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中国人应知的文化常识》在线阅读 > 正文 第6章 科举教育(2)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中国人应知的文化常识》 作者:辛伟伟

第6章 科举教育(2)

  古人参加科举考试要经过乡试、会试、殿试三个阶段。殿试又称“廷试”,考场设在宫殿之上,由皇帝亲自主持,是科举的最高考试形式。殿试录取之后,朝廷发进士榜,诏告天下。古代,黄色是帝王的象征,进士榜即是用黄纸填写,表里二层,犹如黄灿灿发光的金子,故称为金榜。明朝规定,参加殿试的人只分等第而不落选,评卷官会将所有考生的试卷分成三等,着重从中挑选出一甲的三份卷子,其余分等则无关紧要。状元卷殿试发榜分三甲:一甲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赐进士及第;二甲、三甲若干人,第一名称为“传胪”,赐进士出身。

  金榜有名者则高中,用金榜题名喻指进士登第再形象不过了。

  为什么把考试中的前三名称为三甲?

  通常我们提到三甲,很自然就想到了前三名或是状元、榜眼、探花。但是,实际上,在古代,三甲并不是用来指称前三名的。

  用“三甲”排名源于宋朝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年)。“甲”乃等级之意,“三甲”即三等,即一甲、二甲、三甲三个等级。明清时期,参加科举中央级考试(先会试后殿试)的各省举人考中进士之后被列为“甲榜”,而未中者则列为“乙榜”,由此后来便逐渐引申出“甲第”、“甲科”等概念。科举考试“殿试”的中榜者,按照试卷的水平分为三等,即三甲。一甲只限于三名,二甲、三甲则各取若干,人数没有定数。一般来说,从第四名到一百名左右,称为二甲或第二甲,余者统称为三甲或第三甲,约200人左右。评卷官会认真挑出一甲中的前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我们可以统称三者为一甲或第一甲,但绝不能称为三甲。

  尽管最初的三甲并不是指前三名,但由于种种原因,历史逐渐演变发展,到今天我们已经习惯把前三名称为三甲了。

  “女状元”的称呼是怎么来的?

  在历代封建王朝中,妇女从无资格参加科举考试,当然不会有女状元产生,直至太平天国开科考选妇女,才有傅善祥考中女状元一事。但远在太平天国之前,便已有“女状元”称呼流传了。五代十国时,后蜀邛州有一司户参军,名叫黄崇嘏,邛州刺史周庠见他丰采英俊,办事干练,爱他才貌出众,要把自己的爱女嫁给他为妻。黄崇嘏作了一首七律诗,献给周庠,后四句云:“立身卓尔青松操,挺志坚然白璧姿。幕府若容为坦腹,愿天速变作男儿。”周庠见诗,大为惊讶,立即把黄崇嘏传来询问,才知道她是黄使君的女儿,幼时父母双亡,因她献诗时,自称为“乡贡进士”,所以世俗便讹为“女状元”了。

  比赛取得第一名为什么叫做“夺魁”?

  夺魁一词,来源于中国古代星辰崇拜的魁星崇拜。魁星或称为“文曲星”,它是文昌帝君的重要随从之一。魁星崇拜,源于古代对奎宿的崇拜。奎宿属于二十八宿西方白虎七宿中的首星。东汉时期,社会上便开始流传“奎”主文章的说法。另一种说法见于历史典籍《春秋运斗枢》中,说北斗星中的第一至第四颗星是魁星。由于四星位于北斗星的斗部,四星附近的六颗星为文昌宫,所以民俗中又有“魁星点斗”的说法。由于“奎”与“魁”同音,魁又有“首”、“第一”的意思,所以在科举考试盛行的时代,魁星崇拜对于参加科考的士子们,就具有了非凡的意义。那些满怀希望的考生,在临考之前,大都要花钱请一尊泥塑的小魁星,以祈求金榜题名。后来,又把在一切带有竞争性的比赛中夺取第一名泛称为“夺魁”。

  学分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实行的?

  学校实行学分制在我国古代就有了。据资料记载,早在宋代就实行过学分制。以后各朝代大多也都实行过。不过,当时叫做积分制。宋神宗熙宁、元丰年间,曾把太学分为外、内、上三舍,外舍升内舍和内舍升上舍的升舍考试成绩的评定,分为上、中、下三等,然后再换算成分。其中操行和学业都是优者为上等;一优一平者为中等;两种都是平者或一优一否者为下等。三舍考试都实行积分法。

  明朝也采用宋神宗时期的办法,凡国子监的学生都实行积分法,学生积分达到及格者,即可授予相当的官职。国子监按学业程度设为六堂:正义、崇志、广义、修道、诚心、率性,编其为初、中、高三个级别。在高年级中实行学分制,若在一年内积分达到8分即为及格,而成绩优异的学生,可不受年限的限制提前毕业,破格录用。

  清代的国子监编制与明代相同。每月进行一次考试,凡月考列为一等者给1分,列为二等者给0.5分,年终积够8分者为及格。

  民国时期,积分制正式更名为学分制,并更趋于完善。公元1931年,当时的政府颁布了《学分制统一办法》,通令全国学校一律采用学分制,并规定学生四年需修满132个学分才准予毕业。

  学位制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

  学位制度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公元1130年,意大利的波伦那大学首次授一位研究古罗马法的学者以博士学位,不久又出现了硕士的称号。博士为学位的第一级,硕士为第二级。约13世纪初,法国巴黎大学才首创学士制,作为学位的最低一级。法国最初的学士称号是大学“录取学生”的同义词;但英国的学士学位是作为大学毕业成绩良好的一个凭证。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已有很多国家建立了学位制度,但在近几十年学位制度才得到迅速发展和进一步完善。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学位制,严格说来是近代才开始建立的,但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已有类似今日学位制的含义。早在6世纪的隋朝,便开始推行直至清末从未间断过的科举制,就是一种学位制,只不过,它不同于现代的学位制。

  幼儿园是怎么来的?

  公元1802年,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苏格兰办了一间实验社会改革的大纺织厂,并为工人2~6岁的孩子开办了“性格形成新学园”。这就是最早的幼儿园。

  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幼儿园是由德国教育家弗雷德里克·弗洛伯尔创办的。弗洛伯尔(公元1782~1852年)生于德国图林根地区。那时,在德国只有少数富裕人家的孩子才能享受教育的权利,大多数学龄前儿童几乎终日待在家里。

  面对不公平现状,公元1837年,弗洛伯尔在德国布兰肯堡大胆地招收了一批儿童,成立了世界第一个教育学龄前儿童的组织。在这个组织里,弗洛伯尔既不对孩子们进行单调的操练,更不体罚。他们经常把孩子们带到大自然中去,有时他们一起在花园或室内劳动。

  他注重培养孩子们手工劳作的技能和集体活动的能力。他还教孩子们演奏乐器,讲授体育活动的知识,包括各种做游戏的方法。

  在多年的实验后,弗洛伯尔正式将这一组织命名为儿童花园,即幼儿园。他之所以以此命名,是因为他想让孩子们像花草树木那样,在人们的精心浇灌和培育下茁壮成长。

  他的这种想法受到人们的欢迎。后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纷纷采用了这个名称。

  英语则用“kindergarden”一词来表示幼儿园。

  我国古代有大学吗?

  太学就是古代的大学。据《大戴礼记·保傅》记载,我国在西周时期就已经有了太学的设置。《汉书·贾山传》记载,西汉初期,贾山曾上书汉文帝,提出“定明堂,造太学,修先王之道”的主张。汉武帝元朔元年(公元前124年),经公孙弘建议,设立了博士弟子官五十人,复其身,并通过考试委以官禄,这样便产生了博士弟子课试的制度。由于这些人的学习之地称之为太学,故他们又叫太学生。博士弟子入仕所经由之考试称之为射策,分为甲乙两科,凡受业弟子“一岁辄课”,能通一艺以上即可以授官。特别优秀者则被破格录用,不合要求者“辄罢之”。后来太学的规模不断扩大,汉昭帝时期仅有100人,汉宣帝时期,也才有200人,汉元帝时期则增至1000多人,到汉成帝末年则增加到3000人。东汉的太学设置于建武五年(公元29年),当时建有长十丈、广三丈的内外讲堂。汉顺帝时期又进一步扩建,当时的太学有240房、1850室。汉质帝时期,太学生最多时达3万多名。魏晋以后,由于长期战乱,学校时兴时废。而当时的士大夫也大都消极避世,潜心于黄老之学,学校已经名存实亡。晋咸宁年间,又兴太学,每每是国子学与太学并立。唐朝以后的历代封建皇朝,大都在中央设置太学,作为传授儒家经典的高等学府。

  你了解“师范”一词的由来吗?

  师范即学习的榜样,“师范”一词是如何得来的呢?溯其源,“师”的名称,早在夏、商、周时就有了。当时负责教育奴隶主贵族子弟的人,统称之为“师保”,由有德望、有学问的长者充任。而“师”字最早的出现是在甲骨文中,甲骨文中有“文师”之称。以后,西汉的董仲舒用了“师”一词,司马迁用了“师表”一词,他们都着重在师的表率作用这点上。西汉末年,扬雄在言论集《法言》中说:“师者,人之模范也。”他首次将“师”和“范”联系起来看,明确强调了教师所负有塑造教育对象的重大责任。《后汉书·赵壹传》报皇甫规书:“君学咸师范,缙绅归慕。”《文心雕龙·才略》云“相如好书,师范屈宋”。“师范”已作为一个词组而出现了。

  被誉为“欧洲大学之母”的是哪所学校?

  巴黎大学最初附属于巴黎圣母院,公元1180年,法皇路易七世正式授予其“大学”称号,与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并称世界最古老的大学,又被誉为“欧洲大学之母”。

  巴黎大学的前身是索邦神学院,公元1261年正式使用“巴黎大学”一名。

  13世纪时,巴黎大学的学生已经上万,其中许多来自欧洲的邻国。在很长时间里,巴黎大学同教皇和国王都有特殊关系。巴黎大学原址坐落在巴黎市第五区,是个知识密集的地区。文化名城巴黎正是因为有了巴黎大学才名扬四海。

  古代的“博士”与现在的“博士”有何不同?

  “博士”一词在我国是比硕士高一级的学位,很多人都以为它是舶来品,其实并非如此。博士一词不仅是中国本土产物,而且历史悠久。

  博士,最早称“五经博士”,是学官名,源于战国。徐慎《五经异义》记载:“战国时,齐置博士之官。”秦及汉初,博士的职务主要是掌管图书,通古今以备顾问。由此看来,在学问高深这一点上,古今的博士倒没有什么区别。如秦博士伏生学问高深,尤精《尚书》,年逾九十,尚能口授《尚书》二十八篇。汉武帝时设五经博士,教授弟子,从此博士成为专门传授儒家经学的学官。汉初,《诗》、《书》、《易》、《礼》、《春秋》每经只有一家,每经置一博士,各以家法教授,故称五经博士。后来,研究五经的学者人数逐渐增至十四家,到东汉光武帝,改设五经十四博士。

  算起来,“博士”的称谓,在我国古代有几种涵义。作为官名是一种说法,唐代,设置有国子、太学、四门等博士。隋唐之前,博士采取征拜和荐举的办法,着名的汉儒董仲舒便因学识渊博被举为博士。

  古代还把专门精通某一种职业的人称之为“博士”,如“医学博士”、“算学博士”等。精于礼仪的人称太常博士,通晓音律的人为太乐博士等。后来产生了“茶博士”的称呼,套用博士这一职衔称呼茶楼、茶馆内沏茶跑堂的堂倌。中国古典小说如《水浒传》、“三言二拍”中就有很多关于“茶博士”的描写。

  直到近代,博士才和学位挂钩,而其官职之意却已经消失殆尽。

  你知道常用数学符号的由来吗?

  “+”、“-”号诞生在德国,至今已有五百多年了。那时候,德国有个叫魏德曼的数学家,他非常勤奋,整天废寝忘食地计算。

  当时,还没有什么现成的符号可以使用,他在工作中,一边计算,一边自言自语地说:“在横线上加一竖,就表示增加的意思。‘+’,你就叫加号吧!从加号中拿掉一竖就是减少的意思。好!‘-’,你就叫减号吧!”从此以后,“+”、“-”号就被他带到了世界上。

  “=”的名字叫“等号”,它是由16世纪的英国学者雷科特创造出来的。当年他在研究数学时,经常碰到两个数字相等的情况,又无法标记,就决心创造一个符号。

  比较了许多图形和符号,他觉得“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两条平行而又相等的直线更相同的了”。于是,他就用两条平行线段来表示两个相等的数,并给它取名为“等号”。

  “×”号和“÷”号分别叫“乘号”和“除号”。乘号是18世纪美国数学家欧德莱发明的。乘法也是增加的意思,但又和加法有所不同,怎么办呢?他就把加号斜过来写,表示数字增加的另一种运算法,并给它取名叫“乘号”。

  “÷”号诞生在瑞士。当时,学者哈纳在演算中遇到要把一个整数分成几份的问题,但没有符号可以表示这种算法。于是,他就用一条横线把两个圆点分开来表示这种算法,并取名为“除号”。

w w w.x iaoshu otx 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辛伟伟作品集
中国人应知的文化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