帝是非常尊孔的,但在尊孔的同时,他却制造了多起文字狱。雍正四年,又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大案,就是查嗣庭科场试题案,这也是一起政治性文字狱。

  查嗣庭,清雍正朝大臣,字横浦,浙江海宁人。康熙朝中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是雍正朝的权臣隆科多的党人。说查嗣庭的文字狱是政治性文字狱,是因为这起大案完全是因为隆科多而兴起的。雍正元年,查嗣庭由隆科多荐举,特令在内廷行走,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后来,又经蔡珽举荐,被授为礼部左侍郎。

  雍正四年,查嗣庭受命出任江西乡试的正考官。查嗣庭按照惯例,出了这样几道试题:首题是“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另一题为“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次题有两道,一是“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另一道是“百室盈止,妇子宁止”。这本来都是很规范的,没什么毛病可以挑的,而且考试也正常地结束了,没有任何问题。但是,雍正借口有人告发,突然就拿查嗣庭“开刀”了。

  在考试结束后查嗣庭还没来得及回到家,雍正就下令查抄了他在北京的寓所。三天后,便以皇上谕旨的方式公布了查嗣庭的罪状,将他革职查问。随后,雍正又下令查抄了他在海宁的老家,从他的老家抄出了很多查嗣庭的日记,查嗣庭所写的大都是些心怀怨忿、讽刺时事的文章,而且还有诽谤康熙帝的文字。这就更让雍正抓住了把柄,以“大逆”的罪名把查嗣庭打入大狱候审。第二年,依律审判查嗣庭死刑,但此时查嗣庭已经死于狱中了,但还是被戮尸,他的儿子们也惨死狱中。这次文字狱,还牵扯到浙江所有的人,雍正下令停止浙江乡试、会试各一科。

  养廉银制度

  养廉银制度是雍正朝时期的关于官俸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清朝初期,各地方官员的薪水很少,根本就不够养家糊口的,更不用提还要办公了,于是,这些官吏为了生存就产生了很多不利于老百姓的举措来增加自己的收入。到了雍正朝,雍正帝为了改善这种状况,便在雍正二年提出了养廉银制度。养廉银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因低俸而产生的腐败现象,但这个制度并不能从根本上杜绝腐败,只是一个扬汤止沸之举而已。

  写叛诗的钱名士

  钱名士,字亮工,江南人,他与年羹尧同年中了举人。他之所以会被雍正收拾,也是因为年羹尧,雍正帝把他作为年羹尧的同党重点打击他。

  其实,说钱名士是年羹尧的同党真是冤枉他了,他其实和年羹尧没什么交情,如果非要拉上一点关系的话,就是他和年羹尧同年中了举人。那么为什么雍正要把他当作年羹尧的同党呢?事情是这样的:雍正元年,青海罗卜藏丹津举兵反叛,年羹尧奉命出征,他经数月的鏖战,终于大败了敌寇,立下了赫赫战功。雍正非常高兴,封他为一等公。第二年,年羹尧回京陛见皇帝,雍正为年羹尧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一时间,年羹尧可以说是风光无限。这个时候,很多小角色都想趁这个机会巴结年羹尧,所以大家都对他是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钱名士也是这些人中的一个,他趁机做诗赠给年羹尧,诗中做称赞年羹尧说:“分陕旌旗周召伯,从天鼓角汉将军”,还有一首诗除了歌颂年羹尧外,还建言道:“钟鼎名勒山河誓,番藏宜刊第二碑。”

  雍正四年三月三十日,大学士上奏雍正:钱名士赠诗给年羹尧,除了歌颂年外,还把功劳记在年一个人的头上,说什么要在圣祖皇帝的“平藏碑”后再立一碑,真是大逆不道,应当革职。不久,雍正做出了指示:钱名士虽为人不妥,但其罪不至死。于是,把钱名士开除儒林,仅保留人籍,打发他回老家。雍正亲书“名教罪人”四个大字赏赐给他,让他挂在自己家的住宅上。

  青海大捷

  雍正元年夏天,罗卜藏丹津发动了公开的叛乱。针对这次叛乱,雍正帝采取了两个措施:一方面命人到罗卜藏丹津处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另一方面派年羹尧加紧平叛。雍正帝命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岳钟琪为奋威将军,参赞军务。这两位雍正朝的大将互相配合,运用“乘春草未生”、“捣其不备”的作战方针,大败了罗卜藏丹津部。而这次战斗,从开始到结束只有十五天,往返只用了两个月。这就是青海大捷。

  阿其那和塞思黑的来历

  雍正帝即位后,展开了一系列打击他的政敌的行动,其中就包括他的八弟允禩和九弟允禟。允禩生于康熙二十年,在康熙的诸皇子中排行第八,他的生母是皇家的家奴,地位低微,但他自小聪明伶俐,工于心计,他不甘心因为母亲的关系而屈居人之后,他想尽办法讨好父皇,而且尽可能的结交有利用价值的人为自己所用,在后期争夺皇位的过程中,他是最主要的一支生力军。他的九弟允禟、十弟和十四弟都曾依附于他,就连康熙的长子允都曾为他所用。但他的一切终于白费了,他没有在皇位争夺战中获得胜利,自然也就成了失败者。

  允禟生于康熙二十二年,是康熙的第九子,他的生母颇得康熙的宠爱,但他本人没有什么才华,所以在精明的康熙手下,自然也得不到重用,他只好转而依靠八哥来实现自己的野心。

  雍正即位后,对他的这些弟弟们采取了不同的对待方式,他先是欲擒故纵,一年后,便开始打击允禩一伙,他指责允禩一伙有不臣之心,将他们的骨干革爵,两年后,将允禟革除贝子爵位。

  雍正四年正月初五,雍正召集诸王、贝勒、大臣传谕:允禩狂妄到极点了,我一直在忍他,对他多有提拔,但他却不知道感恩,只一味地做出侵害皇权的事情,并且心存不满,幽怨诽谤。令允禩开除宗室籍,同党的允禟等也被开除宗籍。二月,雍正将允禩革除王爵,囚禁在高墙之内,并将其名字改为“阿其那”,满文意思是“狗”。这年九月,允禩死于狱中。

  与此同时,雍正将允禟发配青海,但他却并不悔改,而是继续与雍正对着干。允禟的一切举动都瞒不过雍正的眼睛,雍正三年,他将允禟囚禁在西宁。雍正四年四月,将其押解回京,并为其改名“塞思黑”,满文是“猪”的意思。六月,允禟被押往保定监禁。当年的八月二十七日,允禟凄惨的结束了他的一生。

  什么是皇帝的年号

  年号是封建帝王在位时纪年的名号,其使用无定制,一位皇帝一般用一个年号。清朝皇帝除了皇太极用了两个年号外,其余的皇帝都只有一个年号。年号的使用始于西汉武帝刘彻建元元年,此前都以某帝王在位年头纪年。新皇帝登基都会起一个新的年号,称之为“改元”。年号用字一般都是祥瑞吉祥的词汇,清朝皇帝的年号依次为:天命,(天聪,崇德),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

  曾静投书案

  曾静,湖南靖州人,曾静投书案是雍正朝震惊朝野的大案,这个文弱书生是怎么制造了这么一起大案的呢?

  说起这个还要先说一下吕留良,他是清初的反清义士,反清没有成功后,他就在家里以教书为业,后来又出家当了和尚。曾静应试落榜后,在吕留良的儿子家中,发现了吕留良的书籍,读了吕留良的书,他对吕留良十分敬佩,便派了自己的学生张熙去吕留良的老家浙江寻找他遗留下来的文稿。张熙到了浙江后,不仅找到了书稿,还找到了吕留良的两个学生,他们在一起很谈得来,曾静也和这两个人很谈得来,他们一谈到清朝的统治就很是义愤填膺,于是,他们就秘密商量怎么推翻清王朝。

  曾静首先想到了时任陕甘总督的汉族大臣岳钟琪,他写了一封信,派张熙去找岳钟琪,曾静的信中列举了雍正 “谋父”、“逼母”、“弑兄”、“屠弟”、“贪财”、“好杀”、“酗酒”、“淫色”、“怀疑诛忠”、“好谀任佞” 十大罪状。但岳钟琪是一位忠臣,他是坚决不会听从这些文弱书生的主意的,他骗得了张熙的信任,让他说了实话,于是,岳钟琪就去湖南捉拿曾静,同时也写了一份奏折,报告了曾静等人的谋反行为。

  雍正收到报告后,非常气愤,他命令刑部把曾静押解来京受审,再经过一细察,雍正发现这个曾静跟吕留良还有来往,便下令将吕留良开棺戮尸,又把吕留良的后代和他的学生满门抄斩,还有一些吕留良的信徒也受到了牵连,被发配到边境充军。曾静一看此事这么严重,便服罪了。这就是“曾静投书案”。

  《大义觉迷录》

  曾静投书案结束后,雍正帝把曾静的口供集结成书,并在前面加上了长长的按语,起名叫《大义觉迷录》,并于雍正七年颁行天下,要天下所有的读书人都要看此书。雍正在长长的按语中竭尽全力地论述自己是如何的对父母好,对兄弟好,告诉天下人,自己没有做什么亏心事,总之,就是把曾静私下对自己散布的不利的谣言都一一驳斥。《大义觉迷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本反清的言论集,如果把握不好,很可能成为反清人士反对清朝的有力武器,所以,在雍正死后不到一个月,乾隆帝就处死了曾静和张熙,并下令收回了《大义觉迷录》。

  多疑的雍正

  雍正帝即位后,由于他即位的不确定性,他对于巩固皇权尤其在意,也正是因为这个,导致雍正帝生性比较多疑,再加上在他刚即位时,皇宫的权力斗争还没有结束,而且他也需要改革吏治,除旧迎新,雍正帝就在他的父亲康熙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密折制度,使用密折的范围也进一步扩大。

  他先是下令增加了可以向皇帝直接上密折的人数,即将原来可以上奏官员的官阶降低,除高官外,地方上高的官阶如总督、巡抚等,低的官阶如粮道、盐道等都有直接上密折的权力,还有一些知府、皇家在外服务的家臣以及少数特准的知县,也都可以直接给皇帝上密折。

  这些官吏如果有需要密奏雍正知道的事,就把情况及时写在折子上,由其家人或亲信以最快的速度送到皇帝的手中,皇帝亲自朱批后,再密封转交给上奏人。在这一传递过程中,保密就成了比较重要的事情,为了进一步保证密折的机密,雍正还实行了一系列保密制度。雍正命令内廷人员特制皮匣或木匣,配上小锁,发给密奏各官员,皇上和密奏人一人一把钥匙,所以,只有皇帝和这个上奏人才能够打开这个匣子。

  雍正在接到大臣的密折后,都是亲自朱批,从来不假手于他人,为的就是保密。雍正又唯恐这些密折在转回上奏人手里后遗失,或是泄漏机密,他还规定各官员在收集了一定数量的朱批密折后,或是在每年的年底,一定把这些朱批的密折送还宫中,做永久性保管,这就是所谓的“恭缴朱批”。大臣在缴归密折时,不能把密折的内容抄录下来,也不能把皇帝的朱批抄录下来,否则就要被治以重罪。

  清朝的官服

  清朝的官服是从明朝继承来的,君臣的补服都用石青色,没有花纹,品级由所缀的补子来区别。补子分圆补和方补,皇帝皇子亲王郡王用四团圆补,贝勒贝子用两团圆补,镇国公以下的普通官员用方补。官员的补子是文禽武兽,文官: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鮷,八品鹌鹑,九品练雀。武官:一品麒麟,二品狮子,三品豹,四品虎,五品熊,六品彪,七品八品犀牛,九品海马。

  曹雪芹家被抄一案

  曹雪芹,我们都知道他是《红楼梦》的作者,但有关他的身世和家庭,恐怕知道的人不是很多。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所写的金陵贾、史、王、薛其实就是以他们自己家为原型的。曹雪芹的曾祖父、祖父、父亲都官至江宁织造,到他祖父的时候,曹家最是辉煌,康熙帝六次南巡,他的祖父曹寅接驾四次。他的祖父去世后,他的父亲曹继承了江宁织造的差使。康熙帝对曹颇为赏识,可惜他在康熙五十四年死了,康熙帝怜悯曹寅两世孤孀无人奉养,下令把曹荃的儿子曹过继给曹寅之妻为子,并担任江宁织造的职务。

  康熙去世后,雍正继承了皇位。雍正帝于雍正元年下令全国上下清理钱粮,这项财政审计清查持久地开展起来。不久就查出了江宁织造曹亏空库银,曹于雍正元年年末,给户部打报告,请求用三年时间将亏欠库银补上,基于对曹家的一向恩宠,雍正同意了曹的这一请求。

  时间过去了将近一年,曹并没有尽力地赔补亏空,于是在雍正二年,雍正帝又派两江总督查弼纳等人,再次对江宁织造曹亏空库银一案进行审计,要求“清理具题”。两江总督不敢怠慢,仔细审查,最后他们得出的结果就是“款项亏空甚多”。这个时候,如果曹是个聪明人的话,他就应该尽力赔补亏空了,但可惜的是,此后曹还是没有尽全力赔补库银,雍正帝也一再延长赔补期限,并没有严厉制裁。

  雍正五年,曹在亏空库银尚未赔补完的情况下,又一次违法犯罪。一次,曹解运江宁、苏州、杭州三织造处所办的绸缎进京,一路走来到达山东省长清县驿站时,曹在规定的费用开支标准外,还向驿站多要了“夫马、程仪、骡价等项银两”。山东巡抚塞楞额并不买曹的账,他将曹的这一违法行为报告给了朝廷,雍正帝本来就已经对曹忍之又忍了,这次实在是不能再纵容他了,便下令审讯曹,于是,新账旧账一块儿算,雍正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雍正帝传旨查抄曹家,没收所有财产。此后,也就是《红楼梦》书中所说写的贾家家道没落的事情了。

  曹雪芹和《红楼梦》

  曹雪芹,清代著名小说家。康熙年间,从曾祖父曹玺起,三代四人世袭江宁织造六十年,成了煊赫一时的贵族世家。后因清宫内部斗争激烈,其父被株连,获罪削官,家产被抄,家道日渐衰微。曹雪芹晚年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贫困。《红楼梦》写于曹雪芹凄凉困苦的晚年,原名《石头记》,基本定稿八十回,曾以手抄本流传。1791年,程伟元、高鹗第一次以活字版印刷出版,全书一百二十回,书名改为《红楼梦》。

  雍正三子弘时为何被囚

  雍正三子弘时出生于康熙四十三年,生母是李氏。弘时16岁的时候结婚,并在一年后得一子。对于雍正这个业已成年,而且娶妻生子的儿子,记录雍正一生比较重要的官修编年体史书《清世宗实录》里居然连他的名字也没有,这是为什么呢?

wW w.Xia 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宋晓明作品集
解密大清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