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当道家统治中国》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8章 扫除新政障碍,淮南大案的来龙去脉(2)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当道家统治中国》 作者:林嘉文

第18章 扫除新政障碍,淮南大案的来龙去脉(2)

  文帝前元三年的四月,刘长进京朝见哥哥刘恒。自打刘恒登基之后,刘长就仗着长辈们都去世了而胡作非为。由于他是吕后养大的,在政治上长期受到特殊保护,所以此人政治情商很低,没有忧患意识,不知道夹着尾巴做人。他将长辈们的去世看作是解脱,以为从此可以胡作非为,而实质上,吕后的死让他失去了保护伞,可惜他并没有察觉。

  刘长跟着刘恒一同到上林苑打猎,和刘恒坐同一辆车,态度十分骄横,成天管刘恒“大哥、大哥”地叫着,自以为和刘恒亲近得不行。然而刘恒心里却很厌烦,他讨厌弟弟不知礼数,更担心胆大的弟弟哪一天会骑到他脖子上来。实际上,刘恒心里打弟弟的主意已经很久了。他有一个完整的计划,就是要故意放纵弟弟,让弟弟僭越法度。弟弟越疯狂,自己日后除去他就越发的名正言顺。

  刘恒心机深,刘长太天真。

  身为淮南王的刘长从未意识到自己已经身在虎穴,他对来自哥哥的威胁浑然不知,依旧我行我素。他不仅每天在刘恒面前手举大鼎展现肌肉,还杀死了辟阳侯审食其。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刘长有一次特地到辟阳侯审食其的府上做客,辟阳侯审食其聪明一世,却没料到刘长此人鲁莽、蛮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就在审食其到门口迎接刘长时,刘长从衣袖中拿出随身携带的铁锤,“咣当”一锤就砸死了审食其,事后还让自己的随从魏敬割下了审食其的头颅。

  杀掉了审食其,刘长自己亲自骑马跑到皇宫找刘恒谢罪,“哗啦”一下脱去上衣,老老实实地跪在刘恒面前坦白错误,同时陈述了辟阳侯审食其的三大罪状:“哥啊,弟弟我杀审食其这个王八蛋是有苦衷的啊,审食其太该杀了。”

  “想想吧,当年我娘赵美人本就不应该受到贯高一案的牵连,当时审食其是完全有能力说服吕后,让吕后去找高皇帝救出我母亲的。然而这挨千刀的却不尽力去救人,最终害得我母亲自尽,这是他的第一桩罪过。”

  “赵王刘如意和他的母亲定陶戚姬本来都没有过错,然而审食其却没有阻拦吕后杀死他们,这是他的第二桩罪过。”

  “吕后分封诸吕,培植党羽,瓜分刘家的天下,危害刘家的社稷,可是他审食其身为汉家臣子,却从来没有阻拦过吕后的行为,这是第三条罪状。”

  “大哥啊,我现在既为国家除了害,又为母亲报了仇,再没什么遗憾了。所以你要是觉得我做得不好,要杀要剐你就看着办吧,弟弟我无怨无悔。”

  我们仔细分析刘长列举的审食其的三条罪状。无一例外,三条都涉及吕后,吕后是刘长的养母,刘长能安然无恙活到文帝朝,全拜吕后对他的关爱。再想想吕后对审食其宠幸的程度,总觉得这里面有刘长对审食其吃醋的成分。

  另外,刘长对刘恒打感情牌,讲兄弟刘如意和定陶戚姬的事情,从中我们看到刘长单纯的一面: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他依然相信亲情,这就注定了他会被人戏弄、构害。

  只可惜古时能看出刘长自身问题的人并不多,好多人都夸赞刘长杀死审食其的行为很潇洒。

  比如清人吴见思就评价刘长杀审食其是快意恩仇,敢作敢当。

  宋人刘辰翁认为刘长有胆有识,志向高远,不畏权势。也不清楚那时候审食其和刘长俩人到底是谁更有权势。

  清人牛运震说:“(刘长)极奇语,亦亢壮,妙哉连用三‘弗争’字。(刘长)报母之仇,语极光明严厉,霜锋棱棱。”(《空山堂史记评注》)他认为刘长在刘恒面前的这一番争辩句句都很有理,话落到地上都能砸一坑儿出来,全都指到要害,而且一腔热血豪情,为母亲报仇也是赤胆孝心。

  古人褒扬刘长的人也太多了,笔者实在忍不住要泼一泼冷水。在笔者看来,刘长的举措并不是快意潇洒,只是被仇恨蒙蔽了双眼而已,至于事后向文帝请罪更是一种骄横的表现。刘长心里算得准准的,刘恒断然不会治他的罪,所以才敢于直面刘恒,向他请罪,同时慷慨陈词,一个劲儿地表现自己的英雄气概。

  刘长辩解起来振振有词,实质上却是以一种强势的姿态来逼迫刘恒,让刘恒不得不顾全大局而向他妥协。至于刘长所述的审食其的“三大罪”,实在是言过其实。审食其能够位极人臣,全仰仗当年吕后被俘于项羽军中时,他在吕后身边的侍奉。此人其实并没有多少本事,同时为人圆滑、明哲保身,是一个才能、胆识都很平庸的人物,真让他去左右朝政,那他绝对做不到。

  这样看来,刘长列举的理由完全是生拉硬拽来的,仇恨点燃的愤怒才是刘长真实的杀人理由。他要发泄,发泄他一出生就没娘带来的怨恨,可又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人来发泄。吕后是他的养母,刘邦是皇上更是他的父亲,所有人都报复不得,那黑锅就只能落在审食其身上了。

  刘恒最终赦免了刘长的罪过,嘴上说是觉得刘长可怜,而且是自己的兄弟,心里想的恐怕是这次刘长的理由太过于充分,说到底是打着维护江山社稷的旗号,没办法抓空子治罪。

  然而刘恒的闹剧还没结束,真正的大乱才刚刚开始。

  刘长叛乱发蜀道

  四十辆车、七十个人,刘长的造反看起来简直如同过家家一般。然而,正是这种离奇的现象才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刘长真的是要造反吗?答案是否定的,他只是任性、跋扈、目无法度,但谋反一事却应当是子虚乌有,刘长只想借此让刘恒对他放宽管束罢了。

  刘长在杀掉审食其之后更加嚣张跋扈了,心里想着连杀审食其这样的事刘恒都护着他,刘恒应该是真心重视这份兄弟感情。刘长因此更加骄傲自大,越发不服从中央政府的号令,整个朝廷从薄太后到太子刘启,再到众大臣都十分忌惮刘长。

  刘长从此俨然以皇帝自居,出入宫廷时清道戒严。他在淮南国自己制定了一套法令,不仅不按照中央政府的命令办事,还将自己下的命令称作“制”——这原本是皇帝的命令独有的称号。

  刘长的一切举止都和皇帝一样。

  文帝前元六年(公元前174年),刘长驱除了中央政府给淮南国派遣的官吏,要求刘恒允许他自己任命淮南国的国相等要职,刘恒勉强同意。此后刘长多次滥杀无辜,擅自封给别人关内侯等高级爵位,给刘恒上表时也常常出言不逊。刘恒为了顾及自己的颜面和良好形象,也不敢和他撕破脸皮对骂,于是让自己的舅舅薄昭去劝谏刘长。薄昭给刘长写了一封信,列举了很多皇亲国戚骄横不法最终被杀的例子,以示警告。

  刘恒此举有故意激怒刘长的嫌疑,因为薄昭压根和刘长没有交情,一个这样的人都敢来写信教训自己,刘长会觉得这是侮辱。果然,刘长和棘蒲侯柴武的儿子柴奇相约造反,并试图联络闽越国和匈奴人一同起兵。

  据说他们只有四十辆车和七十个人。按说这么点人力兵力根本不足以造反,但不论是《汉书·淮南衡山济北王传》还是《史记·淮南衡山列传》都是按这个数字记载的。想来刘长只是想借此威胁刘恒,求点儿特权罢了,没有真心谋反的意思。

  但大约刘长政治经验不足,没把握好其中的尺度,把一场“儿戏”演变成了震惊朝野的“谋反”。刘长“谋反”的事情最终败露,中央政府很快就弄清楚了来龙去脉,刘恒召刘长入京受审。

  当时的丞相张苍等人一同要求处死刘长,写了很长的奏折来请求刘恒对刘长执行死刑,同时十分详细地交代了刘长谋反的来龙去脉。奏折的内容如下:“淮南王刘长不遵守先帝制定的法度,不听从天子的诏令,生活起居不遵守礼节,像皇帝一样乘坐黄盖车,进出淮南国时总摆出一副天子的架势。刘长还擅自制定法令,不按照汉朝政府颁布的法令办事,擅自安排他原先的郎中令春(名春,姓氏失载)为丞相。刘长又收揽亡命之徒和罪犯,给他们安家娶妻,赐给他们财物、爵位、爵禄和田宅,有的人爵位甚至都升到了关内侯,还拿着两千石的俸禄。这就是刘长图谋不轨的表现之一。”

  “他的大夫但(名但,姓氏失载)和士兵开章等七十个人,伙同棘蒲侯的太子柴奇谋反,打算危害刘家的社稷江山。他们派开章偷偷告诉刘长这些计划,让刘长派人联络闽越国和匈奴人。开章在刘长那里多次得到召见和宴请,刘长为他成家娶妻,还用两千石的俸禄来养着他。”

  “开章派人通知但,说已经联络好了刘长,春也派人和但取得了联络。然而他们的阴谋最终被朝廷的官员察觉到了,朝廷立刻派了长安尉奇(名奇,姓氏失载)去抓捕开章。”

  “刘长将开章藏起来之后,与淮南国的中尉蕑忌密谋,一同杀了开章灭口,并准备好棺椁丧服,将他安葬在肥陵县。然后对奇谎称开章不在这里,又造了一个假坟,谎称是开章的坟墓。”

  “此外,刘长还亲手杀死过一个无罪的人,命令他的手下诬陷并杀死了六个无罪的人,而且他还用许多无罪的人来冒充自己的同党,试图包庇犯人。”

  “刘长随意定别人的罪还不准人家告状。他给十四人乱判了城旦舂以上的刑罚;随便赦免了十八个死刑犯和五十八个被判城旦、城旦舂的罪犯;还封了九十四个人做关内侯。”

  “前段时间刘长生病,陛下对他十分关心,不仅写信慰问他,还派人给他送去枣子和果脯,可是他居然牛哄哄地不打算接见陛下的使者。”

  “当时住在庐江郡的一些南海国人暴动,淮南国官吏前去平叛。陛下觉得淮南百姓贫苦,派使者送给刘长布帛五千匹,让他把这些布帛奖励给平乱有功的人,然而他却说:‘我们这里没有在平乱中出过力的人。’”

  “南海王织(名织,姓氏失载)上书皇帝献玉璧,却被蕑忌擅自在半道上给销毁了。当时朝廷有人要求把蕑忌召到长安来审讯,刘长却谎称蕑忌病了。”

  “当时春向他请求,说自己愿意来长安受审,刘长怒喝道:‘你想背叛我而依附朝廷吗!’综上,依着刘长这些罪行,这家伙绝对是个大反动分子,所以他理应被斩首示众,恳请陛下依法办事。”

  刘长的罪行归结到一点就是:他的一切做法都触犯了中央政府的权威和利益。在一般人眼中,淮南王的这些做法不过是有些任性。然而不巧的是,此时的汉王朝正急于加强中央集权,所以刘长那些出格的行为对汉朝政府而言,无疑是挑战和威胁。它触犯了集权主义的禁忌,试图挑起王国与中央的矛盾,为其他的诸侯王国树立搞分裂的坏榜样。

  然而刘恒还是不愿意轻易表明立场,尽管张苍等人把话说到了他的心坎上,但刘恒不能授人以柄,他要是一拍桌子激动地说:“就这么办!”那他心里那点小九九也就路人皆知了。

  再说刘长毕竟是刘恒的亲弟弟,亲手杀了刘长怎么的都要背负舆论谴责。此时的刘恒心中已经酝酿起了一个“借刀杀人”的计划,他要尽可能地把未来刘长之死的责任撇给大臣们。于是他对大臣们回应道:“我不忍心惩治我的弟弟,请你们和诸位列侯以及两千石的高官们再重新讨论一下。”

  紧接着,张苍等人再次上表,请求将刘长治罪。他们说:“我们和列侯们以及太仆夏侯婴等四十三人认真考量了刘长的罪行,大家都说刘长不遵守法度,不听从天子的诏令,密谋聚众叛乱,倚仗着朝廷对他的优待来聚拢亡命之徒,实在应该依法严惩。”

  刘恒明白,大臣们这次已经是铁了心地要杀刘长,刘恒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所有的担心都烟消云散,因为他看到了大臣们的热情。有热情就会乐于去帮人办事,这下刘恒可以确定杀刘长不用自己明着出手了,而且,黑锅还可以全让大臣们背。

  于是刘恒先下令赦免了刘长的死罪,废除了他的王号,紧接着,满腔热血的张苍等人当然不依不饶,非要治一治刘长,进言道:“刘长犯了死罪,可是陛下您宅心仁厚要赦免他,只废去他的王位。我们请求将他流放到蜀郡严道县邛崃的驿站,让他那一家子妻儿老小也全都跟着去,让当地政府给他们盖好房子,供给他们各种饮食起居用品,把他一家子软禁起来。请皇上就按此布告天下吧。”

  刘恒一看,张苍这伙人这么贴心,便爽爽快快地答应了这个安排,同时对刘长的生活作了详细的规定。其中要求刘长每天至少要获得五斤的肉食、两斗酒,并让他所宠幸的十个美人、才人也和他一道前往邛崃,好让失意的刘长不寂寞。

  不过这一切都只是摆设。刘恒早都算计好了,刘长根本不可能活着抵达蜀郡。

  仔细总结刘恒处理刘长的经过,在他有意做出的宽容姿态背后,展现出了刘恒强有力的政治手段。他将自己的意图在几番推让之后转移给了大臣,整个问题的最终责任都是张苍等人背负的。当然,按照日本学者泷川资言的看法,或许这只是司马迁在写作过程中的一种掩饰,而并非刘恒本身的算计,他说:“文帝杀弟,固非美事,史公录丞相议奏特详,盖不欲使帝专负杀弟之名也。”(《史记会证考注》)因为司马迁本人对待刘恒的态度是十分欣赏的,他要通过赞扬刘恒的一切德政来批判汉武帝刘彻。所以对于刘恒构害刘长这样不光彩的事情,司马迁总要用文学手法替刘恒遮掩,可怜的张苍就成了冤大头。

w w w/xiao shu Otx 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林嘉文作品集
当道家统治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