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心理学》在线阅读 > 正文 第22章 想象与创造力(5)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心理学》 作者:陈传万,李立新

第22章 想象与创造力(5)

  每个人都具有思维能力,都有自己的主见和追求,有求知好奇、创造的需要,这是人格发展的需求。无视这种发展需求,则容易使人的想象和创造被抑制或弱化,形成人格障碍和人格分裂。具有创造力的人应具备一系列人格特质:①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求知欲旺盛;②思维灵活,善独辟蹊径,想象力永不枯竭;③兴趣广泛,善于从各种角度收集信息,观察敏锐;④意志品质出众,具有冒险精神和锲而不舍的努力精神。

  可见,人的创造才能的发展与培养个人形成多侧面完整人格的整个过程是分不开的。

  2.创造力培养的主要方法

  培养人的创造力的方法非常之多。这里主要介绍几种典型的且比较有效的方法。

  (1)头脑风暴法

  在广泛运用的数百种创造技法中,头脑风暴法被认为是一种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创造方法。它不仅作为一种独立的创造方法在各种创造活动中广为运用,而且还常常作为许多其他方法的组成部分,使其他方法更加有效。

  头脑风暴法是美国心理学家奥斯本专门为团体使用而设计的。其基本流程为:针对要解决的问题,召集5~10人的小型会议,按照一定的步骤,在轻松融洽的气氛中,使与会者敞开思想,各抒己见,自由联想,充分发挥创造性,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可能有使用价值的设想。

  在头脑风暴法的练习过程中,参与者被鼓励充分地表达思想,不管这个思想看起来是多么奇怪和疯狂。练习中还严禁批评、嘲笑。

  这一方法以集体思维的方式进行,以提供知识互补、思维共振的条件,弥补个人思维所可能有的知识缺漏、思路狭窄的不足;同时鼓励畅所欲言,克服传统讨论会上压抑创造性的缺陷,从而导致了大量新颖设想的产生。

  (2)特尔斐设想法

  这一方法起源于特尔斐法。特尔斐法是国外非常流行的一种预测决策方法,是美国著名咨询机构兰德公司于20世纪50年代初发明的。后来人们将其主要原理和程序借用于获得设想,形成了特尔斐设想法。特尔斐设想法是一种借助于反馈,通过多轮函询调查,征求专家意见来搜集设想的方法。其具体做法是:就某一创造问题选择若干名专家作为函询调查对象。以调查表形式将问题及要求寄给专家,限期寄回书面回答。收到全部复函后,将所得设想或建议加以概括、整理成一份综合表。然后,将此表连同设想征询表再次寄给各位专家,使其在别人设想的启发下提出一些新的设想或对已有设想予以补充或修改。视情况需要,经过数轮函询,就可以得到许多新颖适用的创造设想。

  特尔斐设想法的优点是不用把人们召集起来开会讨论,而是用书信方式征询和回答,使整个提问设想过程具有相对的匿名性。专家相互之间不见面,便于克服一些心理障碍,充分表达新颖意见。轮间反馈则保证了专家之间的信息催化和激励。另外,此法需要时间一般较长,专家的意见多是建立在系统思考基础上的,因此提出的设想较系统、具体、可靠。

  (3)检查单法

  检查单法又称提示法或检查提问法,有“创造技法之母”之称。检查单法大致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来突破现状,开拓创新思路。

  ①现有产品的用途能否扩大?即启发设计人员从扩大产品用途方面动脑筋,创制新产品或改进老产品。

  ②现有产品或技术,能否借助其他创造发明的启示加以改进?即启发人们从广阔的技术领域借鉴可以突破的东西。

  ③现有产品可否改变形状、颜色、味道、制造工艺等?

  ④现有产品可否延长使用寿命?即从“经久耐用”入手,推出新的畅销产品。

  ⑤现有产品可否缩小体积,减少重量或便于分割、组合?

  ⑥能否找到现有材料的替代品?

  ⑦能否改变型号或更换顺序?

  ⑧颠倒过来使用怎么样呢?颠倒使用现有技术,可能推出意想不到的新发明。

  ⑨可否将几种技术组合在一起,进行综合利用?检查单法同样可以直接运用于具体的认知过程。

  (4)聚焦发明法

  所谓聚焦发明法,就是充分发挥联想的作用,让联想之网撒向四面八方,最后又收聚到一点--发明目标上。怎样才能用好聚焦发明法呢?首先,要明确近期准备实现的目标。目标的确定越具体越有效。不要确定那些目前各方面条件尚不具备的目标。这就要求人们对主客观条件有一个全面正确清醒的估计和认识。其次,根据近期目标,再具体地选定一个可行性的课题。第三,充分发挥你的聪明才智,通过联想来活跃思维。接触课题(焦点)的途径和线索越多,联想也就越多,而途径越多,课题就越容易接收各方面的信息,也就越利于课题的解决。

  (5)5W1H法

  5W1H法是美国陆军首创的提问方法,是一种通过问为什么、做什么、何人、何时、何地以及如何等六个方面的问题,从而形成创造方案的方法。它的运用步骤是:①对一种现行的方法或现有的产品,从六个角度检查其合理性,这六个问题是:为什么(why)、做什么(what)、何人(who)、何时(when)、何地(where)、加何(how)。②将发现的难点疑问列出。③讨论分析,寻找改进措施。如果现行的方法或产品经过六个问题的审核已无懈可击,便可认为这一方法或产品可取,如果有哪一个答复不能令人满意,则表示这方面还有改进的余地。如果哪方面的答复有着独到的优点,则可以扩大产品的效用。5W1H法属于抓住主要矛盾进行分析的方法,实用性强,效果显著。当然有些技术问题在进行6个方面的分析后,还要使用具体的技术方法和手段,才能解决问题。

  (6)查阅产品样本法

  查阅产品样本法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一般情况下彼此无关联的产品或想法,强行联系在一起,从而产生独特性想法的方法。这个方法非常简单,只需打开产品样本,随意地将某个项目、某个题目的语句挑选出来,并用同样的方法将第二个项目、题目、语句随意地挑选出来,强制性地把这两个无关联的东西联系起来,使它们合二为一,产生独创性的设想。在人们进行创造的过程中,用查阅产品样本的方法做出的发明是很多的。比如,保温杯就是暖水瓶的保温胆与杯子的强制联想的结果;还有带电子表的圆珠笔,带有小风扇的手电筒,底层带抽屉的床等等。这个方法的优点是思维随着这种看起来毫无关系的两件事的“联系”而产生,跳跃比较大,能够克服个人经验的束缚,启发人们的灵感,产生新想法。缺点是,这种强制性的联想由于没有内在的某种联系,因而得到的设想,有许多是毫无道理的“畸形”组合,因此,对于强制联想产生的设想要加以分析鉴别。

  (7)移植综合法

  移植方法就是将某一学科的理论、概念,或者某一领域的技术发明和方法应用于其他学科和领域,以期取得新的发明和创造的方法。移植方法包括五个基本组成部分:

  ①供系,即提供移植的系统,如苗床、供体、移植的学科或技术体系等。

  ②受系,即接受移植的系统。

  ③移植对象,指被移植的因素,如秧苗、移植物、被移植的概念、原理、方法、技术等等。

  ④共变因素,是与供系、受系密切联系的某些共同机制或因素。

  ⑤移植手段,指进行移植用的工具、方法、方式等等。

  综合方法是一种把研究对象各个组成因素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对该对象整体的统一认识的方法。它的客观基础是事物的系统性、整体性,即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和事物的普遍联系。正确运用综合方法是移植得以成功的一个必要前提,两者在创造过程中是密不可分的,都需要考虑对象的整体性特征。

  (8)卡片乱配法

  卡片乱配法是“卡片排列法”的一种具体应用。卡片排列法是先把对象的各要素或与事件有关的各种情报一一分记在卡片上,然后把卡片充分混合,再根据某项标准和要求加以整理结合。要想利用这种方法求得一个崭新的创造发明,就必须尽量避免在头脑里进行理论性、逻辑性的排列组合,而是要尽量地进行非逻辑的思考,进行“盲目式”的排列组合。这是卡片乱配法最为显著的一个特点。卡片乱配法有时可能牛头不对马嘴,前言不搭后语,有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奇谈怪论,但是正是这种方法能更多地启发我们的思路,辟出一条不同寻常的蹊径,想出一个始料不及的方案。这一方法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9)类比法

  类比法在科学发现与技术革新中被广泛应用。类比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①拟人类比

  拟人类比是把创造对象与人体的结构和功能相类比的方法。挖土机就是模拟人的手臂动作而设计的,其主臂如同人的手臂,可以上下左右弯曲,而抓斗又如同人的手掌,伸入土中,把土抓起。应该说,不少劳动工具都是模拟人手的,扫帚、锤子、钳子、镊子、耙子等都是对手的特定动作的模拟,电脑是对人脑思维功能的模拟。

  ②仿生类比

  仿生类比是把创造的对象与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相类比的方法。例如,模拟鱼的形体而设计潜艇,模拟蝙蝠定向而设计雷达,模拟狗鼻而设计“电子鼻”,模拟蜻蜓的垂直起落而发明直升机等等。

  ③因果类比

  因果类比是在人的创造性思维中根据某一事物的因果关系而推出另一事物的因果关系。例如,蚌内有沙,沙被黏液包围而形成珍珠。有人据此因果关系把异物放入牛的胆囊内,人工培植出了牛黄。再如,有人根据往面粉里加入发酵粉发面就可以做出蓬松的馒头这个因果关系,在橡胶中加入发泡剂,制成了海绵橡胶。以后又有人根据这些因果关系,发明了泡沫塑料和泡沫水泥。

  类比法是一个应用较广的创造方法,但它的可靠程度不如归纳法和演绎法,它只是个或然推理,不仅推理过程要十分慎重,对推理的结果也要严格检验。

  【本章思考题】

  1.什么是想象?想象的功能有哪些?

  2.如何培养想象能力?

  3.创造力与想象有哪些联系?

  4.创造性思维有哪些具体形式?

  5.创造力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陈传万,李立新作品集
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