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书籍 > 《低调做人的哲学》在线阅读 > 正文 第27章 大智若愚才能成功:交往中不妨低调一点(3)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低调做人的哲学》 作者:段欣宸

第27章 大智若愚才能成功:交往中不妨低调一点(3)

  人生有得意时就有失意时,在不利的形势下,面对强大的敌对势力,要能委屈自己,不计眼前得失,把目光放远,这样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目的。只有目光长远,高瞻远瞩,胸怀宽广,不计眼前得失,才能成就大事;目光短浅,鼠目寸光,斤斤计较于眼前小事,是不可能有所作为的。不争一时短长,给自己制造一个好的环境,全心投入长远利益,结果眼前失掉的,以后会得到加倍的补偿。

  直木先伐,甘井先竭

  在社会上,那些才华横溢、锋芒毕露的人,虽然易出风头,惹人注目,可是也容易遭人暗算。因此说,人们在努力表现好的一面的同时,也要想到不利的一面,这样才有利于自己在社会上求得保全。

  《庄子》中有一句话叫“直木先伐,甘井先竭”。这是说人们选用木材时,多选择挺直的树木先砍伐,水质甘甜可口的水井总是被人首先淘干。过于炫耀自己的能耐,有时反而有可能导致人生的失败。

  魏王的异母兄弟信陵君,在当时名列“四公子”之一,知名度极高,因仰慕信陵君之名而前往的门客,达3000人之多。

  有一天,信陵君正和魏王在宫中下棋消遣,忽然接到报告,说是北方升起了狼烟,可能是敌人来袭的信号。魏王一听到这个消息,立刻放下棋子,打算召集群臣共商应敌事宜。坐在一旁的信陵君,不慌不忙地阻止魏王,说道:“先别着急,或许是邻国君主行围猎,我们的边境哨兵一时看错,误以为敌人来袭,所以升起烟火,以示警戒。”

  过了一会儿,果有报告说,刚才升起狼烟报告敌人来袭,是错误的,事实上是邻国君主在打猎。于是魏王很惊讶地问信陵君:“你怎么知道这件事情?”信陵君很得意地回答:“我在邻国布有眼线,所以早就知道邻国君主今天会去打猎。”

  从此,魏王对信陵君逐渐地疏远了。后来,信陵君受到别人的诬陷,失去了魏王的信赖,晚年沉溺于酒色,终致病死。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任何人知道了别人都不晓得的事,难免会产生一种优越感,对于这种旁人不及的优点,我们必须隐藏起来,以免招祸,像信陵君这样知名的大政治家,因一时不知收敛而导致终身遗憾,岂不可惜?

  把目标和意图藏在心里,含而不露,把事办成了再让天下人大吃一惊。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保持你那仅有的“存在”。动刀动枪的战争不常有,但在社会丛林里,人生的战争却天天上演,有时候你是强者,但在某些情况下,你却又是个“弱者”。当你沦为“弱者”时,与其苦斗,不如智斗,为了保持你那微小的仅有的“存在”,可以“装败”来寻求生机。

  有一种瓢虫,当你用手碰它时,它就停止不动,连脚都缩了起来,任凭你怎么拨弄它,它就是一副死样子,可是过一段时间后,它又开始走了!

  这就是“诈死”!

  有一种鸟,在它孵卵的时期,若有外敌入侵,它会先与外敌搏斗,翅膀扑了几回后,便假装受伤,跌跌撞撞地“败走”,外敌受到这个动作的吸引,会过去追逐这只败鸟,等外敌远离鸟巢,“败鸟”立刻高速逃走,于是巢中的卵获得保全。

  这就是“装败”!

  “大勇若怯,大智若愚”是苏轼的观点。本来有大勇,却装出怯懦的样子,本来很聪明,硬装作很愚拙的样子,如此可以保全自己的人格,同时也可以做到不随波逐流。真正有心计的人必不是大肆张扬的人。“盖众川合流,务欲以成其大;土石并砌,务以实其坚,是故大智若愚焉耳。”百川合流,而成其大;土石并砌,以实其坚,这才是大智若愚。

  在《孟子》中还有这样的两句话:“将军不敢骑白马,亡人不敢夜揭烛。”它的主旨是:不要过于引人注目,否则很容易成为众矢之的。所以越是有才华的人,如果不会自我保护就越会使才华过早地埋没。

  妒忌是人世间一种非常有害的心理,它可以使妒忌者自己形成一种非常低下的、丑陋的心态,使妒忌者走向一条狭窄的人生道路,也使受妒者受到极大的伤害。

  英国19世纪政治家查士德斐尔爵士曾对他的儿子做过这样的教导:“要比别人聪明,但不要告诉人家你比他更聪明。”夹尾巴是一种道德选择,因为这不仅代表着你的清醒,还代表着你对以往朋友帮助的感谢。如果你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必然把尾巴翘得高高的。抑制不良的欲望,就要保持一颗平常之心,赶走狂妄的情绪。趾高气扬的人要获得人生的增长点,就应该向一切尊重人类生命的道德力量鞠躬,不要担心自己表现出愚蠢的样子,人要全面地发展,就得质朴谨慎求实。有一点需要特别指出:尾巴绝不是旗帜。

  我们衡量一个人有多么成功,从来不看他的尾巴有多么高,要看的是他脚踏实地的能量。而且,从另一个角度考虑,他只要投入,就很难有翘尾巴的时间,翘尾巴是闲人的专利,因为他们“无事”,所以总想表露自我,从而生出些“非”来。而低调者恰恰从另一个角度思考问题,他们考虑的是如何更上一层楼,坐在冷板凳上不知疲倦的他们不把屁股露出来,所以,他们一直受到别人的尊重。

  在这个世界上,无论你怎样标榜自己,充其量都是个普通人,今天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因为自己过去的奋斗,这里面有着别人的不少心血。因此,名人的尾巴夹得很紧,他们和别人的差距不在于他是一个名人,而在于他们知道人这一辈子都不容易,得活自己的,更要尊重别人的。许多人都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能人背后有能人”的道理。的确,真正聪明的人,不会自以为是,也不会四处去出风头,不会去刻意地炫耀或展示自己。他们为人处世,以谦虚好学为荣。常以自己的无知或不如人而惭愧,以期能够得到更多的学习机会,向别人求教,丰富和完善自我是他们的目的。

  责人不如责己

  古人有云:“自责,则天地清宁;各相责,则天翻地覆。”意思就是说,当遇到问题的时候,倘若人都责怪自己,天地将会清静安宁;而若相互指责,天地则会颠覆变化。古人也说:“学者事事要自责,慎匆责人。人不可我意,自是我无量;我不可人意,自是我无能。时时自反,才德无不进之理。”意思就是说:要想学会做人,就应做到凡事责怪自己,万不能责怪别人。如果别人满足不了我的意愿,说明是我没有足够的度量;如若我不能满足别人的意愿,则说明我自己没有能力。懂得时时刻刻进行自我反省,自己的才能和德行就没有不进步的道理。的确如此,责人不如责己。这才能称得上真正的聪明之举,真正的为人之道。

  在人生旅途中,当人们不小心摔倒后,往往会看究竟是什么东西绊倒了自己,之后便开始责怪别人乱放东西,实在找不到的时候,又会责怪路不平。在人们看来,虽然这样做并没有直接减轻疼痛,但找到了一个可以责怪的对象便算是一种安慰,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责任。同样,当人们生活或事业上遇到挫折时,也常常会为自己找出可以开脱的理由,实在找不到,就责怪自己的命运不好。殊不知,用这样的方法来开脱自己,其实是很幼稚的表现。

  曾经有一个妇人,每当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她就会生气,因而与邻居和朋友的关系都闹得很僵。为此,她也很是苦恼,想要改正,但一时也改不了,于是就整日闷闷不乐。

  一天,她与一个好友聊天时,道出了心中的苦闷。朋友听后说道:“听说南山庙里有一个老和尚是得道高僧,你不妨去找一找他,或许能帮你解决问题。”

  妇人找到那个和尚后,忙说:“大师,你能告诉我总是生气的原因吗?”大师笑了笑:“哦,施主,请跟我来。”妇人跟着和尚来到了一个小柴房的门口,和尚说:“施主,请进。”妇人感到很奇怪,但还是硬着头皮进了柴房。突然,老和尚关上了柴房的门,并上了锁。妇人一看,生气地大喊道:“你个死和尚,为什么把我关在里面啊?快点放我出去。”

  妇人骂了许久,老和尚始终都没有理会。之后,妇人又开始哀求,老和尚依然不理。最后,妇人不言不语了。老和尚便来到门口,问道:“你现在还生气吗?”

  妇人回答:“我只是在生我自己的气,为什么要来这鬼地方受罪。”

  老和尚听后,忙说:“连自己都不能原谅的人怎会原谅别人呢?”说完便拂袖而去。

  过了好一会儿,老和尚又来问:“还生气吗?”

  “现在不生气了。”

  “为什么?”

  “再生气也没有办法啊。”

  “那你的气还没有消,仍压在心里,若爆发以后会很剧烈。”说完之后,老和尚又离开了。

  当他再次来到门前时,妇人说:“我现在不生气了,因为这不值得气了。”

  老和尚笑着说:“还知道什么是不值得啊,看来心中还是有气根。”边说边打开了门。

  妇人问道:“大师,何为气根呢?”

  老和尚没有说话,只是将手中的茶水倾洒在地上。妇人看了许久,顿悟,叩谢一番便回去了。

  古人云:“君子责己,小人责人。”可见,“责己”已经成为了君子和小人的分水岭。事实也证明,不管怎样责怪别人,终究是徒劳无益的,所以,我们只能怪自己。责人不如责己,任何时候,责怪自己才是最明智、最正确的生活态度。

  生活中,很多人在责怪别人错误的时候,往往都不会想到自己也同样错了,当心里有了成见,就犹如盛满了水的碗一样,如果不将它倒空,就再也容不下其他的。遇到问题,一味地怨天尤人是懦弱、不成熟的表现,既掩盖了自己所无法面对的现实,同时也留下了一下可能重蹈覆辙的隐患。

  但,责怪自己是一种境界。一个勇于律己、善于律己的人是高尚的,他会因此而包容整个社会的力量,让众人钦佩他不凡的风度,乐于与他交往。

  当生活中遇到不如意时,责人、责己,两种结果是大不相同的。倘若一味地责怪别人,只会给自己累积更多的怨气,这样一来,不仅不能使自己的不良情绪得到排解,还无法解决问题,相反,还可能会使小事变大,矛盾升级,甚至会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而责怪自己,往往更能够获得别人的谅解和帮助。通常情况下,人们往往都容易原谅那些自责的人。夫妻、同事、朋友之间都是如此。

  做人要宽容,不要求全责备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与人相处就要互相谅解,经常以“难得糊涂”自勉,求大同存小异,有肚量,能容人,你就会有许多朋友,且左右逢源,诸事遂愿。古今中外,凡是能成大事的人都具有一种优秀的品质,就是能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忍,善于求大同存小异,团结大多数人。他们极有胸怀,豁达而不拘小节,大处着眼而不会目光如豆,从不斤斤计较,纠缠于非原则的琐事,所以他们才能成大事、立大业,使自己成为不平凡的伟人。

  不过,要真正做到不较真、能容人,也不是简单的事,需要有良好的修养,需要有善解人意的思维方法,需要从对方的角度设身处地地考虑和处理问题。多一些体谅和理解,就会多一些宽容,多一些和谐,多一些友谊。

  有位同事总抱怨他们家附近副食店卖酱油的售货员态度不好,像谁欠了她二百吊似的。后来同事的妻子打听到了女售货员的身世:丈夫有外遇离了婚,老母瘫痪在床,上小学的女儿患哮喘病,她每月只能开二、三百元工资,一间12平米的平房。难怪她一天到晚愁眉不展。这位同事从此再不计较她的态度了,甚至还想帮她一把,为她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在公共场所遇到不顺心的事,实在不值得生气。素不相识的人冒犯你肯定是别有原因的,不知哪一种烦心事使他这一天情绪恶劣,行为失控,正巧让你赶上了,只要不是侮辱了人格,我们就应宽大为怀,不以为意,或以柔克刚,晓之以理。

  总之,不能与这位与你原本无仇无怨的人瞪着眼睛较劲。假如较起真来,大动肝火,刀对刀、枪对枪地干起来,酿出个什么后果,那就犯不上了。跟萍水相逢的陌路人较真,实在不是聪明人做的事。假如对方没有文化,一较真就等于把自己降低到对方的水平,很没面子。另外,对方的冒犯从某种程度上是发泄和转嫁痛苦,虽说我们没有分摊他痛苦的义务,但客观上确实帮助了他,无形之中做了件善事。这样一想,也就容过他了。

  清官难断家务事,在家里更不要较真,否则你就愚不可及。老婆孩子之间哪有什么原则、立场的大是大非问题,都是一家人,非要用“阶级斗争”的眼光看问题,分出个对和错来,又有什么用呢?

  人们在单位、在社会上充当着各种各样的规范化角色,一回到家里,脱去西装革履,也就是脱掉了你所扮演的这一角色的“行头”,即社会对这一角色的规矩和种种要求、束缚,还原了你的本来面目,使你尽可能地享受天伦之乐。

  假若你在家里还跟在社会上一样认真、一样循规蹈矩,每说一句话、做一件事还要考虑对错、妥否,顾及影响、后果,掂量再三,那不仅可笑,也太累了。头脑一定要清楚,在家里你就是丈夫、就是妻子。所以,处理家庭琐事要采取“绥靖”政策,安抚为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和稀泥,当个笑口常开的和事佬。

  具体说来,做丈夫的要宽厚,在钱物方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越马马虎虎越得人心,妻子给娘家偏点心眼,是人之常情,你根本就别往心里去计较,那才能显出男子汉宽宏大量的风度。

  妻子对丈夫的懒惰等种种难以容忍的毛病,也应采取宽容的态度,切忌唠叨起来没完,嫌他这、嫌他那。也不要偶尔丈夫回来晚了或有女士来电话,就给脸色看,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审个没完。看得越紧,逆反心理越强。索性大撒把,让他潇洒去,看他有多大本事,外面的世界也自会给他教训,只要你是个自信心强、有性格有魅力的女人,丈夫绝不会与你隔断心肠。就怕你让他感到是戴着枷锁过日子,进而对你产生厌倦,那才真正会发生危机。

  家庭是避风的港湾,应该是温馨和谐的,千万别把它演变成充满火药味的战场,狼烟四起,鸡飞狗跳,关键就看你怎么去把握了。

  有位智者说,大街上有人骂他,他连头都不回,他根本不想知道骂他的人是谁。因为人生如此短暂和宝贵,要做的事情太多,何必为这种令人不愉快的事情浪费时间呢?这位先生的确修炼得颇有城府了,知道该干什么和不该干什么,知道什么事情应该认真,什么事情可以不屑一顾。

  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需要经过长期的磨炼。如果我们明确了哪些事情可以不认真,可以敷衍了事,我们就能腾出时间和精力,全力以赴认真地去做该做的事,我们成功的机会和希望就会大大增加。与此同时,由于我们变得宽宏大量,人们就会乐于同我们交往,我们的朋友就会越来越多。事业的成功伴随着社交的成功,岂非人生一大幸事?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段欣宸作品集
低调做人的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