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毛泽东瞩目的世界政要》在线阅读 > 正文 第39章 打开中国大门的美国总统——尼克松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毛泽东瞩目的世界政要》 作者:王翰

第39章 打开中国大门的美国总统——尼克松

  理查德·米尔豪斯·尼克松,美国第三十七届总统,共和党人。1913年1月9日,他出生于加利福利亚州的约巴林达城。青年时期,因家境贫寒,他在惠特尔学院半工半读,后入杜克大学攻读法律,并获法学学士学位,毕业后曾当过律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于1942年参加海军,历任中尉、上尉、少校。退役后进入政界,两度任众议员,1951年至1952年当选为国会参议员。1952年,尼克松当选为艾森豪威尔的副总统,总统生病期间,曾三次代行总统职权,后竞选总统失败。1968年,他终于竞选为美国总统。毛泽东对尼克松推行的政策,既有否定,又有肯定。

  Δ毛泽东评点尼克松

  美帝国主义屠杀外国人,也屠杀本国的白人和黑人。尼克松的法西斯暴行,点燃了美国革命群众运动的熊熊烈火。中国人民坚决支持美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我相信,英勇战斗的美国人民终将得到胜利,而美国的法西斯统治必然失败。

  尼克松政府内外交困,国内一片混乱,在世界上非常孤立。

  ——摘自《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国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

  我欢迎尼克松上台。为什么呢?他的欺骗性也有,但比较地少一点,你信不信?他跟你来硬的多,来软的也有。他如果想到北京来,你就捎个信,叫他偷偷地,不要公开,坐上一架飞机就可以来嘛。谈不成也可以,谈得成也可以嘛。何必那么僵着?但是你美国是没有秘密的,一个总统出国是不可能秘密的。他要到中国来,一定会大吹大擂,就会说其目的就是要拉中国整苏联,所以他现在还不敢这样做。整苏联,现在对美国不利;整中国,对于美国也不利。

  现在,我们的一个政策是不让美国人到中国来,这是不是正确?外交部要研究一下。左、中、右都让来。为什么右派要让来?就是说尼克松,他是代表垄断资本家的。当然要让他来了,因为解决问题,中派、左派是不行的,在现时要跟尼克松解决。

  ——摘自1970年12月18日毛泽东与斯诺的谈话。

  Δ尼克松小传

  理查德·米尔豪斯·尼克松(1913年—1994年),美国第三十七任总统,共和党人,1913年1月9日出生于加利福利亚州的约巴林达城。尼克松早年家境贫寒,靠半工半读在惠特尔学院学习,于1934年毕业。后入杜克大学攻读法律,1937年毕业,获法学学士学位,1937年至1942年期间,在惠特尔城从事律师业务。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于1942年参加海军,曾在南太平洋作战,历任中尉、上尉、少校,1946年退役后进入政界。他于1947年至1949年两度当选为众议员,1951年至1952年任国会参议员。此期间他以反共著名,曾于1947年建议对美共领袖以“集体藐视政府法令罪”起诉。1948年,他又与众议员蒙特一起起草宣布共产党为非法的议案,并主持调查所谓“希思间谍案”。1952年,尼克松成为艾森豪威尔的竞选伙伴并当选为副总统,并于1955年至1957年间在总统三次卧病期间代行总统职权,主持白宫事务和国家安全会议。1959年访问苏联,他在同赫鲁晓夫参观美国展览会时进行过有名的“厨房辩论”。1960年,尼克松当选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但被民主党的肯尼迪击败,1961年回故乡重操旧业,在洛杉矶的亚当斯杜基黑兹尔坦律师事务所任顾问。1962年,他代表共和党竞选加利福尼亚州长失败。翌年尼克松举家迁往纽约,与人合组马奇斯特恩鲍德温杜德律师事务所。1964年至1967年,尼克松成为纽约市马奇罗思格思黑亚历山大律师事务所合伙人,1967年至1968年,他又成为纽约市尼克松马奇罗思格思黑亚历山大米切尔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同时积极参政,活跃于政治舞台上。1968年,他再次成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并在大选中击败汉弗莱当选为总统。1972年连选连任。

  在其任期内,他提出了以“实力”、“伙伴”、“谈判”为三大支柱的对外政策:即主张以实力为基础,建立“现实威慑力量”;以伙伴关系为核心,“分摊负担和责任”;以谈判为重要手段,在“五大力量”、“三角关系”中推行“均势外交”。这项政策后来被称为“尼克松主义”。在经济上,他推行“新经济政策”,主张用赤字财政,刺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971年7月,尼克松派遣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随后双方发表公告,宣布美国总统尼克松将访问中国。同年10月,基辛格再次来华,为尼克松访问中国作了安排。1972年1月,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黑格率先遣组来华做尼克松访华的准备工作。1972年2月2日,尼克松来华进行首次访问,并同周恩来总理发表了著名的《上海公报》,打破了中国与美国长期敌对隔绝的局面。在2月27日晚上的告别宴会上,尼克松满怀信心地说:“今后我们要做的事情是建造一座跨越一万六千里和二十二年敌对情绪的桥。”1972年5月,尼克松访问苏联,同苏联签订了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武器协议。1973年1月,他签署了结束越南战争的《巴黎协定》。1974年8月,尼克松因“水门事件”被迫辞职。1974年9月8日,继任的福特总统下令赦免尼克松。毛泽东认为美国对“水门事件”过分夸大其词,并自1974年底起,几次通过来访的外国要人传话,邀请尼克松访华。1976年2月21日至29日,尼克松夫妇应中国政府邀请访华。虽然此时的尼克松已非总统,但毛泽东和中国政府仍给予他“总统的礼遇”。毛泽东不顾病魔缠身,亲自会见了尼克松,两人像老朋友重逢一样,进行了1小时40分钟的交谈。此后,尼克松多次强调进一步发展中美关系,认为美中关系的重点应从对付苏联的战略合作转向经济合作。1993年4月,尼克松以八十高龄最后一次访华,这是他离职后第五次来华访问。在对苏关系上,尼克松主张美苏建立一种“缓和、和平竞赛或冷和平”的新关系,对美苏于1987年12月达成的协议持保留态度。辞职后,他主要从事著述,同时还经常就国际局势发表演说和撰写著作、文章。其主要著作有:《六次危机》、《尼克松回忆录》、《真正的战争》、《领袖们》、《真正的和平》、《不要再有越南了》、《1999——不战而胜》、《竞技场上——胜利、失败和重新崛起的回忆录》。

  Δ作者点评

  1969年1月20日,尼克松就任第三十七届美国总统。在宣誓就职以后的记者招待会上,当有记者问道:“你就任美国总统期间,是否打算同共产党中国改善关系?”尼克松答道:“共产党中国同美国的关系是众所周知的,他们不断采取敌对行动,因此,在他们未作某些改变之前,我们的政策不会很快有改变。”就任总统后,尼克松继续扩大侵越战争,美机、美舰不时侵入中国领空、领海。与此同时,3月2日发生了“珍宝岛事件”,中苏发生边境冲突,双方关系更趋恶化。此时,中国已陷入了南北夹击、两面受敌的境地。在这种形势下,中共九大于1969年4月召开,其中经毛泽东亲自审定的政治报告对国际形势作了严峻分析,号召大家作好准备,随时打击美、苏发动的任何形式的侵略战争。然而,此时毛泽东的脑海里却正在思索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从美苏两国的夹击中摆脱出来。

  九大刚结束,毛泽东便指定陈毅、叶剑英、徐向前、聂荣臻四位元帅重新审视国际形势。周总理对他们说道:“主席交给你们这个任务,是因为主席认为还有继续研究的必要。主席的一贯思想是,主观应力求符合客观实际,对原来的看法和结论要作出部分的甚至全部的修改,所以你们不要被框住。”四位老帅具有非凡的战略眼光和敏锐的洞察力,当年七月便提出了《对战争形势的初步估计》,不久又提交《对目前局势的看法》。四位老帅认为短期内战争不会发生,建议从战略上利用美苏矛盾,主张打开中美关系,并提出了三点“不合常规”的设想。毛泽东非常重视这些建议,经过慎重考虑,并经反复观察后,作出了打开中美关系的英明决策。

  就在中方作出这一重大决策的同时,尼克松也一改他过去反共排华的立场,采取了一系列步子更大、表现更主动的步聚,以图改善中美关系。他在和罗马尼亚总统齐奥塞斯库会谈时说:“我想在我的任期内,改善美国同中国的关系。能否请您从中斡旋,把我的信息传递给中国?”他还反对苏联提出的亚洲安全体系,认为在亚洲建立反对中国的小集团是错误的。在同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会谈时他说:“美国和共产党中国对骂了20年,相互敌视,互不往来。我想结束这种状况。”并表示,“美国决不会参加孤立中国的任何安排。你可以把我的想法转达给中国的主要领导人。”以此表达了同中国改善关系的良好愿望和勇气。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总统访华。毛泽东在中南海的书房里会见了尼克松,两双巨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这次会晤标志着中美两国结束了将近四分之一世纪的对峙与对抗,同时又预示着一个崭新时代的来临。

  在西方阵营里,尼克松是一位著名的“鹰”派人物。在就任美国总统前,他是反共、反社会主义的急先锋,同时还是反对新中国的头面人物。而在社会主义阵营里,毛泽东则是一位反帝、反资本主义的领袖和斗士,曾经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指挥中国人民志愿军狠狠教训过美国侵略者,并号召“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国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中美两国就这样时而真刀真枪,时而唇枪舌剑地对峙了几十年。到了本世纪70年代,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和战略格局的变化,尼克松这位现实主义政治家开始坐下来,冷静地思考中美两国之间是否存在着共同利益,而此时毛泽东这位理想主义政治家也在思考着相似的问题。几乎是在同时,双方都认识到必须打破目前这种僵局,改善两国关系。于是,在中美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尼克松终于打开了中国这扇大门,这既是尼克松个人政治生涯中的一幅杰作,同时它又为中美关系正常化打下了基础。从此,昔日的对手变成了今日的朋友,而把尼克松和毛泽东拉到一起的,是双方共同的利益。正如尼克松在谈到中美关系时所说的:“你们深信你们的制度,我们同样深信我们的制度,把我们联系在一起的不是共同的信仰,而是共同的利益。”也正因为如此,中美关系注定不会一帆风顺,而要历经坎坷,饱受磨难。

  【田野】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王翰作品集
毛泽东瞩目的世界政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