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历代赋评注·明清卷》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1章 北京赋(1)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历代赋评注·明清卷》 作者:赵逵夫

第11章 北京赋(1)

  李时勉

  李时勉(1374—1450),名懋,以字行,号古廉。吉安府安福(今属江西)人。早年勤奋好学,刻苦读书,冬寒,用被子裹足,置于桶中,读书不辍。明永乐二年(1404)进士,选庶吉士,进学文渊阁,与修(重修)《太祖实录》,授刑部主事。书成,改任翰林侍读。成祖建北京,谋迁都,时勉上疏言其非,忤帝意,被谗下狱。后又因言事得罪触怒仁宗,下锦衣卫狱,被廷杖几死。宣宗继位,先欲杀之,寻复原官。宣德五年(1430)修成《成祖实录》。正统三年(1438)又以修成《宣宗实录》进学士,掌院事兼经筵官。正统六年(1441),迁国子监祭酒。又忤宦官王振,被逮。国子监生千余人诣阙乞贷,又得会昌侯孙忠等救助,得释。正统十二年(1447),一再请求致仕,得允。景泰元年(1450),卒于京师。初谥文毅,后以其孙颙之请改谥忠文。时勉性格刚烈鲠直,慨然以天下为己任,多次直言上书,陈说时弊,先后忤成祖、仁宗,终以不附王振为其所陷害,前后三次濒于死地,而劲直之节始终如一。久任国学期间,以道义砥砺诸生,平恕得人,人才蔚起,与南京祭酒陈敬宗号称“南陈北李”,俱为贤祭酒,而时勉尤为人望所归。为文平易通达,不露圭角,“多和蔼仁义之言”。“其所著作,以当代重其为人,脱稿多为人持去,故所存者无多”(《四库全书总目》)。著有《古廉集》十二卷。

  明成祖朱棣夺取帝位后,为了防止北元卷土重来,加强和控制北方地区,决定迁都北京。他登基的第二年,就把北平改名北京,“徙山西民万户实北京”(《明史·成祖记》),开始作迁都准备。永乐五年(1407),从全国各地征集大批工匠和民工,重建北京城,直至永乐十八年(1420)才完工,历时十八个春秋。李时勉的这篇赋即作于永乐十九年(1421)正式迁都之后。据《明史·李时勉传》记载,李时勉起初不赞成营建北京城,“成祖决计都北京,时方招徕远人,而时勉言营建之非,及远国入贡人不宜使群居辇下”,以此触怒成祖。但迁都后,李时勉还是写下了这篇赞美祝贺之赋。当时以此为题材的赋作不少,仅据《日下旧闻考》卷六、卷七收录,就有金幼孜、杨荣、胡启先的《皇都大一统赋》,黄佐、余光、盛时泰、陈敬宗、帅机的《北京赋》和桑悦的《北都赋》,可见当时朝廷对此事的重视程度和文人学士对此的大力颂扬。

  惟皇明之受天命也[1],我太祖皇帝首仗义师[2],以平暴乱。豪杰景从[3],声振江汉[4]。削除僭窃[5],拯民涂炭[6]。定鼎金陵[7],抚绥万邦[8];乃睠兹土[9],实雄朔方[10]。仿成周之卜洛[11],欲并建而未遑[12]。逮我圣上[13],继明重光[14];握乾御极[15],一遵旧章。仁声洋溢乎遐迩,恩泽汪□于八荒[16]。既致治于太平[17],遵皇衢以省方[18]。仰先志之未遂,度宏规以作京[19]。羌经营之伊始,遍夷夏其欢腾。

  曰惟北都,在冀之域[20]。右挟太行[21],左据碣石[22]。背叠险兮重关,面平原兮广泽。宗恒岳其巍巍[23],镇巫闾而奕奕[24]。冠九州之形胜[25],实为天府之国[26]。是以轩辕邑之以分州[27],唐尧阶之以为帝[28]。扩神化以宜民[29],大勋德之光被[30]。郁王气之所钟[31],于今兹而有待也。

  于是仰瞻析木[32],俯测地灵[33],龟筮兆吉[34],天人叶应[35]。神祇献珍而山石自出[36],河岳效灵而神木自行[37]。民子来兮相续[38],期不日而功成[39]。尔乃悬水树臬[40],识景表营[41]。方位既正,高下既平;群力毕举[42],百工并兴[43]。建不拔之丕址[44],拓万雉之金城[45]。引天泉于西阜[46],环汤池而镜清[47]。九衢百廛之通达[48],连甍邃宇之纵横[49],顾壮丽其若此,非燕逸而娱情[50]。盖所以强干而弱枝,居重而御轻,展皇仪而朝诸侯[51],遵先轨而布仁政者也[52]。

  [1]皇明:指明朝,加“皇”以示尊重。受:接受。天命:上天的旨意。

  [2]太祖:指朱元璋。首仗义师:首先率众起义。

  [3]景从:如影随形。景,通“影”。贾谊《过秦论》:“天下云集而响应,嬴粮而景从。”

  [4]江汉:指长江和汉水。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最早兴起于南方江淮一带。

  [5]僭窃:超越本分窃取,此指被朱元璋消灭的各地割据势力。

  [6]涂炭:污泥和炭火,比喻灾难困苦。

  [7]定鼎金陵:指朱元璋建都南京。定鼎,旧传禹铸九鼎,以象九州,历商至周,作为传国重器,置于国都。因称定立国都为“定鼎”。金陵,今江苏南京市,明朝最初建都于此。

  [8]抚绥:安抚,安定。《书·太甲上》:“天监厥德,用集大命,抚绥万方。”

  [9]睠(juàn):眷恋,怀念。兹土:指北京。

  [10]朔方:北方。

  [11]成周之卜洛:西周初年,周公旦为控制被俘虏的殷商遗民,令他们迁居洛阳,并称占卜得知他们居洛阳最吉利。周公召集商旧属国,在洛阳为被俘的殷商遗民造城,号成周。在成周西三十余里筑城,称为王城,驻守军队。洛阳是西周的东都,西都为镐京。卜洛,周公卜择洛邑得吉兆而建为东都,后因称经营新都为卜洛。《书·洛诰》:“我乃卜涧水东、瀍水西,惟洛食。”

  [12]未遑:没有闲暇时间。

  [13]逮:等到,至。圣上:指明成祖朱棣。

  [14]继明重光:继承前朝圣明天下,重新光大祖宗基业。语本《易·离·象》:“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四方。”继明,借指皇帝即位。重光,比喻累世盛德,辉光相承。《书·顾命》:“莫君文王、武王,宣重光。”

  [15]握乾:指执掌天子的权力。《易·说卦》:“乾为天,为圜,为君。”御极:登极,即位。皮日休《霍山赋》:“岳之尊,端然御极,耸然正位。”

  [16]汪□(huò):深广。《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威武纷云,湛恩汪□。”颜师古注:“汪□,深广也。”八荒:八方荒远的地方。《汉书·项籍传赞》:“并吞八荒之心。”颜师古注:“八荒,八方荒忽极远之地也。”

  [17]致治:使国家在政治上安定清平。《新唐书·太宗纪赞》:“其除隋之乱,比迹汤武;致治之美,庶几成康。”

  [18]遵:沿着。皇衢:专供皇帝车马所行的道路。《文选·班固〈东都赋〉》:“动大辂,遵皇衢,省方巡狩。”李周翰注:“遵天子之衢。衢,道也。”省方:巡视四方。《易·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孔颖达疏:“省视万方,观看民之风俗。”

  [19]宏规:宏伟的规模。班固《西都赋》:“图皇基于亿载,度宏规而大起。”

  [20]在冀之域:《书·禹贡》所载之九州,北京位于古九州的冀州之内。

  [21]太行:太行山。

  [22]碣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县北。

  [23]宗:首领,宗主。恒岳:北岳恒山。

  [24]镇:一方的主山。巫闾:指医巫闾山,位于辽宁北镇县西,是古代名山,人呼为广宁山,主峰名望海山。为阴山山脉分支。《周礼·春官·大司乐》有“四镇五岳”之语,郑玄注:“四镇:山之重大者。谓扬州之会稽,青州之沂山,幽州之医无闾,冀州之霍山。”《周礼·夏官·职方氏》:“东北曰幽州,其山镇曰医无闾。”郑玄注:“医无闾,在辽东。”奕奕:高大美盛的样子。

  [25]九州:古代分中国为九州。说法不一。《书·禹贡》作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尔雅·释地》有幽、营州而无青、梁州;《周礼·夏官·职方》有幽、并州而无徐、梁州。后泛指天下,全中国。

  [26]天府之国: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区。语本《战国策·秦策一》:“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大王之国……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

  [27]轩辕邑之以分州:传说黄帝号轩辕氏,他以北京为都邑而将天下划分数州。《史记·五帝本纪》称黄帝“邑于涿鹿之阿”。涿鹿,在今河北西北,邻接北京。

  [28]唐尧阶之以为帝:相传唐尧也曾建都于北京附近。《史记·五帝本纪》“北过涿鹿”一语正义:“涿鹿山在妫州东南五十里,山侧有涿鹿城,即黄帝、尧、舜之都也。”阶,凭借。

  [29]神化:神妙地潜移默化。语出《易·系辞下》:“神而化之,使民宜之。”宜民:谓使民众安辑。《诗·大雅·假乐》:“假乐君子,显显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毛传:“宜安民,宜官人也。”

  [30]勋德:功勋与德行。光被:遍及。《书·尧典》:“光被四表,格于上下。”王引之《经义述闻·尚书上》:“光与广通,皆充廓之义。《方言》曰‘幅广为充’是也。故《尧典》言‘光被四表’,而《汉书·礼乐志》曰‘圣主广被之资’。”

  [31]王气:旧指象征帝王运数的祥瑞之气。《东观汉记·光武帝纪》:“望气者言,舂陵城中有喜气,曰:‘美哉王气,郁郁葱葱。’”

  [32]仰瞻:抬头观看。析木:十二星次之一。与十二辰相配为寅,与二十八宿相配为尾、箕两宿。古代以析木次为燕的分野,属幽州。《晋书·天文志上》:“自尾十度至南斗十一度为析木……燕之分野,属幽州。”

  [33]地灵:土地山川的灵秀之气。《韩诗外传》卷八:“惟凤为能通天祉,应地灵,律五音,览九德。”

  [34]龟筮:占卦。古时占卜用龟,筮用蓍,视其象与数以定右凶。《书·大禹谟》:“鬼神其依,龟筮协从。”蔡沈集传:“龟,卜;筮,蓍。”陈琳《大荒赋》:“假龟筮以贞吉,问神谂以休详。”

  [35]叶应:和洽相应。叶,通“协”,和洽。

  [36]神祇:天神与地神。《史记·宋微子世家》:“今殷民乃陋淫神祇之祀。”裴骃集解引马融曰:“天曰神,地曰祇。”献珍:敬献珍宝。

  [37]效灵:显灵。

  [38]民子来兮相续:谓老百姓如同儿子效劳父母一样,相继前来筑城。语本《诗·大雅·灵台》:“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

  [39]期:预期。不日:不久。《诗·大雅·灵台》:“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孔颖达疏:“谓不设时日已成功,言民心乐为之也。”

  [40]悬水:以水测平。树臬(niè):树立测日影的标杆。臬,本作“槷”。《周礼·考工记·匠人》有“置槷”之语,郑玄注:“于所土之地中央树八尺之臬。”

  [41]识景标营:根据标杆标出的日影,标画出建筑的范围。

  [42]群力:众人的力量。毕举:全部使用上。

  [43]百工:指筑城的各类工匠。并兴:一齐都行动起来。

  [44]不拔:不可拔除,不可动摇。形容牢固。《老子》:“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丕址:犹丕基。巨大的基业。

  [45]万雉:极言城墙周围之广。雉,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班固《西都赋》:“建金城而万雉,呀周池而成渊。”金城:指坚固的城。《管子·度地》:“城外为之郭,郭外为之阆。地高则沟之,下则堤之,命之曰金城,树以荆棘,上相穑著者,所以为固也。”

  [46]天泉:本为池名,也称天渊。有二:一在洛阳东,为晋人游宴之地;一在江宁,为南朝宋元嘉年间造。此指泉水。阜:山。

  [47]汤池:指难以逾越的护城河。形容城池防守严密。镜清:比喻清明太平。裴度《铸剑戟为农器赋》:“皇帝嗣位之十三载,寰海镜清,方隅砥平。”

  [48]九衢:纵横交叉的大道;繁华的街市。《楚辞·天问》:“靡蓱九衢,枲华安居。”王逸注:“九交道曰衢。”百廛(chán):指众多的商肆或广大的土地。《文选·班固〈西都赋〉》:“阗城溢郭,旁流百廛。”李善注引《礼记》郑玄注:“廛,市物邸舍也。”吕延济注:“五亩曰廛。”

  [49]连甍:形容房屋连延成片。甍,屋脊。左思《蜀都赋》:“比屋连甍,千庑万室。”邃宇:深广的屋宇。《楚辞·招魂》:“高堂邃宇,槛层轩些;层台累榭,临高山些。”

  [50]燕逸:宴饮娱乐。娱情:使心情快乐。

  [51]皇仪:皇帝的仪容。《文选·班固〈东都赋〉》:“陈百寮而赞群后,究皇仪而展帝容。”吕延济注:“言尽帝皇之容仪。”

  [52]先轨:先王的法度。《三国志·魏书·高柔传》:“陛下临政,允迪睿哲,敷弘大猷,光济先轨。”亦指先有的范例。仁政:儒家的政治主张。认为统治者宽厚待民,施以恩惠,有利争取民心。孔子在对“仁”的解释中,已有关于“仁政”的思想。孟子发挥孔子学说,明确提出了“仁政”的主张。《孟子·梁惠王上》:“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若乃四郊砥平[1],皇道正直[2]。视万国之环拱,适居中而建极[3]。其南则万流宗海,平林蔽天。揽邯郸、钜鹿之广衍[4],□NFDEE□平畴沃野之绵延[5]。溏淤恒卫经其野[6],濡磁涞桑汇其前[7]。界以大陆广阿之弘壤[8],扼以大茂井陉之连山[9]。包络赵魏[10],襟带齐鲁[11],膏腴之地,绵亘三千余里,而极于黄河伊颍之川[12]。其水陆之所产,卓荦繁盛,盖莫得而计焉。其北则叠嶂畾峞[13],层峦蔽亏[14]。长城矗乎云表,百泉涌乎山隈。壮天关而设险,守一夫而莫开[15]。伟左盘而右顾,宛凤舞而龙飞。实磅礴而郁积,粤拥卫于邦畿[16]。包狼山上谷之险[17],据野狐独石之危[18];掩祖山木叶之离立[19],连白登紫塞之逶迤[20]。控女真而极乎洮河之北[21],镇朔漠而逾乎瀚海之湄[22]。控弦之类射雕之群[23],畏威怀德相率而来归[24]。其东则潞河通漕[25],控引江淮[26]。肥洳滦涞[27],灌注萦回。连峰片石之隘[28],首阳崆峒之厓[29],玉田白璧[30],神仙琼台。超无终而越金山[31],跨辽沈而逾鸭绿[32]。至于旸谷日出之涯[33],固已遐哉邈乎,而莫不在乎绥怀[34]。环以大海,众水所归;洪涛巨浪,汹涌崔嵬。盖不知其几千万里,而蛮商番舶,帆樯隐天,上下不绝而往来。又有蓬瀛方壶[35],凤鳞聚窟;十洲三岛[36],灵异非一。琉精之阙[37],琼华之室[38]。墉城岹峣[39],金台崒嵂[40]。紫气丹青[41],景云瞩日[42]。灵圄偓佺、安期羡门之伦[43],相与从游于其间,出入隐见而恍惚。瞻帝京其伊迩,庶可见其骖鸾驾鹤之仿佛[44]。其西则崇山郁翠,高挹泰岱[45]。北接居庸[46],南首河内[47]。奇峰拥关,龙门阻隘;玉泉垂虹,青烟浮黛。上嶻嵲兮倚空[48],下蟠据而际海。其麓则有浑河汤汤[49],西湖泱泱[50]。盐沟琉璃[51],桑乾广阳[52],雪波泛涌,灏溔汪洋[53],一泻千里,会流帝乡[54]。

  [1]砥平:像磨刀石一样平坦。砥,磨刀石。

  [2]皇道:上古帝王治国的法则。《文选·班固〈西都赋〉》:“博我以皇道,弘我以汉京。”李周翰注:“皇道,皇王之道。”

  [3]建极:建立中正之道。语本《书·洪范》:“皇建其有极”。孔颖达疏:“皇,大也。极,中也。施政教,治下民,当使大得其中,无有邪僻。”一说谓建立法度、准则。蔡沈集传:“建,立也。极,犹北极之极。至极之义,标准之名,中立而四方之所取正焉者也。”

  [4]邯郸:古地名。今河北邯郸市。春秋时,卫地,后属晋。公元前386年赵敬侯自晋阳徙都邯郸。秦王政十九年(前228)置邯郸郡。三国、魏、晋为广平郡,隋开皇中改置县,唐、宋、金、元因之。钜鹿:郡名。秦置,汉因之。唐名邢州,其地约当今河北南自平乡县至晋县藁城一带地区。广衍:宽广低平之地。《文选·张衡〈西京赋〉》:“尔乃广衍沃野,厥田上上。”李善注引郑玄《周礼》注:“下平曰衍。”

  [5]□NFDEE□(yì):延展,延续。《汉书·司马相如传上》:“□NFDEE□丘陵,下平原。”颜师古注:“□NFDEE□,犹延也。”平畴:平坦的田野。

  [6]溏:指宋时为阻挠辽军南下而开挖的陂塘,在当时的雄州(今河北雄县、容城一带)。淤:指淤口关。唐置,故址在今河北霸县东信安镇。北宋时仍为军事要地。恒:州名,辖境相当于今河北石家庄市一带。卫:州名。北周置,治所在朝歌(今河南淇县)。

  [7]濡:水名。或指源出今河北完县西北的祁河及其下游的方顺河、石桥河,或指源出河北易县西北、东会南易水注入拒马河的北易水,见《汉书·地理志》。此兼指两处。磁:指磁水,流经河北磁县一带。涞:指涞水,在河北中部偏西。桑:指桑乾河,源出山西北部管涔山,古时流经北京南。《大兴县志》:“而卢沟桥关门巀立,即古之桑乾河,京邑之瀍涧也。”《日下旧闻考》卷八:“卢沟本名桑乾河,俗曰浑河,在都城西南四十里。”

  [8]大陆:古泽薮名。又名巨鹿泽、广阿泽。《书·禹贡》:“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尔雅·释地》:“晋有大陆。”地在今河北隆尧、巨鹿、任县三县之间。广阿:古泽薮名。《吕氏春秋·有始》:“何谓九薮?吴之具区,楚之云梦……赵之钜鹿。”高诱注:“广阿泽也。”毕沅校正引《尔雅》“晋有大陆”郭璞注:“今钜鹿北广阿泽是也。”

w w w/xiao shu Otx 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赵逵夫作品集
历代赋评注·明清卷历代赋评注·汉代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