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评论 > 《菜根谭谋略全本》在线阅读 > 正文 第41章 概括篇 (6)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菜根谭谋略全本》 作者:洪应明

第41章 概括篇 (6)

  达官显贵,表现出龙腾般的气概;英雄好汉,像猛虎般打斗决胜;这种种情形冷眼旁观,如同看到蚂蚁被膻腥味道引诱在一起,苍蝇为争食血腥聚集在一起,令人感到万分恶心。是非宛如群蜂飞起一般纷乱,得失宛如刺猬竖起的毛针一样密集。其实,这种情景如果用冷静头脑来观察,就如同金属熔化注入模型会自然冷却,雪花碰到沸水会马上融化一样。

  陶渊明主张“从冷视热,从冗入闲”,故有“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咏叹。一个人在宁静清闲中往往耐不住寂寞,只有到名利场走一遭后才能冷静下来,才会懂得珍惜自然之乐。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从名利场退出的,有些人天生就乐于在名利场起起伏伏,这是他们的人生乐趣,旁人无从评论,但也有一些人愿意从喧嚣中隐身,在宁静淡泊的生活中度过自己的一生。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式生活是很多想要从名利场退出的人所追求的,但身在俗世中,想要摆脱喧嚣是多么不容易,所以想要宁静的人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冷眼观世事,忙中偷闲,在心中开辟一方净土。

  常言道“万物静观皆自得”,热情奔放可以给人以生命力和无限温暖,但是冷静如水有助于思考,判断准确。一个成熟的人待人是冷静的,处理问题也是理智的。看一个人的善恶,不能凭感情用事,更不能凭第一印象,要冷静地、不动声色地看他做什么,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准确地判断一个人。这样突然遇到事情时,才不至于冲动行事,不知所措。因此,冷眼观世事并不是一件坏事,虽然这样的人看起来有些冷漠,但不得不说这样的人在处事方面有一套。

  春秋时期,郑国的郑武公是一个有野心、有谋略的诸侯。他一心想要扩张领土,便打起了邻邦胡国的主意。当时胡国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勇猛善战,用武力当然不容易,想政治渗透也不可能,因为胡汉不相往来已经很久了。经过一番思量后,郑武公决定实施长远战略:将自己的女儿嫁给胡国国王。国王本来就对汉人女子十分喜爱,再加上郑武公的女儿颇有姿色,所以毫不怀疑地答应了这门亲事。新夫人到了胡国,把国王迷得昏头昏脑,整天花天酒地,连朝也懒得上了,对国家大事置之不理。这时,郑武公并没有立即展开进攻。

  又过了几年,郑武公突然召开一次秘密会议,商议要开拓疆土,问群臣向哪一方向进攻。大夫关其思说:“依目前形势看,要扩张势力相当困难。各诸侯国都有攻守同盟,一旦有事,团结一致对敌。唯有一条路可以试一下,那就是向‘不与同中国’的胡国进攻,既可能得到实利,名义上又可替朝廷征讨外族。”这个提议与郑武公的想法不谋而合,但郑武公表现得十分愤怒,大声斥责道:“你难道不知道胡国国君是我的女婿吗?你怎么敢挑拨离间?”关其思认为主公是个顾大局的人,便继续大发议论,唾沫横飞地说出一大套非进攻胡国不可的理由,特别强调,国家大事不可牵扯儿女私情,国君应为国牺牲个人利益之类的话。这时,郑武公表现出一副暴怒的样子,拍着桌子说道:“大胆!你要陷我于不仁不义吗?你想让我女儿守寡吗?好吧,你既然不怕叫别人做寡妇,就先让你夫人尝尝这种滋味吧!来人!把这家伙斩了!”

  其实早在决定把女儿嫁给胡国国君时,郑武公已经作好了牺牲女儿幸福的准备,但表面上还是装出一副慈父心肠,为此更不惜牺牲一位大臣。图大谋,拾亲利,古来如此,尤其是春秋战国这样混战的年代,这样的表里不一可以让对手放松警惕。果然不出郑武公所料,关其思被斩的消息传到胡国后,国王对这位岳父大人感激不尽,于是更加放纵自己享乐,渐渐地连边防都松弛下来,郑国的情报人员也可自由出入。这时,郑武公认为时机成熟,便下令进攻胡国。

  对此,郑武公向群臣解释说:“兵不厌诈,这是欲擒故纵的计谋呀!我对胡国早有主意,牺牲女儿嫁给他,是为探其国防秘密,斩关其思是为使其松懈防备。一旦时机成熟,攻其不意,事成矣。”

  郑武公牺牲了女儿的幸福,换来了领土的扩张。这种牺牲家人的幸福去换取领土的行为,在常人看来太无情了,但是冷静下来思考一下,郑武公的做法在当时看来何尝不是一种高明的计谋。在那样一个年代,诸侯间征战不断,如果不努力扩张自己的势力,难保自己不被别人灭掉,郑武公只不过做了一个国君应该做的事情而已。能够从小家中脱离出来,从大局考虑,牺牲小我,完成大我,正是郑武公冷眼观世事所成就的结果。

  冷眼观世事的人不是没有感情,而是在处理事情时太过理智,理智到让人看着似乎有些无情。日本四大经营之圣之一的稻盛和夫,相信很多人都听过他的名字,他一生中创立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是一位很受人们推崇的哲学家、企业家。

  稻盛和夫是个信仰佛教的人,佛教讲究“爱人”、“善”,稻盛和夫从小受到佛教思想的熏陶,心中常存善念。稻盛和夫年轻时,常有人向他借钱,只要有能力,他就会毫不犹疑地将钱借出去,而且从没有想过要对方写下借条或承诺什么时候还钱。稻盛和夫说:“别人向我借钱的事有过多次,因为年轻时我考虑过这样的事情,所以,名义上是借,实际上是送,这种情况是有的。但是,以必须还钱为前提才肯借出,这种情形一次也没有。因此,做了好事没有好报、反而遭人背叛的事,在我身上一次都没有发生过。”

  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稻盛和夫逐渐明白,为了帮朋友摆脱困境,只凭同情,不假思索就慷慨解囊,甚至去充当他的贷款连带保证人,这种“小善”有时不但不会帮助对方,甚至还会把自己牵连在内。如果总是有求必应,必然会助长对方的恶习,使不负责任的朋友变得更不负责任。因此,稻盛和夫便决定不再轻易借钱给求助的人。一次,一位公司员工的父亲遇到了麻烦,他们父子两人深夜来到稻盛和夫的家中。稻盛和夫仔细地询问了事情的原委,最终断然拒绝了他们的请求。他说:“伯父,我把钱借给您是会害您的。我也许不了解您现在困难到哪种地步,但我还是不能答应您。伯父,您要敢于接受您现在面临的困难,必须承担得住才行。”事后,稻盛和夫也觉得自己有些冷酷,对方那样请求自己,自己明明有能力却没有伸出援手,但是事实证明稻盛和夫的决定并没有错。那位公司员工后来成为京都陶瓷海外营业的骨干,他父亲从那以后也重新振作起来。他还跟别人说,应该感谢稻盛和夫,多亏稻盛和夫那时对他的帮助和鼓励。所以说,有些事情不帮忙并不代表无情,冷眼旁观并不代表冷漠。

  事实上,真正获得成功的人没有一个是靠感情行事的。理智,让自己不去做无用功,是一种大智慧。相对于那些整日忙忙碌碌,却不知自己做的事情究竟有什么用的人,那些能够理智分析,看似整日无所事事的人往往取得的效率要更高一些,这与“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有些类似。学会冷眼观世事,让自己从忙碌的、琐碎的生活中脱离出来,暂时放松一下,接下来的道路就会变得更加轻松。

WwW/xiaoshuotxt.N 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洪应明作品集
仙佛奇踪菜根谭谋略全本菜根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