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世界帝国背后的真相之——葡萄牙帝国》 作者:博品勇

第20章 非洲帝国(1)

  内忧外患的葡萄牙

  19世纪以来,葡萄牙帝国遭受了各种打击,昔日风采不再,在内忧外患联合夹击下再也无法回到航海时代,那时的辉煌只能留在人们的记忆里、留在历史的长河中。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洲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浪潮蓬勃掀起,不可阻挡。1952年,埃及爆发了以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领导的七月革命,推翻了以英国为靠山的法鲁克封建王朝。1954年起,阿尔及利亚人民在民族解放阵线的领导下,经过将近八年的武装斗争,终于结束了法国长达132年之久的殖民统治。与此同时,摩洛哥和突尼斯人民也展开了反法武装斗争。

  1956年3月,法国被迫承认摩洛哥和突尼斯独立。同年1月,苏丹这个非洲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也冲破半个多世纪黑暗的英国殖民统治,迎来了独立。这样,到1956年,北非6国,除阿尔及利亚外,都已获得独立。这个时期,东非的肯尼亚和中非的喀麦隆这两个英属殖民地也爆发了武装斗争。

  这一时期,民族独立运动以暴风骤雨之势席卷整个非洲大陆。

  1955年亚非会议的召开和1956年埃及人民收回苏伊士运河斗争的胜利,鼓舞和推动了非洲国家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1957年3月6日,加纳(独立前称“黄金海岸”)人民在加纳人民大会党和恩克鲁玛领导下,冲破英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宣布独立,建立了二次世界大战后撒哈拉以南黑非洲的第一个独立国家。

  1958年10月2日,第二个黑非洲国家——几内亚在几内亚民主党和塞古·杜尔领导下,摆脱法国的殖民统治,正式宣告独立,成立共和国。1958年11月,马里(原名苏丹)成为“法兰西共同体”内的“自治共和国。”1960年9月22日,马里退出“法兰西共同体”,宣布独立,成立共和国。加纳、几内亚和马里的独立,增加了非洲人民的信心,拉开非洲独立运动的序幕。

  1961年至1975年葡萄牙统治下非洲殖民地争取独立的武装斗争,是亚非殖民地反抗欧洲殖民主义统治的最后一次大规模斗争。

  老牌殖民主义国家葡萄牙经过500年的苦心经营,在非洲西部和东南部占有“葡属几内亚”(今几内亚比绍)、安哥拉、“葡属东非”(今莫桑比克)等较大的殖民地。

  20世纪60年代以后,在非洲民族解放斗争高涨,大多数国家已获得独立的形势下,葡萄牙萨拉查法西斯独裁政权仍坚持殖民政策,实行陈旧的直接统治制,对国际上宣称葡没有殖民地,只有“海外省”。

  1956年,安哥拉和几内亚比绍首先成立民族主义政党“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简称“安人运”)和“几内亚和佛得角非洲独立党”(简称“几佛独立党”)。1957年“安哥拉民族解放阵线”(简称“安解阵”)又宣告成立。莫桑比克也成立了若干影响较小的政党。他们积极进行组织宣传,发动游行示威,希望通过和平方式争取独立。但葡萄牙殖民当局的反应是:将本土的秘密警察调到殖民地,加强控制镇压。1959年8月,葡军警在葡属几内亚的比绍市开枪打死示威工人50多人。

  随后,在安哥拉逮捕了安人运领导人阿戈什蒂纽·内图。次年,又在莫桑比克的木韦达打死500多人。殖民地人民被迫拿起了武器。

  1961年2月4日拂晓前,安人运首先行动,袭击了首府罗安达的监狱及警察总部。同年3月中旬,在北部的刚果省爆发了安解阵领导的大规模的武装起义,袭击了殖民当局的军事据点和殖民者的种植园。起义者所用的除了一小部分缴获的现代化武器外,绝大部分都是木棍、砍刀以及自制的土枪、土炮等。但三个月之内,斗争烈火即席卷安哥拉西北部各州。

  在安哥拉爆发武装斗争后,几内亚比绍人民也加紧准备武装斗争。

  1963年1月23日,几佛独立党领导一支游击队在热巴河南岸的蒂特市向殖民军发起进攻,开始了武装斗争。起义人民以弓箭、匕首、砍刀以及从敌人手中夺来的手枪和手榴弹等武器,同比自己强大许多倍的敌人拼杀。至同年3月,爱国武装力量控制了南部地区,武装斗争向几内亚比绍全境发展。

  1964年初,殖民当局调集3000名精锐部队,在飞机掩护下,从海上向几内亚比绍南方科莫岛的游击队反扑,企图重占该岛作为进攻南部解放区的跳板。在处于劣势的情况下,科莫岛爱国军民同仇敌忾,浴血奋战75天,他们击毙击伤殖民军司令官以下650人,击沉击伤汽艇13艘,击落击毁飞机5架,于同年4月取得了科莫岛保卫战的胜利。同年底,爱国武装力量又在莫雷斯地区打退1000名殖民军的入侵。

  在几内亚比绍人民抗敌保卫战节节胜利的时刻,莫桑比克也爆发了反殖武装斗争。1964年9月25日,两年前成立的莫桑比克解放阵线(简称“莫解阵”)发表了《武装大起义宣言》,号召人民为实现莫桑比克的彻底独立而斗争。爱国武装力量随即在德尔加多角州的沙伊镇点燃了莫桑比克独立战争的烽火。

  安哥拉起义爆发后,殖民当局立即派遣大批军队、警察,出动坦克和装甲车,对人民实行残酷镇压。从1961年3月中旬至5月中旬,殖民者炸毁了25个村庄,屠杀了3万非洲人。葡萄牙总理萨拉查亲自兼任国防部长,发誓要把安哥拉民族解放战争镇压下去。在残酷镇压起义的同时,1961年8月,葡萄牙当局又宣布对殖民地实行根本改革:撤销《土著法》,形式上承认殖民地人民为葡萄牙公民,增加非洲人在葡萄牙国民议会中的议席,允诺在殖民地发展教育、建筑城市住宅、增建医院、修筑公路等,企图以此欺骗殖民地人民。

  在几内亚比绍,1968年就任葡属几内亚总督的安东尼奥·斯皮诺拉将军(1974年革命后曾当过5个月的葡萄牙总统)也实行了缓和政策。他大规模地搞基础经济建设,在当地修建学校、医院、住宅区以及公路,使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同时,斯皮诺拉在军事上表现得比他的前任更加强硬,他强调要使用“一切方法”来对付游击队。于是从1970年起,葡萄牙空军的菲亚特G.91战斗轰炸机开始使用凝固汽油弹、落叶剂、除草剂等非常规弹药,特别是公路周边地带使用这些“武器”,以消灭公路周边的植被。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减少殖民军遭到游击队伏击的可能性,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切断游击队的后勤补给线。同时,他还在外交领域展开攻势,与支持爱国武装的几内亚共和国总统塞古.杜尔会谈,讨论相互合作问题。但是会谈以失败告终。1972年11月,为鼓动推翻杜尔总统,殖民军对几内亚发动攻击,虽然救出了被关在那里的葡萄牙战俘,但最终败退。

  在莫桑比克,1966年10月10日,殖民军派遣奸细刺杀了莫解阵军事领导人马盖亚。1969年2月3日莫解阵领袖蒙德拉纳被葡萄牙特务暗杀。但莫解阵领导层反而克服了分裂的危险,以萨莫拉·马谢尔为首的新领导集团逐渐左倾,取得了苏联的支持。

  1962年4月,安解阵宣布成立安哥拉流亡革命政府,并把武装力量改组为民族解放军。这支力量除了继续坚持在安哥拉西北部山林地区活动外,从1966年开始还扩展到马兰热的卡松加地区及靠近扎伊尔沙巴地区的东部边境一带进行反殖斗争。安人运于1963年初在卡奔达开避新战线,并设立培训游击队干部的中心,1964年又在东部丛林地区开辟新游击区。1966年5月,安人运的武装在卢祖镇附近袭击葡军,开始了东部战线的武装斗争。

  除了上述两支反殖武装外,1966年3月又出现了“争取安哥拉彻底独立全国联盟”(简称“安盟”)领导的反殖武装力量。安盟主席为若纳斯·萨文比。安盟在东部地区建立游击基地,创建了安哥拉解放军。三派武装对殖民政府打击虽然更大,但是力量分散了,对敌打击较弱,也埋下了不和的种子。

  从60年代下半期至70年代上半期,几内亚比绍、安哥拉、莫桑比克的反殖武装斗争继续发展,爱国力量在斗争中进一步壮大,游击基地更加扩大和巩固,对殖民军警的袭击更加频繁,规模也更大。

  在安哥拉,三个民族主义组织领导的武装斗争都有了加强。1968年,安人运在东部地区的游击战已扩展到隆达及比耶两省。至1970年代初,它的武装力量已达到五个军区:丹博斯、卡奔达、莫西哥及宽多库邦戈、隆达及马兰热、比耶。安解阵的游击活动也已扩展到宰雷、威热、北宽扎、罗安达、卡奔达、马兰热、隆达及莫西哥等省。

  安盟的武装斗争也由莫西哥省逐步发展到隆达、马兰热、比耶、宽多库邦戈等省的部分地区,1969年5月又扩展到维拉省的部分地区。

  为了消灭安哥拉反殖爱国力量,葡萄牙殖民当局无视人道,模仿了美国在越南使用过的一切手段。1967年末,殖民者强迫原分散居住的安哥拉农民密集地居住在指定的地点。有的居民点周围设置了铁丝网等障碍物。殖民者原以为这样可防止游击队渗透,便于割断当地居民与游击队的联系,得以孤立、削弱并消灭爱国武装力量。但集中营式的生活使人民对殖民当局更加不满,更同情和支持游击队的反殖斗争。1970年,殖民者还发动了生物战,使用飞机在田地上空播撒化学制剂,导致农作物大面积死亡。

  安哥拉爱国武装力量在根据地及敌占区广大群众的支持和掩护下,利用境内山岭绵延、森林密布的有利环境同敌人展开游击战。他们设路障,埋地雷,炸桥梁,切断输电线和电话线,引诱敌人进入伏击圈,抗击敌人的扫荡,歼灭殖民军警的有生力量,还经常袭击敌人的军事据点及巡逻队,烧毁殖民者的种植园,使敌人疲于奔命。1974年7月25日,民族解放军彻底摧毁了安哥拉最北部紧靠卢沃的一个葡萄牙军事哨所,歼灭守军近百人,创造了著名的战例。据不完全统计,到1974年,安哥拉三个民族主义政党领导的反殖武装力量已发展到15000人,解放了2\/3的国土和100多万人口。

  几内亚比绍爱国武装力量在1960年代下半期继续粉碎敌人的进攻。1968年5月至1969年2月,当两个营的殖民军进犯南部边境地区、妄图切断解放区运输线时,爱国武装力奋战九个月,终于用迂回战术打败敌军,保住了这条重要的运输线。1971年12月下旬,爱国武装力量在莫雷斯解放区再获大捷,殖民军死伤数千人,指挥官被迫自杀。至70年代初,爱国武装力量发展到1万多人,控制了几内亚比绍超过三分之二的领土以及超过一半的人口,活动扩展到殖民统治中心——比绍市的周围。

  莫桑比克的反殖武装于60年代下半期在德尔加多角州和尼亚萨州建立较牢靠的基地,还在莫桑比克州及赞比西州开展游击活动,在太特州则开辟了新战场。1970年5月,殖民当局纠集了3.5万人的兵力,动用1.5万吨军事物资,还出动海军、空军和特种部队,向德尔加多角州、尼亚萨州和太特州的解放区发动大规模进攻。莫桑比克爱国军民经过三个多月的浴血奋战,歼敌400多人,炸毁敌军车几十辆,击落敌机4架,不仅粉碎了敌人的进攻,巩固了解放区,而且还利用敌人后方空虚的机会向南推进,进一步扩大了解放区。

  1970年下半年,莫桑比克爱国武装力量乘胜继续袭击葡萄牙殖民军。在1970年11月—1971年11月的一年里,爱国武装力量进行了数百次游击战,打死打伤敌人2000多人。1972年7月,游击队又在马尼卡—索法拉州开辟新战线,1972年9月—1973年9月,爱国武装力量共歼敌2300多名,击落击毁敌机49架,击沉舰只11艘,击毁军车280多辆。至1974年,莫解阵武装也发展到上万人,控制了全国1\/4以上的土地,拥有100多万人口。

  葡属非洲殖民地各民族主义政党较重视发动群众和建设稳固的解放区。几佛独立党非常重视培训干部和发动群众。1960年,该党总书记阿米尔卡·卡布拉尔在几内亚共和国首都科纳克里举办了一所训练干部的学校。学员经过短期训练后即回国内,到农村发动农民。

  在1960年代初期的几年中,该党共培养了约3000名从事政治宣传的干部,这支干部队伍在发动农民开展反殖武装斗争及建设解放区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卡布拉尔认为,把解放区建设好,改善农民的生活,就能使农民更积极地参加民族解放战争,提出了“以医院和学校取得战争胜利”的思想。几佛独立党号召并帮助解放区农民发展粮食及副食品的生产,以满足解放区人民生活的需要,并建立人民商店作为新的贸易流通体系的重要环节。其解放区的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也得到重视,至1972年已办了164所学校,招收小学生1万多人,设了9个医院及117个诊所。解放区还普遍建立了由人民选举产生的村政权及乡政权,有的地方还设立了军政训练中心。莫解阵也很重视在它控制的广大农村和森林地带建设解放区和游击基地。其解放区建立了州、县、乡各级政权,发展教育和医疗卫生等事业。1966年,仅在德尔加多角州就设有初级学校100所,供1万名儿童上学。

www-xiaoshuotxt-nETxiaoshuotxt。com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博品勇作品集
世界帝国背后的真相之——蒙古帝国世界帝国背后的真相之——葡萄牙帝国世界帝国背后的真相之——奥斯曼—土耳其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