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书籍 > 《萤窗小语》在线阅读 > 正文 第五部(16)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萤窗小语》 作者:刘墉

第五部(16)

改变当我们注视钟表的短针时,很难发现它的移动,但是一天当中它竟然转了两圈。当我们注视一棵树的时候,很难看出它的消长,但是春天抽出了新绿,秋天却凋零了黄叶。当我们注视一个人的时候,很不容易看出表面的改变,但是孩子们长高了,青年人也逐渐添了皱纹。时间在每一瞬飞逝,万物在每一秒改变,人更在每一刻真走向老年,只是我们不知觉罢了!取法乎中,进而求上据我教学的经验,有时学生看名家大师的作品,反不如观摩高年级同学的好作品获益得多。因为有些名作境界太高,与初学者程度相差太远,瞻之在前,忽焉在后,不知如何取法,倒是看程度相近的作品,参酌比较,颇有所得。所以就教学的道理讲,我们固然可以说“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仅得乎下”。但就求学的过程而言却应该是“取法于下,进而求中;取法乎中,进而求上”。评论与论断基督教《圣经)中有一句话:“你们不要论断人,免得你们被论断。”就因此,有人误以为凡是评论即是论断,以致对任何事情缄口不言。岂知论断的意思在此是武断、攻击,而不是理智的分析、公开的评论。评论是使人类文化进步的一项重要方法,它使我们提出个人的见解,也采纳别人的建议,更使我们深一步地检讨,推翻陈旧的形式。所以就评论而言,应该是:“客观地批评,也接受他人的评论。”仙人掌我前些时买了一棵仙人掌,上面正结着一个小蓓蕾,为了盼望它早日盛开,真可以说是悉心照顾、早晚浇水。但是过了一个月,花不但没有开,蓓蕾也调萎了。伤心之余,我看仙人掌本身没有什么异样,想或许会再开花,所以仍然按时浇灌,直到有一天仙人掌的茎突然倒下,才发现它由根部腐烂,早已死去多时了。而腐烂的原因,却是因为我浇了太多水。对于许多事物,我们常巴望早日成功,而给予过度的照料,结果产生了反效果不自知,等到发觉的时候,却已经无法挽回了,为人父母师长者,能不引为警惕吗?石膏像当我在师大美术系做学生的时候,教室里程了许多石膏像,因为疏于照顾,上面落了许多灰尘,但灰尘是渐渐落上去,看来石膏像还是很白。直到某日工友用鸡毛掸子一掸,大家才惊讶地发现掸过的地方要比其它地方白得多。而后有同学用橡皮擦了一下,居然擦过比掸过的地方还要白。为人也是如此,当不良习性渐渐养成的时候,我们是无所感觉的,甚至彼此看来都还跟过去一样。只有当某一天回顾原来的“真我”时,才发现已经相差得太远,而且愈是比较,愈是心惊!教书的法宝当我在台湾教书的时候,有一位同事对我说,他控制学生有两样法宝,一个是每堂点名,一个是监考严格。因为每次点名,所以学生不敢溜课;因为监考严格,所以没有学生胆敢作弊。但是另外一位同事也提到他教书的心得,他说因为经常为学生复习,加深记忆,所以学生考试用不着作弊;因为他充实教学内容,引发学生兴趣,学生认为不听课是一种损失,所以总是座无虚席。以上两者效果似乎相同,做法上却是迥异其趣了。气静神凝我小时候看过一则故事:有个人拜师学射箭,但是师傅除了起初教他张弓、瞄准这些基本功夫外,后来只是在门上用线悬了一个铜钱,天天叫他站在远处盯着铜钱看。许多学生都因为耐不住而离去了,只有他依然遵照师傅的话去做,久而久之他觉得铜钱似乎一天比一天大,后来居然变得如他身体一样。这时师傅把弓箭交给他去射,“当”的一声,他才惊讶到射出的那支箭,已经穿过了铜钱。这个故事所启示的是:当我们学习时,最大的阻碍往往是精神不集中,唯有达到气静神凝的境界,才能神乎其技,也才能参透最上的禅机。音乐我有一位朋友每次看书的时候,都听音乐,但是如果问他音乐的内容,却说因为看书专心,根本就毫无感觉。我问那又何必要听呢?他说这是为了保持宁静,因为音乐的旋律是柔美的,可以掩盖周遭不合谐的杂音,使自己更容易专心念书。人生不也是如此吗?在这个错乱喧闹的环境里,如果我们都能拥有一件使身心平和的事,也就可以排除外界的干扰了。无题当我们看画展的时候,常责怪有些画标上《无题》的名字。其实这并没有错,因为画既然呈现在我们眼前,又何需题目去指引呢?如果他画的是冬天;我们自然会有冬天的感觉;如果他画不出冬天,即使题上冬天的画名,也没有用。同样的道理,我们做许多事情,是不必向别人说明的,实质上的建立,远比徒具虚名来得有用。自然与形式文学与绘画是相通的,而它的变化也有类似之处,譬如《诗经》比较自由,但是经过“骚赋”、“五七言古诗”到“律诗”就极端形式化了。再由诗而词而曲,到民国以来的“新诗”,却逐渐恢复自由。绘画发展也是这样,如果我们拿现代画家与原始民族的作品比较,常有相似的地方,但是唐代的“金碧山水”却很形式化。两者都是由自然而形式,又因归自然。这因为过于自然常缺乏创意,过于形式又失之刻板。艺术既是以各种方法描写自然,所以总在这两者之间参酌变化。三六九我有一位画国画的朋友,外号叫“三六九”。因为他如果以三个小时绘画,就得用六个小时作诗,再加上九个小时去欣赏。他的理由是:用六个小时作诗是为了得到画的神髓,能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否则把画上的东西再说一遍,显得毫无意义。至于用九个小时去欣赏,是为了深入检讨,否则下一张作品不可能有大的进步。我想如果我们从事任何创作,都能有他这种“三六九”的精神,是绝对能够成功的。文学的寓言我曾经看过一则文学的寓言,当混饨初开的时候,世界上只有四种人,也就是诗人、哲学家、科学家和商人。诗人感叹地说:“这个世界真是太美了!”哲学家讲:“上帝为什么要创造这个世界呢?”科学家想:“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造的?”商人则说:“我真希望能拥有这一切。”接着诗人作了一首诗,哲学家看了讲:“我终于知道上帝为什么要创造万物了!”科学家看了说:“这真是一首结构严谨的作品!”商人则高兴他讲:“这首诗如果印成书出版该多好!”由这个故事可以知道:同一件事给予每个人的感觉是大不相同的,而人类的文化不也就靠着他们的创造、思想、分析、推展而日益进步吗?当局者迷当我们画素描的时候,常面对石膏像几个钟头也画不正确,但是此刻如果到外面活动一下,聊聊天,走动走动,然后回来再画,却可能一眼就发现原来的错误。这是因为当我们与一件事物接触太久之后,常会流于主观的固执,就如同我们常见不到自己亲人的错误一样。只有换个角度,做疏离的反省,才能很快发现问题的症结。这也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了。动如脱兔,静若处子中国画论中有所谓“未动笔前,要兴高意远;已动笔后,要气静神凝”。自从加入新闻工作,我深深感觉这两句话也很适用于记者。因为采访的时候必须要活跃快速,否则就抢不到新闻;至于回来写稿,则要安静地整理,否则就找不到头绪。我想其它的职业也当是如此,在这个既要行动快速,又得思想冷静的时代,谁能做到“动如脱兔,静若处于”,谁就是成功者。写生当我带学生到公园写生的时候,常有人围观,我发现虽然在教室里程度差不多,但写生时怕人看的学生,总是急于表现,多半画不好。至于根本不理会四周,而按照自己计划慢慢描绘的学生,则表现都不差。同样的道理,在这个人与人接触频繁的时代,我们固然有时要毛遂自荐,但是不能汲汲营营,为求表现,而失了步骤。凡急着在小处获利的人,多半个能成大的争业。东西画风如果在以前有一群画家郊游,我们常很容易就能看出哪些是国画家,哪些是西画家。因为国画家常是纵目四顾,记丘壑于胸中,回去再加以整理;西画家则常是把握瞬间的光影,就地取材,当场写生。但是现在画家们如果在一起,我们就不大容易分出来了,因为国画家日渐重视写生,而不愿落入古人的集臼。西画家则力求更多的感性,而不愿跟照相机比写实的工夫。大概东西画风渐渐会通,也可以由此见出一端吧!美与艺术许多人认为所谓美就是艺术,其实是不对的,因为艺术的东西都美,美的东西却不一定艺术。譬如一盆插花可以很艺术,但是个别的花只能称得上美。油画很艺术,但是画油画的颜料却并不艺术。所以艺术有个必要条件,就是经由人再创造的。那些不用思考、情感,只想把自然物再现的人,不可能成为伟大的艺术家。黑纸眼镜眼科刚开完刀的病人,医生常给他们戴一种挖有两个小洞的黑纸眼镜。原因是:这样病人必须由小洞向外看东西,眼睛不会转动,反比把脸蒙上,病人合着眼皮转动目珠,对伤口有好处。同样的道理,当我们心神不宁的时刻,找一件引发兴趣的事去做,要比枯坐在屋里,更能够产生安定的作用。空前与绝后当我们读历史,看到燧人氏钻木取火,有巢氏构木为屋的时候,常觉得很好笑。因为对我们来讲,那只是最肤浅的发现罢了。但是如果亿万年之石,谁敢说那时的人类看爱迪生,不会像多们对燧人氏、有巢氏一般呢?世界上只可能有空前,不可以有绝后的事。就因为能空前,所以我们可以超越古人;就因为无绝后,所以未来比现在更进步。像燧人氏、有巢氏在当时能有空前的发现,也就具有他不可磨灭的历史价值了!劳者多能我们常说:“能者多劳”,其实也可以讲“劳者多能”。“能者多劳”是形容有能力者,需要他的人多,所以劳碌,也就是“聪明才力大者,服千万人之务”。“劳者多能”是说劳碌的人因为做事经验丰富,所以多能,也就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就因为能者多劳,又劳者多能,所以能者愈能;就因为愚者多怠,而久怠则愚,故愚者愈愚。能愚之别,肯不肯“劳”实在是一个重要的关键。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刘墉作品集
超越自己:一位父亲写给儿子的116封信①肯定自己:一位父亲写给儿子的116封信③把话说到心窝里不要忘了你的爱教你幽默到心田靠自己去成功爱不厌诈肯定自己少爷小姐要争气学会爱给世界一个微笑花痴日记每天进步多一点点一盏心灯做个快乐的读书人杀手正传成长是一种美丽的疼痛跨一步,就成功漂泊的人生人生百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