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书籍 > 《做最好的管理者》在线阅读 > 正文 第33章 优秀的管理者是公司的挂名首脑(2)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做最好的管理者》 作者:陈浩

第33章 优秀的管理者是公司的挂名首脑(2)

  可以采取一些积极的、人性化的管理措施来缓解员工的心理压力。比如,适当增加一些休息时间,组织员工进行户外活动,关心员工生活上遇到的问题等,让员工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企业及领导对自己的关怀,提升归属感。

  很多时候,员工产生心理问题,是沟通不畅导致的,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沟通与交流,形成管理层与普通员工、公司领导与管理层、公司领导与普通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多层次的沟通交流机制,使得内部沟通渠道畅通无阻。在这种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下,一定能让员工在工作中保持愉快的情绪,并由此产生安全感、舒适感和满足感,减少孤独感、恐惧感和心理上的痛苦,宣泄不快情绪,减少心理压力。

  还应该通过引导员工学会自我调节,以增加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要引导员工及时排解不良情绪,放弃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树立切实的目标,引导员工多参加集体活动,培养对于身心有益的兴趣爱好,以避免产生心理疾病。

  为了帮助员工解决心理问题,可以专门建立一个心理咨询室,为员工提供心理辅导、人格测试、职业测试服务。如果员工认为他们需要更隐秘的方式走进咨询室,才不至于增加压力,可以和外部的心理咨询机构合作,让员工直接打电话预约和咨询。

  在整个过程中,做管理者的都不介入,你只要知道有多少人做过咨询,主要咨询的是哪些问题,掌握员工的压力源和压力程度就可以了。

  你也要学习一些心理学的知识,作为自己的管理工具,转变管理模式。这是因为员工帮助计划不是万能的,也不会立竿见影,它需要长期的坚持,才能见到成效,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和员工接触最多的管理者,自然有责任替员工缓解压力,排除心理问题,如果是个“门外汉”,对心理学一窍不通,怎么行呢?

  4.制度不是壁画,不能只是挂在墙上

  制度虽好,关键是落实好、执行好,才能有成效,否则是一纸空文。如果有制度,却不执行,比没制度危害更大。基本上所有的企业都有制度,而且五脏俱全,就是执行力度不够,就像一部好的电影一样,一部好剧本当然必不可少,但更重要的是导演和全体演职人员的共同努力。

  小案例

  有一家大型企业因为经营不善而宣告破产,被一家日本企业收购了。破产企业的员工被日方原封不动地接受了,他们都觉得日本企业会带来一些先进的管理方法,但出人意料的是,日方只派出了几个高层管理人员来到企业,企业原来的制度、人员、设备等什么都没有变动。他们所做的只是把企业以前制定的制度和标准稍微做了调整,就坚定不移地执行了下去。而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日方高管严格执行制度,一丝不苟,奖惩分明。结果不到一年,企业就扭亏为盈了。

  美国ABB公司董事长巴尼维克曾说过:“一个企业的成功,5%在战略,95%在执行。”这话也许有一定的片面性,但是回顾一下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众多企业,没有多少是因为战略失败而破产的,更多的是由于执行力不够、企业管理基础不牢而轰然倒地的。没有执行力,再天才的战略、再完美的制度,也只是一句空话,只是挂在墙上的摆设。

  一个企业没有必要把精力集中到制定更多的奖惩规则上,只要能把现有的最基本的制度全部执行到位,各项工作就能上一个台阶。

  强调制度的执行力,关键在于管理层。联想公司董事长柳传志是一个“制度主义者”,他有一个名言:爬喜马拉雅山,可以从南坡,也可以北坡,但是联想一旦决定从北坡爬,大家就不要再争了。哪怕北坡看似更远,更陡,更威险。他的意思是:联想的制度不是用来讨论的,而是用来执行的。

  小案例

  在联想的发展过程中,曾经有这样一件事:联想有一条规则,开20人以上的会,迟到者要罚站一分钟。没想到,第一个被罚的人竟然是柳传志原来的老领导,罚站的时候他本人紧张得不得了,一身是汗,柳传志也一身是汗。柳传志对这位老领导说,你先在这儿站一分钟,今天晚上我到你家里给你站一分钟。

  柳传志本人也被罚过好几次,其中有一次他被困在电梯里,电梯坏了,他咚咚敲门,想叫别人去给他请假,结果没找到人,还是被罚了站。

  正是柳传志的这种以身作则严格遵守制度的行为,让其他管理者都以他为榜样,自觉地遵守着各种有益于公司发展的“天条”,使得联想的事业得以蒸蒸日上。

  制度好,但执行起来困难,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管理者“逍遥法外”。身为管理者,做遵守规章制度的典范,是提高制度执行力的基本保障。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一个管理者,都不能凌驾于制度之上,应该担负起推动制度执行的职责。

  如果管理者能够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地遵守制度,不折不扣地执行制度,按照制度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违反制度,就会为员工树立起良好的榜样,不会轻易违反制度。如果管理者自己都不遵守制度,员工必然会跟着你“学坏”。

  制度执行不力,有时候并不是管理者的示范行为做得不好,而是制度本身存在问题,这就需要管理者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及时调整。比如说,制度存在的条件已经不存在了,甚至已经成了一种障碍,就没有必要在执行下去,就应该立即调整,甚至是废止。

  制度具有很强的强制性,如果不平等、不规范,针对性不强,必然会引发争议,触犯众怒。在一些制度里,有些明显是“霸王条款”,根本不公平、不公正,甚至是“一边倒”,完全是针对员工的,员工们拒绝执行,有抵触情绪,实属正常。

  现在很多企业制定制度都是这样一个流程:管理者、人力资源部或者秘书、文员,从网上拷一份下来,修修补补,就算起草完毕,然后提交总经理审阅,然后就签发、公布、执行了。整个过程没有一个员工的参与,没有征询一个员工的意见,没有倾听一个员工的想法,严重缺乏群众基础,这当然就为下面的执行埋了“雷”。

  为了保证制度的可执行性,不管是制定过程,还是执行过程,都要有员工的参与,毕竟制度更多的是涉及到员工的切身利益。尤其是那些比较敏感的制度,可以考虑试行一段时间,以检验它的可行性,以防在执行的过程中,因反对声太大,导致“流产”。

  5.留住人才,才能创造财富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必然成了企业最稀缺、最宝贵的资源,同时也是企业最大的无形资产,作为知识的载体--人才,自然就成了企业争夺的焦点和赢得竞争的保证。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企业的发展必须依靠一批具有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如果企业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技术骨干、业务精英,一夜之间被其他企业挖走,必定会造成重大的损失。

  小案例

  步步高董事长段永平在执掌小霸王帅印的时候,小霸王还是一家亏损的小厂,几年之后,小霸王产值超过10亿,小霸王学习机的市场份额高达80%。这里有着段永平很大的功劳。

  段永平一直想做一个真正的企业家,把企业办成中国的松下,但在小霸王,这个梦想似乎难以实现,因为并不真正拥有所有权和支配权。他向集团公司提出对小霸王进行股份制改造,但被搁置。第二年,他再次提出股份制改造,还是被拒绝。段永平坦言:“我等来等去等不及了。”于是,他选择了辞职。

  消息传出,集团高层颇为震惊,小霸王的人才们失去了主心骨,一阵恐慌。段永平一走,小霸王的管理者助理、外销部长、内销部长、计财部长、生产部长、后勤部长、供应部长、工程部长等先后投到了段永平在东莞创办的步步高门下,先后达到几百人。

  步步高先做无绳电话,后做VCD,逐渐强大起来,仅用了几年时间,就成为一个妇孺皆知的品牌。

  人才流动是一个正常现象,人才流失本也不可怕,但可怕的是,人才流失会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比如这些人才的拥护者会跟着“叛逃”,他们手里的资源、技术和客户,也会跟着一起流失,同时还会搭上培训成本、再招聘成本以及其他一些隐性成本,甚至会影响企业的整体形象,实在是一件“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事。

  因此,留住人才,防止人才不正常“跳槽”,是每个管理者都应该未雨绸缪、竭尽全力去做的事。而要留住人才,首先你需要知道优秀人才为什么会离你而去。

  有的人“跳槽”,是因为工资待遇不满意,这是最常见的原因。有的人是因为对现在做的工作失去了兴趣,再做下去只能制约自己的创造力,消磨自己的斗志,需要换个环境,换个工作,甚至是换个行业。有的人是对企业的管理制度、管理方式不满意,比如组织结构复杂,缺乏创新,人浮于事,官僚气十足,办事效率低下等,有才华难以实现,晋升只是一场梦,他们只好选择离开。有的人根本就不认同企业的价值观,甚至企业根本就没有价值观,导致员工在工作中体会不到价值感和成就感。

  找到了员工“跳槽”的原因,就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打好“预防针”,尽量减少人才外流给企业造成的损失。

  “没有免费的午餐”,企业要想留住人才,必须拿出真金白银来。因此对于那种“无利不起早”的员工来说,分红和配股等赤裸裸的金钱方式,无疑是收买人心的最佳手段。

  不过,现在那些知识型员工可不一定吃这一套。甚至彼得·德鲁克把这种方式批评为一种短视近利的“贿赂”行为,等于是在饮鸩止渴,只能让员工更加的贪得无厌,因此这种方式还是少用为妙。

  既然员工对工作失去了乐趣,那就为他提供富有挑战性、充满趣味、令他满意的工作,以留住人才。这种工作既能够激发人才的潜能,让人才在工作中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又能够通过提高工作的兴趣,增强他对企业忠诚度。

  如果员工对你的工作安排不满意,如果企业允许内部招聘,允许内部流动,就可以根据员工的兴趣爱好及其特长,不定期地调整员工的工作岗位,始终保持工作的新鲜度,增强员工的业务能力,还能让员工了解公司的更多的业务环节,提高员工的整体观念、大局意识,对于那种工作安排不当的行为,也是一种纠正。

  更多的培训,意味着员工综合能力的不断提高。我们应该用培训建立员工的信任,甚至取代考核。德鲁克指出,现代企业不仅是应该是“学习型组织”,更是应该“教学型组织”。可以采用大学的合班授课的方式,培训新进人员和换岗工作的员工,还可以像开讨论会一样,针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训练。当员工乐于学习,乐于进行经验交流的时候,管理者就不再需要通过考核的方式来鞭策员工们工作了。

  职务晋升永远是激励员工的有效手段。我们可以采用三种晋升模式:

  ●一是纵向模式。就是传统的行政职务晋升,出现职位空缺,通过内部招聘的方式,竞争上岗,以为那些工作勤奋、表现出色、能力出众的员工提供发展机会。

  ●二是横向模式。行政晋升毕竟没有那么多的空间,我们就可以鼓励员工发展多重技能,比如提升专业技术水平、管理能力,扩大现有工作内容,进行工作轮换等。

  ●三是双重模式。主要适用于那种员工比重较大的公司,这样能够避免所有人都拥挤在管理岗位的这座“独木桥”上。双重模式的标志是职级的上升,而不是行政级别。有技术专长的员工可以提升技术水平,在技术阶梯上发展。有管理专长的员工,可以成为管理人员,在管理这个阶梯上发展。

WWW、xiaoshuotxt.netT-x-t_小_说天/堂
上一章 返回列表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陈浩作品集
执行力做情绪的主人做最好的管理者职业精神曾国藩智慧全集别找借口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