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评论 > 《每天学一点文学常识》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8章 诗歌王国采风(2)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每天学一点文学常识》 作者:杨青芝

第18章 诗歌王国采风(2)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王昌龄在墙上画上第二道。王之涣自以为得名很久了,不料接连落空,心里不是滋味,赶忙站起来,指着最年轻俊美的一位歌伎说:“那位梳着双髻,云鬓像秋水,现在正红得发紫的歌伎,你们看到没有?”高适和王昌龄都点了点头,王之涣继续说:“看她所唱的,一定是我的诗歌。”过了一阵,终于轮到那位他们等待的人了,她轻展歌喉,声如黄莺,唱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正是王之焕的《凉州词》。

  这个故事当然有传说的成分,诗人和诗歌也很难截然分出高下。不过,《凉州词》被称为“唐代绝句压卷之作”也是有道理的。因为,除了本身意蕴音节美和易于传唱,还有就是它将边塞诗的苍凉、游子思妇诗的哀怨、北国的苍凉、南国的柔美融为一体了。黄河远上白云间,究竟到哪里是尽头?究竟有多远?万仞山中古城,又是多么的苍凉,北国的羌笛诉说着什么呢?南方的杨柳依依,细雨霏霏,实在是太遥远的景象啊!思妇,戍客之悲,那是语言不可言说的,诸多心事心情,只有随这笛声呜咽。

  诗歌顶峰上的顶峰

  张若虚一生只留下两首诗,然而仅仅《春江花月夜》一首就足以让他名垂诗史。闻一多先生誉之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春江潮水浩渺无边,好像与无边无际的大海连接在一起。江潮涌动之中,一轮明月犹如大海之子跃出水面。这是对春天的赞美,也是对生命的咏叹。“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朗天、静月、白沙,朦胧而空幻,花香、露莹、人俏,转眼便成空。

  开篇八句在为我们描绘春江花月夜的奇丽之景时,将春、江、花、月、夜五字逐字吐出,又暗合游子思妇离愁别恨的主题。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广袤的天地之间,月孤,人亦孤。诗人的苦闷无由发泄,只有抬头问月。“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人有生死,代有兴亡,岁月如流水无情流逝,而江月却永不变更。此八句由永恒的江月之景转向对人生短暂的慨叹,以移情手法将痴妇对游子的苦苦等待巧妙地表达出来。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白云飘忽不定,恰似游子在外飘荡,不知落脚何处。诗人从而实现了由上文写景到下文抒情的过渡。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写游子想象中的楼头思妇情态。“月徘徊”明写月而暗写楼头思妇因相思而辗转无眠。“卷”、“拂”两个动作明写月光,实写思念,点出思妇的痴情一片。“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两人相望同一个月亮,却看不到对方,希望能像月光那样陪伴在游子身旁。思妇的痛苦达到极致,全诗也达到高潮。此八句用以己推人或说“心已神驰至彼,思从对面飞来”的艺术手法,描写游子想象中的思妇情态。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闲潭”,一写潭水幽静,二衬思妇寂寞情怀。“落花”,春去也,暗写思妇在相思之中美好容颜将逝。最后八句用消归法,将春、江、花、月、夜五字逐字收回。首尾遥相呼应。诗人用了落花、流水、长路、残月等伤感之词,进一步把月夜将尽、梦境难以实现的惆怅之情烘托得淋漓尽致。

  “诗佛”的送别名诗

  王维的诗富有禅意,所以他被称为“诗佛”。不过诗人也有生活中真情和深情的一面,如他的送别名诗《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柳色新”不仅是用春光好而反衬别情,还包含了“折柳送别”这一习俗。古人分别时很爱好折柳相赠,也爱好在柳下送别,只因为那一寸寸的柳丝,便代表着寸寸的情谊与不尽的依恋。尤其是在文人墨客中,成为一种时尚。送别的地点多在长亭、桥头或大堤。送别时不仅折柳相送,饯行饮酒自然也是少不了的,诗人们当然更要吟诗赋词以相赠。

  这首诗又叫《赠别》、《渭城曲》、《阳关曲》、《阳关三叠》。大约作于安史之乱前,这是古代送别诗中的名作。前二句起兴,于清晨景物中特写那“青青柳色”,这是由于古人讲究折柳以送别,有人认为“柳”还有“留”的意思,取谐音,表达对朋友挽留、惜别之意。当然,折柳送别作为一种非常普遍的文化习俗,不是一个“谐音”就能囊括的。清朝褚人获在《坚瓠广集》卷四中提出:“送行之人岂无他枝可折而必于柳者,非谓津亭所便,亦以人之去乡正如木之离土,望其随处皆安,一如柳之随地可活,为之祝愿耳。”柳树和其他树木相比,其特点是“随地可活”,这正可以拿来祝愿远别的人,到了异地后,随遇而安,能够很快地融入当地的人群中,一切顺遂。

  这一说法便有了深刻的哲理性和更高的文化品位。但是,我以为这还不是“折柳送别”这种文化习俗的最初缘由。它最早的渊源应该是《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几句古诗。因为这句诗来自《诗经》,而且是名句,读书人都很熟悉,而且“杨柳依依”表达了战士出征前怀家恋土的离情别绪,为后来的送别诗奠定了文化基调。自此之后,文学作品中就经常用“杨柳”这个意象来表现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诗歌紧接着下面两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将深切的惜别、关切、担忧等复杂的感情寄寓在“劝酒”这一举动之中。“西出阳关无故人”,一言朋友所去之地陌生,二言那里人迹稀少;三言你我朋友自此一别,则知己难求。如此,则对友情的珍惜,对离别的无奈,对朋友的关切,尽蕴于杯中矣。所谓“惜别意悠长不露”,情真意切而不说破也。

  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朋友间的离别之情。它没有特殊的背景,却有着深挚的惜别之情,这就使它适合于绝大多数离宴别席演唱,后来编入乐府,成为一首流行、传唱持久的歌曲。

  你所不知的《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徐志摩的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再别康桥》牵动了多少人的心。

  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至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并邂逅了当时被称为“中国第一才女”的林徽因,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此前徐志摩是立志从政的,来到康桥后受到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影响步入诗坛,可以说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激情。1928年秋,诗人再次到英国访问,故地重游,在归途的南中国海上勃发了诗兴,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可以说“康桥情结”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

  《再别康桥》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全诗共写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康桥之美,那河畔的金柳、波光里的艳影、软泥上的清荇、榆荫下的一潭,构成了一幅宁静、秀美的大自然的画面。但诗人对其情有独钟却是因为康桥之美与他在此生活过的美好青春回忆交融在一起,并因诗人必须离去、天各一方而更加留恋。二是写出了诗人的心绪之乱,在平和舒缓的抒情基调中,诗人的内心世界其实是不平静的,“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艳影的波动荡漾,暗示出心境的不平静。“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萍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彩虹是诗人“理想”和“梦”的象征,它被“揉碎”再“沉淀”,也是诗人心绪之乱的象征性写照。三是写离别之怅,康桥是诗人知识启蒙的地方,那里寄托着诗人太多的美好回忆和青春岁月,于是再别康桥的那种惆怅和迷惘便萌生于心,难以解脱,所以“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闻一多和徐志摩共同主张“新格律诗”,此诗是最完美的实践。整个诗篇排列整齐匀称,可谓“建筑美”。诗中意象众多,皆鲜明艳丽,情与景和谐互渗,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无愧“绘画美”。诗歌节奏统一,形式对称,第一节与最后一节诗在内容上呼应,给人一种循环往复的旋律感,自显“音乐美”。

  对于这首诗还有一种解释,诗人心中的所谓康桥,其实也就是林徽因的代称。林徽因此时已经与梁思成结婚,而诗人也陷入与陆小曼的交往。这实际上也可以理解为是对于逝去的美好爱情的一种无奈。徐志摩最后因为坐邮政飞机去听林徽因的报告,途中坠机而亡,让后人无限欷歔。

  《再别康桥》一诗,可以说是感情真挚,内涵丰富,“三美”具备,读来让人意犹未尽,回味无穷,堪称徐志摩诗作中的绝唱。

  特洛伊战争是为绝世美人海伦吗

  荷马史诗相传是由盲诗人荷马写成,包括《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伊利昂纪》讲述了特洛伊战争的故事。爱神给帕里斯一种迷药,使得希腊最美的女人、斯巴达国王墨涅拉俄斯的王后海伦无可救药地爱上了帕里斯,心甘情愿和他私奔。希腊各部落为了帮助墨涅拉俄斯夺回王后,公推迈锡尼王阿伽门农为首领,组织了十万大军和千艘战船,渡海攻打特洛伊。

  战争进行了十年,最后,奥德修斯设计,假意退兵,将藏有伏兵的木马弃于特洛伊城外。特洛伊人将木马作为战利品推入城内,终于遭致灭顶之灾。当夜,希腊军里应外合,终于攻破了特洛伊城,并达到了战争目的——夺回了海伦。最初,希腊的元老们是反对为一个女人打仗的,但当海伦走进元老院时,老人惊叹她的美,异口同声说为这个女人打一场战争是值得的!

  那么特洛伊战争真的是为了一个女人吗?当然不是。只不过这样更“诗意”一些而已。经考古发掘证明,这场战争是历史事件。特洛伊古称伊利昂,位于小亚细亚西北海岸,根据当时的航海条件和地理位置看来,这个地区控制了古代通向黑海的通商路径,而黑海又是古代西方通向东方的必经之地,为了获得东方的粮食和财富,地中海东部人民不惜一次又一次冒险渡海去攻下这个要塞。公元前12世纪初,希腊半岛上一些文化发展相对落后的部落,曾经组成联军,渡过爱琴海向特洛伊发动进攻。战争持续了整整十年,最终以特洛伊城被焚毁而告终。这是一场古希腊人为掠夺财富和奴隶而进行的部落战争。

  《伊利昂纪》的故事是以阿基琉斯的愤怒为开端,随希腊联军的内讧结束而到了尾声,而事情的起因不过是因为身为主帅的阿伽门农蛮横地夺走了阿基琉斯的一名女俘,这里很难说有爱情,但是表达了古希腊男人对美的追求,因为将拥有美本身作为一种目的,所以才将美和荣誉、财富联系在一起。

  诗人们还描写了“情”,如阿基琉斯的朋友帕特洛克洛斯被赫克托尔所杀,阿基琉斯就抛下与阿伽门农的仇怨重上战场。

  他杀死了赫克托尔,并将其尸体拖在战车后泄恨,但当赫克托尔的老父亲想赎回儿子的尸首时,阿基琉斯出于对老人的同情答应了。英雄的人情味感人至深,但事实上,那时的诗人还不是很会说谎,他忠实地记下了“赎回”的事实。赎金才是硬道理。希腊英雄不只是抢回了海伦,也是满载金银财宝和奴隶而归,这就是战争的目的。我们要注意文学与历史的不同。

  文学大奖览胜

  诺贝尔文学奖离中国有多远

  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是瑞典著名的发明家和化学家,一生共获得85项发明的专利权,至去世积累了3122万余瑞典法郎财富。根据他的遗嘱,瑞典政府建立“诺贝尔基金会”,负责把基金的年利息按五等分别授予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方面有最重要发现的人,在文学方面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及为世界和平事业尽到最大努力或做出最大贡献的人。现在奖金高达140万美元。

  迄今为止,纯粹的中国文学家还没有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纯粹的中国作家离诺贝尔文学奖有多远?人们有各种说法,有的说中国有五千年文明史而不能获奖,可见是评奖本身有问题;有人说是翻译得不好;有人说是中国文学和文化不易为西方理解和接受。我们不想介入这些争论,只想通过鲁迅拒绝提名来表述一下我们的观点。

  1927年,来自诺贝尔故乡的探测学家斯文·海定到我国考察时,这位爱好文学的瑞典人与刘半农商量,准备推荐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也许斯文·海定只想为中国作家争取一个名额,并没有涉及具体人选,是刘半农想到了鲁迅。刘半农托鲁迅的好友台静农去信征询鲁迅的意见。鲁迅回信说:“诺贝尔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何限,他们得不到。你看我译的那本《小约翰》,我哪里做得出来,然而这作者就没有得到。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奖赏金的人,瑞典最好不要理我们,谁也不给。”

  我觉得,诺贝尔文学奖评定作家的成就,非常看重实际影响的深度和广度,对一民族境况和情感的再现,对人类思想和灵魂的影响,使用某种语言创造杰作而奠定和提升了这种语言写作的地位。前两个方面鲁迅可谓20世纪中国文学第一人,语言写作方面,鲁迅在文言文向白话文转型的过程中,应该说是语言运用最优美的作家之一,但是整体上,当时的白话文写作还是不够成熟的,所以今天的中国人读鲁迅的小说还不一定能够很自然地把握其意蕴,翻译到国外就更难、更不容易接受了。还有,他的小说创作确实是单薄了一些。有质无量也不足以论最高成就。

  今天有谁超过了鲁迅吗?起码,思想解放不过三十年,也许积淀还不够吧。

  老舍与诺贝尔文学奖

  据一些文章称,“文革”初期,瑞士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在不知老舍已经跳太平湖自杀的情况下,已经决定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老舍,后来得知老舍已不在世,按照只授给在世者的规定,只好作罢。真相如何,按照委员会五十年的保密规则,还得十年才能揭示。

  那么,老舍是否有资格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呢?就诺贝尔奖也会评出不够好的作家和漏评好作家的现象来说,中国够资格的人还是有一些的,至于是否能够获奖则有一定的偶然性和多方面的具体原因。我们只是就老舍创作本身来说说。

www/xiaoshuotxt/n e 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杨青芝作品集
每天学一点文学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