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评论 > 《读诗(第一卷)》在线阅读 > 正文 第5章 穿越词语(3)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读诗(第一卷)》 作者:潘洗尘等

第5章 穿越词语(3)

  结石宝宝在唱儿童的歌:

  宝宝已不再需要但成人需要

  幼小的生命不再需要

  但行将腐烂的身体需要

  脆弱的血管不再需要但大地的经脉需要

  宝宝的肾不再需要但某些人的心需要

  血红的还是白色的点滴

  从宝宝的肾中流出

  最后要回流到成人的心脏

  据称: 天使在空中飞过时

  地上的人们一声不响

  坟茔里的儿童

  坟茔里的儿童如菩萨

  他们并不像莲花般清洁

  也没有净瓶护身

  说这话的人却已成为大师

  谀词铸成了宗庙

  这故事等同于

  用一杯牛奶便可杀死一个孩子

  这世上总有人以仁者自诩

  双手合十时他们面目不清

  赫赫有名的照片

  赫赫有名的文章

  赫赫有名的纪念

  一个地点的悲剧性更名

  让多少活着的人又死去

  一个可耻的词让儿童从坟茔里

  再跌下一层

  一切都在三分钟之内消亡

  再无良心可以言说

  再无愤怒长出人心开出漫天花朵

  为坟茔里的儿童扎满花冠

  胡惠姗自述

  ——感谢刘家琨叔叔

  修建了胡惠姗纪念馆

  我的同学谁来纪念?

  他们躺在何处我找不着

  他们的名字再也无人知道

  他们也有父母父母也像火焰般燃烧

  他们也有脐带脐带把父母的命

  往地下缠绕

  他们一样也有乳牙再也无人收藏

  再也没有第二所学校能让我们入读

  再也没有天堂里也没有

  再也没有人间父母为我们流泪

  再也没有天堂里也没有

  这是世界上最长的裂缝

  把我们一并吞下剩下的

  只有数字庞大大到让更大数目的人流泪

  当纪念我的水泥标号

  超过学校我瘦小的身体

  能否把强壮的大地抬起

  我能否翻个身把地底的能量送出去

  让上面的人看到

  整个班级的身体都压在这里

  男女同学的躯体冒出

  像石缝里的鲜花冒出最后的鲜美

  一声不响的我们

  已不能让某些人看见

  曾经是怎样的能量把学校变成废墟

  我能感觉到:在我头上

  人们已不再疼痛除了我父母

  大地已不再震颤除了偶尔的闪电

  花重开清风重来歌又唱

  再也没有了为时两月的愤怒

  我叫胡惠姗

  生于1992年10月11日

  没于2008年5月12日下午2时28分

  享年15岁零6个月23天,

  火化时间2008年5月15日

  我叫胡惠姗

  生前喜欢文学,梦想成为作家

  对父母而言我留下的不多:

  照片,书包,笔记本,乳牙,脐带……

  对旁人而言,我什么也没留下

  我叫胡惠姗

  但愿我从未出生从未被纪念

  从未被父母抱在怀里

  从未让他们如此悲痛

  但愿依然美丽的是15岁的笑脸

  而不只是一个城市的名字

  上书房、下书房

  上书房、下书房

  在四川彭州白鹿乡

  宛如圣母院那著名的教堂

  我们在门口照相

  闪光灯点亮殖民者的尖塔

  那些坚忍而努力的传教士

  令人不安他们点亮

  乡间的盲目和沉默

  在上书房和下书房

  拉长了的白烟

  好比脱缰野马在天上

  乱石点头

  横布草丛中,青葱被刮削成半山

  我将拍下这些工业云彩

  还有大片的化学山水

  以教堂为背景

  肮脏的污水

  正在冲洗那些贫困数据

  在四川彭州白鹿乡

  上书房、下书房

  宛如圣母院新人们成对捉双

  拍下这些工业云彩

  婚纱照包裹了衰弱的天使

  高跟鞋踩踏传教士的天堂

  宛如圣母院新人们成对捉双

  拍下这些化学山水

  祝福、祷告、洗礼

  这些都不被新人们需要

  好比千只白鸽白生生地飞到天上

  白生生的新娘站满了拱廊

  上书房、下书房

  在四川彭州白鹿乡

  突然来了天崩地裂的一声响

  塌了下来那些工业云彩

  那些化学山水那些乡镇工厂

  死亡震倒了宛如圣母的大教堂

  死亡呑下了正在亲吻的新郎和新娘

  白生生的婚服化为满地泥浆

  倒地的新人们将干枯为骨

  倒地的手指上钻戒在发亮

  照片上他们十指紧扣,

  尘土中新人执手不老

  上书房、下书房

  没有了水洗过的圣母大教堂

  招魂术(6首)宋琳

  无语

  一片瓦砾就能置人于死地

  五彩的地震云美过虹霓,像谎言制造者

  愿望中最小的,逗留在咽喉

  那个钻石形状的词被刹那所掩埋

  遗恨在黑暗中睁着眼,守候没有的苍天

  另一些人赶来,呼叫,找寻,挖掘

  在相隔着一座泪桥的距离内

  悲怆的招魂总括为一句:“娇儿,你在哪里?”

  他就这么走着,从废墟到废墟

  穿着白色的苦难,或许已经精神失常

  而附近,一个死去的母亲用最后的乳汁

  运送她来自另一个世界的爱

  婴孩获救了,代表新人类活了下来

  秦始皇陵的勘探

  七十万奴隶的劳作算得了什么?

  在骊山苍翠的一侧,他们挖,他们挖。

  再重的巨石终比不上强秦的课税,

  撬不起的是公孙龙子的坚白论。

  痴迷的考古学家在烈日下勘探,

  且为我们复现出,无论过去、现在、

  或将来,各种暴君的癖好:

  生前的奢华,死后无限的排场。

  七十万奴隶,七十万堆尘土。

  上蔡的李斯还能到东门猎几回兔子呢?

  阿房宫固然华美,经不住一把火烧,

  肉体的永存有赖于神赐的丹药。

  空旷的帝国需要一些东西来填满,

  需要坚贞的女人为远征的夫婿而哭泣,

  六国亡魂该听得见长城轰然倾颓吧?

  该知道,地狱之塔奇怪的倒锥体。

  但这深处的死亡宫殿却是有力的矩形!

  在令人窒息且揣摩不透的中心,

  我猜测,祖龙仍将端坐在屏风前,

  等待大臣徐福从遥远的渤海归来。

  而机关密布中的弩矢是否仍能射杀?

  弓着身,模拟百川和大海的水银,

  柔软且安详地熟睡着,一朝醒来,

  会不会吐出千年的蛇信啮咬我们?

  隔着木然的兵马俑,在相邻的坑道里,

  殉葬的宫女和匠人吸进了最后一口空气。

  封墓的瞬间,透过逆光,他几乎看见

  一只侧身的燕子逃过了灭顶之灾。

  钥匙笑吟吟

  雪中出现的会是谁呢?

  圣雅克塔上站着这座大城的瞭望者。

  你笑吟吟转出街角,

  拿着——像一个老水手,

  两手空空时似乎也这么拿着

  钥匙的允诺,它在雪中闪烁。

  你家客厅的地板像甲板,

  被某个善良的夜枭摇着,

  在它的大氅下我赢得一夜的熟睡。

  穿越了一些我体内的隧道和洞穴,

  陡峭或平缓的心之纬度,

  太阳爬上饰花铁窗栏。

  你卧室里的灯还亮着,

  书摊在枕边,肖像中的策兰

  在你的夜中忧郁地望着你。

  我又要走了,鞋带上的冰碴儿融化了,

  我听见钥匙在锁孔里笑吟吟,

  并照亮了远方的雪。

  一个拉萨女人

  世界无非是这条街。正午,格萨尔王的马鬃

  像云朵飘动。手在转经筒上感觉到

  胎息的热量。雾升上来湮没她。

  男人们需要逸事,趺坐诵经,喝酥油茶,

  谈起从前宫中的秘闻。白头翁闪闪烁烁。

  拉萨河,祖母的河,祷歌悠长。

  我从未去过拉萨,但我看见她,

  怀里揣着那包盐,走在回家的路上。

  风撩起蒙昧的鬈发吻她的脖颈。

  每一个山峰都是神,谁能说它们不是神?

  正如耳环、家庭的成员、

  她信仰的基础,谁能说不是生来如此?

  我的想象不会比她身上金色的汗毛更真实,

  不敷玄笔,或添枝加叶。当盐在锅中噼啪作响,

  秃鹫也已清理完死者的腑脏。

  父亲的迁徙

  他们找不到你。在当年草草埋葬你的山冈,

  风布好了迷魂阵,那片故土在漂移。

  长得过于茂盛的蕨像梦中的植物,

  拉扯下午的阴影。我们沿溪谷,缓缓走上来,

  带着被抹去标志的记忆的黑地图,

  紧随气喘吁吁的收尸人。

  你躺在那些肥硕叶子的大氅下,

  在死的庇护下你躲得很严实。

  答应我们,父亲,出来吧。再也不用捉迷藏了。

  你的纽扣像白垩纪的小海贝——

  这家族的圣物也被小心安放在瓮中。

  现在,我们让你再度迁徙,

  飞行在迫害者的笑声够不着的地方。

  父亲最后的日子

  指甲划过圆形监狱的墙:我绕着小巷走。

  我多愿它是一面鸣响的高帆,

  那么我——海盗,站在船头。

  我回家,但那个临时住所已贴上封条。

  我看见一个箱子在下沉,而我们全都在里面。

  妈妈抛来缆绳,没有人接住——只一瞬,

  它变成了光束。

  父亲的太阳穴:幽蓝的指南针,

  在颤抖中渐渐平息了愤怒。

  我多愿是一只沙鸥,

  飞过时瞥得见这老游击队员,

  倚墙而坐,在粗糙的草纸上写诗:

  “一首伟大的歪诗”——

  将题献给刽子手。

  你写啊写,从祖屋秘密的阁楼,

  到交通线上的兰花渡;从荔枝与柑橘

  碰响的海岸线,到深溪放排者发射的圆木。

  多少猿啼的夜晚,多少侥幸的生还。

  车裂的阿岚和被剜去半个乳房的汤银钗们,

  全都在对岸向你招手,喊着你的乳名。

  你回忆着,不知今夕何夕。

  你用冗长的歌谣体叙事诗报答了闽东

  ——那半是神奇半是野蛮的土地。

  岛还是原来的岛,山,绵延无尽。

  你爱过的女人有的在采茶有的去了香港,

  留下你,来到这平静、无悔、宽恕的前夜,

  将深深的睡眠融入了血色的黎明。

  1970年代(节选4首)

  ——选自《史记:1950-1976》

  柏桦这首诗难懂吗

  1972年2月的一天,尼克松的专机飞抵北京

  几小时后,他就坐在了毛主席古色古香的书房里

  交谈随即展开,一直持续了十二个小时。期间,

  毛主席写了一首诗送给尼克松毛主席这首诗出自R.特里尔《毛泽东传》(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5月版第481页),在这里,特里尔说:“为欢迎尼克松的到来,毛赠写了一首深奥难懂的诗。”原诗如下:

  老叟坐凳

  嫦娥奔月

  走马观花

  这首诗难懂吗?

  它那超现实主义中的张力

  其实很好懂,在此,我以六字作结:

  感慨、憧憬、局限。

  工基课

  我读初中时,学校已取消了物理课与化学课;

  改为工业基础知识课和农业基础知识课(简称工基、农基)。

  顾名思义,工基、农基的重点就是紧密联系生产实际。

  譬如讲量具一节,我们就运用工厂里常用的度量工具进行

  实际度量,而不像以往物理课那样,只讲米、厘米等单位概念。

  我们还学习电动机(一种当时农村普遍使用的感应电动机)之

  接线方法、保养及检修等,以适应“三大革命运动”这里所说的“三大革命运动”指“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这三大革命运动。的需要。

  可惜我的动手能力、对机械的掌握能力实在是太差了,

  因此常常觉得十分迷惘并且羞愧难当。

  一年、两年的工基、农基就这么过去了,我的知识依然为零,

  只想到毛主席在《西行漫记》中对斯诺所说:“在图画考试时,

  我画了一个椭圆形就算了事,说这是蛋。”

  女建筑工

  当党组织和老工人把泥刀、大铲交给我们时,

  我们就登上六层高楼的脚手架——

  做墙、粉刷、盖瓦、定模……

  现在我们是年轻的女泥工、钢筋工、混凝土工、木工

  掌握了应有尽有的专业与技术

  正为社会主义建筑发挥“半边天”的作用。

  王大妈与《资本论》

  七十年代中后期,全中国突然出现了一股强劲的学习马列理论的热潮;工人、农民、士兵、学生、社会闲人等,不分男女,无不每日捧读《共产党宣言》《反杜林论》《哥达纲领批判》《国家与革命》……更有甚者,那就是啃读艰深的《资本论》。我当时正读高中,班上有位沉郁的女生就成天钻研《资本论》,引来无数男生的崇拜。但我还认识更厉害的人物,且看下面:

  重庆棉纺厂的老工人王大妈,年近五十,文化又低

  但读《资本论》却干劲冲天,许多年轻人都比不上她;

  同时,她还是厂里理论研究小组的成员,虽年纪最老

  但用功最勤;一年四季,无论节假日或周末晚上

  她都在厂里图书馆读书,直到闭馆人催她离开。

  她为何对马列有如此深的热爱?据她说是出于对旧社会的恨:

  八岁当童养媳,十三岁做童工,又没钱读书,怎一个惨字了得。

  解放后,上了夜校,认了字,从此有了强烈的翻身感;

  后来“阶级斗争”、“路线斗争”又来了,这使她意识到

  理论上的盲人识别不了政治上的骗子;要干革命,

  必须精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此,她决定强攻《资本论》。

  理论学习谈何容易,王大妈首先碰到了哲学的困难

  加上记性差、工作忙,但一想到自己的重任和使命,

  她就拼了命地硬上蛮干。平时学习,别人学一遍,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潘洗尘等作品集
读诗(第二卷)读诗(第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