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评论 > 《菜根谭谋略全本》在线阅读 > 正文 第38章 概括篇 (3)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菜根谭谋略全本》 作者:洪应明

第38章 概括篇 (3)

  李林甫死后,家人被流放岭南,财产籍没入库,而他自己也被开棺,剥下锦袍玉带,换成薄板小棺,以庶人待遇被草草掩埋在长安城外的乱坟岗上。想当初,李林甫何等了得!附和帝王,结交宦官嫔妃,窥伺上意,顺风承旨,口蜜腹剑,主政十九年,不知剪除了多少能人!

  蔡京事发后,被流放至岭南韶关。商人们听说是蔡京,从开封到长沙的三千里路上,蔡京很难买到一口饭、一杯茶,一路尽是骂声。到长沙,无处安歇,只能住进城南的一座破庙,病困交加,饥寒交迫,饿死了。蔡京没银子吗?临行时,他的金银财宝装了满满一船,身边还带有三个女人呢!

  常言道:“善恶到头终须报,只挣来早与来迟。”无论是善报,还是恶果,都遵循着“近及己身,远报子孙”的规律,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孤立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都是上有祖宗下有子孙,处在一个生生不息的大链条中。所以,我们都不能只为自己考虑,应该不忘前人创业的艰难,珍惜他们打下的江山,努力将前人的精神发扬光大,同时,相对于子孙又必须心存责任,为使后人能过上更好的生活而奋斗。这种努力和奋斗,不只是指得到更多的物质财富,而是要把优秀品质代代相传。勤俭善良、宽厚仁慈、兼济天下,这些可贵的君子气节和精神财富,更应通过言传身教一代代流传下去。如果只一味想为子孙留下更多的物质财富,而不注意培养这些优秀品质,那么无论多少财富都难以长久!

  得人之得而不自得,适人之适而不自适

  ■ 一

  峨冠大带之士,一旦睹轻蓑小笠,飘飘然①逸②也,未必不动其咨嗟③;长筵广席④之豪,一旦遇疏帘净几⑤,悠悠焉⑥静也,未必不增其绻恋⑦。人奈何⑧驱以火牛⑨,诱以风马⑩,而不思自适其性哉?

  迷津指点:

  ①

  飘飘然:形容人的气度、神态超凡脱俗。前蜀·杜光庭《神仙感遇传·真白先生》:“率性轻虚,飘飘然颇有云间兴。”

  ②

  逸:闲适,安乐。

  ③

  咨嗟:赞叹。《楚辞·天问》:“何亲揆发,定周之命以咨嗟?”

  ④

  长筵广席:长筵,宽长的竹席。多指排成长列的宴饮席位。三国·魏·曹植 《名都篇》:“鸣俦啸匹侣,列坐竞长筵。”广席,众多坐席,谓满座。长筵广席,形容宴客场面的奢侈豪华,宾朋满座。

  ⑤

  疏帘净几:疏帘,亦作“踈帘”。指稀疏的竹织窗帘。几,本义为古人席地而坐时有靠背的坐具,后专指有光滑平面、由腿或其他支撑物固定起来的小桌子。净几,干净的几席(几和席,为古人凭依、坐卧的器具)。

  ⑥

  悠悠焉:悠悠,形容从容不迫,悠闲自在。唐·崔颢《黄鹤楼》:“白云千载空悠悠。”焉,后缀,表示状态,用于形容词、副词之后,相当于“然”、“样子”。

  ⑦

  绻恋:犹眷恋,爱恋不舍,清·方文《双松歌为杨嘉树等人寿》:“偶因贸药至桐子,绻恋遂家此山陬。”

  ⑧

  奈何:怎么,为何。《礼记·曲礼下》:“国君去其国,止之曰‘奈何去社稷也’;大夫曰‘奈何去宗庙也’;士曰‘奈何去坟墓也’。”

  ⑨

  火牛:古代火攻的一种战具。此处比作放纵欲望,追逐富贵。

  ⑩

  风马:风,放荡。风马,放荡的马。此处比喻欲望。

  古文译读:

  峨冠大带的达官显贵,一旦看到身穿蓑衣、戴着斗笠的平民悠然自得、闲适安逸的样子,不见得不发出由衷的赞叹;宾朋满座的富家豪门,一旦遇到稀疏窗帘、窗明几净、悠闲自在、安然宁静的环境,不见得不增添眷恋的情怀。世人为什么屈从于富贵显达的驱使、权谋欲望的诱惑,而不考虑自然适合自己天性的生活呢?

  ■ 二

  古德云:“竹影扫阶尘不动,月轮穿沼水无痕。”吾儒云:“水流任急境常静,花落虽频意自闲。”人常持此意,以应事接物,身心何等自在。

  古文译读:

  古代有位高僧说:“竹子被风吹动,它的影子虽然在台阶上掠过,可是地上的尘土并不因此而飞动;月亮的倒影虽然穿过池水,可是水面上并没有留下痕迹。”儒家一位学者也说:“不论水流如何急湍,只要我能保持宁静的心情,就根本听不到水流的声音;花瓣虽然纷纷谢落,只要我的心经常保持悠闲,就不会受到落花的干扰。”一个人假如能抱以这种处世态度来待人接物,那么不论是身体还是精神该多么自由自在!

  ■ 三

  晴空朗月,何天不可翱翔,而飞蛾独投夜烛;清泉绿草,何物不可饮啄,而鸱①偏嗜腐鼠。噫!世之不为飞蛾鸱枭者,几何人哉!

  迷津指点:

  ①

  鸱:猫头鹰一类的鸟。李商隐《隋师东》:“岂假鸱在泮林。”

  古文译读:

  晴朗的夜空,明月高照,天空可任意翱翔,而飞蛾偏偏要在夜间扑向烛火;清泉流水,绿草野果,哪一种东西不能充饥果腹,而鸱偏偏爱吃死老鼠。唉,世界上能不像飞蛾、鸱那样犯傻的人又有几个呢!

  记得有这样一个关于城里猫与乡下猫的寓言故事:城里猫与乡下猫曾经都在乡下以捉鼠为生,城里猫随着主人向城里迁移而摇身一变成为城里猫。有一天,城里猫写信邀请乡下猫去城里享受悠闲的生活,乡下猫很是高兴,立即动身前往。乡下猫看到豪华干净的房子与那些美味的食物非常羡慕,然而就在它美美地享受美味的时候,忽然,房门开了,城里猫的主人进来了。主人见有一陌生猫在吃他爱猫的食物,拿起东西就打,乡下猫吓得飞也似的逃了出来。它拼命地奔跑着,心里想:“还是乡下的生活比较适合我,虽然每日捉鼠很辛苦,但不用担惊受怕,虽然忙碌,但很快乐。”

  人和动物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空间和生活方式,都有各自的性格特点和优缺点。谁也不甘愿平庸地度过自己的一生,但一个人的处境是苦是乐与客观环境并不一定有直接关系。就像一个不爱珠宝的女人,即使置身于极其重视虚荣的环境,也无伤她的自尊。正如寓言故事里的乡下猫,它被打的悲剧就在于它的盲目性,而它在乡下能自食其力,就在于它清楚自己的实力。

  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一个人一定要找准自己的位置,接受真实的自我。性格就是命运,爱好就是方向,兴趣就是资本,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找准自己的位置才是真好。

  春秋时代有一个名叫孙阳的人,因为对马非常有研究,所以被人们称为伯乐。

  一次,伯乐受楚王的委托去购买一匹能日行千里的骏马。伯乐向楚王说明,千里马少有,找起来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寻访,请楚王不必着急,他尽力将事情办好。

  伯乐跑了好几个国家,到盛产名马的燕赵一带仔细寻访,辛苦备至,还是没发现中意的良马。一天,伯乐从齐国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进。马累得呼呼喘气,每迈一步都十分艰难。伯乐对马向来亲近,不由走到跟前。马见伯乐走近,突然昂起头来瞪大眼睛,大声嘶鸣,好像要对伯乐倾诉什么。伯乐立即从声音中判断出,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

  伯乐对驾车人说:“这匹马在疆场上驰骋,任何马都比不过它,但用来拉车,它不如普通的马。你还是把它卖给我吧。”驾车人认为伯乐是个大傻瓜,他觉得这匹马太普通了,拉车没气力,吃得太多,骨瘦如柴,就毫不犹豫地同意了。

  伯乐牵走千里马,直奔楚国。伯乐牵马来到楚王宫殿,拍拍马的脖颈说:“我给你找到了好主人。”千里马好像明白伯乐的意思,抬起前蹄把地面踏得啪啪作响,引颈长嘶,声音洪亮,如大钟磐石,直上云霄。楚王听到马嘶声,走出宫外。伯乐指着马说:“大王,我把千里马给您带来了,请仔细观看。”楚王一见伯乐牵的马瘦得不成样子,认为伯乐愚弄他,有点不高兴,说:“我相信你会看马,才让你买马,可你买的是什么马呀!这马连走路都很困难,能上战场吗?”伯乐说:“这确实是匹千里马,不过拉了一段时间车,又喂养不精心,所以看起来很瘦。只要精心喂养,不出半个月,一定会恢复体力。”楚王一听,将信将疑,便命马夫尽心尽力把马喂好,果然,马变得精壮神骏起来。楚王跨马扬鞭,但觉两耳生风,喘息的工夫已跑出百里之外。

  后来千里马为楚王驰骋沙场,立下不少功劳。通过这件事,楚王对伯乐更加敬重。

  伯乐相马的故事虽然很简单,却蕴涵着深刻的道理:只有把合适的东西放在合适的位置才能发挥出价值。故事中的农夫将千里马用来拉车,不仅浪费了千里马的才能,而且还发现它不如别的马。当伯乐将千里马放在战场上,它就可以驰骋沙场,尽展其能。同样,一个人若是选错了自己的位置,不仅不能挥洒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价值,而且会不断地消磨自信心,从而碌碌无为地度过一生。

  现在社会上很多人都有一个毛病,就是总想找到“最好”的。尤其一些望子成龙的家长请专家为自己的孩子选“最好”的专业,设计“最好”的学习方式,认为这样就可以便捷地达到“最好”的效果。其实不然,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兴趣爱好和不同的能力特长。最好的鞋是最合脚的鞋,而孩子最好的选择也是最适合他的人生道路。毕竟鞋合不合适,只有自己知道。舒服的鞋能让我们跑得更远,同样,适合自己的选择也会让我们更容易获得成功。

  “顺其自然”是道家最崇尚的哲学,“量力而行”是苏格拉底最喜欢说的话。鞋合脚走在路上才轻松舒适,做自己感兴趣和擅长的事就能得心应手。因此,家长们在孩子的人生十字路口面临选择时,要牢牢记住这个朴素的真理:合脚的才是孩子最好的鞋,鞋不合脚再昂贵也要丢弃。同样,如果找到最合适自己的东西,千万不可轻易放弃。

  爱因斯坦是世界著名物理学家,因为他提出了相对论——“质能关系”,从而成为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可是在成功之前,并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可,大家都觉得他并不适合学物理。有一次,爱因斯坦上物理实验课时,不慎弄伤了右手。教授看到后叹口气说:“唉,你为什么非要学物理呢?为什么不去学医学、法律或语言呢?”爱因斯坦回答说:“我觉得自己对物理学有一种特别的爱好和才能。”这句话在当时听来似乎有点自负,但真实地说明了爱因斯坦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和把握。后来,爱因斯坦在物理学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证明了他这种认识和对自己成功之路的选择是何等恰如其分。

  在很多时候,人们总会不顾一切地去追求最好的东西,往往忽略了它是不是适合自己。其实最好的不一定是最适合自己的,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恩怨如浮云,一笑任抛之

  ■ 一

  我有功①于人不可念②,而过③则不可不念;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④则不可不忘。

  迷津指点:

  ①

  功:功劳。此处泛指对他人的帮助和恩惠。

  ②

  念:念叨,挂念。此处有念念不忘的意思。

  ③

  过:过错。此处泛指对他人的歉疚或冒犯的言行。

  ④

  怨:怨恨,仇恨。

  古文译读:

  自己虽然帮助或救助过别人,但不需要常常挂在嘴上或记在心里,不过假如有对不起别人的地方却不可不经常反省;如果别人曾经对自己施过恩惠,我们则应该常记于心,切不可轻易忘记,然而当别人做了亏欠自己的事情,我们却不可不忘记。

  ■ 二

  受人之恩虽深不报,怨则浅亦报之;闻人之恶虽隐不疑①,善则显亦疑之。此刻之极、薄之尤②也,宜切戒之。

  迷津指点:

  ①

  虽隐不疑:对别人的坏事即使是捕风捉影也深信不疑。

  ②

  尤:过分。

  古文译读:

  受人的恩惠虽然很大也不设法报答,一旦有一点点怨恨就千方百计地报复;听到人家的坏事即使是捕风捉影也深信不疑,而对于人家的好事有凭有据也不肯相信。这种人可以说是刻薄至极、冷酷至极,我们应该引以为戒。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崇礼尚德,而以德报怨更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因此,在中国历史上“以德报怨”的佳话不计其数。齐桓公的不计前嫌、蔺相如的相忍为国、韩信的宽宏大量、诸葛亮的以德服人,无不让我们看到历史上智者的容人肚量和仁者的博大胸怀。

  战国时期的四公子之一孟尝君就是这样一个充满睿智的人。当时正任齐国宰相的孟尝君,以广招宾客、食客三千闻名,权倾一时。

  为了挑拨齐王和孟尝君的关系,秦国和楚国趁机毁谤孟尝君功高盖主,独揽大权。受到蛊惑的齐王最终罢免了孟尝君。而那些宾客看到孟尝君被罢了官,一个个都离开了他,只有门下的食客冯谖为他出谋划策。

  后来,齐王召回孟尝君并且恢复了他的宰相官位,同时还给了他原来封邑的土地,又给他增加了千户。得知归期后,冯谖便到边境去迎接孟尝君。快到京城的时候,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孟尝君不禁感叹道:“我素常喜好宾客,乐于养士,接待宾客从不敢有任何失礼之处,有食客三千多人,这是先生您所了解的。宾客们看到我一旦被罢官,都背离我而去,没有一个顾念我的。如今靠着先生得以恢复我的宰相官位,那些离去的宾客还有什么脸面再见我呢?如果有再见我的,我一定唾他们的脸,狠狠地羞辱他们!”冯谖听到这番话,立刻收住缰绳,下车而行拜礼。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洪应明作品集
菜根谭谋略全本菜根谭仙佛奇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