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书籍 > 《哈佛口才课》在线阅读 > 正文 第23章 课堂七:哈佛轻松劝服术 (2)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哈佛口才课》 作者:张荣华

第23章 课堂七:哈佛轻松劝服术 (2)

  “是”的反应其实是一种很简单的技巧,却为大多数人所忽略。懂得说话技巧的人,会在一开始就得到许多“是”的答复。这可以引导对方进入肯定的方向,就像撞球一样,原先你打的是一个方向,只要稍有偏差,等球碰回来的时候,就完全与你期待的方向相反了。

  日本有个小和尚聪明绝顶,他的名字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他名字叫一休。他最擅长的说服方式就是诱导对方说“是”。

  足利义满把自己最喜爱的一只龙目茶碗暂时寄放在安国寺,没想到被一休不小心打碎了。就在这时,足利义满派人来取龙目茶碗。

  大家顿时大惊失色,不知所措,茶碗已被一休打碎,那可怎么办呢?

  “不必担心,我去见大将军,让我来应付他吧!”一休镇定地说。

  “有生命的东西到最后一定会死,对不对?”一休对将军说。

  “是。”足利义满回答道。

  “世界上一切有形的东西,最后都会破碎消失,是不是?”一休又问道。

  “是。”足利义满回答。

  “这种破碎消失,谁也无法阻止是不是?” 一休接着说。

  “是。”足利义满还是回答。

  一休和尚听了足利义满的回答,露出一副很无辜的神情接着说:“义满大人,您最心爱的龙目茶碗破碎了,我们无法阻止,请您原谅。”足利义满已经连着回答了几个“是”字,所以他也知道此事不宜再严加追究了,一休和尚和外鉴法师便这样安然地渡过了这一难关。

  一个人的思维是有惯性的,当你朝某一个方向思考问题时,你就会倾向于一直考虑下去,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一旦沉醉于某些消极的想法之后,就一直难以自拔的道理。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应懂得并运用这一原理,与人讨论某一问题时,不要一开始就将双方的分歧亮出牌来,而应先讨论一些你们具有共识的东西,让对方不断地说“是”,渐渐的,你开始提出你们存在的分歧,这时对方也会习惯性地说“是”。

  也许有些人以为,在一开始便提出相反的意见,这样不正好可以显示出自己的重要而有主见吗?但事实并非如此,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是”反应的技术很有用处。

  詹姆斯·艾伯森是格林尼治储蓄银行的一名出纳,他就是采用这种办法挽回了一位差点失去的顾客。艾伯森先生叙述说:

  “有个年轻人走进来要开个户头,我递给他几份表格让他填写,但他断然拒绝填写有些方面的资料。

  “在我没有学习人际关系课程以前,我一定会告诉这个客户,假如他拒绝向银行提供一份完整的个人资料,我们是很难给他开户的。但今天早上,我突然想,最好不要谈及银行需要什么,而是顾客需要什么。所以我决定一开始就先诱使他回答‘是,是的’。于是,我先同意他的观点,告诉他,那些他所拒绝回答的资料,其实并不是非写不可。

  “‘但是,假定你碰到意外,是不是愿意银行把钱转给你所指定的亲人?’

  “‘是的,当然愿意。’他回答。

  “‘那么,你是不是认为应该把这位亲人的名字告诉我们,以便我们届时可以依照你的意思处理,而不致出错或拖延?’

  “‘是的。’他再度回答。

  “年轻人的态度已经缓和下来,知道这些资料并非仅为银行而留,而是为了他个人的利益。所以,最后他不仅填下了所有资料,而且在我的建议下,开了一个信托账户,指定他母亲为法定受益人。当然,他也回答了所有与他母亲有关的资料。

  “由于一开始就让他回答‘是,是的’,这样反而使他忘了原本存在的问题,而高高兴兴地去做我建议的所有事情。”

  让对方在一开始就说“是,是的”。假如可能的话,最好让对方没有机会说“不”。

  很多人先在内心制造出否定的情况,却又要求对方说“好”,表现肯定的态度,这样做是不可能让对方点头的。假如你要使对方说“好”,最好的方法是制造出他可以说“好”的气氛,然后慢慢地诱导他,让他相信你的话,他就会像是被催眠般地说出“好”。换句话说,你不要制造出他可以表示否定态度的机会,一定要创造出他会说“好”的肯定气氛出来。

  [1]让对方不得不说“是”或“好”

  当你向别人发问,你可以连续不断地追问下去,而最后使对方不得不说“好”。这是制造肯定气氛最高明的技术,也是让对方点头的第一种妙方。

  譬如当你看到某样商品,你先连续问对方五六次:“它的颜色很漂亮吧?!”“它的手工很精细吧?!”“它的造型很完美吧?!”“它的……”让对方答出一连串的“是”之后,你再问他原先你想获得他肯定回答的问题,那他一定会说“是”。因为在此之前,他已被你催眠似的说“是”,很自然的,在回答你这关键问题时,他也会说“是”。

  [2]提问暗示你想要的肯定答案,不给对方说“不”的机会

  所以,要使对方回答“是”,问问题的方式是非常重要的。什么样的发问方式比较容易得到肯定的回答呢?当然是你的问题已经暗示了你所想要得到的答案,这就是使对方点头的第二种妙法。绝不给对方选择的机会,也就是说“不”的机会。

  譬如当你在说服别人购买你的商品时,不应该问顾客喜不喜欢、是否想买。你应该问他:“你一定喜欢,是吧!”“你一定很想买,是吧!”你必须用“这颜色很漂亮吧”来代替“这颜色很漂亮吗”,因为,你问他“颜色漂亮吗”,他可以回答“不漂亮”。可是,你问他“颜色很漂亮吧”,他就不得不回答“是的,很漂亮”。

  [3]在对方没点头之前,自己先点头说“是”

  第三种使对方点头或说出肯定答案的妙方是,当你向对方发问而他还没有回答之前,自己也要先点头。你一边发问一边点头,可以诱导他更快点头。因为你的行动和态度会诱导对方的行动和态度,所以只要善用此原理,就会更快地得到对方肯定的答案。

  缄默的说服力

  缄默可以吸引对方注意,产生好奇。

  缄默比说教更有力量。

  缄默能使人就范。

  美国艺术家安迪·沃霍尔曾经告诉他的朋友说:“我学会闭上嘴巴后,获得了更多的威望和影响力。”沉默是金,有时沉默不语能够出奇制胜,如果滔滔不绝,反而有理说不清。

  大凡有大智慧者一般都不会乱讲话。大家都认为既然是说服,就得凭借滔滔不绝的好口才。其实,偶尔采取沉默战术同样可以达到说服的效果。因为沉默可以引起对方注意,使对方产生好奇,产生了解你的意愿,进而达到你的劝服目的。

  缄默具有强大的说服力量,我们必须注意的一点是,运用缄默说服时必须恰到好处。

  一家著名的电机制造厂召开管理员会议,会议的主题是“关于人才培育的问题”。会议一开始,山崎董事就用他那特有的声音提出自己的意见。

  “我们公司根本没有发挥人才培训的作用,整个培训体系形同虚设,虽然现在有新进职员的职前训练,但之后的在职进修却成效不彰。职员们只能靠自己的摸索来熟悉自己的工作,很难与当今经济发展的速度衔接在一起,因而造成公司职员素质水平普遍低下、效益不高。所以我建议应该成立一个让职员进修的训练机构,不知大家看法如何?”

  “你所说的问题的确存在,但说到要成立一个专门负责培训职员的机构,我们不是已经有OJT[0n the Job Training职员训练]了吗?据我了解,它也发挥了一定的功用,我认为这一点可以不用担心……”

  “诚如社长所说,我们公司已经有OJT组织,但它是否发挥实际作用了呢?实际上,职员根本无法从中得到任何指导,只能跟着一些老职员学习那些已经过时的东西,这怎么能够将职员的业务水平迅速提升呢?而且我观察到许多职员往往越做越没有信心、越做越没干劲。所以,我认为0JT的功能不彰,所以还是坚持……”

  “山崎,你一定要和我唱反调吗?好,我们暂时不谈这个话题,会议结束后,我们再做一番调查。”

  就这样,一个月后公司主管们重新召开关于人才培训的会议,这次社长首先发言。

  “首先我要向山崎道歉,上次我错怪他了,他的提案中所陈述的问题确实存在。这个月我对公司的OJT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发现它竟然未能发挥应有的功效。因此,今天召集大家开会是想讨论一下应该如何改变目前人才培养的方法,请大家尽量发表意见吧!”

  社长的话一出口,大家就开始七嘴八舌地提出建议,但令人奇怪的是,这一次山崎董事却始终一语不发地坐在原位,安静地聆听着大家的意见,直到最后他都没说一句话。

  会议结束以后,社长把山崎董事叫进社长办公室晤谈,“今天你怎么啦?为什么一句话也不说?这个建议不是你上次开会时提出来的吗?”

  “没错,是我先提出来的。不过上次开会我把该说的都说了,其实那无非是想引起社长你对这个问题的重视罢了。现在目的已经达到,我又何必再说一次呢?还不如多听听大家的建议。”

  “是吗?不错,在此之前我反对过你的提议,你却连一句辩解也没有。今天大家提出的各种建议都显得很空洞,没有实际的意义,反倒是你的沉默让我感到这个问题带来的压力。这样吧,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好了!今天起由你全权负责公司的人才培训工作,请好好努力吧!”

  具体来说,缄默有以下“威力”:

  [1]缄默比说教更有力量,更有教育意义

  一天,杰克拿了同学一件好玩的玩具,晚饭前回到了家,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同往常一样笑吟吟地说:“爸爸,我回来了!”缄默。“妈妈,我饿了。”缄默。“怎么了?”缄默。“我没做错事啊!”也是缄默。妈妈眼睛瞪着他,爸爸背对着他,全家都冷冰冰地对待他。他终于不攻自破了:“爸爸妈妈,我错了……”

  [2]缄默能发人深省,催促人主动思考问题

  有些人态度很积极,但发表意见时不免有些偏颇,直截了当地驳回,又易挫伤其积极性,循循诱导又费时,精力也不允许,最好的办法便是平平淡淡的缄默。他说什么,你尽管听,“嗯”、“啊”……什么也不说,等他说够了,告辞了,再用适当的不带任何观点的中性词和他告别:“好吧!”或“你再想想”。别的什么也不说。如此,他回去后定然要竭思尽虑:“今天谈得对不对?对方为什么不表态?错在哪里?”也许他会向别人请教,或许会自己悟出真谛。

  [3]缄默能徒手使人就范,使人乖乖服从

  某领导有一次交代属下办一件任务艰巨的工作,对下属而言,他能胜任。交代之后,对方讲起了条件。该领导二话不说,保持缄默,只是静观其变。“困难大……”“条件差……”“时间紧……”领导还是沉默,说着说着他就不说了。最后说了一句:“好吧,我尽力完成。”

  绕个圈子表达--旁敲侧击

  正面说服不能奏效时,要绕个圈子旁敲侧击。

  侧面说服并非是歪打正着,而是利用对方的心理达到

  说服的效果。

  变换角度进行说服比正面劝服更有效。

  著名的出版业巨人哈斯特是从创办一份小型报纸起家的,经过几年的奋斗,他拥有了二十三家报纸和十二种杂志。一次,这位杰出的人物遇到了一件令人烦恼的事情:著名的漫画家纳斯特为他绘制了一幅令他大失所望的漫画。

  哈斯特觉得这样子可不行,一定要想办法让他重画一张令人满意的图画才行,可是怎样才能让那位著名的漫画家能够重画一张杰出的作品呢?而且,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这样一来原先那幅失败的作品就会因此而报废,他一定会有受挫感的,怎样才能让他愉快地重画呢?

  当天晚上,大家一起共进晚餐的时候,哈斯特着重对那幅失败的作品好好地赞赏了一番,他表示:“本地的电车时常让许多小孩子不慎伤亡,有的时候,驾驶电车的司机看上去简直不像活人,倒像个死人。照我自己看来,那些人好像只是瞠目结舌地看着孩子们在街上玩耍,却毫无顾忌地冲上前去。”这时,纳斯特激动地一跃而起,惊奇地说道:“老天!哈斯特先生,这个场景足以画出一张让人震撼的图画来啊!你把我那张画作废吧,我给你重新画一张更出色的。”就这样,纳斯特异常激动地待在旅馆里,连夜赶制这幅漫画,第二天果然就送来了一幅异常深刻的漫画。

  精明的哈斯特诱使纳斯特主动提出将自己的画作废,并自愿加班赶制一幅新的画卷,是哈斯特利用暗示来将看似突发奇想的灵感不着痕迹地移植到了纳斯特的心里,以致纳斯特兴致勃勃地完成了一幅新的杰作。

  对于情绪抵触的人正面说服虽然能够表达说服者的诚心,却不能达到解除对方抵触的目的,而如果在形式上加以改变,却能达到重点说服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日本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不知上演了多少杀身成仁的武士道悲剧,但有一位美国兵用一句玩笑话,却曾使十几个拼死顽抗的日本兵乖乖地投降。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张荣华作品集
哈佛口才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