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书籍 > 《低调做人的哲学》在线阅读 > 正文 第9章 语言朴实好做人:低调的人是这样说话的(2)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低调做人的哲学》 作者:段欣宸

第9章 语言朴实好做人:低调的人是这样说话的(2)

  李靖不善言辞,每当上朝时发生了一些争论,他总是一言不发。与宰相们议事时,他也是听得多而说得少。每闻人言,便先在心中掂量此话的分量与是非,若以为是,他便不再言语,因为多说也是无益;若以为非,就善意地提示一二,言简意赅。

  李靖这种低调风格使他在朝廷中树敌很少。当然,皇帝欣赏他,他不必惧怕谁,可他从不利用这点。李靖不好与人争,但认准了的方向不轻易回头,办事讲究原则。

  一次出兵时,他开罪于御史大夫温彦博。李靖大军奏凯还朝。接踵而来的本应是表彰、封赏,却未料兜头便是一盆冷水,温彦博弹劾说:“李靖的军队没有军纪,缴获的珍宝都散失到乱兵之中了。”

  不管事实怎样,李世民闻知此事十分生气,他即刻召来李靖,怒斥于朝堂之上。李靖并不知情,可他无力自辩,唯有叩首谢罪。天子盛怒,冒险辩驳也是无济于事。于是,李靖只有低调等待,等待李世民平息了胸中怒火,再作打算。

  几天后,李世民对李靖说:“有功不赏,反以罪被斥。朕绝不会如此做。应该赦免你的罪过,记住你的功勋。”下诏授李靖左光禄大夫,赐绢一千匹,增封食邑共五百户。这已经是照常的封赏。不久,李世民干脆挑明了,向李靖道歉说:“从前有人谗害你,现在朕已明白,你不要介意。”

  由于少言寡语,谨慎低调,李靖的后半生基本上是平安的。贞观八年,李靖已64岁高龄,他患足疾上表请求辞官养老,言辞恳切动人。于是皇上准他告老还乡。

  “沉默是金”,并不是说对任何事情都缄口不言,保持绝对的沉默。而应该是掌握好说话的时机,该说就说,而且一旦说出来就能说中关键和要害,不说那些无关紧要、可有可无的话。少说,就多了思考的时间,那么,经过思考后再说出来的话,就更容易切中实质。

  诸葛瑾是三国时期孙权手下的大臣,平时话虽不多,却常常在紧要关头凭借几句简单的话语就能解决棘手的问题。

  有一次,校尉殷模被孙权误解,喝令推出去斩首,众人纷纷向孙权求情,唯有诸葛瑾兀自站在那里一言不发。

  孙权纳闷了,就问诸葛瑾:“为什么子瑜(诸葛瑾字子瑜)不说话?”

  却听诸葛瑾不慌不忙地回答道:“我与殷模都因家乡遭遇战乱,才来投奔陛下。现在殷模不思进取,辜负了您,还求什么宽恕呢?”

  短短几句话,孙权就感到殷模不远千里来投奔自己,即使有过错也应该适当原谅,于是就赶紧下令赦免了殷模。

  古人亦有:“话说多不如少,唯其是勿佞巧。”意思也就是说,多说话不如少说话,说话要恰当无误,千万不要花言巧语,张扬不抑。因此,说话要分清场合、对象和时机,切不可因一吐为快而招致祸端。

  实际上,说话又是很容易的事情,正因为是很容易办到的事情,所以才更要慎重。有的人到处随口乱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结果是话一出口就伤人,得罪了人自己还不知道。长此以往,无形中就给自己设置了很多障碍。

  宋朝益州有个叫张咏的人,听说寇准当上了宰相,便对其部下说:“寇准奇才,惜学术不足尔。”这句话一语说中了寇准的弱点。原来张咏与寇准是至交,对寇准的劣势自然比较清楚,为了能帮老朋友及时改掉这个缺点,张咏很想找个机会劝劝寇准多读些书,他毕竟身为宰相,其作为关系到天下的兴衰,学问理应更多一些。

  恰巧不久,寇准因为一些事情到了陕西,而刚刚卸任的张咏也从成都到这里。他乡遇故知自然格外高兴,寇准专门设宴款待,二人畅饮了一番。相聚过后在郊外送别临分手的时候,寇准问张咏:“汝何以教吾?”张咏对此其实早已有所考虑,正想借此机会劝寇准多读一些书,话刚要出口,又觉得现在的寇准已是堂堂的朝中宰相,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毕竟身份悬殊,他怎么好直截了当地说一个宰相没有学问呢?于是张咏略微沉吟了一下,慢条斯理地说:“《霍光传》不可不读。”

  当时听到这句话,寇准并没有立即明白张咏说这话的意思。回到相府,寇准立刻找出《汉书·霍光传》,从头到尾仔细地阅读了一遍,当他读到“光不学亡术,谋于大理”时,突然明白了老友的意思,于是自言自语地说:“此张公谓我矣!”(意思是:这大概就是张咏要对我说的话吧!)

  当年霍光任大司马、大将军要职的时候,地位就相当于宋朝的宰相,他辅佐汉朝立下了很多功劳,但是因为学问不高,受圣人的熏陶不足,难免不明事理。霍光的这些特点与寇准有某些相似之处,张咏说《霍光传》不可不读的意思其实就想要借此告诫寇准多读一些书,多明一些事理,以便更好地辅佐朝政,因而,寇准读了《霍光传》之后很快便明白了张咏的用意。

  反过来想一想,当时如果张咏的话说得太直,对刚刚出任宰相的寇准来说,面子上肯定不好过,而且这话传出去还会影响寇准的形象。张咏了解寇准是个聪明的人,便简单地给了一句“《霍光传》不可不读”的赠言让其自悟,让当朝宰相愉快地接受了建议。

  毕竟,恭维的话谁都爱听,你对人说恭维话,如果恰如其分,适合其人,他一定十分高兴,对你便有好感。最奇怪不过的,越是傲慢的人,越爱听恭维话,越喜欢受你的恭维。有的人词严义正,说自己不受恭维,愿听批评,这是他的门面语,你如果信以为真,毫不客气地率直批评他的缺点,他心里一定老大不高兴,表面上未必有所表示,内心却十分不悦,对于你的感情,只有降低,绝不会增进,“人告之以有过则喜”,只有子路才有此雅量,一般自命为贤者,那里容得下你的批评!普通人更不用说了,试看古来犯颜直谏的忠臣,有几个不吃苦头,汲黯是汉朝出名的直人,武帝是汉朝出名的贤君,汲黯说他“内多欲而外施仁义”,武帝深觉不欢,汲黯因此终生不得意,所以善于说话,是处世的本领,是发达的因素。

  由此可见,做人欲常立身,就不能不注意话留三分,低调谨慎。因此,在说话办事的时候,要记住这样一个原则:在任何地方和场合,开口之前必先三思,一定要注意所说话语的内容、意义以及措辞、声调和姿势,做事的方法和时机。在什么场合应该说什么话、怎么说,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怎么做,都是值得加以研究的。

  低调者得意时懂得谦虚慎言

  人最难能可贵在于成功以后依旧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谦虚谨慎的求学态度。正如苏格拉底所说:“我知道自己无知,这就是我比所有人都聪明的地方。”因为自知无知而谦虚,因为谦虚而受益。伟人们留给我们的智慧须当我们好好领悟。

  伟大的导师恩格斯就是一位谦虚的人,他一生都保持着谦虚谨慎的作风。有一天,一个陌生的俄国人前来拜访恩格斯。当这个陌生人做了自我介绍以后,恩格斯很高兴地握住他的手,并用英语说:“你没来的时候,我对你已经有所了解,我的朋友写信告诉我你要到这里。”接着,恩格斯热情招待客人坐下来喝茶,并问他喜欢用那种语言谈话。

  客人表示喜欢用法语交谈,接着这个人对恩格斯又情不自禁地大发钦佩之情:“恩格斯先生,请允许我衷心地颂扬您,您是伟大的马克思的真挚的朋友,看见您,我就像看到马克思依然活着,您是马克思的化身……”

  恩格斯开始还注意地听,但是他越来越不愿意听了。最后,他只好哈哈大笑,用手势打断了对方的话,并且说:“年轻的同志,够了。在我们之间干嘛讲这么多相互恭维的话呢?就不能更亲切些吗?大概刚才这段演讲使你的嗓子也讲干了吧。请坐到桌子旁边来喝杯啤酒润润嗓子吧。”恩格斯谦逊又亲切的态度使这位俄国人受到很大的教育。

  著名的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说过:“我从不歌颂自己,我有财产,有家世,我花钱慷慨,朋友们说我风趣,可是我绝口不提这些。固然我有某些优点,而我自己最重视的优点,即是我谦虚……”这句话的意思是:当一个人人生得意的时候,更应该懂得要谦虚慎言。

  低调的人都清楚:“得意时不要太张扬。”当你有了得意之事,不管是升了官、发了财,或者是事业上的一切顺利,切记不要在不合适的人面前谈论,如果你知道某人正处在失意当中,那就绝对不要开口了,这就是得意之时要慎言。

  小王的一位朋友目前正陷于人生的低潮期,小王特意约了几位挚友来他的家里吃饭,想借着热闹的气氛让目前正陷于低潮的这位朋友能够心情好一些。

  来的这些朋友都知道小王的用意。所以,大家都尽量避免谈与事业有关的事情,可是其中一位因为这段时间炒房发了大财,喝了几口酒就忍不住了,开始谈他的赚钱本领和功夫,那种得意的神情连主人小王看了都有些不舒服,而他的这位朋友更是低头不语,脸色特别难看。没多久,小王的这位朋友实在难以忍受下去了,干脆直接借故提早离开了聚会现场。

  由此可见,不要对失意者大谈你得意之事,这是低调做人的明智之处。因为失意的人这时候心理是最脆弱的,也是最多心的时候,你关于自己得意事情的每一句话在他听来都充满了讽刺与嘲笑,他会觉得你是在故意地激怒他。他因此会郁郁寡欢地离开,但不要以为他只是如此而已,还会在心中产生一种心理——怨恨。仔细地想想看,为此还疏远了一个朋友,这是多么的不值啊!长此以往,你也会在人脉资源上出现危机的。

  但是,有许多人可能会有这样的想法:一个人正值得意的时候,为什么不能谈论自己得意的事情与他人分享呢?何况这些事情是通过努力才得以实现的。我们每个人都是平常的人,谈论自己得意的方面也没什么好责怪的。但是,当你谈论时要看场合和对象。比如:你可以在公开的演说场合大谈,对你的员工大谈,享受他们投给你的钦羡眼光。

  真正“低调”的人绝不会恣意炫耀自己得意之事,他们也不会自我沉寂在得意的荣誉中,他们会继续努力去做那些需要做的事。

  事实上,得意之时的慎言不仅是成功的要素,而且是获得人心极好的方式,低调者越不在众人面前显示自己,就越容易引起别人的认同,得到别人的赞扬和支持。相反,你在得意时越夸耀自己,别人越回避你,越在背后谈论你的自夸,甚至可能因此而怨恨你。

  自嘲为你赢得更大的荣耀

  自嘲,字典中的意思是自我嘲笑、自我解嘲。自嘲是心胸开阔、为人宽厚、性格幽默的表现。在这个充满挑战与压力的社会中,学会自嘲显得尤为重要。

  美国著名律师曹特是一位善讲自己笑话的人。有一次,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在他登台演说时,先替他介绍给听众说:“他算得是我国第一位公民!”曹特似乎很可以立刻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大模大样地开着玩笑说:“诸位静听,第一位公民要开始演讲了”;但是他如真那样做,他便是一个没人瞧得起的傻瓜了。

  那么该如何说呢?他不但要利用这个介绍词幽默一下,并且还要从中获得听众的好感。他说:“刚才校长先生说的一个名词,我起初有些听不太懂。第一位公民——是指什么呢?现在我才想到,大概他是指莎士比亚戏剧中常常提到的公民。这位校长先生一定是研究莎氏戏剧极有心得的人,他替我介绍时,一定又想到他的戏剧了。诸位听众一定知道莎士比亚是常常把许多公民穿插在他的戏剧中,充任无关紧要的角色,如第一个公民、第二个公民之类,这些配角每人所说的话大都只有一两句,而且多半是毫无口才,没有高明见识的人。但他们差不多都是好人,即使把第一第二的地位交换一下,也根本不会显示有何不同之处。”

  这真是一篇聪明绝顶,竭尽幽默之能事的妙论!他把校长先生替他戴上的高帽子,丢给大家去戴,显示自己是与听众站在一样的地位。同时他的言语措词也是高人一筹。如果他改用一种庄重的态度,简括地说:“校长先生说我是第一位公民,大概是在说我是一个舞台上的配角。”结果绝不会那样生动有趣,使得听众笑逐颜开。

  我们处世待人,如果能够常常以自己可笑的地方,开开玩笑,一定可以赢得许多朋友的友谊。因为你尊重别人,取笑自己,正可以表示你是把自己看做和朋友一样处于同等地位,毫无高傲的习气。使对方得到一个十分亲切的印象,对你一见如故。

  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很善于自嘲。他的妻子是个泼妇,常对他发脾气,而苏格拉底总是对旁人自我解嘲说:“讨这样的老婆好处很多,可以锻炼我的忍耐力,加强我的修养。”

  一次,老婆又发起脾气来,大吵大闹,很长时间还不肯罢休,苏格拉底只好退避三舍。他刚走出家门,那位泼妇却突然从楼上倒下一大盆水,把他浇得像只落汤鸡,这时,苏格拉底打了个寒战,不慌不忙地说:“我早就知道,响雷过后必有大雨,果然不出所料。”

  自嘲,是人格健全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从自嘲者的本意来看,多有“醉翁之意不在酒”,“言此意彼”的特点。自嘲产生于对人生哲理的深刻体察,是既看到自己的不足,又看到自己长处后的一种自信,是最为深刻的自我反省,并且是自我反省后的精神超越。

  日常生活中,人的心理就像一架非常敏感的天平,稍有变化就会失去平衡。然而,运用自嘲可以使心理的天平保持平衡。

  传说古代有个石学士,一次骑驴不慎摔在地上,一般人一定会不知所措,可这位石学士不慌不忙地站起来说:“亏我是石学士,要是瓦的,还不摔成碎片?”一句妙语,逗得在场的人哈哈大笑,这位石学士自然也在笑声中免去了难堪。以此类推,一位胖子摔倒了,可说:“如果不是这一身肉托着,还不把骨头摔折了?”换成瘦子,又可说:“要不是重量轻,这一摔就成了肉饼了!”

  自嘲,是走出困境、平衡自我的法宝。自嘲能帮我们建立起良好的心理素质,而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身心都能健康。

  古时有一个文人叫梁灏,少年时立下誓言,不考中状元誓不为人。结果时运不济,屡试不中,受尽别人的讥笑。但梁灏并不在意,他总是自我解嘲地说:“考一次就离状元近了一步。”他在这种自嘲的心理状态中,从后晋天福三年开始应试,历经后汉、后周,直到宋太宗雍熙二年才考中状元。他写过一首自嘲诗:“天福三年来应试,雍熙二年始成名。侥他白发头中满,且喜青云足下生,观榜更无朋侪辈,到家唯有子孙迎。也知少年登科好,怎奈龙头瞩老成。”自嘲使梁灏走过了漫长的坎坷,终于走向成功。

  在我们的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会遇到一些让人难堪的局面,遇到窘境,如何冷静应对,调整心态呢?

  自嘲是一剂平衡自我心理的良药。自嘲——以降低自己的“自我”为代价,把别人的“自我”提高起来,来消除一些固有的嫌隙,获取人们对他的支持和帮助。这项处世策略对我们大有裨益,而许多有能力的人正是利用这项策略而获得了显著的结果。

  某舞会上,一个个头偏矮的男子,去邀请一位身材高挑的女孩跳舞,那女孩无礼貌地拒绝说:“我从不与比我矮的男人跳舞。”男孩听了没有发火,也没有指责对方,而是淡淡一笑,自嘲地说:“我真是武大郎开店,找错了帮手!”那女孩听后,顿时脸红耳赤,变得不自然起来。

ww w . xia oshu otxt.NE 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段欣宸作品集
低调做人的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