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评论 > 《历代名人咏四川》在线阅读 > 正文 第7章 天府成都(4)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历代名人咏四川》 作者:周啸天

第7章 天府成都(4)

  井居需养非秦政,作堰淘滩是禹神。

  为喜灌坛河润远,恩波德水又更新。

  (明·杨慎《疏江亭观新修都江堰》)

  龙是何年伏?江流滚滚来。

  神功名永着,山势斧分开。

  作堰敢辞瘁?慰农愧少才。

  眷言秦太守,一步一低回。

  (清·吴文锡《都江堰》)

  岷水遥从天际来,神功凿破古离堆。

  恩波浩淼连三楚,惠泽膏流润九垓。

  劈斧岩前飞瀑雨,伏龙潭底响轻雷。

  筑堤不敢辞劳苦,竹石经营取次裁。

  (清·黄俞《都江堰》)

  河渠奏绩屡丰年,大利归农蜀守贤。

  山郭水村皆入画,神皋天府各名田。

  富强不落高君后,陆海尤居郑国先。

  调剂二江饶万井,桃花春浪远连天。

  (现代·罗骏声《观都江堰放水》)

  宝瓶灌溉胜春霖,天府都安直到今。

  六字诀传千百载,心随江水水从心。

  (现代·邓拓《题都江堰》)

  【链接一】离堆

  宝瓶口古称金灌口,开凿以前,离堆是湔山虎头岩的一部分。开凿后,离堆与山体相离,宝瓶口成为内江进水咽喉,是内江能水旱从人的关键水利设施。离堆锁峡,是历史上着名的灌阳十景之一。

  相关诗词

  残山狠石双虎卧,斧迹鳞皴中凿破。潭渊油油无敢唾,下有猛龙铁锁。自从分流驻石门,西州粳稻如黄云。羊五万大作社,春秋伐鼓苍烟根。我昔官称劝家使,年年来激西江水。成都火米不论钱,丝管相随看蚕市。款门得得酹清樽,椒浆桂酒删膻荤。妄欲一语神岂闻,更愿爱羊如爱人!

  (宋·范成大《离堆行》)

  凿破鸿蒙一窍,冲流巨石如杠。

  障住洪涛万顷,分来白水双江。

  (明·郭庄《离堆》)

  凿石虎头崖,石开出虎趾。

  沃野天府田,灌溉自兹始。

  (清·吕元亮《离堆》)

  一自金堤凿,三都水则分。

  犀沉秦太守,蛟避赵将军。

  万户饶粳稻,千秋荐芯芬。

  役夫千二百,谁继武侯勋?

  (清·李调元《离堆》)

  【链接二】二王庙

  二王庙在都江堰渠首东岸,规模宏大,布局严谨,地极清幽,是庙宇和园林合一的景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

  二王庙原为望帝祠。齐明帝时,益州刺史刘季连为纪念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的丰功伟绩,将原祠改建为崇德庙,原望帝祠则迁往郫县。宋以后,李冰父子相继被敕封为王,因此又改称二王庙。

  二王庙分东、西两苑,东苑为园林区,西苑为殿宇区。庙寺依山取势,重叠交错,宏伟秀丽。

  前临岷江,后依翠岭,南望青城,西连岷山,故有玉垒仙都之誉。庙门前壁上有清绘《都江堰灌溉区域图》,庙内观澜亭下,丹墙石壁上镌刻着两则治水三字经。

  二王庙前、后殿分别塑李冰及其子二郎像。庙内匾额、对联、诗文、石碑甚多,内容都是对李冰父子治水功绩的赞颂。

  传说农历六月二十四是二郎生日,后两日为李冰生日。故六月二十四前后是二王庙庙会,川西受益区人民不辞艰苦,扶老携幼,带着祭品,来庙祭祀,每日多达万人以上,人山人海,络绎不绝。

  相关诗词

  凭虚敞高殿,极目六江喷。

  派自彭山合,源从灌口分。

  烟波浴沙鸟,远树镇斜曛。

  苍狗悲今事,悠然感白云。

  (清·张凤翥《登二王庙远眺》)

  李冰父子凿离堆,这才分开岷江水。

  江水势分少泛滥,灌溉田地功甚伟。

  李冰不过一太守,治水跟着大禹走。

  不作大官作大事,芳名千古永不朽。

  (现代·冯玉祥《离堆公园》录二)

  少闻李冰事,老始到离堆。

  使人如使马,高下缓急随。

  三字经传古,金沙堰事回。

  思深能见远,三眼未为奇。

  (现代·谢觉哉《都江堰》)

  玉垒关

  玉垒关在都江堰市西玉垒山头,为松茂古道的始端,亦称七盘关。

  松茂古道古称冉马龙山道,为秦国蜀郡守李冰所开,全长约三百五十公里,是成都平原联结川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纽带。

  玉垒关初建于唐大中十年(856)白敏中帅蜀时,关址在古湔山临江的虎头崖上,依山砌筑,上建城楼,雄伟壮观。东可眺望锦绣平川,西可远望巍峨群山。

  相关诗词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唐·杜甫《登楼》)

  玉垒天晴望,诸峰尽觉低。

  故园江树北,斜日岭云西。

  旷野看人小,长空共鸟齐。

  高山徒仰止,不得日攀跻。

  (唐·岑参《酬崔十三侍御登玉垒山思故园见寄》)

  玉垒山中寺,幽深胜概多。

  药成彭祖捣,顶受七轮摩。

  去腊追今夏,流光等逝波。

  会当依粪扫,五岳遍头陀。

  (唐·贾岛《送玄岩上人归西蜀》)

  青城山

  青城山是蜀中名山,又是中国道教发源地之一,相传东汉张道陵(张天师)修道于此,称第五洞天,故为道教名山,与都江堰一同列名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青城山在都江堰西南十余公里处,古称丈人山,方圆一百余公里,主峰海拔一千八百多米,号称三十六峰、八大洞、七十二小洞、一百零八景点,以青翠四合,状如城郭,故名青城。

  青城山属邛崃山脉南段东支,地质构造复杂,奇峰叠嶂,幽谷深潭,古洞苍岩。夏无酷暑,冬少严寒,雨量多,湿度大,云笼雾罩,林木葱茏。山上花卉、药材资源丰富,故得道家创始者青睐。

  景区现存建筑多为清代康熙至光绪年间重建,俯仰之间,宫观桥亭,坊阁泉池,多匿绝岩之下,或隐密林之中,故有“青城天下幽”之称。而登上青城山顶呼应亭眺望,可将成都平原尽收目中,令人胸怀开张。构成青城山特色的景观还有日出、云海、圣灯等自然奇观。

  青城山历代宫观甚多,纪念道教创始人张道陵的天师洞和祖师殿乃全国重点道教宫观,其余宫观尚有建福宫、朝阳洞、常道观、三清殿、黄帝祠、上清宫、圆明宫、玉清宫、丈人观等。

  自东汉张道陵在青城后山结茅修炼,创立五斗米道,其子张衡、孙张鲁相继传播道法,成为中国早期道教的流派之一。此后,晋人范寂、隋人赵昱、唐末五代杜光庭等着名道士,都曾在此山修道,此山即成为国内道教名山之一。

  相关诗词

  自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为爱丈人山,丹梯近幽意。丈人祠西佳气浓,缘云拟住最高峰。

  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时冰雪容。

  (唐·杜甫《丈人山》)

  永夜寥寥憩上清,下听万壑度松声。

  星辰顿觉去人近,风雨何曾败月明。

  早岁文辞妨至道,中年忧患博虚名。

  一庵倘许西峰住,常就巢仙问养生。

  (宋·陆游《宿上清宫》)

  天师古洞门,飙埃从此分。

  两岩半雨,万重山一云。

  眼界上清近,足音空谷闻。

  汉代遗幢在,苔侵转宿文。

  (明·杨慎《天师洞》)

  郁郁青城对赤城,深秋爽气扑人清。

  书台草长重围合,仙洞花开四照明。

  风过桂丛留客坐,雨余松盖倚天擎。

  玉真闲共金华语,子晋归来鹤夜声。

  (清·骆成骧《和青城题壁诗》)

  百灵争拥古烟霞,信宿真忘世与家。

  大树深宵鸣鹳鹤,虚窗幽梦远龙蛇。

  三清携手今谁者?九服还丹愿总赊。

  新月入帘寒意重,山泉静夜响筝琶。

  (现代·黄稚荃《戊寅夏宿青城天师洞》)

  自诩名山足此生,携家犹得住青城。

  小儿捕蝶知宜画,中妇调琴与辨声。

  食栗不谋腰足健,酿梨长令肺肝清。

  来百事都堪慰,待挽天河洗甲兵。

  (现代·张大千《上清借居》)

  【链接一】青城后山

  青城后山在都江堰市泰安乡境内,西北与卧龙自然保护区为邻,东北与赵公山相连,东越天仓山、乾元山可到天师洞、建福宫,西南与六顶山、天国山接壤。

  青城后山重峦叠嶂,幽谷深沟,悬泉飞瀑。修建在悬崖峭壁上的栈道,随峰回路转,幽趣横生。有溶洞、龙隐栈道、百丈长桥、古墓群、大蜀王遗迹等名胜景点。

  泰安寺始建于唐,寺旁有舍利塔、三通古碑和数十株古银杏、桢楠和红豆树,寺前有古驿道,是都江堰通往金川的必经之路。寺毁于明末张献忠入川时,1986年重修,景点一带五溪合流,群峰环聚,风光幽美。

  从泰安寺北上可至五龙沟,沿沟北上,到金娃娃沱,此沱又名三潭雾泉,一股泉水经三折下落三潭,风光奇佳。龙隐栈道紧靠峭崖,蜿蜒曲折,绝壁处凌空架板,为观山赏景、避暑探幽的好去处。神仙洞外为浴仙岩,石潭众多,光滑无苔,水清宜人,其地有宋、明古墓,洞内石潭上百,常有两股风从洞中溢出,一暖一凉,时生白雾。

  青城后山还是蜀茶着名产地,宋设味江镇,当地所产茶叶在清代被列为贡茶。

  相关诗词

  青城三十六高峰,寺在青峰第几重?

  飞锡曾闻经雪岭,结茅常爱住云松。

  花飘香界诸天雨,金吼霜林半夜钟。

  传语禅关休上锁,虎溪他日会相从。

  (明·杨慎《送福上人还青城》)

  最天然处最离奇,曲磴回栏位置宜。

  一夜冻雷惊竹魄,千年黧石孕松脂。

  晴烟不动平铺地,春水方生便入池。

  怪底长闲闲得惯,无人解共橘中棋。

  (清·李惺《味江过王叟山庄留赠》)

  山有幽名自古留,前山不比后山幽。

  烟云绕树花多色,峡谷飞湍水疾流。

  栈道舆驴添雅兴,浮生杖屦任悠游。

  归来小饮泰安寺,一夕轻雷春睡柔。

  (现代·欣托居《青城后山纪游》)

  【链接二】云顶山

  云顶山在成都金堂县境内龙泉山脉中段,面积六十七平方公里。风景区包括大小云顶山、韩滩古渡等。大云顶山海拔九百八十二米,山势挺拔,峭壁入云,如刀削斧砍,环绕数里;上有平地数十亩,状若城垣,又称石城山,为宋末八大山城防御体系之一,南宋在此筑城,是着名的抗元城堡遗址。山顶有大云顶寺,建于南北朝,初名清修寺,清康熙时重修。山上有唐代摩崖石刻造像。云顶山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现存宋城遗址,有公路直达山顶,为成都附近着名旅游胜地。

  相关诗词

  素衣虽成缁,不为京路尘,跃马上云顶,欲飞呼仙人。飞仙不可呼,野僧意甚真,煎茶清樾下,童子拾坠薪。我少本疏放,一出但坐贫。缚裤属,哀哉水云身。此地虽暂寓,失喜忘吟呻。故溪归去来,岁晚思鲈莼。

  (宋·陆游《自小云顶上云顶寺》)

  天半奇峰远俗埃,大云山似小蓬莱。

  烟鬟刚拥朝霞出,螺带还衔夕照来。

  见出玲珑新洞府,争传金碧旧亭台。

  探幽如在山阴道,万壑千岩梦几回?

  (宋·谢惟杰《云顶晴岚》)

  楠生石合见精诚,五百年间愿竟成。

  众口流传唐故事,山腰磨灭宋题名。

  林泉如意难逃隐,雷雨连宵正放晴。

  明月不来亦何憾?大云顶上看云行。

  (现代·于右任《游金堂云顶山遇雨》)

  宝光寺

  宝光寺是成都地区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收藏文物最丰富的一座佛教寺庙,为南方四大佛教丛林之一,是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寺在新都区内,新都区距成都市区十八公里,为古蜀国三都之一。

  宝光寺始建于东汉,唐僖宗避黄巢起义奔蜀宿寺,相传在夜间见福感塔下放出祥光,随后挖出有十三颗舍利子的石匣,遂改寺名为宝光寺,并将舍利子置于塔下,称宝光塔。宝光塔微向西斜,有东方斜塔之称。

  宝光寺收藏宏富,其镇寺之宝为舍利子、优昙花、贝叶经。此外,藏有清末着名画僧竹禅的书画多达三十二件,有《通景竹屏》《十六罗汉像》《捧沙献佛图》《九分禅字》《墨狮》等,其他如国画大师徐悲鸿的《立马图》、张大千的《水月观音》等,皆传世珍品。

  千佛碑原来在新都的正因寺,1979年移至宝光寺,千佛碑上雕刻着上千座佛像,遍布石碑的碑身四面,佛像高度仅五厘米,其小堪称世界之最。

  宝光寺坐北朝南,占地一百二十多亩,建筑面积两万平方米,具有一塔、五殿、十六院的宏伟建筑规模。其中,以五百罗汉堂的大规模雕塑群扬名中外。

  相关诗词

  万绿丛中一紫关,宝光灼灼射云间。

  城头斜日低于塔,天半飞霞散入山。

  流水绕门禅性静,落花满地磬声闲。

  登楼阅遍经千卷,此外何知有世寰?

  (清·王树桐《新都宝光寺》)

  北门古寺拥松乔,霭霭浮图插碧霄。

  悟达能神通舍利,唐宗何意镇琼瑶。

  晴天镜彩层层丽,风送铃声故故迢。

  更落湖光摇桂影,蓬莱仙岛未须饶。

  (清·傅荐元《新都宝光寺塔》)

  宝光寺本绿成围,玉佛庄严美妙姿。

  梦里群生何日觉?西征遗墨尚淋漓。

  (现代·黄炎培《蜀游百绝句》录一)

  桂湖·杨慎

  新都桂湖是一处风光秀丽的古代人工湖,杨升庵祠即在桂湖湖心。其地在成都北十八公里处,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新都(今属成都)人。明正德六年(1511)殿试第一,授翰林院修撰。他以刚正立朝,反对宦官奸邪,气节高尚。嘉靖三年(1524),因朝议斗争而谪戍云南,客死异乡。杨升庵一生着述极丰,有《升庵文集》《诗集》《诗话》《词品》等行世,还整理编辑了《全蜀艺文志》《云南通志》等。其着述累计达四百余种,涉及经史诗文、音韵词曲、金石书画、戏剧、医学、天文地理、动植物等。故《明史》云:“明世记诵之博,着作之富,推慎为第一。”

  清道光十九年(1839),新都知县张奉书,博采各地园林之所长,并以绍兴鉴湖为蓝本,重建桂湖园林,大兴土木,建升庵祠,祀升庵像,台榭亭宇,花木竹石,靡不匠心独运,奠定了今日桂湖的基础,桂湖从此成为了西蜀名园。园内有众多桂花,且不少名贵品种。金秋时节野外一片金黄菜花,十里飘香,颇有特色。今日桂湖园林,基本保存了百年前的布局。

  桂湖总面积为五万平方米,湖面约占三分之一,形如一横卧琵琶。两条半堤和几座桥榭,将湖面隔为六个景区。湖上荷花、岸上桂花及杨柳,将桂湖打扮得美丽动人。祠外别有楼台亭阁、桥榭廊庑约二十座,古朴典雅,玲珑剔透,主次分明,远近照应,形成了桂湖园林所独具的风格。

  相关诗词

  君来桂湖上,湖水生清风。清风如君怀,洒然秋期同。君去桂湖上,湖水映明月。明月如君怀,怅然何时辍?湖风向客清,湖月照人明。别离俱有忆,风月重含情。含情重含情,攀留桂枝树。珍重一枝才,留连千里句。明年桂花开,君在雨花台。陇禽传语去,江鲤寄书来。

  (明·杨慎《桂湖曲·送胡孝思》)

  新都名贤相,定策诛群邪。升庵亦通才,万卷丹铅加。有园不得归,塞耳礼讼哗。空第作传舍,后人攀秋花。过客聊寄帑,故相不为家。惨淡还幽香,自然渌水涯。虽非平泉木,固胜拙政茶。回文何哀怨,金齿日已斜。名福古难并,多陈徒咨嗟。

  (清·张之洞《秋夜宿桂湖》)

  十里荷花海,我来吁已迟。

  小桥通野港,坏艇卧西陂。

  曲岸能藏鹭,盘涡尚戏龟。

  倾城游女盛,好是采莲时。

  (清·曾国藩《桂湖》录一)

  德业当从学问新,朱明第一有词臣。

  簪花髻在狂名远,大礼疏传戆谏真。

  考古每依唐卷本,着书多启胜朝人。

  蜀中妙曲谁堪和,丛桂娟娟拟卜邻。

  (现代·吴虞《桂湖公园怀文宪杨升庵先生》)

  北郭聊为几日游,又攀丛桂作中秋。

  小车漫逐轻尘远,异地还闻晚角愁。

  噩梦自生知道浅,狂霖何止为花忧。

  居人晴雨都成碍,况见连塍稻未收。

  (现代·谢无量《桂湖中秋》)

  东湖

  东湖在新都区新繁镇,是四川现存最古老的文人园林,北宋政和八年(1118)《新繁卫公堂记》称:唐代节度使李德裕曾植有楠树,其后有堂,即以其字命名为文饶堂,后改称卫公堂。

  向称西蜀名园。

  李德裕(787~850)字文饶,赵郡(今河北赵县)人。唐相李吉甫之子。大和四年(830)

  任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副使;七年入相。在牛李党争中数起数落。宣宗时受牛僧孺党打击,贬崖州司户,卒于任所。一生雅好着述,居高位而不辍。

  东湖占地一万八千平方米,选址幽静,借景入园,园中凿湖,引入湔水,水面约五千平方米,凿湖之土堆成小山,状似蝙蝠,号蝠崖。山水之间,缀以楼台亭阁、廊轩桥榭、堂庑舫祠二十余所,有后人补书的匾额三十余幅,碑碣多通,植被以高大乔木为主,辅以古藤幽篁,既有人文之美,复得自然之趣。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周啸天作品集
楚汉风云录:史记精华历代名人咏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