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评论 > 《闲庐诗稿》在线阅读 > 正文 第39章 哭 母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闲庐诗稿》 作者:熊召政

第39章 哭 母

  朝闻噩耗心如裂,夕到家门泪已多。

  不信慈颜成永隔,娘亲一念一滂沱。 (注一)

  如潮往事倍神伤,一抚灵棺一断肠。

  苦难揪心催白发,平安一夕即天堂。 (注二)

  最忆吾家彻骨贫,疗饥野菜伴残羹。

  为儿招待文坛客,乞借邻家米一升。 (注三)

  衰年老父凄凉甚,无药无钱治病身。

  永记严冬殘夜里,菜油点亮读书灯。 (注四)

  晚来无悔别家山,一住江城二十年。

  助媳抚孙欣受累,万般辛苦作甘甜。 (注五)

  一刻锥心半世殇,往生路上月茫茫。

  年年此日菩提下,独对丘山忆我娘。 (注六)

  注一:2007年7月6日日上午九时,我在深圳参加今日投资有限公司董事会。刚走进会议室,就接到弟弟从家乡打来的电话,告知母亲于五分钟前逝世,顿时心如刀绞。母亲于2004年患老年痴呆症,卧床近三年,神智不清近二年。5月1日我还专门回英山看望她。没想到这次探视竟成永别。我惊闻噩耗,即买到中午十二时的班机飞回武汉,然后从机场乘车直接返回英山,到家已近下午六时。

  母亲徐凤英,生于1919年 月 日( 未正月二十五日),卒于2007年7月6日(丁亥年一月 日)。

  注二:母亲一生充满苦难,童年丧父。结婚不到一月,新房即被侵华日寇的飞机炸成废墟。从此上无片瓦、下无寸土。解放后因受舅舅、父亲的“历史问题”受牵连,屦遭困厄。又因子女众多,生活维艰,六十岁前,未过一天舒心日子。

  注三:1969年,我家由县城迁往农村,被视为“黑五类”。全家受尽折磨。春荒时节,常以野菜充饥。1973年春,我回县文化馆《山花文艺》投稿,被文化馆创作干部看中,遂下乡找我。两位编辑到家,正值家中无粒米之粮,母亲出门告借,跑遍三个塆子,才借到一升米(约两斤)。从大门拿进来恐客人看见,只好从后窗递进。窗格太窄,米升拿不进来。母亲站在窗外,一把一把地抓,患病的父亲在窗里一把一把地接,我则站起来,挡住客人的视线。

  注四:父亲熊大羲(1917年3月 日——1977年2月17日),木工出身。下乡前就患有严重的哮喘病。在乡下病情日益严重,不要说无药无钱治病,就连最起码的营养也无法保证,常常想喝一口白粥也成为奢望。即便这样,父母双亲大人仍咬紧牙关支持我自学。1974年冬,我借到一本《文心雕龙》阅读,期限为七天。到了第六天,书还有一小半没读完。读到半夜,煤油燃尽。母亲见我焦急,便将家中仅有的二两菜油倒进灯壶。我虽然借着复燃的灯光读完了书,但家中却整整十天没有吃油。可怜重病的父亲,也陪着我们天天吞咽白水煮萝卜。每每回想这件事,便觉愧对双亲。

  注五:我1982年由英山县文化馆调到武汉任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同年,儿子熊维出生。母亲为了照看孙儿,毅然迁居武汉。婆媳、祖孙相处二十余年,常年欢声笑语。这一段岁月,母亲虽然忙于家务,扶养孙儿,万般辛苦,却是她生命中最为愉快的日子。

  注六:我2005年4月11日获得第六届茅盾文学奖时,母亲已昏迷数月。当弟弟俯在她耳边告诉她这一消息时,她忽然睁开眼睛说了一句话:“他吃了多少苦啊,不容易啊。”说完,又昏迷过去。弟弟告诉我这个奇迹,我不禁热泪夺眶而出。母亲啊,吃苦的不是儿,是您啊!母亲是虔诚的佛教徒,相信有来生,我也希望有来生。母亲啊,如果有来生,您还是我的母亲,我还要当您的儿子。

  2007.7.7——2007.7.12

WwW/xiaoshuotxt.N etT:xt.小``说".天 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熊召政作品集
张居正孤山踏雨文明的远歌闲庐文钞青山自在红问花笑谁千寻之旅闲庐诗稿召政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