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巴人源流及其文化》在线阅读 > 正文 第二章巴人源流-巴之继承者 一、僚人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巴人源流及其文化》 作者:应骥

第二章巴人源流-巴之继承者 一、僚人

(一)僚的形成

僚,读做“lɑo”,后世写做“佬”。僚人虽被看做是百越的一支,是“南蛮”的别种。但实际上他们是古代统治阶级对华南和西南地区濮、越系民族的泛称。在粤、桂等省区者,常以“僚俚”联称,至云贵,则为“僚濮”联称。自汉至唐,分布于桂、黔、川、滇等广大地域。西汉初,夜郎的牂牁郡(相当于今贵州的大部、广西西北部和云南东部地区)曾聚居有众多的僚人。晋时,原居住在黔桂两地的部分南方越系僚人开始进入四川,分布在“自汉中以达邛笮”的广大地区。

僚人喜住干栏,能卧水底持刀刺鱼,有口嚼而鼻饮之习,善于铸造铜爨。人死则竖棺埋葬。原川东的南平僚,女多男少,有妇人任役,男子左衽露发赤脚之习。其习俗与濮系民族以及倭人等极为相似,看来南平僚应属濮系僚人。

虽说僚人主要包括濮系和越系两大部分,但似乎有越人(即骆越)血统者占多数,故其俗多近于越。据《魏书·僚传》记载:僚人“略无氏族之别,又无名字……其丈夫称阿、阿段,妇人称阿夷、阿等之类……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栏……能卧水底持刀刺鱼,其口嚼而鼻饮。至于愤怒,父子不相避,唯手有兵刃者先杀之。若杀其父,走避求得一狗以谢其母,母得狗谢,不复嫌恨。大狗一头,买一生口”。

以上住干栏、珍犬、喜食狗肉等习俗显然与越系民族相似,而不同于上古时多住半地穴式住房,到后来才住干栏式住房,和有爱狗、不吃狗肉等风俗的濮系民族。

尽管三峡地区原是濮系、氐羌系和包括上述两系民族在内的巴族等的居住地,但在秦灭巴时,巴人纷纷逃离巴郡,沿长江而东下返回祖居地湘鄂西和鄂东一带。魏晋时期,被迫迁入的僚人,填补了人口稀少的巴山蜀水,致使这一地区的僚人,达到“川洞之间,所在皆有”的程度,从此巴蜀地区遂为僚人天下。

僚人这个名称,不仅包括了濮、越系民族,也包括巴人,甚至还包括天竺、僬侥等外来民族。至于僰人则更不用说了。

僰人悬棺,也可说成是僚人悬棺。悬棺中的僰人应是濮人后裔,故此说不谬。不过他们并非别有所指的所谓僰人。

川滇一带有邛僰、滇僰,已如前述。下面再对所谓的“僰侥”作些推测。

(二)僰侥、僬侥

郑德坤先生撰写的《僰人考》称:“僰人棘,谓其人种之矮。而僰侥即僰。”

“侥”是僬侥,“八蛮”之一。《说文》释:“南方有焦侥,人长三尺短之极也。”《广韵》:“侥,僬侥,国名。人长一尺五寸,一云三尺。”

只有三尺身高的“僰侥”,显然不是前面所说的僰人,也不可能是邛僰、滇僰。这里的“僰侥”说不定就是“僬侥”的同音异写。

《说文》释“僰”为“从人棘声”,正说明这个“僰”本应读做“ji”而不读做“bo”。《礼记·王制》:“西方曰棘。注:棘,当为僰。”

“僬侥”很可能是指古代分布在台湾山地的“矮黑人”,即来自菲律宾等地的尼格利陀人。有的学者推测,他们大概是从其聚居中心菲律宾漂来的。既然矮黑人能漂到台湾,那就同样有可能漂到南方沿海各省,甚至抵达北方沿海。《国语·鲁语》有云:“仲尼曰:僬侥氏长三尺,短之至也。”孔圣人若未亲眼目睹,恐怕不会发出“短之至也”的感叹吧。

据《中国国家地理》2006年9月号第76~87页的一篇题为《隐居在悬崖中的“神秘矮人”》的文章,报道了位于北京市延庆县境内的古崖居,说居住在那些崖居里的居民,可能是一群平均身高约1.5米的“矮人族”。该文称:“崖居洞室最低为1.45米,最高为1.90米,一般在1.65米至1.85米之间。”其火坑也普遍为1.6米左右。据说古崖居正式被发现是在1984年。当地老人们说,“洞沟”原本被山体遮挡着,不知哪年哪月山体坍塌了,“洞沟”就露出来了,至于古崖居的主人至今仍然是个未解之谜。看来这也许就是上面所讲的尼格利陀人。据查《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尼格利陀人”词条,得知其人男子平均身高1.50米,女子高1.42米,肤色褐黑,头发略带卷曲。其住所系用竹竿或树枝搭成的简陋窝棚,上面盖以树皮或兽皮。像延庆古崖居那样开凿石洞而居的做法不能不是一种为适应新环境而被迫的无奈之举,可是这些聪明而有毅力的古代黑矮人不仅开凿了单间房,也开凿有里外套间,甚至上下相连的楼房,有的房间还开有门、窗。在走廊两侧有石柱,室内有火炕、灶台、烟道、案台、马槽,还有唯一的一件文物——石碾。看来这些漂来的南洋黑矮人确实不易!

到了川南的,被称做“僰人”的濮人后裔,其身材变矮,确与混血等因素有关。据称,自蜀汉到成汉,居住在贵州牂牁特别是黔西北的(包括濮、越系民族在内的)僚人,经过“引僚入蜀”,强制被迁徙到蜀地。《魏书·僚传》称:“自汉中达于邛笮,川洞之间,所在皆有,种类甚多,散居山谷。”《华阳国志·蜀志》也指出:“蜀土本无僚,至是始从山出,自巴至犍为、梓橦,布满山谷。”《贵州古代民族关系史》第128页记载得更为详尽:“魏晋时期,迁入今黔桂边境一带的越人与原来居住在这一带的濮人错居杂处,经济、文化逐步融合,各自民族特征逐渐淡化,以致被统治者称为僚人。这个时期的汉文资料中,往往濮僚连用或濮僚互称……”

迁入蜀地的僚人实际上也是这些混血人种,故即使保留某些固有习俗,也很难改变混血后所产生的体质上的种种差异。

入川僚人数量众多,“布满山谷”,成了巴蜀土地上的多数民族。但经受元、明两朝统治者的残酷镇压和数度“湖广填四川”的汉族大移民之后,僚人的处境每况愈下,最后被迫同化于苗族或汉族。从此,僚也像濮、巴一样,悄然退出历史舞台。剩下的苗裔即今人口不足45万的仡佬族,分散居住在黔桂一带。较为集中的是位于黔东北的务川、道真等少数几个县。

(三)僚人留下的影响

当僚人继巴濮之后踏上巴郡土地时,世代居住在渝州大地上的居民们,在生活习惯风俗民情方面不可能不受其影响。据《旧唐书·南蛮传》记载:“南平僚……东与智州、南与渝州、西与涪州接。人并楼居,登梯而上,号为干栏。男子左衽、露发、徒跣……”《太平寰宇记·渝州风俗》记载:“今渝州之山谷有狼柔乡,俗构屋高树,谓之阁阑(即干栏)。”“无夏风,有僚风,悉住丛箐,悬虚构屋,号阁阑。”以上说的是唐宋年间的重庆。然而直至重庆直辖之前,依旧能在人迹罕到之处或远郊农村见到干栏式建筑。所谓干栏,就是先用四根(也有用九根甚至更多的)竹、木等做桩,再在它上面铺上地板修建房舍的悬空式民居,即俗称“吊脚楼”式的房屋。这种建筑,西南各地都有,少数民族地区更是常见。重庆辖区以及三峡地区的苗、土家等民族也习惯住这种简易、实用、经济、凉爽且隔潮的住房。干栏的首创者是越人,它是从(筑巢树上的)巢居演变过来的。《太平寰宇记·渝州风俗》称:“狼柔乡人,高居树上……”“又俗构木为巢,以避瘴是……”这是在树上构木为巢。《临海水土志》:“安家之民(即瓯越、闽越人)悉依深山。架立屋舍于栈格之上,似楼状。”这里则讲的是干栏。

在衣着打扮方面,僚人椎髻凿齿,赤裤短褐,并左衽、露发、徒跣。直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重庆,着短上衣者虽屡见不鲜,但红裤却无人再穿。能见到的是身穿蓝布长衫,以白布或黑布缠头,赤脚,近乎仡佬族男子打扮的老农或船工。这大概也是“僚风”之流传吧。

西南地区绝大多数人都离不了酸、辣和嗜食糍粑,这同样是源自僚人及其先民越人、濮人生活习惯的又一体现。另据介绍,直至前几年,重庆江北县统景区温泉和鄂西长阳县清江北岸的盐水温泉等地,其周围村民都有男女同泉沐浴的旧俗。毫无疑问,此习也应该是僚人留传下来的越人、濮人“交趾”古风的再现。

据《中国少数民族禁忌大观》第260页介绍说,仡佬族人发现饭甑里的饭不够时,舀饭的人不能说“没有饭了”,只能说“发财了”。如果小孩子不懂事,叫嚷“没饭了”,大人要立刻补上一句“发财了”,以便相抵,图个吉利。记得20世纪50年代初,重庆的饭馆卖完饭菜,晚来的顾客吃不上饭时,饭馆伙计、老板都会对顾客说:“发财了,明天请早!”这岂不也是僚人旧俗的延续么?

在本书导言的最后部分,曾提到重庆人常说的口头禅“老子”、“格老子”实为“僚子”、“仡僚子”的讹传。它本是对僚人的蔑称,后来成了骂人话、口头禅。西晋张华撰写的《博物志》,就有“荆州极西南界至蜀,诸民曰僚子”的记载,证实早在魏晋时期已有“僚子”一词。“葛僚”则是宋时对僚人的蔑称,后改为“仡佬”。重庆市辖区内的山乡僻野,到处都有葛老溪、仡佬坪、仡佬寨之类的地名,证实这些地方都曾是僚人住过的地方。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应骥作品集
巴人源流及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