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书籍 > 《每天读点曾国藩全集》在线阅读 > 正文 第25章 曾国藩的造势选才绝学(2)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每天读点曾国藩全集》 作者:安忆

第25章 曾国藩的造势选才绝学(2)

  曾国藩本人有高远之志,人以类聚,在他身边也结集了不少有志之士。曾国藩赴京科考,在长沙认识了“少有志节”的刘蓉,又通过刘蓉认识了正在长沙参加乡试的郭嵩焘,因为三人志趣相投,于是“为昆弟交,以学问相切磨”。这三人“均志大气盛,自视颇高,以著述立言相期许”,“其志不在温饱”。他们经常一起砥砺志向、学问,彼此都从中获得很大的启发和激励。后来,此二人皆成为曾国藩政治、军事生涯中的重要助手。

  在京经由郭嵩焘引见,曾国藩认识了江忠源。江忠源因为有血性,有胆识,被曾国藩视为必诚必信的侠义之士,京中绝无的人才。后来,江忠源成为湘军的重要干将,官至巡抚,在与太平军的战斗中战败自杀。

  罗泽南与曾国藩同是湘乡县人。他的家境十分贫寒,却能“溺苦于学,夜无油柱灯,则把卷读月下,倦则露宿达旦”。他研究程朱理学,标榜自己是宋儒,时人非常推重他的道德学问。年轻时,他连遭不幸,丧母、丧兄嫂相伴而来,继而长子、次子、三子连丧,其妻连哭三子之丧,双目失明,罗泽南却并未因如此沉痛的打击而一蹶不振,反而“益自刻厉,不忧门庭多故,而忧所学不能拔俗而入圣,不忧无术以资生,而忧无术以济天下”。曾国藩对他十分敬重,常在书信中表示敬慕之意,称他为家乡的颜渊。太平军攻入湖南后,罗泽南在家乡率领自己的学生组织团练抵抗太平军,后来成为曾国藩创办湘军的基本力量之一。罗泽南不久在与太平军的战斗中战死,他的学生李续宾、李续宜等,后来都成为湘军的主要将领。

  曾国藩结交的这些有志之士,为他事业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然,结为师友并不是一厢情愿的事情,如果你拜人而人不受,碰到这样的情况怎么办?曾国藩曾引用韩愈的话:“善不吾与,吾强与之附。”就是说,好人不愿与我交往,我要尽力向他靠拢。只要有心向学,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曾国藩深知学问事业受师友的影响很大,所以他平生对于访师择友,极为留心。他曾说过:“凡做好人,做好官,做名将,都要好师好友好榜样。”

  由此我们看到,结交好的朋友不但是一种感情的慰藉,还可以互相砥砺,共赴患难,在事业上共同进步。朋友之间,无论是志趣还是品德上都会互相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选择朋友就是选择自己的命运。

  一日一心得

  朋友有很多种,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的人才是你的真朋友。所以,选择朋友最主要的是要看他的品德。有人说“要看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看他身边的朋友就知道了”,可见,朋友对人的影响有多大。另外,朋友之间也需要经常联系以维持良好的关系,避免“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

  给人留面子,自己更有面子

  曾国藩语录:予人一分面子,人必予两分面子。伤人一分面子,人必损十分面子。为人处世,面子不可不慎。

  古人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所谓“失节事大”,其实是面子事大。还有句俗语道:“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这句话充分表达了人们尤其是中国人,最看重的面子问题,而打脸和揭人短处都是最伤人面子的事情。虽然这面子看不见摸不着,却代表着作为一个人的人格和尊严,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寒,做了皇帝后自然少不了有昔日的穷哥们儿到京城找他。这些人满以为朱元璋会念在昔日共同受罪的情分上,给他们封个一官半职,谁知朱元璋最忌讳别人揭他的老底,认为那样会有损自己的威信,因此对来访者大都拒而不见。

  有一位朱元璋儿时一块光屁股长大的好友,千里迢迢从老家凤阳赶到南京,几经周折总算进了皇宫。一见面,这位老兄便当着文武百官大叫大嚷起来:“哎呀,朱老四,你当了皇帝可真威风呀!还认得我吗!当年咱俩可是一块儿光着屁股玩耍,你干了坏事总是让我替你挨打。记得有一次咱俩一块偷豆子吃,背着大人用破瓦罐煮,豆还没煮熟你就先抢起来,结果把瓦罐都打烂了,豆子撒了一地。你吃得太急,豆子卡在嗓子眼儿里还是我帮你弄出来的。怎么,不记得啦!”

  这位老兄还在那喋喋不休唠叨个没完,宝座上的朱元璋再也坐不住了,心想此人太不知趣,居然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揭我的短处,让我这个当皇帝的脸往哪儿搁。盛怒之下,朱元璋下令把这个穷哥们儿杀了。这就是戳人痛处的下场。

  为人处世不能随心所欲,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一定要知道哪些话是不该说的,尤其是当我们知道别人不愿提及的事时就必须“绕道而行”,否则必会自食其果。

  有一位姑娘交友不慎,被初恋的男友伤得很深,姑娘为此难过了好一段时间。朋友们和她在一起时都会避讳这一话题,怕引得她伤心。偏偏有位同事口无遮拦,在聚餐时,就感叹道:“我觉得你挺优秀的呀,人品好,长相不错,为人处世也大方得体……”这本是句好话,却没想到酒过三巡的同事没经大脑又加了一句“我真不明白当初你那个男友为什么会弃你而去呢?”姑娘本来听了前半句赞扬很是高兴,但听完后半句立刻沉下了脸,回敬了一句:“这关你什么事呀?”同事这才意识到自己犯了错误,支支吾吾地想道歉,却是越抹越黑,结果举座不欢,以尴尬收场。

  不揭人短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做人的涵养,是一种对人的爱护之心,体现的是宽和的态度和平和的心态。曾国藩说:“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皆由存心不厚,识量太狭耳。能去此弊,可以进德,可以远怨。”

  早年的曾国藩也是个多言健谈、爱出风头、喜欢交往的人,也喜欢对别人品头论足,还经常和别人争口舌之胜。结果,因为“多言”而得罪人的事时有发生。

  一次,曾国藩在家为父亲祝寿,他的朋友小珊也前来,席间两人观点不和,争论不休,曾国藩的父亲看在眼里。客人走后,父亲与曾国藩谈起做人的道理,尤其讲了一大堆给人留面子的话。曾国藩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遂亲自往小珊家中表示歉意。当天的日记他总结自己有三大过:

  小珊前与予有隙,细思皆我之不是。苟我素以忠信待人,何至人不见信?苟我素能礼人以敬,何至人有谩言?且即令人有不是,何至肆口谩骂,忿戾不顾,几于志身及亲若此!此事余有三大过:平日不信不敬,相恃太深,一也;比时一语不合,忿恨无礼,二也;龃龉之后,人之平易,我反悍然不近人情,三也。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此之不知,遣问其他?谨记于此,以为切戒。

  自此以后,曾国藩在处事待人方面日渐成熟,给人留面子这一点尤其成为以后待人交友的一个重要原则。

  给别人面子,自己才有面子。你给了别人面子,一是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二是为了在以后的生活中别人给你面子,这样就会让许多难处的关系变得容易,让许多难办的事情变得顺利,一举而多得,何乐而不为?

  一日一心得

  有的人把自己的面子看得贵如金,却把别人的面子看得贱如纸。他们为了自显高明,无视他人的尊严,甚至将对方逼到非反抗不可的地步。其结果,也不过是自取其辱罢了。在人际交往中,只要维持住双方的面子,则一切争端都有回旋的余地;一旦撕破面皮,就极可能转入火星四溅、双方都无力控制的局面。

  选对人才,选择成功

  曾国藩语录:知人之鉴,为世所宗,而幕府宾僚,尤极一时之盛。

  所谓选对人才,就是首先要求选人者具备伯乐的眼光,能够准确地识别人才。这是选对人才的前提和关键。

  曾国藩在识人方面可以说是高人一等的。他习惯凭感觉识人,他可以通过一个人的言谈举止,看这个人的气质、精神风貌,然后凭自己的经验做出判断与抉择。

  一天,李鸿章带了三个人来拜见曾国藩,请曾国藩给他们分派职务。恰巧曾国藩散步去了,李鸿章示意那三个人在厅外等候。不久,曾国藩散步回来,李鸿章禀明来意,请曾国藩考察那三个人。曾国藩摇手笑言:“不必了,面向厅门,站在左边的那位是个忠厚人,办事小心谨慎,让人放心,可派他做后勤供应一类的工作;中间那位是个阳奉阴违,两面三刀的人,不值得信任,只宜分派一些无足轻重的工作,担不得大任;右边那位是个将才,可独当一面,将大有作为,应予重用。”

  李鸿章很是惊奇,问:“还没用他们,大人您如何看出来的呢?”

  曾国藩笑着说:“刚才散步回来,在厅外见到了这个人。走过他们身边时,左边那个态度温顺,目光低垂,拘谨有余,小心翼翼,可见是一小心谨慎之人,因此适合做后勤供应一类只需踏实肯干,无需多少开创精神和机敏的事情。中间那位,表面上恭恭敬敬,可等我走过之后,就左顾右盼,神色不端,可见是个阳奉阴违,机巧狡诈之辈,断断不可重用。右边那位,始终挺拔而立,气宇轩昂,目光凛然,不卑不亢,是一位大将之才,将来成就不在你我之下。”

  曾国藩所指的那位“大将之才”,便是日后立下赫赫战功并官至台湾巡抚的淮军勇将刘铭传。

  可见,只有准确地识人,看出他的性格、性情,才能有针对地使用他们。

  曾国藩在选人方面坚持三个原则:要求不能过高;首选血性忠义之人;德才兼备,以德为重。

  第一个原则:要求不能过高。

  人无完人,人才也是一样。每个人必有所长,也必有所短。曾国藩深知这个道理,因为他自己就是有所长也有所短的一个人。比如统领将帅规划战略他很在行,但是亲自指挥作战他可以说是屡遭败绩。因此,他指出,一世之人才足够一世之用,就看怎么去发现和识别。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说:

  大约上等的贤哲,只能靠天缘才能遇到。中等人才,则可以以人力求得。阁下眼界太高,将来恐怕没有一个能够为你所用的人才。程子曾经对司马光说:愿相公宁愿受一百个人的欺骗,也没有使好贤之心从此而没。阁下仔细体会一下这两句话,降低取才的标准,获取的人才也渐一天比一天多了。

  曾国藩认为,挑选人才的关键在于不拘一格,评判人才的关键在于不求苛细。他说:“要以衡才不拘一格,论事不求苛细,无因寸朽而弃连抱,无施数罟以失巨鳞。”为了贯彻这一主张,他特地提醒下属不要因资历和地域而限制人才的使用。他说:“有为者不宜复以资地限之。卫青人奴,拜将封侯,身尚贵主。此何等时,又可以寻常行墨困奇倔男子乎!”所以,他因奉旨在家乡组建团练起家,湘军自然以湘人为多,但他确实网罗人才不分地域。其幕府兴盛的原因之一就是到处求才,而李鸿章和淮军的兴起更离不开他的扶植。

  选才不拘一格不只是不受地域的限制,还要不受出身、资历等的限制。他手下的大将,像塔齐布、罗泽南、李续宾、李续宜、王鑫、杨岳斌、彭玉麟、李世忠、陈国瑞这些人,有的秀才出身,有的农夫出身,有的行伍出身,有的土匪出身,有的叛将出身,但曾国藩对他们都能以至诚相待,使他们的长处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第二个原则:首选血性忠义之人。

  曾国藩提倡的是不拘一格选人才,这并不是说他选拔人才是没有标准的。相反,曾国藩在选拔人才上有四个标准:第一要有治民之才,第二要不怕死,第三要名利心别太强,第四要能吃苦。而有血性够忠义,是选人的最核心标准。他说:“抵有忠义血性,则四者相从以俱至,无忠义血性,则貌似四者,终不可持。”意思就是说,只要有了忠义血性,那么这四个条件就都会具备;缺乏忠义血性,虽然貌似具备了这四个条件,也终究是不可靠的。

  曾国藩强调血性,经过他的不懈努力,终于将湘军训练成一支“胜则举杯酒以让功,败则出死力以相救”,“齐心相顾,不肯轻弃伴侣”的部队。

  《中兴将帅别传》一书中描述说,曾国藩“有百折不挠之志”,胡林翼“虽然一败再败,但斗志更加旺盛”,江忠源“每当作战的时候都是亲自上阵”,罗泽南和他的弟子们“以镇压太平天国为己任,忠义愤发,虽败犹荣”。这些平日里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在战场上居然表现得如此凶悍,完全是因为他们内心里都有一股所谓的“忠义血性”。

  第三个原则:德才兼备,以德为重。

  司马光从德和才两方面把人分为四种:德才兼备为圣人,德才兼亡为愚人,德胜才为君子,才胜德为小人。他主张用人应以德为重,这样才能用君子而不用小人。司马光分析人们选拔人才时往往重才轻德的原因,是由于有德的人被人所敬畏,而有才的人一般被人所喜爱;对所喜爱的人容易亲近,对所敬畏的人则容易疏远。因而考察和选拔人才时往往只看到了才能方面,而忽略了品德方面。他提醒后人说,这样的历史教训太多了,“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岂特智伯哉!”

  曾国藩用人讲究品行,其次才考虑才干。曾国藩曾说:“有才无德,近于小人;有德无才,近于愚人;与其有才无德近于小人,不如有德无才近于愚人。”这段话反映了曾国藩既强调德才兼备,又注重以德为先。

  曾国藩所谓的“德”,含义很广泛,忠诚、勤俭、朴实、耿介、不怕死等等都属于“德”的范畴。对“心眼太多,好说大话”的浮滑之辈,曾国藩是深恶痛绝的,所以他一直强调“崇尚朴实,杜绝浮华”,厌恶油嘴滑舌的夸夸其谈。他认为“湘军的优点,全在于没有官气而有血性,如果官气增加一分,那么血性就必然要减掉一分”。“湘军向来不喜欢用花言巧语的将领”,“凡是不经过深入的思索,就信口开河的,我从来不跟他们说长短。”

  到了晚年,多年的经历让曾国藩发现,德才兼备者没有几个,大凡愿意出来做事的,大多都好名、贪财,因此,他在选才标准的认识上已经有了不小的改变。他总结说:“对有才无德的人,应当不要埋没他的长处,只需要稍微与他保持一点距离就可以了。”显然,这时他在“德才兼备”的标准上已有所让步。

  一日一心得

  选对人才就是选择成功,得力的人能够给你巨大的帮助,而不得力的不但不能给你帮助还会坏你的事。所谓得力的,就是有德行,有血性,对事业够忠诚,又有才能的人;所谓不得力的,肯定是没有德行的,至于其他的,才能也许很高,但是会不会帮助你,会不会用在正途上,则很难说。当然,首先,你必须能够发现你需要的人,这是前提。

  用人以长,不计小节

  曾国藩语录: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用人也应用其长。

  清代思想家魏源说:“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人都是各有所长的,曾国藩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他知道要想成就大事,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很有限的,必须借助有才之人的帮助才可以,所以,他很善于使用人才,让人才为自己的成功助力。曾国藩认为,对于人才,无论其性情如何,只要有利于事情的顺利完成,就要为我用,不论其出身,不论其所从事职业。因为人才是多方面的,瞎子的听力好,哑巴的手势打得逼真,这是常理。人有这面的缺点就有另一方面的特长。

  曾国藩把能否“得人”即解决人才问题,看作事业成败的关键。他一再告诫:“求人自辅,时时不可忘此意。人才至难。”“细思为政之道,得人治事二者并重。”

w w w.x iaoshu otx 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安忆作品集
每天读点曾国藩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