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书籍 > 《我想要块大奶酪》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7章 家庭间欲望力的矛盾与调适(1)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我想要块大奶酪》 作者:王颖

第17章 家庭间欲望力的矛盾与调适(1)

  一、家庭中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欲望与欲望力,这个人欲望力大一些,那个人欲望力小些,这都是我们平时容易看到的。要是我们把次要的东西舍去,光讲主要的东西,那么,人生的追求用4个方面就可包括:权力欲,金钱欲,色欲与荣誉欲。有些人孜孜不倦地专营于权力,有些人特别贪图钱财,有些人看见异性就“迈不动腿”,而另一些人则求名急切,这都说明了某些人在某一方面的欲望力特别高。

  然而,作为世界上的人,他不是单人独马一个人就能过日子的,他总是被组织在一个家庭中,一个团体里,一个民族与国家之中。而他的欲望,叉常常不仅仅是自己,而是通过家庭的其他成员说出来表现出来。就像我们经常看到报纸上刊登的一些消息,某一位官员(副市长、副省长、人大主任),他自己“不贪财”,不收受“贿赂”,可是他的老婆很贪,甚至张口向办事人要钱。其实这个钱是这位官员要的,只不过是通过他老婆的口讲出来罢了。

  同样的道理,一个团体有团体的欲望力,一个民族、国家有一个民族、国家的欲望力(这一点,我们留待后面再讲),它是众人欲望力的组合,通过某些团队的主要领导人表现了出来。

  这样,一个新的值得研究的问题出现了:两个三个人或者四五个人组织成的家庭之中,欲望与欲望力是怎样“活动”的?在一个团队里,欲望与欲望力又是怎样“活动”的?

  让我们把视点先放在家庭的范畴内来讨论。

  每个人都是这样,在他经济没有独立的阶段,他是随父亲、母亲一起生活的;当他自己结婚生了,那么就像一个细胞进行了分裂生殖,他成了一个单独的细胞,他不仅有了单独的生活能力,也有了自己表现欲望力的能力。

  一般来说,当这个孩子生活在父母之中时,他不仅先天继承了父母亲的遗传基因,也即先天继承了父母亲的欲望力,同时也直接受到了父母亲现实活动中的言传身教。

  按理,儿子、女儿与自己的父母亲是容易统一和谐相处的,因为如果这个基因没有突变,那么,他们的欲望与欲望力相差不多,不贪的人家大家都不贪,很贪的人家大家都很贪,表面上看来没有什么问题,大家的意见是很容易统一的。

  其实也不然。

  这是因为,儿子与女儿的基因突变是经常发生的。即一对父母,生下了数个孩子,有些孩子不像其父母亲。他们的性格不同,欲望力也不一样。

  这是因为,父母俩人的欲望力差别太大,儿子(女儿)只像其中一方。

  这还是因为,儿子(女儿)还有不同于家庭的现实环境的教育、团队里的教育,甚至父母亲的“经验”是二十年前的,孩子的现实教育是二十年后的,时代不同了,孩子与父母的代沟产生了。

  这以上种种的情况,都使孩子与父母亲容易产生不一致,爆发家庭的矛盾与冲突。

  即使以上的情况都没有,父母亲与孩子也不可能百分百地和谐相处。因为,一个十分自私吝啬的父亲,生出了一个同样十分自私吝啬的孩子,那么父亲的自私性必定要侵犯到孩子头上的利益,而孩子的自私性也一定会侵犯到父亲的利益,自私的不相容性也必定会使他们发生利益的冲撞。因为这时候毕竟是父亲与孩子两个人、两代人,而不是一个人了。

  再者,要是这个父亲有2-3个孩子,他的疼爱多偏向一些谁少偏向一些谁,他想把遗产多给一点谁少给一点谁,都容易引发利益分配不均的矛盾。我们看到的许多大家族中的争权夺利,父亲同儿子(女儿)意见上的不一致,都足由此而来。而以上种种的矛盾与不一致,都源于他们欲望力的自私自利性。实际上家庭中的或是两代人或是同代人(俩兄弟)的一切矛盾与冲突之源,就是欲望力能否满足与不满足之间的差异。

  要是父(母)与子(女)之间也会发生矛盾,那么,夫妻之间的问题就更大了。前者毕竟有着相同或部分相同的基因,基因的亲缘关系会化解一部分矛盾,而夫妻之间则是另外一同事。

  这是两个不同基因的组合,尽管有着爱情作为支柱,爱能化解与冲淡若干矛盾。但是一旦他们共同在一起长期的生活,两个不同基冈所具有的不同的欲望力就会表露无余。一者欲望力一般,而另一者欲望力极强;一者在这方面的欲望力很强,而另一者在那方面的欲望力更甚。这就必然构成了欲望力不一致的矛盾。当然,对于其中一方的儿夫或妻子来说,在不断的摩擦与交流中,很可能彼此做到了欲望力的相对统一,不过也不一定,很可能由于欲望力的矛盾而重新分开,甚至一方毁了另一方。

  我们不得不承认,无论是夫妻关系,还是两代人的关系,那里面的矛盾与不一致是出于多方面的原因,有误会上的原因,有性格上的原因,还有外人挑唆方面的原因。但同时我们也得承认,带着强烈的自私性质的欲望力的不一致,是诸多原因之中最重要的原因。

  二、望子成龙--欲望力造成的悲剧之一

  两代人中的悲剧很多,儿子具有恶的基因,最后杀了老子,或者母亲因受不了儿子女儿的作恶,终于反抗性地杀死了逆子的事件,我们都看得不少了;而儿子与儿子之间,为了继承父母的亿万财产,相互不惜“厮杀”的情节,在电影电视上比比皆是,这些,用不着我们再来唠叨。

  就中国人而言,两代人之问的主要矛盾,目前集中到了“望子成龙”上。

  一般地说,这是属于这样一些家庭,父亲与母亲的欲望力颇高,但是由于环境或某个条件没有成熟,父母亲的欲望没有实现。当然,即使他们最后混得还不错,但人的欲颦是无穷的,他们仍然觉得自己不满意。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把自己的欲望寄托到了下一代身上。这原本是不错的,无论古今中外,几乎任何一对父母都会对孩子寄托殷切的期望。而问题是出在这种期望与他孩子的智力、体能不相一致。

  这是我们在上一章中讲到的问题,一个人有欲望力是一回事,能否实现欲望力是另一回事,因为实现欲望力必须要有自己的智技能力做基础,这还包括他的情绪与意志力因素。牛不喝水强按头,结果就适得其反。

  本来。孩子有他自己的调节能力,这种调节能力是不知不觉的,要是这个孩子喜欢音乐,在这方面很有天赋,他盯能就会自觉表现出来。而父母的“关爱”却不一样,不管他有没有这方面的天赋,都买上一架钢琴逼孩子学,这就有些拔苗助长的味道了。

  中国的家长,尤其是自己的文化素养不高的家长,都想望子成龙,望女成风,总觉得儿子(或女儿)应该强过他,总觉得儿子应该当一个什么家(画家、音乐家、作家、科学院院士)。所以,孩子上学必定是一方陪着,若是要高考了,甚至父母双方都请假,站到大太阳底下去陪考。一到双休日,就安排孩子不是学这,就是学那。碰到一些骗人的培训班或学习班,不管孩子有没有兴趣,都花上一笔钱替孩子报个名。结果小则花了一笔冤枉钱,大则反而让孩子走了弯路,甚至使这颗本来是健康的禾苗遭到了夭折。在历史上,有一本《避署录话》巾有这样一则记载:宋神宗元丰年间,饶州地方有一个叫朱天锡的,以神童得官。于是许多的家长都以为自己的孩子也是一条龙而不是虫,一时间培养神童之风日炽。许多家庭聘请老师,让孩子5岁就开始读四书五经。他们同教师讲好,读完一部经书给价若干,受“承包”的教师不顾孩子疲劳与死活,逼着孩子苦读,连睡觉都不让。为了怕孩子贪玩,用吊篮将孩子吊在树梢上,让他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结果,神童没有出现,“死童”却出现了不少。

  历史上的这种悲剧今天仍在不断发生,甚至可能发生得更加频繁。昆明某中学一位16岁的女孩子,她的父母花钱让她进了重点中学,结果,迫使她无端增加了许多精神压力。这位姑娘留下了3封绝笔信,于1998年1月6日投滇池自尽了。在她自杀后小到三个月,这个家庭又发生了新的悲剧,姑娘的母亲因故杀死了她的父亲。母亲被判死缓。

  这位姑娘的3封信有一封致昆明电视台主持人,一封致同学,另一封致老师。我们随便引录一封:

  致老师魏老师:您好!

  我是您高一班的学生娜娜,一个极不起眼的名字。自从我进高中以来,来到了这样一个与以前完全不同的学校、班级;来到7这样一个太优秀的学校、班级后,我越来越感到我似乎就是班上最差的,作为一个自费生,更加加剧了我的自悲(卑)心理。我觉得我和班上任何一位同学都存在着太大太大的差距,我仿佛觉得这样的优秀班级中,不该有我这样差的学生。在我以前的学校我基本上都是班上的12名左右,可来到高中我一下于变成了我以前眼中那些差的无可救药的同学。特别是开学的第一天,看着一位口才极好的同学自我介绍,我心里有说不出来的滋味,其实,我也想同她们一样上台表达自己,可就是因为我是一名自费生,让我怎么也无法举起手来说:“让我来”。

  我发现我不再像初中一样拥有开朗而自信的性格了。虽然平时我与同学们有说有笑,可从开学到现在,我不知流过多少次泪!那种以前让我无法体会的差生的感觉仿佛让我今天一下尝了个够。剐开学那几次我经常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惧和不安全感,我脑子里闪过一个个问题:我考不上大学怎么办?

  我的母亲经常安慰我,鼓励我,可我再也不愿让母亲看到我这个样子,魏老师,您知道吗?我爸妈对我唯(惟)的期望就是希望我考上大学,他们费了很大气力才使我成为重点中学的一员,看着我胸前的校徽,我知道它的重量是任何人都无法体会的!我又怎能让他们伤心呢?所以,我很怕三年后我考不上大学,但我深深知道,以我现在的状态,成绩是绝对不会(有)进展的。

  有时候,我也很讨厌自己,为什么自己的承受能力如此之差,如此经受不起风浪的考验,我现在该做的也许应该是奋力直追,这些道理我都懂,可为什么我还如此不堪一击?我只觉得我的前途很渺茫,我无法想像怎样面对高中三年和三年后的决逐(角逐),魏老师,真希望您能帮助我这只迷失方向的小羔羊,如果有给您添麻烦之处,还望您多多见谅(也请您为我保守这封信的秘密),衷心地说一句:“谢谢您!”

  祝:工作顺利,生活愉快。

  您的学生:娜娜11月19日

  从信中可以看出,这位女孩子的文笔优美、流畅,说不定她将来能当一个作家或者记者,像她的母亲一样。这也就是说,这位孩子在文学素养方面具有高于常人的资质水平,但要她在政治、地理、历史和数理化上都齐头并进,跟上重点班的同学,那就勉为其难了。

  据说,她曾经向其父亲提出,把她调回到普通的学校去,因此遭到父亲一顿打骂,因为他们为她进重点学校花去了四五千块钱,这对一般的家庭而言是很大的一笔收入。正是这顿打骂,令她更感到大人对她的不理解和她的无处可去,于是把自行车直接骑进了滇池,结束了太年轻的一生。

  若是我们了解了这样一点,一个家庭的每一个人的欲望力是不同的,是存在着各式各样的区别的。小能把了一辈年长人的欲望不顾实际地强加给下一代,而应当在观察孩子的欲望与欲望力以后。因循善诱,顺势利导,向着他的爱好和特长方向旋进,促使父母的欲望力(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的期望)与孩子的欲望力取得同步。

  欲望力的协调是最大的协调,一些先进的国家与社会中的家长采取与孩子之间构成一种平等磋商的方法,来共同决定孩子欲望力的指向,是一种较为民主的办法。然而,上面娜娜的家长却不是如此,他们是强制性的,逼着让自己的孩子只能这样发展而不能那样发展。于是,父母欲望力的指向与孩子欲望力的指向的夹角,就成了家庭的“矛盾度”(或者叫它悲剧度)。

  让我们来看一看其他国家例如德国人是如何与孩子构成协调的。丹尼尔是德国萨克逊州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当这个ll岁的小男孩在即将毕业时自己做出了某种决定后,却在父母心中掀起了一场不小的波澜。

  在德国,孩子小学毕业后面临着一个定向阶段:在此阶段中孩子要在普通中学、实科中学、文理中学和综合学校之间选择其一,这些学校一般都设有5年级和6年级。学生在这两年的定向期问内,就要确定自己未来求学的方向以及就读的学校,也就是说,从定向这个时刻起,孩子就要开始为自己的前途设计。

  按丹尼尔的智力水平和思维能力,是可以选择文理中学的,对这一点连教师和父母都不会怀疑。但是丹尼尔却对父母宣布自己未来的理想是希望开一家体育用品公刊,他想接受的是职业技术学校教育。丹尼尔的选择令父母既欣慰又忐忠,欣慰的是看到孩子有了比较强烈的自我意识的独立性,而不安的是,未成年人的智力与体力多方面尚未定型,而孩子这一时期的兴趣与爱好是多变的。止处于学龄期的孩子由于活动的领域相对单一,有可能显示不出他从事某项职业的专长或天赋。学校中表现出来的才能,也并不等于孩子将来发展的潜力。所以作为父母面对丹尼尔做出的如此重大的决定,决定以成年人的心智来研究判断,这究竟是孩子的心血还潮,还是他真的认准了一条适合自己的成材之路。

  于是为了丹尼尔的这个决定,父母开始与孩子谈心,还到学校里与丹尼尔的教师进行商讨,同时又去参考职业咨询专家的意见。但是,在德国的家长们都知道,丹尼尔的前途最终还是取决于他自已。

  西方或者德国教育中这种对孩子独立意志的重视(尊重)可以说是由来已久。在德国的古代,儿童就被当做独立的成人来对待。贵族们往往让自己的孩子离家到另一个城堡的其他贵族那里进行学习怎样傲一个真正的骑士,他们认为就是在这离家独立成长过程中,可以使孩子具备一个骑士所应有的精神素质和知识。

  所以,德国培养出来的孩子,最不习惯的就是说:“我同意某某人的观点”,他们表达之前总是强调“我认为”、“我理解”、“按照我的想法”等独立的见解。因此,我们这则例子里,最后的结局是这样的“在和丹尼尔谈话前我们也考虑了一番,尽管孩子的选择和自己预料的不一样,但我们尽量避免这一点的影响。至关重要的是,孩子表示这是他考虑后,为自己的将来做出的决定。”由此看来丹尼尔的父母在塑造培养孩子的独立意志方面是成功的。孩子在为前途做打算的时候,不是去想“父母会不会喜欢,”而是注重如何去设计自已未来的路。可以独立清醒地做出选择,去实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这样的孩子是前途无量的。至于说父母的态度,也许就像丹尼尔童年玩耍时,父亲常常在窗后注视他一样,在不远的地方关注,但不可能替代。

ww w . xia oshu otxt.NE 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王颖作品集
我想要块大奶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