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书籍 > 《每天读点曾国藩全集》在线阅读 > 正文 第7章 曾国藩的行事坚忍绝学(1)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每天读点曾国藩全集》 作者:安忆

第7章 曾国藩的行事坚忍绝学(1)

  高志、有恒、坚忍、大局观、不急于求成,做事成功所需要的因素,在曾国藩的身上都不仅存在,而且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吃尽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从曾国藩的身上,更验证了一个真理:吃苦就是吃补。

  想法决定活法--志当存高远

  曾国藩语录:凡人才高下,视其志趣。卑者安流俗庸陋之规,而日趋污下;高者慕往哲隆盛之规,而日即高明。贤否智愚,所由区也。

  志向是一个人事业追求的目标和方向,也是追求的一种信念和决心。成功的人生都是从志向开始的,毫不夸张地说,有什么样的志向,并能够始终坚持自己的志向,就能够成就什么样的人生。王夫之说:“志不大则所成者小。”因为“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小近之志容易实现,使人轻易地处于满足状态,不思进取。只有远大的志向才会不断地激励着人们永远向上,奋发有为。

  曾国藩立下了“不为圣贤,便为禽兽”的远大志向,他认为所有人都能成为圣贤,将相圣贤豪杰都不是天生的,只要人能够立志,并且为此努力,就一定能成为圣人、豪杰。

  想法决定活法。曾国藩的远大志向为他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他一生都在为实现这个宏伟的目标而努力。

  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必定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做人应先从立志开始。明代大儒王阳明则认为:“夫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源不浚则流息,根不植则木枯,命不续则人死,志不立则气昏。是以君子之学,无时无处而不以立志为事。”又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二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这些话都指出了立志对于成就人生的极端重要性。

  曾国藩本人的成功,正是这种志向远大,并且始终坚持的结果。

  立志固然很重要,但立什么样的志则更为重要。因此,曾国藩不仅反复向子弟灌输立志的重要,而且还指点他们如何立志、立什么样的志。他在家信中说:

  君子立志,应有包融世间一切人和物的胸怀,有内以圣人道德为体、外以王者仁政为用的功业,然后才能对得起父母的生养,不愧为天地之间的一个完人。因此君子所忧虑的是德行不修炼,学问不精通。所以,当顽民得不到教化时,他们就深深忧虑;当蛮夷入侵中原时,他们就深深忧虑;当小人在位贤才受害时,他们就深深忧虑;当天下百姓得不到自己的恩择时,他们就深深忧虑。这真是所谓悲天悯人啊!所有这一切才是君子所要忧虑的,至于一己之屈伸,一家之饥饱,肚俗之荣辱、贵贱和毁誉,君子从来就无暇顾及。

  二十岁前的曾国藩只是寒窗苦读、闭门不问世事人情。此时的他读书的志趣并不高,完全是为了科举考试。在父亲的教导下读《孝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表现出了勤奋好学的一面。道光十年(1830),父亲曾麟书觉得自己能教的都已经教完了,于是就把他送到衡阳汪觉鹿先生处学习了一年。此后,曾国藩眼界大开,助长了一些锐意进取的精神,特别是又回到本县涟滨书院就读时,得到师长刘元堂先生的欣赏,在刘元堂先生的栽培下,曾国藩痛下决心,毅然将原字伯涵改为涤生,意为“涤其旧污之染”,“生”即“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意即走向新生之意。从曾国藩改号这一举动我们能够看出,他努力求学、不断上进的决心和志向。

  前进的道路自然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也因此一些人容易在顺境的时候坚持自己的志向,而遭遇逆境的时候则很容易放弃。曾国藩的道路也不是平坦的,但是他不曾因为遭遇不顺而放弃自己的志向,只是我们看到他通过一些诗词来发泄心中的苦闷,也从中窥见了他的志向和“野心”。

  25岁生日时候的曾国藩,正在京城苦读勤练,虽然艰苦,但也更坚定了他要做第一等人的“野心”,立志成为举足轻重的人物。

  道光十五年(1835年),他在有感而发的《乙未岁暮杂感》一诗中写道:

  去年此际赋长征,豪气思屠大海鲸。

  湖上三更邀月饮,天边万岭挟舟行。

  竟将云梦吞如芥,未信君山铲不平。

  偏是东皇来去易,又吹草绿满蓬瀛。

  “气吞云梦”、“铲平君山”、“斩蛟屠鲸”,一个25岁青年这样非凡的志气着实令人刮目相看。

  其中《感春六首》最能表现他的雄心:

  群乌哑哑叫紫宸,惜哉翅短难长往。

  一朝孤凤鸣云中,震断九州无凡响。

  ……

  虹梁百围饰玉带,螭柱万石从金钟。

  莫言儒生终龌龊,万—雉卵变蛟龙。

  他还经常借诗文以抒发自己的志趣,自比于汉兴之初的李斯、陈平,汉末的诸葛亮等“布衣之相”,幻想“夜半霹雳从天降”,将他这个生长在僻静山乡的巨才伟人振拔出来,用为国家栋梁。他坚信自己终有一天,如同云中展翅翱翔的孤凤一样不鸣则已,一鸣则引来九州的震动;如同生长在深山中的巨材一样,有朝一日成为国家大厦的栋梁。

  古往今来,凡能成就大事的人,都是从立志开始。立志,就要立长志、立大志,像闻鸡起舞的祖逖,精忠报国的岳飞,都是古代立志的代表人物。而对于名不见经传的农家子弟,直到后来官至极品的曾国藩来说,宦海生涯对他既是一种修炼,同时也是一个立志的过程。可是曾国藩一生所立的志向,却并不是什么升官发财、封王拜相之类的志向。他的志向是为天下人谋幸福,这是何等高远的志向啊!

  曾国藩超人的成就也验证了这一点--想法决定活法,你立下怎样的志向,你就会向着怎样的目标奋斗,那你的生活和活法也会因为你的志向而发生改变。你的全身心,你的所有都是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的志向而付出的。这样的志向实现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需要坚韧的意志力,始终不渝地坚持下去,不管遭遇怎样的坎坷,都不能发生动摇,即使暂时有所偏离,也要尽快返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这样,才拥有实现自己伟大志向的最强大的动力和约束力。

  一日一心得

  做人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立志。给自己一个明确的目标,一个方向。许多人并不是智力不如别人,意志不如别人,条件不如别人,而是许多时候没有确立远大的志向。当你有了远大的志向的时候,你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该向哪个方向努力了,这样,你努力的每一步都是积累的成功的一步,而大的成功就是这样不断积累出来的。

  读书是为了什么

  曾国藩语录: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讲求乎诚正修齐之道,以图无忝所生; 一者进业之事,操习乎记诵词章之术,以图自卫其身。

  在现代社会,人们都会说“读书是为了增长知识,因为知识是最强大的武器”。但事实上,很多人读书急功近利的思想很严重,学生当然因为教育制度的原因在这方面是表现最明显的,读书就是为了考试,考个好成绩;有的职场中人也有这样的想法,为了考个资格证书,那就突击某项专业知识,可是等资格证书拿到手,那些专业知识早就忘得一干二净了。这也是在很多人身上出现的现象,就是很多人读书没有一个长远的计划、或者目标,总是抱着应付差事的态度,现在需要了就读一读,不需要了就暂时不着急。这样的结果是,他们并没有真正体会到读书的美妙之处,反而应付差事的印象更加深刻了。

  那么,读书究竟有什么美妙之处呢?温家宝总理在一次和网民互动的时候说:“我非常希望提倡全民读书,我愿意看到人们在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因为我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如果把那些为了拿文凭、提升自己职业素质的阅读,我们称之为有用的阅读,那么那些为了生命、为了塑造完美的人格、追求高深的修养的阅读看起来就是无用的阅读了。而温总理所说的知识带给人们的安全和幸福则正是这些无用的阅读带来的。它让人们的眼界辽阔了,心灵沉静了,让人们面对世间的纷纷扰扰变得豁达、大度、乐观了。

  其实,在古代,在那个科举考试垄断教育,在那个只有读书、只有考取功名才能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的时代,人们更有理由急功近利,更有理由将有用的阅读警醒到底。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先秦的孔子、孟子、墨子的观点,认为读书是为了提高品德情操,增长知识才干,使自己成为“贤人”、“君子”以至“圣人”;宋朝朱熹的学说,主张读书要“明天理”。从孔子到朱熹,都反对为个人消遣和利禄名誉而读书。

  在曾国藩的身上,我们不止看到这一点,他主张治学的目的应在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或叫做进德与修业。在给弟弟们的信中曾国藩说:“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讲求乎诚正修齐之道,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操习乎记诵词章之述,以图自卫其身。”可以看出,他一方面继承了孔子、朱熹他们读书治学的思想,另一方面却有了自己的创新,他并不拘于朱熹的“性命”、“道德”空谈,而继承了宋朝陈亮“经世致用”的思想,认为读书大可报国为民,小可修业谋生,以自卫其身。因此,可以说在为什么读书的问题上,曾国藩是在继承古代各种观点的合理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较为客观、切合实际的新的读书观。

  首先,曾国藩明确表示自己读书不是为荣辱得失,而但愿成为读书明理的君子。卫身谋身是人最起码的生理需要,它与追求功名利禄有着本质的不同,曾国藩是反对为一体之屈伸、一家之饥饱而读书的,因此他认为读书又以报国为民为最终目的:“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皆我分内事也。若读书不能体贴到身上去,谓此三项,与我身毫不相涉,则读书何用?”然而现代很多人读书却都是为了一体之屈伸。

  为一体之屈伸而读书的人,虽然可能会有所成,但会很小,也不会长久;为了报国为民而读书的人,有所成就的路途会很遥远,很艰难,但最后必将成就大的功业。这让我们想到了很多伟人的读书志向,比如周总理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豪言壮语,他后来的一心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美名为人们所世代传颂,成为令人敬仰的一代伟人。曾国藩的读书志向是进德修身,再拓展开来就是在成就自己的同时也成就别人,虽然有着很重的明哲保身的思想,但是本着报国为民的思想读书,在那个年代已经是相当难得了。

  也正是抱着这种“不为圣贤,便为禽兽”的志趣,曾国藩才从一个“朝为田舍郎”到一个“暮登天子堂”再到一个“中兴以来,士人而已”的封疆大吏,成就他的非凡人生。

  反观今天的时代,如果有人说出类似为国为民读书的豪言壮语,一定会被周围的人取笑。而被取笑的人则很可能也以为自己只不过是在讲一个笑话,连自己都觉得滑稽可笑了。我们总是活在别人的眼光里,总是太在意别人的看法,最后往往迷失了自己;只有坚持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你才能真正看清前方的路,你才能真正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读书可以开拓眼界,可以辽阔心灵,可以提升修养,最后提高的是你看问题的角度,想问题的层次,面对问题的态度。因为我们没办法改变这个世界,而读书则可以很好地改变我们自己,让我们去适应、去创造、去改变这个世界,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读书就是为了更好的滋养自己。

  一日一心得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徒弟去问他师傅,一碗米值多少钱?师傅说,一碗米,这太难说了,看在谁手里。要是在一个家庭主妇手里,她往里加点水,蒸一蒸,半个钟头一碗米饭就出来了,就是一块钱的价值;要是在有点脑子的小商人手里,他把米好好泡一泡,发一发,分成四五堆,用粽叶包成粽子,就是四五块钱的价值;要是到一个更有头脑的大商人手里,把米适当地发酵、加温,很用心地酿成一瓶酒,有可能是一二十块钱的价值。所以,一碗米到底值多少钱,因人而异。

  如果我们每个人是一碗米,那么我们是选择赶紧把自己变成米饭兑了现呢,还是用这碗米精心酿造成一瓶酒?把自己变成米饭很容易,只需要二十分钟,几乎不可能失败;把自己酿造成酒,则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中间可能会出现很多导致失败的因素,需要更多的精力去维护它。一碗米饭也就是一块钱的价值,而一瓶酒则是十几块、几十块的价值,我们愿意选择那个呢?其实,读书就是把自己这碗米逐渐酿成酒的过程。

  提升学习力的关键--专、熟

  曾国藩语录:凡事皆贵专。求师不专,则受益也不入;求友不专,则博爱而不亲。心有所专宗,而博现他途以扩其识,亦无不可。无所专宗,而见异思迁,此眩彼夺,则大不可。

  解决了“读书是为什么”的问题,那么接下来需要解决的就是“怎么读”的问题了。古人言:“术业有专攻”,学问做事也在于专,专心才能致志,才能真正挖掘知识的内涵。

  古人也说过,凡事皆贵专。就像挖井一样,如果总是这儿挖一米,那儿挖两米,那挖到老也挖不出水来;如果专心在一个地方挖,十米不出水,二十米、三十米总会出水的。另外一点是读书要熟读,“熟”是读书的笨办法,但是熟能生巧。曾国藩认为,世间各种本事,如果不是由“熟”而精,则终不可恃。

  我们先说“专”。曾国藩说:“作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 曾国藩认为,做任何事情都要专心一致,不能见异思迁,今天想这样,明天想那样,这是不可取的,也不是把事情做好的办法。也因此,他非常推崇好友吴嘉宾针对其用心不专而发的批评:“用功譬如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要想在各个领域都有很高深的造诣是很难的,我们常说“样样精通就是样样稀松”,与其四处钻研而都没有高深的造诣,还不如在某一个领域专心深入研究总归有所收效的。

  读书也是一样,什么书都读,那什么书都读不透、读不精,不能很好地知晓书中的深刻道理。在浩如烟海的文化古籍中,想要读完是不可能做到的,那就更要有所选择,专心读几本或者十几本对自己最有教益的书。曾国藩以博学著称,但是他在家书中写道:“余于《四书》《五经》之外,最好《史记》《汉书》《庄子》、韩(愈)文四种,好之十余年,惜不能熟读精考。又如《通鉴》《文选》及姚惜抱所选之《古文辞类纂》、余所选《十八家诗抄》四种,共不过十余种。”

  我们现代人涉猎这些文化古籍都恐怕不止十余种,而有博学之誉的大儒曾国藩一生仅仅熟读古籍十余种,真是让人难以想象。在人们的印象中,一个人能被冠以“博学”之名,那必是涉猎极广的,几乎是无所不晓的,但是曾国藩的“博学”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博学:一方面要专心读书,不能因为贪多而嚼不烂,弄得最后都是一知半解;另一方面,读书如同万壑争流,必有主脉,只要把握神理所在,其他次要问题都能做到触类旁通。

w w w. xiao shuotxt. n 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安忆作品集
每天读点曾国藩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