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厚黑学看这本就够了》在线阅读 > 正文 第44章 管理厚黑学,抱团打天下(5)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厚黑学看这本就够了》 作者:侯清恒

第44章 管理厚黑学,抱团打天下(5)

  清代思想家魏源曾经说过:“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用人。”能否知人用人,是衡量现代一个领导是否称职的一个重要标准。一个领导者,要想使自己所管理的工作卓有成效地运转起来,就必须发挥每一位员工的才能,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将合适的人才分配到合适的职位上去,这就要求领导具备知人善任、择人而用的能力。这也是厚黑“用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

  知人就是要了解人,善任就是要用好人;知人是善任的前提,善任是知人的目的;通过知人以达到善任,又在善任中进一步知人识人。能否真正做到知人善任,既是对一个领导者的能力的检验,也直接关系到领导者的事业的成败。

  历史上的一些玩弄厚黑之术的帝王,不仅重视搜罗人才,也懂得识别人才、慎用人才、善用人才的重要。刘邦谈到自己战胜比他强大的项羽的原因时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擒也。”

  春秋时,郑国的子产很有才干,精通政事,善于管理国家大事。子产手下有一个非常能干的官员,名叫伯石,平时交付他做的事总能让子产非常满意。然而伯石性格自私而虚伪,虽然非常能干,但其他人并不喜欢他,只有子产比较欣赏他的能力。

  一次,有一件国事需要伯石去办,在交给他任务之前,熟悉伯石性格的子产先命人把他叫来,庄重地告诉伯石:“这次分咐你去完成的事情非常困难,你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但是如果你圆满地完成了这次任务,我就禀明陛下赏赐给你一座城邑。”经过努力,伯石最终完成了那项任务,于是子产就禀明郑国公给了他一座城邑作为封地。另一个官员对子产说:“事情是国家的事情,国家是大家的国家。大家都为国家办事,为什么单单送给伯石东西?”

  子产说:“人和人不一样,像伯石这样的人,让他没有个人欲望是困难的。满足他的欲望而让他成功地办成所办的事情,这不也是国家的成功吗?城邑有什么值得吝惜的,难道它还会被搬走不成?”

  后来,伯石听到众人的议论,非常害怕,于是就找到子产要交回封地,但子产说:“这次陛下赏你的封地是你功劳的体现,你受之无愧,以后只要你好好为国出力,赏赐还会更大!”还是坚持把城邑给了伯石。伯石以后在为国办事中,果然就如同子产所说的那样更加卖力。

  用人,先要知人,知人越详,任用也就越恰当。知人就要了解人,了解人的长处与短处,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用其长,避其短。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出于公心,如此,才不怕别人说长道短,才能名副其实地做到人尽其才。

  公元228年,诸葛亮为实现统一大业,发动了一场北伐曹魏的战争。他命令赵云、邓芝为疑军,占据箕谷,亲自率10万大军,突袭魏军据守的祁山,任命参军马谡为前锋,镇守战略要地街亭。临行前,诸葛亮再三嘱咐马谡:“街亭虽小,关系重大。它是通往汉中的咽喉。如果失掉街亭,我军必败。”并具体指示让他“靠山近水安营扎寨,谨慎小心,不得有误”。

  马谡到达街亭后,不按诸葛亮的指令依山傍水部署兵力,却骄傲轻敌,自作主张地想将大军部署在远离水源的街亭山上。当时,副将王平提出:“街亭一无水源,二无粮道,若魏军围困街亭,切断水源,断绝粮道,蜀军则不战自溃。请主将遵令履法,依山傍水,巧布精兵。”马谡不但不听劝阻,反而自信地说:“马谡通晓兵法,世人皆知,连丞相有时得请教于我,而你王平生长戎旅,手不能书,知何兵法?”接着又洋洋自得地说:“居高临下,势如破竹,置死地而后生,这是兵家常识,我将大军布于山上,使之绝无反顾,这正是致胜之秘诀。”王平再次谏阻:“如此布兵危险。”马谡见王平不服,便火冒三丈说:“丞相委任我为主将,部队指挥我负全责。如若兵败,我甘愿革职斩首,绝不怨怒于你。”王平再次义正辞严:“我对主将负责,对丞相负责,对后主负责,对蜀国百姓负责。最后恳请你遵循丞相指令,依山傍水布兵。”马谡固执己见,将大军布于山上。

  魏明帝曹睿得知蜀将马谡占领街亭,立即派骁勇善战,曾多次与蜀军交锋的大将军张邻领兵抗击,张邻进军街亭,侦察到马谡舍水上山,心中大喜,立即挥兵切断水源,掐断粮道,将马谡部围困于山上,然后纵火烧山。蜀军饥渴难忍,军心涣散,不战自乱。张邻命令乘势进攻,蜀军大败。马谡失守街亭,战局骤变,迫使诸葛亮退回汉中。

  刘备在世的时候,看出马谡不大踏实,难以担当大任,他曾特地叮嘱诸葛亮说:“马谡这个人言过其实,不能派他干大事,还得好好考察一下。”但是诸葛亮没有把这番话放在心上,重用马谡,结果造成了这次失败。为了严肃军纪,他下令将马谡斩首示众。诸葛亮对将士们说:“这次出兵失败,固然是因为马谡违反军令。可是我用人不当,也应该负责。”他就上了一份奏聿给刘禅,请求把他的官职降低三级。刘禅接到奏章,不知该怎么办才好。有个大臣说:“既然丞相有这个意见,就依着他吧。”刘禅就下诏把诸葛亮降级为右将军,仍旧办丞相的事。

  街亭之败,马谡固然免有主要责任,但与诸葛亮的用人失误也有着直接的关系。假如诸葛亮将刘备的话放在心上,对马谡谨慎任用,就不会造成街亭失守。退回汉中的败局,而马谡也不会因此搭上了自己的性命。领导者能否知人善任,对工作的进程及结局是有很大影响的。“乱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的曹操不愧是一代枭雄,他智慧过人,留下了许多智慧宝典,值得后人反复琢磨。

  合肥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建安20年,东吴十万大军围攻合肥,相对曹魏的七千兵力来说,占有了巨大优势。而当时,魏军最大的困难,就是曹操北征汉中还没有回来。魏将张辽、李典、乐进诸部奉曹操之命镇守舍肥。但是,张辽、李典、乐进三人平时意见不合,在孙权大军进攻合肥乏际更是意见相左,应该退却还是继续前进,三人无法统一意见,合肥的形势异常危急。

  就在此时,曹操突然派人送来了一个密封的盒子,上面写着“贼来乃发”四个大字。原来,在密匣的书信中,远在汉中的曹操已经对合肥的防御战事作出了具体安排,他指出,“如果孙权带兵来进攻合肥,将由张、李二将军作战,乐将军守城”。三人看过之后,张辽提出由自己亲自出击,与敌人决一死战,但又担心李、乐将军不允许。李典起先沉默,但最终被张辽的行为所打动,慨然说道:“这是国家的事情,难道我们可以因为个人的矛盾而因私忘公吗?”李典还表示愿意放弃旧日冤仇,服从指挥,全力合作,保卫合肥。乐进本来就是守成稳重之人,这时也表示将尽全力守住城池。

  于是,张辽亲自率领八百死士突袭孙权,抱着必死的决心,作战异常勇敢,吴军中没有谁可以阻拦这样的将士,他们一直杀入孙权大营。孙权突然见到了曹操的士兵,害怕万分,起初不敢交战,但是他看到张辽的兵力甚少,才指挥士兵集结部下来围攻张辽。张辽浴血奋战,率领数十人杀出了一条血路,突出了重围。但是也有一部分士兵未能突出孙权的包围圈,他们看着张辽,大声喊叫:“难道将军要舍下我们吗?难道将军就这样逃离吗?”于是,张辽再次回马冲到吴军之中,救出了其余的部下,吴军没有人敢阻挡。

  经此一战,吴军士气受挫,而曹军士气大涨,军心大振。魏军守城情绪高涨,孙权攻城十余日而没有结果,不能攻下合肥,为了不再无谓地消耗兵力,孙权只得引军退走。就这样,魏军取得了保卫合肥的胜利。吴军退出合肥,退到逍遥津时,突然受到张辽的袭击。大惊之下,吴军的作战能力大减,就连孙权也差点被张辽活捉,多亏有凌统、甘宁这样的将士拼死力战才得以逃脱。不在战场的曹操指挥自己的将士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这不得不说是曹操大智慧的表现。

  曹操智用三将的故事其实就是知人善任的典型实例。曹操深知张辽、李典、乐进三人的个性:张、李二人勇武,善于作战,而乐进稳重善于守城。其次,曹操使平素不和的三个人,在危难之计,不计前嫌,相互补充,共同御敌,充分发挥战斗力。

  现实中,领导也需要像曹操一样熟悉属下的才能,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充分发挥其才智,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属下做出最好的成绩。

  知人是用人的前提。一个领导最重要的才能是如何调动部下的积极性,清楚下属都有什么才能,他们的才能是哪些方面的,有什么性格,有什么特征,有什么长处,有什么短处,放在什么位置上最合适。领导不是说要自己亲自去做什么事,事必躬亲的领导绝非好领导,作为一个领导,要很好的掌握一批人才,把他们放在适当的位置上,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充分地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作用,你的事业成功就指日可待了。

  每个人优缺点并存,长短处同在,有的人内秀而外拙,才不外露,很难发现;有的人博学多智,却只会纸上谈兵,易见而难用;有的人才智过人,但性格古怪,难以相处。而要学会辨才,首先就要从信任出发,从了解入手,知其德才学识,明其优劣长短,并从发展的前景中把握。妥准确地了解一个人,不能只看文凭和档案,也不能只靠感觉和印象,而需要深入调查,跟踪考察,全面分析,这样才能辨明其本质和能力,做到合理使用。

  厚脸纳谏,像唐太宗一样做领导

  【宗吾真育】 诸葛孔明,是法家一派,手写申韩以教后主,也是精研厚黑学的人,所以当了丞相,能够俯纳群言,集众思,广忠益,这即是使支支箭的能力,都表现出来,故出师北伐,司马懿不得不畏之如虎。

  人无完人,金无赤金,一名领导者学识再渊博,能力再超群,也不可能把任何问题都看得一清二楚,将事事都办得完美无缺。领导只有发挥大家的特长,集合大家的优势,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依靠众人的智慧和力量,才能顺利完成工作,达到目标。有的领导固执己见、刚愎自用、绝耳塞听,或者碍于身份和颜面,总是不习惯听从他人的劝告、接受自己不悦的意见。一听到下属的不同意见,池们就摇头拒绝,甚至加以驳斥,整个工作场所成了他的“一言堂”,以至于下属们离他们远远的。

  管理厚黑学指出,领导要有“厚脸纳谏”的气度,能够容纳下属的不同和反对意见,如果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和地位,而对下属的提议置若罔闻、拒绝排斥,那才是真的脸皮厚了。要想把事情处理得顺顺当当、不出差错,就应当广开言路、勇于纳谏、虚心求教。历史上开明的君主帝王都善于纳谏,积极采纳臣下的建议,作为自己治理江山、整顿朝纲的借鉴。

  在历代帝王中,李世民是个谦恭英明的仁君,他善于纳谏,没有历代帝王那种刚愎自用、一意孤行的痼疾。他刚继位时,就不计前嫌,屡次把政敌李建成的老师魏徵叫到自己的卧室内,虚心求教治国之道。魏徵得遇知己之主,竭尽所能,知无不言,先后进谏陈言二百余事。

  唐太宗力求成为明君,魏徵说:“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他希望唐太宗能够“兼听纳下”,成为一个有道明君。君主兼听纳谏,则“贵臣不得壅蔽”“下情必得上通”,国家便能治理好。唐太宗很重视魏徵的意见,并在自己的行动中,尽可能兼听纳谏。

  唐太宗与直言进谏的魏徵的关系,以及对魏徵进谏的态度,证明了他确实是个善于纳谏的君主。魏徵有“耻君不及尧、舜”的忠诚,在贞观年间,无论是国家政事,还是唐太宗的个人行为,只要他认为不妥的,便直言进谏,即使要冒犯唐太宗,也不退却。唐太宗也认为,魏徵“每犯颜切谏,不许我为非,我所以重之也”。魏微进谏,唐太宗纳谏,成为封建社会君明臣贤的美谈,唐太宗被誉为“从谏如流”的明君,是与魏微不断直谏密切相关的。唐太宗也从兼听纳谏中获得政治上极大的好处。唐太宗深深体会到“明主思短而益善,暗主护短而永愚”。他要求臣下“务尽忠谠,匡救朕恶”。他也以“终不以直言忤意,辄相责怒”相许。而且每次都和颜悦色听取批评意见。事实上,唐太宗对能直言进谏的官员,不仅不加责备,而且给以奖励。如给事中张玄素谏修洛阳宫殿,赏绢200匹;孙伏伽谏刑赏不当,赏以价值百万钱的兰陵公主园;魏徵谏用人不当,赏绢500匹。这不仅表彰了进谏的臣下,而且也起到了引导进谏的作用。

  贞观年间,在唐太宗的倡导下,进谏蔚然成风,不仅大臣进谏,连宫中的长孙皇后、徐贤妃也能进谏。当以直谏著名的魏徵去世时,唐太宗十分难受,他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为此而悲泣久之。像唐太宗这样以身作则兼听纳谏的皇帝,在封建时代,确实是不多见的。

  为了让子孙也能兼听纳谏,巩固唐朝的统治,唐太宗还对进谏、纳谏作了具体规定。他规定,三品以上官员入阁议事,要有谏官随同,有失便谏。贞观元年,唐太宗下诏“自是宰相入内平章国计,必使谀官随人,预闻政事,有所开说,必虚己纳之”。唐太宗还规定,五品以上京官,要轮流到宫中直宿,以便皇帝召见,询问外间事务,了解民间疾苦,以及政事得失,使下情多少得以上达。

  知人善任、兼听纳谏是唐太宗政治上取得成功的两个重要的主观原因,也是他成为杰出封建政治家的重要的政治素质。可以说,唐太宗之所以能成为封建帝王的楷模,与他能够知人善任、兼听纳谏关系极大。唐朝的“贞观之治”之所以产生,其中一大原因就是李世民善于启用忠良之臣,更善于听取他们的建议。作为一个领导者,听不进忠告之言,你的事业又怎能兴旺发达呢?

  作领导人的一个重要美德就是要善于纳谏。但从古到今,能够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人?进谏语多为忠言,忠言多是逆耳,逆耳的话与阿谀奉承之言相比,受谏之人,自然多不善于纳谏了。但忠言利于行,所以又不得不纳之。在这方面,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做得就很不错。

  朱元璋在位时,虽然推行严刑峻法,滥杀无辜,也很独断专行,但是,他还是比较能够接受谏言的。在朱元璋的各种文告之中,我们看到,他十分明确臣子的进谏对皇帝的统治是多么重要。

  他自己也明白,那些能够在公开场合提出与君主不同意见的人,一定是君子,而那些从来不敢提出与皇帝相反观点的人,那些从来只知道吹捧皇帝英明正确的人,多数是小人。所以,对于那些上谏言的臣子,一定要以诚相待。而且,为了让臣子敢于在皇帝面前开口说话,皇帝就必须对臣子和颜悦色,这样,才能让臣下有话必说,说无不尽,说无不真。就是臣子的话不对,也必须允许他们说出来,只有如此,臣子才能做到勇于进谏。

  朱元璋规定,只要是臣民进谏,说得对,就立即予以奖励,说得不对,也不治罪,而那些乘机进谗献谀的人,则决不宽待。

www.xiaoshuotxT.NETT xt ~小 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侯清恒作品集
透视人性弱点22招厚黑学看这本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