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评论 > 《季羡林谈写作》在线阅读 > 正文 第23章 记者要讲真话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季羡林谈写作》 作者:季羡林

第23章 记者要讲真话

  记者这个行当并不是自古以来就有的。只是到了近代,出现了报纸和杂志,记者才能出现。

  我没有读过《新闻学概论》一类的书籍,不知道怎样给“记者”下定义。

  查一查词典,上面写的是“通讯社、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采访新闻和写通讯报道的专职人员”。我个人觉得,这样写未免有点太实了,我想把它抽象化一点,写得虚一点。我认为,记者的服务对象,是政府官员和社会上各行各业的广大的人民群众。他们的作用是传递信息,增强人们间、特别是政府与人民间的相互了解,以便向着一个目标共同前进。政府的职责是为人民服务,官员们制定对内、对外的政策,这些政策不一定都立即为人民所理解。这里就需要记者的中介,他们应该比一般老百姓站得高,看得远,他们要启迪群众,教育群众。这样一来,记者的重要作用就昭然若揭了。

  在中国古代奴隶制度和封建制度笼罩下,最高统治者所施行的政策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老百姓只能“由之”,而不能“知之”。看来老百姓也没有“知”的愿望,他们只是“顺帝之则”,只要能活下去,就心满意足了。皇帝老爷子也设有充当花瓶的史官,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史官们记的言和事,大概都是报喜不报忧,换句话说,就是只讲谎言,不讲实话。

  否则脑袋就会不稳。我在上面说的“花瓶”,不是给老百姓看的,他们没有这个资格,意想中的观者上有天老爷、皇帝的老子,下有后世的子孙万代。

  在普遍说谎的情况下,倘有一个说了点实话,他就会立即成为名人,先秦时代晋国的董狐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名垂青史,一直到现在,还常有人提到他。董狐当然不是记者,但在某一点上,他有与记者共同之处。

  到了近代,中国也有了报纸,因而也有了记者。同社会上其他职业阶层一样,新闻记者也不会是一模一样的,而是五花八门的。如果拿说真话和说假话来作一个标准来区分记者的话,我觉得约略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敢说切中要害的真话的记者,这是极少数;第二类,真话假话都说的记者,真话假话都由于认识的水平而决定,真话也都是不痛不痒的,这是大多数;第三类,只说假话的记者,这也是极少数。第一类会冒极大的风险,甚至能丢掉性命。民国初期的邵飘萍和林白水是典型的例证。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反右时期,有几位知名的记者被划为右派,又是一些例证。第二类,特别是第三类,比较安全。然而他们对人民有什么用处呢?他们能教育人民、启迪人民吗?

  我在上面说了很多真话和假话。作者在《自序》中也提到了他的老师乔冠华教导他不说假话。我觉得,在这里,必须对真话和假话做一个比较明确的、但仍然难免笼统的界定。顾名思义,真话或者实话就是符合实际情况的话,反之就是假话,看起来十分简单明了。但是实际上却并非如此。实际情况的真相并不是容易求索的。只能根据自己求索的水平来讲话,这就算是真话了。这里面还有一个个人认识水平和觉悟水平的问题。我举一个实际的例子。20世纪50年代后期夸大风吹满神州大地的时候,有人说,一亩地可以产十万斤粮食。这当然不是实际情况,但是一犬吠影,百犬吠声,亩产量扶摇直上。报纸和记者也不甘落后,大肆报道。别人信不信,我不知道。我这个人不是什么天才,也绝不是傻瓜。我当时相信不疑。如果我是一个记者,根据我的理解水平,我会如实地报道。我自信说的是真话。但是,这种真话符合实际情况吗?可是在我主观想法上,它绝不是假话。这样一来,真话和假话拿什么标准来界定呢?

  我在上面仅仅举了一个事例,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可举出很多来。我只好请求读者举一隅而以三隅反了。

  真话和假话的标准对一个记者来说是如此地重要,而真话和假话的区分有时又会如此地难,这就对记者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记者们必须具有极高的睿智,极大的辨识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明辨是非。他们还必须具有极大的勇气,只有这样才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具有了这两个条件,下笔必有新意,才能有所依附,一枚带情的笔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说真话和说假话,心里才会有了底儿。我们过去和现在所需要的正是这样的记者,未来所需要的仍然会是这样的记者。这样的记者是我们人民群众中不可或缺的人物。他们是真正的记者。真正的记者有福了!

  张颜兄裒其旧所为文为一集,名之曰《记者无悔》索序于我,我对于记者这一行当所知不多,这真给我出了难题,言之无物,却之不恭。谨搜索枯肠,写成了上面这一些话。这简直等于班门弄斧,圣人门前卖文。尚望张颜兄有以教我。

  2001年3月10日

wW w.Xia 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季羡林作品集
季羡林美文60篇季羡林谈佛赋得永久的悔季羡林五堂国学课牛棚杂忆季羡林谈人生学问人生随缘而喜:我的人生哲学中流自在心:季羡林首次谈修身养性季羡林私人史季羡林作品集精选季羡林谈东西方文化(典藏本)贤行润身此情可待成追忆:季羡林的清华缘与北大情我们这一代读书人阅世心语季羡林谈写作季羡林自传季羡林谈师友季羡林的八堂人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