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书籍 > 《点亮生命的智慧:李开复给年轻人的24堂人生课》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1章 关于气度——进入海纳百川的境界(2)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点亮生命的智慧:李开复给年轻人的24堂人生课》 作者:成杰

第11章 关于气度——进入海纳百川的境界(2)

  谁也不敢保证,自己在工作中不会失误,不会犯错。当下属或同事遇到失败的打击和犯错的干扰时,不妨对他表示信任和支持。如果你轻易说他不行,他有可能真的变得不行了。这样就人为地把人才“封杀”了。现实生活中,这种成就人与遏制人的例子比比皆是。其实人的潜力,不要说别人难以发现,很多时候就连自己也不清楚。谁也没有资格给别人下一个绝对好与坏、能与不能的定论。如果你想激励别人,那就对他人表示信任吧,相信他人能行。

  当然,信任必须与包容如影随形。否则,信任会缺乏根基。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当别人有过失时,我们以信任的眼神看着他,告诉他:“我相信你会改正错误,表现得越来越好,你一定行的。”世界上还有什么比被人信任、被人理解、被人宽容更能唤起人的自信和热情呢?

  当然,给人以信任,并非毫无原则。信任不是放任,发现别人的问题后,要及时提醒对方;授权不等于放权,放权不等于弃权,发现问题必须及时防范、改正,把问题处理在萌芽阶段。看到问题后,不要大惊小怪,要恰到好处地予以扭转和斧正,多一些理解,再多一些理解,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为他人喝彩,为自己添彩

  有一位男青年到一家广告公司应聘部门经理。经过三轮应试,只剩下包括这位青年在内的5人进入最后的“5分钟演讲”阶段。

  演讲中,5个人的发挥都很出色。最后,还是这位青年应聘成功了。可使他胜出的原因却令人难以想象:他在听到一位竞争对手演讲至精彩之处时,情不自禁地为其鼓掌。这一无意间的举动,被担任主考官的公司老总看在眼里,并断定这是“善于欣赏和吸取别人的优点、富有团队精神的体现”,这位应聘者真诚地为他人鼓掌,在给他人机会的同时也给自己创造了机会。

  西班牙学者巴尔塔沙·葛拉西安在《智慧书》中写道:“一个人总能在某一处胜过别人,而在这一处上又总会有更强的人胜过他。学会欣赏每个人会让你受益无穷。智者尊重每个人,因为他知道各有其长,也明白成事不易。”

  在现实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年轻人:自己有了成绩、荣誉,就欢呼雀跃,神采飞扬;别人有了成绩,有了进步,有了好的创意,他却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甚至挖苦、嫉妒、冷嘲热讽,不愿为他人的精彩叫好、为他人的成功喝彩。

  对此,李开复说:“为别人鼓掌的人也是在给自己的生命加油。”因为你的喝彩和掌声送给了别人,是对别人的一种欣赏和赞美。当你取得成绩、有好的想法时,同样会得到别人的支持与喝彩。这样一来,别人的喝彩与掌声就为你的进取增加了动力。

  多为别人喝彩,是一种高尚的行为,是一种无须任何成本的关爱。人需要空气、阳光、水分,更需要关爱、掌声和喝彩。面对他人好的建议和想法,如果你能不吝惜自己的掌声和喝彩,那么你的优秀品格就会由此折射出来。

  一位小提琴演奏家为人指导演奏时,从来不说一句话。每当学生拉完一曲,他总是要把这一曲再拉一遍,让学生从倾听中得到教诲和领悟。有一次他收了一名新生,在拜师仪式上,他先让新生演奏了一首短曲。这个学生很有天赋,他的短曲出神入化,天衣无缝。等学生演奏完毕,演奏家照例拿着琴走上台,但他并没有奏响学生的这首曲子,而是把琴从肩上拿下来,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慢慢走下台。众人不解地睁大了眼睛,他面对大家微笑着说:“他拉的太好了,我没有必要再指导他,如果我再拉一遍只能是误导。”这个演奏家赞美和褒扬学生所表现出的磊落胸怀,赢得全场一阵热烈的掌声。

  能否做到为他人喝彩,与一个人的胸襟和气度有关,是一种有修养的体现,是一种高尚的行为。只有胸襟开阔、气度恢宏的人,才能容纳百川,接纳别人的意见和想法,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增强人格魅力,更好地成就事业。

  然而,正如我们开头中所说的那样,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许多年轻人十分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有些年轻人凡事想着自己的利益,如果自己的利益得不到满足,心理上就容易失衡,以致忽视了集体协作精神。这样的人,几乎不可能主动为别人喝彩。不过,这并不是说他不懂得为所有的人喝彩。面对与自己名利关系不大的人,他们会去祝贺,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些人取得成功、获得荣誉不会影响自己的利益;而面对直接关系到自己的名利和进步的人和事,就难免内心“翻波起浪”,进而对别人冷嘲热讽。

  特别是在竞争对手面前,很多年轻人更是难以做到真诚地为对手喝彩。他们可能会觉得对手的进步就意味着自己的落后,对手获得荣誉就意味着自己暗淡无光。殊不知,这是一种非此即彼的思维,是狭隘的,是不科学的。

  如果一个人不肯为别人喝彩,那么他也很难得到别人的喝彩,这对自己是十分有害的。周瑜与诸葛亮原本是同一时代的两位不同凡响的英雄,但是由于嫉妒,周瑜不肯为诸葛亮喝彩,他还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只可惜在妒火焚心之后,抑郁而死的却是周瑜自己。

  其实,无论在生活还是工作当中,都没有那种绝对的成与败,对手成功了并不表明你是失败的,对手失败了,也不能说明你成功了。现在是一个讲究合作与双赢的时代,任何一个人获得了胜利,你都应该为其喝彩,因为这样可以赢得合作的机会,为自己的成功增添筹码。

  一位成功人士说:“为竞争对手喝彩,并不代表自己就是弱者。为对手喝彩,非但不会损伤你的自尊心,相反还会收获友谊与合作。”为对手喝彩是一种美德,你付出了赞美,得到的是感激;为对手喝彩是一种智慧,因为你在欣赏对方的同时,也在不断提升和完善自我;为对手喝彩是一种修养,在你赞美对方的同时,恰恰在矫正自己的狭隘与嫉妒心理,从而培养大家风范。

  有胸怀才会有成功

  成功的人有很多种:有的人可以在风云变幻的政治舞台上纵横捭阖、运筹帷幄;有的人可以在跨国企业的领导岗位上指挥若定、谈笑风生;有的人能够用十年磨一剑的执著精神探索未知的科学世界;有的人则甘愿在书香琴韵的天地里品味自然与艺术的恬淡、幽远……但无论是哪一种人,我们只要细心观察就不难发现,他们的成功总是和他们宽广的胸怀、坦荡的气度形影相随、寸步不离。

  胸宽则能容、能容则众归、众归则才聚、才聚则业兴——这样的道理其实并不难懂,但真要落实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

  做人的关键在于胸怀,有一位老师曾写信给李开复:

  “今天,在大学中,同学或同事由于所谓的‘竞争’而成为对手或敌人的事例屡见不鲜。在那些缺乏度量的人眼中,别人身上哪怕很小的一点优于自己的地方都会打翻自己心理上的‘醋坛子’;一旦看到别人遭到了挫折,他们就会因为‘幸灾乐祸’而手舞足蹈。

  “开复先生,您一直认为‘人品’永远是第一位的。而我则进一步认为,好的人品其实是开阔的心胸造就的。作为老师,我很同意您关于学校应该首先教学生做人,然后再教学生做学问的观点。做学问的境界最终取决于做人的境界,而做人的境界恐怕就取决于一个人的心胸和器量吧?”

  这位老师说得不错,胸襟开阔、雍容大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人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成大业者就是要有那种拿得起、放得下的豁达胸襟;如果事事工于心计、器量狭小,处处流露出小家子气,那么,不仅不会取得真正的成功,也不会体验到任何属于自己的满足和快乐。

  有胸怀才会有成功——人生天地间,何事足萦怀?在纷繁的世事面前,在复杂的人际关系网中,在略显残酷的竞争氛围里,为什么不能表现出几分超然、几分大度,为什么不能将自己的心胸置于眼前的利害得失之外呢?

  有胸怀才会有成功——一旦拥有了宽广的胸怀,就会发现,原来这个世界并不像原先想象的那样充满矛盾,身边的人也并不像原先想象的那么不怀好意;只要拥有了宽广的胸怀,就会体验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轻松和愉悦,就能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快乐和惬意。

  李开复总结和归纳道,有胸怀的人通常会在务实、宽恕、自律、尊重、涵养等五个方面表现出超乎寻常的能力和品质:

  (1)务实:能够接受那些自己无法改变的人和事,而不会怨天尤人。

  (2)宽恕: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同时也有度量容忍他人的缺点。

  (3)自律:能够随时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会让自己的失态影响到别人。

  (4)尊重:能够接受、支持或包容他人的不同意见。

  (5)涵养:不过分计较成败得失,不会因为一时一地的利益或一人一事的欲求而自乱方寸。

  如果你希望成为一个有胸怀的人,如果你打算像所有真正的成功者一样拥有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气度,就要在务实、宽恕、自律、尊重和涵养这五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培养和训练自己在待人接物时的包容能力。

  一个人的胸怀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塑造出来的,除了有意培养和训练以外,最重要的是要拥有一颗真诚的心。真诚可以让你用善意和理性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上的人和事,可以让你抛开一切阻碍自己和他人沟通的私心杂念。只要有了真诚,你就能够真正理解务实、宽恕、自律、尊重和涵养在为人处世中的重要,就能够在成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接受自己无法改变的事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不可能事事顺心、处处如意。如果只因为那些自己根本不可能改变的客观环境而怨天尤人,就根本没有办法也没有时间感受那些原本属于自己的快乐,更不用谈追寻自己的理想和兴趣了。因此,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工作中,只要尽了自己的全部努力,就应该对自己表示满意,并尽量享受其中的乐趣——对于每一个年轻人来说,这种冷静、豁达和务实的态度尤为重要。

  在和中国学生交往的过程中,李开复发现,有许多学生常常为了一些无奈的、无法改变的事情生闷气,他们不喜欢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喜欢老师的教学方法,不愿意读枯燥乏味的教科书,更不愿意面对一次又一次的考试,有的人甚至因为自己不具备某一方面的能力而对自己产生怀疑,甚至有了自暴自弃的想法。

  其实,对于无奈或不可改变的事,完全可以换一种思路考虑:

  这个世界本就是多姿多彩的,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特长、不一样的身世、不一样的家庭、不一样的学习和成长环境;没有必要因为自己在某些方面比别人差而讨厌自己,因为自己的身上一定还有许多别人所不具备的能力或特长,只是没有发现或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施展罢了。

  如果懂得接受自己,懂得珍惜身边的一切,懂得理解和尊重客观现实,就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同时,也可以在这条道路上体验到真正的快乐与幸福!

  就是说,年轻人要能够坦然地接受自己无法改变的事情,并在接受客观环境这个大前提下,努力寻找并发挥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以获取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1.接受父母

  在所有“不能改变的事情”中,最不能改变的是父母,最应接受的也是父母。有不少学生说:“父母不理解我,不接受我,不体会我的想法,总要求我用他们的价值观和理念来做事、读书、求学。所以我总是避开他们,越来越孤独。”

  对这些不愿意接受父母的同学,李开复的回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你应该接受你的父母,千万不要因为感觉父母不理解你而自我封闭。

  父母和你的成长环境、思维方式不同,他们对成功的定义可能也和你的理解不同,所以对你的期望与你对自己的期望就有较大的差异。但他们人生的路走得比你长,经验比你丰富,你不能先入为主地排斥他们。

  要知道,父母是世界上最爱你的人,他们也是唯一可以无条件为你付出的人,你要无条件地接受你的父母。做子女的经常把父母过度理想化,而忽视了一点:父母也是人,他们也无法在任何方面表现完美,况且,大多数父母的成长环境比孩子更为艰辛,即便在教育子女时有不称职的地方,但他们也尽力了,他们的爱是真诚无私的。

  父母赋予你生命,拒绝或排斥父母无异于不尊重自己的生命,那还有什么快乐可言呢?

  第二,你可以试着去改变父母的想法,但首先你应该问问自己,你理解和接受你的父母吗?你能体会父母的想法吗?当你抱怨父母总是期望你完美时,难道你不也是在期望父母完美吗?

  所以,在要求他们理解你之前,你应先去理解他们,这样才能更成功地和他们沟通。相互了解之后,也许你们仍有不同意见但能彼此谅解,也许你或他们会改变原来的看法而达成共识。为此,你首先应和父母建立起坦诚的沟通关系。也许起初会觉得别扭,但我相信,你们很快就会体会到亲情与温馨。

  2.接受环境

  除了接受父母以外,还应接受环境中许多不能改变的事情。例如,有些同学期望着不必考他们认为没用的考试,不必上他们认为没用的课程,不必听他们不信任的老师讲的课。但是,一个人要在社会中生存,就要学会接受那些不能改变的事,然后把精力花在那些你可以影响的事情上。

  凌志军先生说:“如果我遇到‘应该做的事情’和‘喜欢做的事情’之间的冲突,我会给自己安排一个时间表,每天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应该做的事情’——这样的规定能激励你集中精力并提高效率——然后去做‘喜欢做的事情。’”

  这个建议非常好。人生是有限的,应把有限的时间用在“喜欢做的事情”上,但为了追寻自己的兴趣,首先要把“应该做的事情”做好。

  3.接受自己

  最无谓的“痛苦”就是对自己不满意。每个人的特点各不相同,没有哪个人可以在所有领域取得成功。因为自己在某一方面不如别人而灰心丧气,不仅会浪费时间,还会让自己错过在其他方面展示才华、获取成功的机会。

  所以,一方面要培养自己的自信,以每一个阶段性的成功来激励自己,另一方面也必须能接受自己,理解是为自己而不是为别人而生活。所谓为自己而生活就是:

  要为了自己的快乐、兴趣和人生目标而努力,不是活在别人的价值观里;

  要善于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并在属于自己的道路上不断超越自己,追求成功;

  要正确对待自身的缺点或局限,当因为自身能力而不是态度而无法在某个领域做到足够好时,学会坦然接受现实并及时调整。

  以上三点不仅对年轻人非常重要,就是对那些事业有成的人来说也颇有价值。这是因为,无论人们处于什么样的位置,都需要冷静地审视自身的特点和局限,并根据客观环境的要求调整自己。

  如果那四位创始人缺乏足够的胸怀,如果他们没有理性、务实的思考,今天的雅虎和Google很可能会像许多昙花一现的企业那样,仅仅是写在互联网发展史上的、两个值得纪念的名字而已。

  当你开始为自己而生活,接受并喜欢你自己、接受并接近你的父母、接受环境中不能改变的事情时,你就会发现,你不但可以成为胸怀更宽广的人,也可以成为更加快乐的人。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成杰作品集
做最好的中层随心飞翔:苹果教父乔布斯的22条成功心经点亮生命的智慧:李开复给年轻人的24堂人生课人脉决定命脉王传福传:比亚迪神话史玉柱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