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评论 >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壹》在线阅读 > 正文 第32章 附录诸子不出于王官论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壹》 作者:胡适

第32章 附录诸子不出于王官论

  今之治诸子学者,自章太炎先生以下,皆主九流出于王官之说。此说关于诸子学说之根据,不可以不辩也。此说始见《汉书·艺文志》,盖本于刘歆《七略》,其说曰:

  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名家者流,盖出于礼官。……墨子·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纵横家者流,盖出于行人之官。……杂家者流,盖出于议官。……弄家者流,盖出于社稷之官。……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本十家。原文有“其可观者九家而已”之语。故但言九流。)此所说诸家所自出,皆属汉儒附会揣测之辞,其言全无凭据,而后之学者乃奉为师法,以为九流果皆出于王官。甚矣,先入之言之足以蔽人聪明也!夫言诸家之学说,间有近于王官之所守,如阴阳家之近于占侯之官,此犹可说也。

  即谓古者学在官府,非吏无所得师,亦犹可说也。至谓王官为诸子所自出,甚至以墨子·家为出于清庙之守,以法家为出于理官,则不独言之无所依据,亦大悖于学术思想兴衰之迹矣。今试论此说之谬。分四端言之。

  一、刘歆以前之论周末诸子学派者皆无此说也

  1.《庄子·天下篇》

  2.《荀子·非十二子篇》

  3.司马谈《论六家要指》

  4.《淮南子·要略》

  古之论诸子学说者,莫备于此四书。而此四书皆无出于王官之说。

  《淮南子》(自“文时,纣为天王之子”以下)专论诸家学说所自出,以为诸子之学皆起于救世之弊,应时而兴故有殷周之争,而太公之阴谋生;有周公之遗风,而儒者之学兴;有儒学之弊、礼文之烦扰,而后墨子·者之教起;有齐国之地势、桓公之霸业,而后管子之书作;有战国之兵祸,而后纵横修短之术出;有韩国之法令“新故相反、前后相缪”,而后申子刑名之书生;有秦孝公之图治,而后商殃之法兴焉。

  此所论列,虽间有考之未精,染其大旨以为学术之兴皆本于世变之所急。其说最近理。即此一说,已足推破九流出于王官之陋说矣。

  二、九流无出于王官之理也

  《周官》司徒掌邦教,儒家以六经设教。而论者遂谓儒家为出于司徒之官。不知儒家之六籍,多非司徒之官之所能梦见。此所施教,故非彼所谓教也。此其说已不能成立。其最谬者,莫如以墨子·家为出于清庙之守。夫以“墨子·”名家其为创说更何待言。墨子·者之学,仪态万方,岂清庙小官所能产生。《七略》之言曰:

  茅屋采椽,是以贵俭。养三老五更,是以兼爱。选士大射,是以上贤。宗祀严父,是以右鬼。顺四时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视天下,是以上同。

  此其所言,无一语不谬。墨子·家贵俭,与茅屋采椽何关。茹毛饮血,穴居野处,不更俭耶?又何不谓墨子·家为出于洪荒之世乎?养三老五更,犹不足以尽兼爱。墨子·家兼爱,本之其所谓“天志”,其意欲兼而爱人,兼而利人,与陋儒之养老异矣。选士大射,岂属清庙之守?其说已为离本。

  至谓“宗祀严父,是以右鬼,以孝视天下,是以上同”则更荒谬矣。墨子·家爱无差等,何得宗祀严父?其上同之说,谓一同天下之义,与儒家之以孝治天下,全无关系也。

  墨子·家非命之说要在使人知祸福由于自召,丰歉有待耕耘。正攻儒家“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之说。若“顺四时而行”,适成有命之说。更何“非命”之可言。

  凡此诸端,皆足征墨子·家之不出于王官。举此一家,可例其他。如云纵横之术出于行人之官,不知行人自是行人,纵横自是纵横。一是官守,一为政术,二者岂相为渊源耶?《周礼》尝有掌皮之官矣,岂可谓今日制革之术为出于此耶。

  三、《文艺志》所分九流,乃汉儒陋说,未得诸家派别之实也古无九流之目,《文艺志》强为之分别,其说多支离无据。如晏子岂可在儒家,管子岂可在道家?管子既在道家,韩非又安可属法家?至于《伊尹》《太公》《孔甲》《盘盂》,种种伪书皆一律收录。其为昏谬,更不待言。其最谬者,莫如论名家,古无名家之名也,凡一家之学,无不有其为学之方术。

  此方术即是其“逻辑”。是以老子有无名之说,孔子有正名之论,墨子·有三表之法,别墨子·有墨子·辩之书。荀子有正名之篇,公孙龙有名实之论,尹文子有刑名之论,庄周有齐物之篇,皆其“名学”也,古无有无“名学”之家,故“名家”不成为一家之言。(此说吾于所著《先秦名学史》中详论之,非数言所能尽也。)惠施、公孙龙皆墨子·者也,观《列子.仲尼篇》所称公孙龙之说七事,《庄子·天下篇》所称二十一事,及今所传《公孙龙子》书中《坚白》

  《通变》《名实》诸篇,无一不尝见于墨子·。皆其证也。其后学散失,汉儒固陋,但知掇拾诸家之伦理政治学说,而不明诸家为学之方术。

  于是凡“苛察缴绕”之言,概谓之“名家”。名家之目立,而先秦学术之方法论亡矣。刘歆班固承其谬说,列名家为九流之一,而不知其非也。先秦显学,本只有儒墨子·道三家,后世所称法家如韩非“管子”皆自属道家。任法、任术、任势,以为治,皆“道”也。

  其他如《吕览》之类,皆杂糅不成一家之言。知汉人所立“九流”之名之无征,则其九流出于王官之说不攻而自破矣。

  四、章太炎先生之说亦不能成立

  近人说诸子出于王官者,唯太炎先生为最详(其说见《诸子学略说》。此篇今不列于《章氏丛书》)如引《文艺志》之说而以为“此诸子出于王官之证”。此如《惠施》所云以弹说弹,不成论证也。

  其称老聃为柱下史,为征藏史,以为道家固出于史官,然则孔丘尝为乘田矣,尝为委吏矣,岂可遂谓孔氏之学固出于此耶?又云“墨子·家先有史佚,为成王师,其后墨子·翟亦受学于史角”,史佚之书今无所考,其名但见《艺文志》。

  其书之在墨子·家,亦犹晏子之在儒家于伊尹,太公之在道家耳。若以墨子·翟之学于史角,为诸子出于王官之证,则孔子所师者尤众矣。况史佚、史角既非清庙之官,则《艺文志》墨子·家出于清庙之说亦不能成立。又云“其他虽无征验,而大抵出于官官”。然则太炎先生亦知其为无征验矣。

  太炎先生又曰:“古之学者多出于王官。世卿用事之时,百姓当家则务弄商畜牧,无所谓学问也。其欲学者,不得不给事官府,为之胥徒,或乃供酒扫为仆役焉。故《曲礼》云,宦学事师。学字本或作御,所谓宦者,谓为其宦寺也(适按,此说似未必然。郑注云:宦,仕也。《正义》引《左传》宣二年服虔注云:宦,学也。谓学仕官之事。其说似近是。)所谓御者,谓为其仆御也。(适按,原作学,本可通。《正义》谓学习六艺是也,既作御,亦是六艺之一,古者车战之世,射御并重,孔子亦有‘吾执御矣’之言,未必是仆役之贱职也。)……《说文》云:仕,学也。仕何以训为学?所谓官于大夫,犹今之学习行走耳。”是故“非仕无学,非学无仕”(《诸子学略说》)。

  又曰,“不仕则无所受书”。(《订孔上》)适按,此言古代书册司于官府,故教育之权柄于王官。非仕无所受书,非吏无所得师,此或实有其事亦未可知。然此另是一问题。古者学在王官是一事,诸子之学是否出于王官又是一事。吾意以为,即令此说而信,亦不足征诸子出于王官,盖古代之王官定无学术可言。

  《周礼》伪书本不足据。(无论如何,《周礼》决非周公时之制度)即以《周礼》所言“十有二教”及“乡三物”观之,皆不足以言学术。徒以古代为学皆以求仕,故智能之士或多萃于官府。此如欧洲中世教会柄世政,才秀之士多为祭司神甫,而书籍亦多聚于寺院。以故,其时求学者皆以祭司为师。故谓教会为握欧洲中古教育之柄,可也。

  然岂可遂谓近世之学术皆出于教会耶?吾意我国古代,或亦如此。当周室盛时,教育之权或尽操于王官。然其所谓教,必不外乎祀典卜筮之文,礼乐射御之末。其所谓“师儒”,亦如近世“训道”“教授”之类耳。其视诸子之学术,正如天地之悬绝。诸子之学不但绝不能出于王官,果使能与王官并世,亦定不为所容而必为所焚烧坑杀耳。

  此如欧洲教会尝操中古教育之权,及文艺复兴之后,私家学术隆起,而教会以其不利于己,乃出其全力以抑阻之。哲人如卜鲁诺乃遭焚杀之惨,其时科学哲学之书多遭禁毁。笛卡尔至自毁其已著未刊之《天地论》,使教会当时竟得行其志,则欧洲今世之学术文化尚有兴起之望耶?

  是故教会之失败,欧洲学术之大幸也。王官之废绝,保氏之失守,先秦学术之大幸也。而世之学者乃更拘守刘歆之谬说,谓诸子之学皆出于王官,亦大昧于学术隆替之迹已。

  太炎先生《国故论衡》之论诸子学,其精辟远过其“诸子学略说”矣,然终不废九流出于王官之说。(其说有散见他书,如《孝经用夏法说》《订孔上》诸篇)其言曰:“是故九流皆出王官,及其发舒,王官所不能与。官人守要,而九流究宣其义,是以滋长。”(《原学》)此亦无征验之言。

  其言“官人守要而九流宣其义”,大足贻误后学,夫义之未宣,更何要之能守?学术之兴,由简而繁,由易而赜,其简其易,皆属草创不完之际,非谓其要义已尽具于是也。吾意以为诸子自老聃、孔丘至于韩非,皆忧世之乱而思有以拯济之,故其学皆应时而生,与王官无涉。诸家既群起,乃交相为影响,虽明相攻击,而冥冥之中已受所攻击者之薰化。

  是故孔子攻“报怨以德”之言,而其言无为之治则老聃之影响也。墨子·非儒,而其书言曰“义者,正也。必从上之正下,无从下之正上”,则同于“政者正也”之说矣。又言必称尧舜古圣王,则亦儒家之流毒也。孟子非墨子·家功利之说,而其言政无一非功利之事。又非兼爱,而盛称禹、稷之行,与不忍人之政,则亦庄生所谓“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者耳。

  荀子非墨子·,而其论正名,实大受墨子·者之影响,诸如此类,不可悉数。其间交互影响之迹,宛然可寻,而皆与王官无涉也。故诸子之学皆春秋战国之时势世变所产生,其一家之兴,无非应时而起,及时变事异,则向之应世之学,翻成无用之文,于是后起之哲人乃张新帜而起,新者已兴而旧者未踣,其是非攻难之力往往亦能使旧者更新。

  儒家之有孟、荀,墨子·家之有“别墨子·”(别墨子·之名,始见《庄子·天下篇》),其造诣远过孔墨子·之旧矣。有时一家之言蔽于一曲,坐使妙理晦塞,而其间接之影响,乃更成新学之新基。如庄周之言天地万物进化之理,本为绝世妙论,惜其“蔽于天而不知人”(荀卿之语),遂沦为任天安命达观之说(此说流毒中国最深,《庄子》书中如《大宗师》诸篇皆极有弊)。

  然荀卿、韩非受其进化论,而救之以人治胜天之说,遂变出世主义而为救时主义,变乘化待尽之说而为戡天之论,变“法先王”之儒家而为“法后王”之儒家、法家。学术之发生兴替,其道固非一端也。明于先秦诸子兴废沿革之迹,乃可以寻知诸家学说意旨所在。知其命意所指,然后可与论其得失之理也。

  若谓九流皆出于王官,则成周小吏之圣知,定远过于孔丘、墨子·翟。此与谓素王作《春秋》为汉朝立法者,其信古之陋何以异耶?

wwW.xiaOshuo 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返回列表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胡适作品集
胡适留学日记胡适说:读书与做人自由人生人生大策略胡适论人生:立场胡适说:社会与文明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叁不受人惑:胡适谈人生问题胡适文集(选)胡适治学讲演集·提高胡适:做最好的学问我们能做什么:胡适说中国胡适的北大哲学课肆说儒习惯重于方法看破不说破白话文学史禅学指归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壹胡适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