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与官员谈讲话与演讲艺术》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章 讲话艺术凸显领导者的语言智慧(1)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与官员谈讲话与演讲艺术》 作者:司江伟

第1章 讲话艺术凸显领导者的语言智慧(1)

  ###讲话艺术凸显领导者的语言智慧

  讲话艺术与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相件而生,共同发展,逐步成为人类文明的一颗耀眼明殊。

  领导者需要经常出席会议和参加各种话动,并需要在会议和话动中发表讲话,在这个时候,高趋的讲话水平,对做好领导工作,提高领导形象和领导魅力,就显得十分重要。可以说不通晓讲话艺术的领导者就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领导者。

  ###一、讲话艺术:领导者综合素质的直接体现

  1.讲话是一门充满着智慧和魅力的艺术

  讲话是人们表达思想、传递信息、交流感情的重要工具。不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百姓,都离不开讲话。

  讲话艺术,通俗地说就是讲话的技巧。讲话要想吸引人、打动人、说服人,就必须讲究技巧。没有一定的讲话技巧,漫无目的、信口开河、词不达意地讲话,不但不会有吸引力,而且反而会让听众厌烦,这样的讲话是难以达到目的的。

  讲话艺术是一个人思想理论修养、知识储备、遣词造句能力和表达技巧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体现。领导者讲话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项复杂的脑力劳动。

  如同相声、小品、音乐、舞蹈是一门艺术一样,讲话也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门高超的、综合性的语言艺术。

  讲话艺术是领导者不可缺少的一种才学。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掌握了高超的讲话艺术,领导者就拿到了获得政绩、走向成功的护照。

  新中国第一任总理周恩来,全身上下都透着魅力之光,他的讲话同样也折射出艺术的魅力。

  20世纪50年代的一天,一位美国记者在采访时,看到周恩来总理桌上放着一支美国派克钢笔。他以带有几分讽刺的口吻问道:“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国钢笔呢?”周总理听了,风趣地说:“谈起这支钢笔,话就长了。这是一位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我无功受禄,就拒收。朋友说,留下做个纪念吧。我觉得有意义,就留下了这支贵国的钢笔。”

  那位美国记者听了,如鲠在喉,无言以对。

  周恩来总理镇定、从容的回答,绵里藏针,柔中见刚,体现出了他超凡的智慧。

  一次周恩来举行记者招待会,介绍我国建设成就。刚讲完,一个西方记者就结结巴巴地说:“请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面对这样的提问,任何人都是无法回答的。因为说了实话,就泄露了国家的机密。

  然而周恩来却立即作了回答,他说:“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资金吗?有18元8角8分。”看到众人不解的样子,他又解释道:“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面额为10元、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的10种主辅人民币,合计为18元8角8分……”

  巧妙的回答,既避免了泄露国家机密,又让提问者有所“收获”。这就是语言大师的魅力。

  又有一次,周恩来接见美国记者,对方不怀好意地问:“总理阁下,你们中国人为什么把人走的路叫做马路呢?”他听后没有急于用刺人的话语反驳,而是妙趣横生地说:“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之路,简称马路。”

  一番机智的语言充分展示着周恩来的智慧,寥寥数语,就使对方哑口无言。

  20世纪50年代的一天,周恩来设宴招待外宾,正当宾主围着工艺品般的佳肴赞不绝口时,突然,用笋片刻成的一个中国民族图案,在汤里一翻身变成了“卍”,来宾大吃一惊,面面相觑,这时,周恩来神态自若,随即解释道:“这不是法西斯标志,这是我们中国传统的一种图案叫‘万’字,象征福寿绵长的意思,是对客人的良好祝愿。”转而,他又爽朗地说:“就算是法西斯标志也没关系嘛,我们大家一起来消灭法西斯,把它吃掉。”顿时,宾主哈哈大笑,不一会儿就把这道菜吃个精光。

  从上述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到,周恩来的讲话艺术多么的高超,多么的富有智慧。

  周恩来的超凡智慧与语言艺术融为一体。在纷繁复杂的国际交往中,他不仅以机敏的语言维护了国家的尊严,而且也以风趣和幽默制造了一个和谐、融洽的气氛。

  2.“言可以兴邦,亦可以丧国”

  讲话作为一门艺术,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不仅涌现了许许多多的语言艺术大家,而且还有着许许多多的有关语言艺术的精辟论述。

  公元前11世纪以前的殷商时代,我国就有了在群众集会上发表演讲的先例。演讲者是商代奴隶制王朝第19任国王盘庚,其演讲稿就是现存的《商书?盘庚篇》,内容是动员臣民迁都。演讲稿长达1285字,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一篇演讲稿,从内容到形式都比较完整。另外,《尚书》中的《汤誓》、《秦誓》等篇,也都是出色的演讲稿。

  春秋战国时期,在文化思想领域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当时的优秀思想家孔子、孟子、苟子、老子、墨子、韩非子等,对讲话艺术都有独到的见解,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讲话艺术作了精辟的论述。

  孔子堪称语言大师,晚年他与弟子一道周游列国,到处游说。他认为“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掌握讲话的艺术乃是进德、修业、治国的大事。

  孟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雄辩家,他主张论辩时要重视语言的运用,注意把握思想内容与语言艺术运用之间的关系,要“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要“言近而旨远”。

  苟子在《苟子?非相篇》里对讲话的原则、态度和方法都有过全面的论述。他认为讲话和演讲,要有严肃郑重、正直真诚的态度,坚强的信心,运用比喻、分析、比较的方法,重视、珍惜、尊重自己所宣讲的东西,热情和善地宣传自己主张的内容,以使别人接受。他还提出了“君子必辩”的著名观点。

  墨子和韩非子主张实用而反对文采。墨子“三表法”中,一是说要言必有据;二是说要重视实践经验,也就是说,写也好说也好,其最终目的是落实到用上。他高度重视论辩中的逻辑艺术,认为说话必须讲究逻辑,逻辑是论辩的基础,逻辑论证方法也是一种论辩术。

  老子和庄子提出了“美言不信”的观点。即“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他们认为“美言”都是不真实的,真实的言辞是不需讲究修辞的,甚至“不言”的境界才是完美的。

  这一时期,讲话艺术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迅速发展。各国君主争相养士,一时间“辩士”兴起。这些“辩士”都是极有才华的演说家、外交家,他们审时度势,能言善辩,出口成章,凭三寸不烂之舌,游说天下,谋取富贵。众所周知的卫鞅、苏秦和张仪就是其中的代表。“士”

  阶层的活跃,对讲话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到了西汉时期,学者刘向撰写了一本名叫《说苑》的书,其中专辟《善说》一章,辑录先秦至汉代善说史实凡28则。该书从各个角度总结了善说的经验,善说的技巧,对说话艺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刘勰所著《文心雕龙》一书中,《丽辞》、《比兴》等篇,系统广泛地研究了语言修辞问题,有不少独到而精辟的论述,堪称我国第一部伟大的修辞理论专著。

  新文化运动时期,演说活动达到了高潮,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

  其时,反对封建传统思想,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是当时演讲的主旋律。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演讲活动达到了空前的高潮,到处可见演讲者的身影和听讲的人群。一些大中学校也增设了演讲训练课程。

  这一时期,一大批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纷纷登台演讲,宣传革命道理,传播马克思主义。孙中山、秋瑾、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都是当时著名的演讲家。孙中山的演讲,简明通俗,观点突出,旗帜鲜明,富有鼓动性和号召力。他特别注重讲话艺术,他说:“身登演讲台,其所具风度姿态,既须使全场有肃穆起敬之心,开口演讲、举动格适,又需使听众有安静祥和之气,最忌轻佻作态,处处出于自然。”陈独秀宣传激进民主主义思想,在当时享有盛誉。鲁迅的演讲,内容丰富,技巧高明,体现出了入情入理、英勇善战的风貌。秋瑾的《敬告中国二万万女同胞》,被誉为中国妇女的解放宣言。孙中山《在东京中国留学生欢迎大会上的演说》、李大钊《庶民的胜利》、鲁迅《未有天才之前》等著名演说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毛泽东、周恩来、闻一多、陈毅等,都是中国现代史上讲话艺术家的杰出代表,他们高超的讲话艺术饮誉中外。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讲话艺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被更多的人们所重视。

  3. “一支笔,一条舌,能抵三千毛瑟枪”

  在我国古代春秋时期,有一个《晏子使楚》的故事,从这一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口才的巨大力量。

  晏子作为齐国的使臣,出使楚国。晏子个子矮小,楚王见其其貌不扬,存心取笑侮辱他,命人在大门的旁边开了一个小门引进晏子。晏子说:

  “出使到狗国,才从狗门进;我出使来到楚国,不应当从这小门进。”楚王只得让他从大门进入。楚王说:“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回答说:“临淄城有七千五百多家,人人伸开衣袖就成了阴凉棚,每人挥一把汗,全城就像下雨一样,人人肩并肩,脚挨脚,怎么说没人呢?”楚王说:“既然这样,那为什么派你出使到楚国呢?”晏子回答说: “齐国任命使臣,各类人都有应去的主儿,那些有贤德有才能的被派遣到有贤德有才能的国君那里做使臣,无才德的被派遣到无才德的国君那里做使臣。我是最没有才德的,所以只能出使楚国了。”楚王又命人拉过一个小偷,说这是齐国人。晏子说:“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为枳,因为水土不同。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分守己,到了楚国却偷盗,不是说明你们楚国有问题吗?”

  经过几个回合的较量,楚王再也不敢小瞧晏子了。

  晏子在受到楚国的侮辱时,从容不迫,凭借卓越的智慧,雄辩的口才,对楚王进行了有力的反击,既维护了自身的形象和尊严,又保全了国家的利益。

  近百年来,西方国家先后涌现出了大批优秀的演讲家,如马丁?路德?金、丘吉尔、安东尼、罗斯福、林肯、列宁、甘地、玛格丽特?撒切尔等等。在演讲家行列中,美国人最为突出。仅美国历届总统中擅长演说的就不乏其人,他们的竞选演讲、就职演说、电视讲话、记者招待会等,有很多成为美国历史上不朽的演讲。开国总统乔治?华盛顿的就职演说只有135个字,成为美国之最;肯尼迪的就职演说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最精彩的总统就职演说,有很多名言警句常被后人引用:罗斯福、林肯的讲话艺术也是被后人所公认的。

  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是一位世界公认的杰出政治家和演说家。她才思敏捷,风度优美,讲话艺术高超,不论是在法庭辩护、议会辩论,还是在公开讲话、记者招待会等多种场合,都能神情自如,对答如流,引经据典,精确地掌握数据,成为世界风云人物。

  撒切尔夫人连任三届英国首相,表现出非凡的气度和雄辩的才能,成为世界知名的独领风骚的领袖人物之一,树立了“铁娘子”的形象,这与她的仪表风度有关,更与她“充满自信”、“滔滔不绝”的辩才分不开。在大选之前,她到全国各地周游演说,通过电视演说、电台讲话,充分发挥其雄辩的口才,改变了人们对她不利的看法,终于赢得了大选的胜利。进入唐宁街10号,登上首相宝座后,又凭借精湛的演讲艺术,震惊了世界,开创了撒切尔夫人时代。

  法国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拿破仑曾说过,“一支笔,一条舌,能抵三千毛瑟枪”。可见,善于讲话的力量是多么的巨大。

  4.讲话艺术,绝非可有可无的雕虫小技

  语言是人的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处于组织指挥位置的领导者,其主要的工作方式和手段是运用语言。

  领导者在领导工作中,无论是在大会上作报告,还是具体安排部署工作;无论是对外交往,还是对内协调;无论是对上汇报工作,还是对下宣传指导等,一切具体工作最终都是通过讲话去完成的。对一个领导者来说,讲话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领导工作的成效,关系到领导者的形象。因而,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至关重要。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1972年访问我国期间,我国许多领导人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认为周恩来总理具有“无与伦比的品格”,说话彬彬有礼,“我很感兴趣”;而江青“说话带刺,咄咄逼人,令人很不愉快”。

  领导者的讲话水平不仅代表着领导者个人的形象,也代表着领导者所在组织或单位的形象,甚至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形象。

  讲话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领导工作的成效和领导者的威信。

  1998年3月,刚刚就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在记者招待会上郑重承诺:“人民币不贬值。”

  就这么一句话,就对深受金融风暴困扰,一直动荡不安的亚洲经济形势起了很大的稳定作用。

  对于一个领导者来说,上级、下级、同事是否鼎力支持他的工作至关重要。只有他们的支持、配合,领导者才能实施有效的领导,才能完成工作任务。要取得他们的理解、信任和支持,除了凭自己高尚的人格去赢得人心,按组织原则去凝聚人心外,还必须具备较高的讲话艺术,去同他们互通信息,加强思想交流,密切感情。

  领导者所确定的工作目标,制订的政策措施,提出的各项要求,只有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那么,领导者的工作目标、政策措施、工作要求如何才能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这就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利用高超的讲话艺术,去发动群众、教育群众、组织群众,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否则主张再好,方案再科学,群众不理解、不接受,就变不成群众的自觉行动。讲话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宣传、鼓动的效果。如要组织一次大的活动,打一场大的战役,完成一个大的任务,度过一个艰难危险的阶段时,领导者所特有的能吸引人、打动人、说服教育人的讲话,对于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努力完成预定目标,具有重大的作用。

  可见,作为一名领导者,只有充分认识讲话的重要性,并在日常工作中,勤动脑,勤动手,勤动嘴,努力学习,勇于实践,切实提高讲话水平,这样才能成为一名称职的、优秀的领导者。

  5.讲话水平直接体现着领导者的魅力

  魅力是一名领导者特有的素质与能力。一名领导者是否拥有魅力,并不在于权力有多大,地位有多高,关键在于能否赢得人心。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指出:“一个成功领导者的魅力,就像磁铁一样,吸引许多优秀的人才。而要赢得魅力,讲话水平则是关键因素。”

  领导者实施领导行为,一靠权力;二靠威信。权力是上级给你的,而威信是人民群众给你的,是自己争取的。领导者的威信越高,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就越大,与群众的心理距离就越近。古人云:得人心者得天下。讲话艺术对于提高领导者威信、塑造良好形象,无疑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w w w. xiao shuotxt. n etT-x-t_小_说天/堂
返回列表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司江伟作品集
与官员谈讲话与演讲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