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以和为美》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5章 园林之和(1)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以和为美》 作者:王磊

第15章 园林之和(1)

  轩楹高爽,窗户虚邻,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

  ——计成《园冶》

  “一亭一桥见君闲,一山一石伴君乐”,每念及此,你是否想到中国古典园林的隽永画卷?中国园林,以山水为蓝本,以诗词为主题,石求奇、廊求回、水求曲、路求幽,假山叠置,奇花异木四季更迭。它是中国古典建筑和理想化人居环境的缩影,集中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诗意生存的生活审美化追求。中国园林融自然美与建筑美为一体,具有极强的审美性和观赏性,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审美趣味和理想是以“和”为美,这是有其深厚的哲学、美学文化根基的。在中国文化的发展史中,儒家、道家和禅宗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不同的文化特征影响着中国园林艺术。园林作为一种文化信息载体,从兴起开始,便不仅仅是物质感官层次的休憩娱乐场所,而是吸收了儒释道的哲学、美学思想精髓,是一种精神寓所和洋溢着生命律动的所在。儒家美学追求“中和”之美,强调美与善的统一。也就是要将审美与社会人生、个人道德修养联系起来,主张人与人以礼相待,和谐相处。道家美学认为,艺术美的奥秘在于人类的生命力与自然界生机活力的统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崇尚自然,师法自然。禅宗美学的精神不是向“外”寻觅,而是向“内”体悟自己的生命本性,只要心性虚空自在,不固执于眼前的具体事物,无所束缚,处境不染,就可以时时得法,时时在道。无论儒家美学、道家美学还是禅宗美学,都立足于心性休养,都强调天人合一,以“和谐”为天地之大美。因而,中国古典园林充分体现了人们的精神情趣与心灵和谐的形态。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家正是以深邃的哲学思想,以情感、想象交织于一体的审美心理,去创作情景交融、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园林美境。

  中国古典园林在经历了三千年循序渐进,推陈出新的发展变革后,成为世界艺术殿堂的一朵奇葩,成为全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国园林不仅向世人提供了赏玩游历之处、陶冶情操之地,而且以个性鲜明的艺术审美特质,吸引着众多的学者潜心探究园林之美的根源。我们知道中国古典园林之美来源于“和”,以“和”为美是中国园林的核心审美标准和审美理想。然而,园林之“和”具体体现在哪里呢?让我们缓慢步入中国园林山水诗画的“和美”意境中,驻足在束束清溪旁,荷池曲桥间,晓风杨柳下,幽深小径中,侧耳聆听那雨打芭蕉的滴答声、瑟瑟风声、寺院钟声,体验那光影、树影、水中斜影、溶溶月色下远近景色的朦胧美,领略一下园林和谐美的微妙之处吧。

  自然环境之和

  中国文化追求素朴淡远的山水田园,这是诸如陶渊明一样的古代隐逸之士的理想空间。他们借山水解忧,以花木怡情,在对自然的感悟中,品味个体生命的意义。在园林的构筑中,这种闲适淡泊的思想也被融入其中。一株绿草、一杯香茗、一声鸟啼、一帘花影、一池清水、一座奇山都凝聚着园林艺术对于自然的诠释。园林利用自然条件,把建筑和山水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巧妙地把无限美景浓缩到有限的空间,创造出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的艺术载体,从而使游人在身临其境时,感受莺歌燕舞、流水潺潺、花木丛生、绿树婀娜的大自然的奇幻景致,触摸大自然的勃勃生机,聆听大自然的华美乐章,正像苏州沧浪亭的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俱有情”所传达出的那种陶然于自然的和谐意境。

  基于与自然和谐的观念,中国园林尽量地贴近自然、融入自然。凭山临水,山因水活,水得山势,青山绿水构成园林的基调,山与水的相得益彰体现出园林的动感之美。古典园林除了追求自然天成之美外,也强调人文景观美与自然景观美的和谐统一,它融合了建筑、文学、诗歌、书法、绘画等多种艺术类型,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审美形态。不同的艺术类型、不同的美感达到和谐统一、相映成趣,使园林艺术的内涵更加丰富饱满。在一座园林中,人工建筑往往并非主体,相反只是起到装饰与装点自然山水的作用,人工造物决不会压倒自然气势,人决不会大于自然,这表现出古人对自然的礼让。比如位于武汉长江边上的著名的黄鹤楼,最初是建在蛇山山脚下,只是在后来的重建中,它才出现在山顶。这不难看出现代人与古代人对待自然态度的差异。现代人拥有了更强大的改造自然的能力,也使人把自身凌驾于自然之上。这种人类的过分自信,却往往导致自然生态的破坏,使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难以维系,这恰恰是我们现代人所应当反思的,也是我们应当重视古典“和谐文化”的原因。

  山、水、建筑、花木被称为造园“四要素”,这一观点由来已久。其中的“建筑”,可谓集中国古典建筑之大成,均为人工营造,自不用说。“山水”和“花木”从自然的山水园逐步转向人工的山水园,则有一个历史的演变过程。

  园林是由“囿”“苑”“台”发展而来。中国关于园林的最早记载见于《穆天子传》,其中有“春山之泽,水清出泉,温和无风,飞鸟百兽之所饮,先王之所谓‘县圃’”的记述。所谓“县圃”,便可视为一种原始的、自然形态的山水园林,它是在自然山林中划出一定范围而成,尚无过多的人为痕迹,表现出人类为生存而生成的圈地意识。人们在此依存固有的山水森林而耕作、狩猎、游乐,有着较强的功利实用色彩。但历史上记载较早且更为确切的园林建筑是夏朝桀帝所筑玉台,周文王所建灵台、灵沼、灵圃,它们大体上已具备了造园“四要素”。另据记载,吴王夫差修建的姑苏台已是一座以游赏为主,功能完备的园林了。秦始皇修建的阿房宫更是一座规模宏大的皇家宫苑。汉武帝修建的上林苑,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最大的皇家园林,山、水、花木、建筑齐备。随后,文人园林在西汉时期出现,使园林的艺术趣味得以增强。经东汉至魏晋时代,造园技法更趋成熟,人工营造山水渐至审美阶段,文人借助“四要素”,开始寄情山水,雅好自然,在园林中寻找超凡脱俗、缥缈空虚的纯美意境,以宣泄内心的忧患。文人造园,应运而生。中唐前后,诗歌艺术与山水画的发展极大地影响了园林的建造手法与理念,园林意境逐渐向诗情画意迈进,加之这一时期禅宗哲学思潮所采取的泛神论的亲近立场,要求自身与自然合为一体,希望从自然中吮吸灵感,获得了悟,来摆脱人世的羁縻,获取心灵的解放。这种思想也逐步渗透到古典园林的建造中,使得园林文化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开始重表现、重写意,成为兼容诗情画意的独立的空间表现艺术,它的技术性与园林空间创造所激发的审美性得到了和谐的统一。至明清,园林建造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已达到鼎盛,风景式园林体系的内容和形式已经完全定型,造园“四要素”的运用已趋成熟。“山水”和“花木”也成为文人移情寄兴的对象,自然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的园林,以北方大型的皇家园林和江南小型的私家园林为代表。其中北方皇家园林以北京的圆明园、颐和园和承德的避暑山庄最为著名;江南私家园林则有苏州的拙政园、网师园、留园,扬州的个园,上海的豫园等。至此,造园“四要素”被成功运用到园林建造中,并延续至今。

  综观造园四要素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园林绝非简单的模仿这些要素,而是有意识地加以改造、加工,从而表现出精练概括的自然和典型化的风景。中国园林艺术追求自然,强调泯灭人工色彩,尽量遮掩斧凿的痕迹。通过对大自然的巧妙模仿,以及空间的裁减和遮挡、层次的对比和衬托,中国园林形成了“本于自然,高于自然”的特点,这在人工山水园林的筑山、理水、花木配置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这些营造方法,使得自然界的奇山秀水浓缩在园林之内,大自然的“天光云影”融于“半亩方塘”之中。

  在筑山时,匠师们广泛采用各种不同造型、纹理、色泽的石材,以不同的堆叠风格形成许多假山,并通过对天然山岳构成规律的概括和提炼,创造出峰、峦、岭、峋、洞、谷、岩、壁等的形象写照。园林假山虽“假”,但都是真山的抽象化、典型化的真实缩影,从而可在很小的地段空间来凸现山林的局面和千岩万壑的气势。小庭院中的奇石则采用“瘦、漏、透、皱”的原则,以达到小中见大的意蕴。比如苏州狮子林中的太湖石,玲珑剔透,一看到它,你就能领悟什么是“瘦、漏、透、皱”的特点了。

  在理水时,人工创造各种水体,艺术概括出自然界的河、湖、溪、涧、泉、瀑等。遵循“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原则,多以开阔不规则的水面为主,间以桥、廊、岛分隔,使之既有辽阔的水面,又有深曲的水湾,从而将不同的自然水景融入到园林之中,同时力求再小的水面也曲折有致,并利用山石点缀,在有限的空间内尽量模仿天然水景的全貌。

  在配置花木时,以树木为主调,尽量做到姹紫嫣红、争奇斗妍、高低错落,运用少量树木的艺术概括来表现出天然植被的气象万千,务求其在姿态和线条方面既显示自然天成之美,也要表现出绘画的意趣。因此,树木花卉的选择颇受国画“古、奇、雅”格调的影响,讲究体态古朴、色彩清隽。另外,不同环境也以不同树种“多方巧搭”,有深有浅,疏实相济,考虑时令的变化,落叶与常绿树的搭配。庭院中常植有姿态和色香俱佳的树种,使园林与植物融为一体。

  中国园林建筑充分做到了人造景致与天然环境的自然融合。中国人首先把自然环境作为一个系统来对待,用联系的观点认识其内在的和谐,从而去发现、探寻美的规律来创造自然环境美。这种辩证的思维运用到造园之中取得了显著的艺术成就。同时,作为艺术作品的中国园林,也像其他类型的优秀艺术作品一样,“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因为它已经深深地被人的生命力量、人的情感所浸染。这里的自然已是人化的自然、艺术的自然、生活的自然,它体现了人与自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尊重,和谐相生”的最佳关系状态。现存的园林中随处可以领略到此种自然之“和”美。例如,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镇的小莲庄,园林的整体布局以荷花池为中心,分为内园和外园。外园中设有十亩荷塘,亭台楼阁、曲水长廊环绕池周。内园以太湖石堆叠假山,山巅建池,山麓临池。绝妙之处在于景与景之间,似界非界;内园与外园之间,似分不分,景致错落有序,融为一体,妙趣天成,彰显江南造园的艺术特色,创造出自然与人“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

  中国园林建造的基本审美理想是人与天合,以“和”为美。纵观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更能得出园林创造始终以“和谐美”为其审美理想的结论。的确,中国园林极为重视人和自然的亲和,它要取得的审美效果就是人在园中,犹身处自然,“观烟波浩渺而思其意境,仰崴嵬嵯峨而感其气势”,移天缩地,在于君怀,人世之外,别开幻境。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在中国古典园林的营造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与展示。

  曲径通幽之和

  “曲径通幽”是古典园林常采用的造园技法。通过设置曲折的路径,使人们从嘈杂的环境进入幽静之处。它体现了道家清净无为、修身养性的深层次思想文化内涵。曲径通幽的最佳实例莫过于《红楼梦》中大观园的进口处所设“曲径通幽处”,这是大观园落成时宝玉所题。由此进入,穿过狭窄曲折的假山小路,面前便豁然开朗,使游人置身于敞亮宽阔的园林空间。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苏州留园入口的处理。它以“欲扬先抑”的手法,使游人经过一系列狭小的空间,最后到达主要景点,与大观园入口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建筑轮廓起伏、水池曲岸、花木枝干、奇山怪石等各种景观的要素线条,统摄整个园林的构图,平添园林如诗如画般的意境。曲线在中国园林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造园者寄情于线,以线体情,情线交融,把曲线的和谐、优美以及富有韵律的动态美表现得恰如其分。中国园林艺术在曲线上的特殊表现,是理解中华民族审美特点的一个重要领域。“曲”成为用来表现艺术意境,追求自然美、含蓄美、深邃美和朦胧美的手段。“造园如作诗文,必使曲折有法”“曲折有致,前后呼应”等均体现出了“曲”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特殊含意,同时,“曲”也是区分中国古典园林和西方古典园林的重要标志。

  计成在《园冶》中说:“不仿偏径,顿置婉转”“随形而弯,依势而曲”,讲的都是曲径的生景作用。园林中的曲折含蓄主要是通过园林各组成要素之间的虚实、疏密、藏露、起伏错落、曲直对比来表现。在实际园景构筑中,曲径通幽是通过观赏点和观赏路线来实现的。随着观赏路线的变化,人们的视线也随之不断变化,浮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连绵不断的画面。而观赏路线的变化主要通过路、桥、水、廊等园林的交通路线的曲折迂回来实现。

  园“路”是联系园内风景点的脉络,《清闲供》描述“门内有径,径欲曲”“室旁有路,路欲分”。可见“路”具有导向性、延伸感,讲究曲折变化,峰回路转。因为曲线优美、自然、运动,会让人不禁产生寻觅的心理满足,做到“径曲景幽,景幽客散”,满足游人“入山唯恐不深,入林唯恐不密”的审美心理。如拙政园中部的“柳荫路曲”廊,从见山楼到别有洞天,直径不过百米,用曲廊蜿蜒于柳荫下,曲水之滨,山石之间,主次分明,曲折有度。又如南京瞻园,主体建筑静妙堂,把全园分为北大南小的两个空间,形成环游路线。步入回廊,曲折前行,过玉兰院、海棠院、倚云峰,钻入花木葱茏的南假山。南假山气势雄伟,钟乳倒悬,飞瀑泻潭,游人至此,如入画中。北假山和水池交相辉映,形成倒山入池、水弄山影的动人景观。曲折于水池北部的石平桥,沟通东西的游览路线,加之曲桥分隔,水面形态和层次均因此平添变化。

  园“桥”是跨越水面的路,可以联系交通、组织导游,同时还可分隔水面,点缀风景。与“路”一样,忌直求曲。曲桥在平面构图上比直桥丰富,可以打破水面的平淡和单调,使桥身的曲线与水平面的直线对比产生美感,彰显优美和谐的景致。例如颐和园中十七孔桥宛如一道彩虹飞架在昆明湖之上,栩栩动人。

  园“水”素有“水不在深,妙在曲折”的说法,奉行以曲为美的原则。水面曲曲折折,狭阔结合,使人不辨其渊,耐人寻味。如颐和园后山景区,以带状水面为主景,既幽深曲折,又有强烈的宽窄对比,忽开忽合,忽收忽放,具有明显的节奏感。

www.lzuowen.com[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王磊作品集
以和为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