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中国:一个世界强国的复兴》在线阅读 > 正文 第24章 帝王朝代周期(2)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中国:一个世界强国的复兴》 作者:康拉德·赛茨

第24章 帝王朝代周期(2)

  回到北京后,马戈尔尼于10月3日早上再一次被召到皇宫,为的是与总理大臣和绅会面。他在太和殿照旧等了3个多小时后,和绅才和他的随员们出来,并随之有一场令人惊奇的礼数。大殿中央放着一把扶手椅,上面陈放着大清皇帝的亲笔信。对着皇帝的信札,中国的大臣们施以磕头大礼,马戈尔尼和他的随员们则施单膝跪拜礼。下午,也就是在马戈尔尼回到他们下榻之处后,皇帝的这封信才通过隆重的礼仪方式正式交给他。这封信是以诏书的方式写给英国国王的,乾隆以此向英国国王应诺,允许他们以附属国的方式加入中国文明圈。“奉天承运,我皇昭英王曰”,这封信就这样开头了。而英王关于互派使团和开放中国市场的要求尚未提及就被否定了。互派使团没有必要,贸易对于中国同样是不需要的,“我们瞧不起技术戏耍,我们也不需要你们国家的手工业产品”,乾隆的信就这么写着,而且是以这样的要求结束他的信的:“国王,你当顺我意愿行事,增强你的忠心并永保服从,以保你国共享神圣的和平”。

  乔治三世以及马戈尔尼自己从未真正阅读过这封信的内容。那位把这封信翻译成拉丁语的使团翻译,在翻译过程中已经弱化了乾隆的口气,譬如,他省略了开头的那句话。而马戈尔尼自己则删掉了所有有损于英国尊严的句子。34

  两个完全陌生的世界在此相逢,各自都想向对方显示,自己是何等的进步和文明。他们相逢然而却错过了接轨的机会。二者中的任何一种文明都没有权力取代另外的一种。

  英国人使团遭当头一棒便终结使命。代表团成员回国后所写的报道在欧洲迅速传开,它们实际上是向昔日欧洲推崇中国情结泼了一盆冷水。就中国方面而言,坐失了与工业革命和现代化的欧洲接轨的最后一次机会。面对欧洲的快速发展,中国却一无所知地停滞在那里。中国停着不动就足够了,马戈尔尼的副手乔治?施涛彤评述说,“这个国家的人们以为,他们是最杰出的,认为任何改进都是多余的,要么就是鸡蛋里挑骨头”。35

  那在皇帝眼里对中国没有意义的外贸,事实上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极大的推动着中国经济发展。茶叶、瓷器的出口创造了许多就业岗位,它还支撑了中国的白银货币政策。也许在中国人看来,外贸会削弱中国作为世界中心的影响力,因为从外贸中人们就能会想像到,中国也离不开其他民族。也正是因此,当乔治三世邀请乾隆作为始创成员加入新建起来的世界贸易行列时,乾隆马上拒绝了。也许中国有此方面的能力,也许乾隆和他的儒家大臣们已经知道,发展与欧洲的贸易肯定会改变中国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故此他们拒绝加入。英国人用战舰、大炮强迫中国向西方打开了大门,那是至少50年后的事情了,是加入作为一个置身于“不平等条约”之下、被掠夺与剥削的贸易合作者。

  帝国在没落中

  在乾隆宽容地拒绝英国国王提出的建立平等关系的要求时,中国在亚洲的权威正如日中天。蒙古、东突厥以及西藏等,都属于大清军事保护下的、由原统治者管理的附属国。乾隆时期的中国疆土大于以往的任何朝代,而且两倍于明朝。以其125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远远超过了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疆土(960万平方公里)。在这规模巨大的疆土开拓方面,乾隆自己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他通过血战征服了远在西北的蒙古后裔,并且把天山山脉以北的草原与沙漠以及南部的伊斯兰教的世外桃源统一成为中国的“新区”,即新疆。

  两千多年来,中国作为农业国一直受到北部游牧民族的威胁。游牧民族征服或者占领部分或者整个中国的事情时有发生。此刻,来自北部的威胁被彻底的消除了;一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天朝目标终于实现了,中国和亚洲内部圈终于成为一个庞大的帝国。从深层的象征性意义上讲,这种中国与亚洲内圈的水乳交融般连接的价值就在于,这个新的王国是由满族游牧民族建立的,这个民族不仅接受了汉民族文化,而且产生了三位儒家思想的皇帝。

  新王朝的权力覆盖了近乎整个周边的亚洲国家:朝鲜、整个印度支那、不丹、尼泊尔、阿富汗、中亚的可汗国,譬如可坎德或者布卡阿、卡萨克国等,都向北京派出进贡的使团。从北部的外蒙到南部的马莱半岛,从东部的朝鲜到遥远西部的中亚地区,大清王朝的影响力辐射整个地区,在亚洲拥有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巨大权力,此后中国历史上还没有哪一个王室是如此的光耀夺目!乾隆时期的艺术风格影响到欧洲,以中国化的形式渗透到洛可可艺术中。

  在英国大使马戈尔尼1793年“抵达皇宫”时,中国就有3.3亿人口,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其人口数目相当于欧洲人口总和的2.5倍,是世界人口的1\/3。中国距离成为世界国民经济大国及世界手工业的中心确实还相当遥远,但是皇家的景德镇瓷器厂在17世纪80年代时已经有10万工人。家庭作坊织出的南京棉纺织品在价格和质量上要比1930年时来自英国兰卡夏的机器纺织的产品还要好。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康拉德·赛茨作品集
中国:一个世界强国的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