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毛泽东瞩目的世界政要》在线阅读 > 正文 第56章 法兰西之魂——戴高乐(2)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毛泽东瞩目的世界政要》 作者:王翰

第56章 法兰西之魂——戴高乐(2)

  为了给打击不同见解的军事学院的教授们一个教训,贝当安排戴高乐前往军事学院讲解他的军事理论,而当时戴高乐年仅37岁。戴高乐的演讲题目分别为“第一讲:战争行动与领袖人物;第二讲:领袖人物的性格和纪律的含义;第三讲:威望”。这三篇演说成为戴高乐初期代表作《剑刃》一书的雏形。戴高乐还是一名普通参谋的时候,就已经为自己设计了领袖之道。

  1927年底,戴高乐晋升少校并受命指挥驻防莱茵区特里尔(德国)的第十九轻步兵营。虽然与他的满腹经纶相比这只是大材小用,但戴高乐仍非常认真地履行他的职责,从严治军,一丝不苟,并在实践中不断贯彻自己的军事思想。

  1931年起,戴高乐被调往负责战备工作的最高国防委员会秘书处工作,研究军事理论问题。他觉得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因而开始静下心来,颇为系统地阐述自己的战术思想。1934年5月,戴高乐写成《建立职业军》一书,力主在法国建立一支机械化的装甲部队,因为未来的战争将是运动战,而且法国没有天然屏障,建立这样的快速反应部队就尤为重要了。1938年9月,他又出版了《法国和它的军队》一书,再次详尽阐述了自己的机械化运动战思想。令人遗憾的是,戴高乐的这些富有创见的军事思想并没有得到军界当权人物的足够重视,相反却招致了保守的总参谋长和陆军部长的排斥,职务一直得不到晋升。正是在这个阶段,戴高乐与一直赏识并重用他的菲利普·贝当开始发生较为严重的思想分歧。

  戴高乐吸取历史教训,对希特勒德国一直保持较高的警惕性。1936年德军开进莱茵区时,他就坚决主张法国军队坚决阻止德国进军。

  1939年9月1日,德国出兵波兰,3日,英法对德宣战。戴高乐对法国消极防御的“马奇诺防线”给予了严厉批评,认为是一项极其愚蠢的军事工程。后来势态的发展果然为戴高乐所言中——法国军队节节败退。

  当时戴高乐率军驻扎在阿尔萨斯,专门负责指挥第五集团军的坦克部队。他再次写信给法国最高当局要求建立机械化装甲部队。6月5日,戴高乐被任命为国防和陆军部次长。

  6月14日,巴黎失陷。贝当接替雷诺出任政府总理并向德国乞降,受到了戴高乐的极端鄙视。他愤然出走伦敦,开始组织领导“自由法国”运动。他向法国人民发出号召:“无论发生什么情况,法兰西抵抗的火焰决不会熄灭”。正是在这最黑暗的时刻,戴高乐成为法兰西的精神火种。

  戴高乐在进行“自由法国”运动的政治斗争时,积极加强武装部队的建设。他派出人员向法属非洲殖民地进行游说,借以聚集“自由法国”的武装部队。他还积极与法国国内的抵抗组织取得联系。在法国北部,他把“解放北方”等五个组织合并,在行政上受命于“自由法国”。又派人在法国南部建立统一的武装组织。1943年底,在法国本土成立了“全国抵抗运动委员会”,该委员会承认戴高乐是法国抵抗运动的唯一领袖。戴高乐在国际上的地位大大加强了。

  戴高乐面临的最大的潜在敌人是自己的盟友——英、美。1944年春,美国伙同英国在法国建立军事占领制度,试图把法国变成美英的附庸。戴高乐为此进行了坚决的、义正辞严的斗争。一方面,他巧妙地与苏维埃政府保持了良好的关系,从而增强了在美英对话中的砝码,另一方面,在解放法国的战争中,他充分运用自己的战术思想,坚持依靠自身的力量实现解放。戴高乐宁折不弯的性格和高超的外交策略使得老谋深算的美国人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如意算盘。

  1944年9月,法国临时政府改组,戴高乐就任第一届临时政府首脑。戴高乐认为,法国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在于政治上的“多党制”。因此他力主制订一部加强总统权力的新宪法,遭到各政党反对,戴高乐愤然辞职。

  1958年春,法国殖民地阿尔及利亚爆发了争取独立的反殖民斗争。战争很快波及到法国本土并导致了内阁危机。戴高乐抓住这一时机迫使主要政党同意他上台,还提出赋予他修改宪法的权力。1958年9月,公民投票通过了新宪法。新宪法的一个重要改变是规定总统在国家严重危机时可以行使主权。在对殖民地问题上,由于各地争取独立运动如火如荼,法国战后满目疮痍,已无暇顾及,戴高乐允许他们实行自治。1959年1月,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成立,戴高乐当选为总统。

  在外交上,戴高乐制定了维护法兰西民族独立和自由的政策,反对超级大国的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他决心利用法国的欧共体成员国地位与美国抗争。他试图以法、德为核心,以欧洲共同体为基础,实现欧洲的政治联合。1963年初,戴高乐公开提出“欧洲人的欧洲”口号,推动欧洲共同市场经济一体化。他对与美国关系密切的英国采取了排斥态度。

  戴高乐决心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为突破口来反对美国的控制,他从北约撤出了法国地中海舰队,又拒绝美国在法国建立导弹基地。1965年,戴高乐一再表示法国决不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任何超级大国控制,而要以每一个国家的民族独立和责任为基础建立新的世界秩序。戴高乐强硬的反美的外交政策受到了毛泽东的高度赞扬。1966年法国退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戴高乐积极发展同中国的友好关系。1964年元月,中法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由于戴高乐对于法国的国际地位的过于关注,而忽略了国内的经济建设。在1958年到1968年的10年当中,法国经济日趋衰败,引起了人民的普遍不满。在1969年的公民投票中,戴高乐竞选失败,由蓬皮杜继任总统。戴高乐终于结束了自己颇为辉煌的政治生涯。

  戴高乐回到故乡定居并撰写《希望回忆录》,1970年11月9日因心脏病猝发身亡。为了纪念他为法国所作的贡献,凯旋门所在的星形广场被改名为夏尔·戴高乐广场。

  Δ作者点评

  从50年代到70年代,毛泽东对戴高乐作了积极的正面的评价,他认为戴高乐喜欢跟英美闹别扭,喜欢抬杠子,值得称赞。在对戴高乐的吊唁中,毛泽东称他为“反对法西斯侵略和维护法兰西民族独立的不屈战士”。这种评价在毛泽东对西方人士的看法中是绝无仅有的。

  戴高乐是真正的法兰西民族之魂。在反法西斯战争中,是他领导法国人民开展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如一盏明灯,指引了前进的方向,拯救了整个法国。二战以后,又是他以高超的外交策略和宁折不弯的坚韧品格使得法国得以摆脱英美的控制,从一个战败国争取到了独立自主的大国地位,挽回了法兰西的荣誉。戴高乐对于法国功不可没。

  戴高乐是一位跨越国界的世界级人物。他冷冷的蓝眼睛,紧闭的嘴唇,年龄和世事风霜留下的皱纹,坚毅的神情,本身就是法兰西民族果敢、坚强的象征。他鲜明的个性品质和杰出的领导才能,如同神话一般在世界上流传着,他的主张被称为“戴高乐主义”。事实上,戴高乐所处的历史境地是非常尴尬的。二战中的法国国际形象是向纳粹乞降的失败者,而戴高乐则是流亡在外的名不正言不顺的自发的革命领袖。他要想获得法国人民乃至西方列强的承认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而战后,失败者的阴影更使法国的国际地位岌岌可危,英美如同虎狼在侧,国际形势非常严峻。法国走向自由和富强,都是靠戴高乐坚定的意志、不妥协的性格,雄辩的口才以及高超机智而得体的外交才能获得的。我们完全可以假设一下,如果不是戴高乐而是另外一个人的话,法国完全可能是另外一种情形,至少,不会比戴高乐做的更好。用“夹缝中求生存”来描绘戴高乐当时的处境是再恰当不过的事情。也许正是戴高乐过人的人格魅力,赢得了世人的尊敬。

  从戴高乐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理想对于人生的重要性。他的伟大梦想是在幼时已经开始设计的。而从青年时代起,他已经明白树立权威的途径。这一切都为他后来的成功表现奠定了基础。

  历史将永远记住戴高乐,不仅仅因为他具有前瞻性的军事理论,更在于他为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所做的种种努力。

  【金莉莉】

wwW.xiaOshuo 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王翰作品集
毛泽东瞩目的世界政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