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随笔 > 《一生必读的随笔美文大全集(超值金版)》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6章 社会,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1)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一生必读的随笔美文大全集(超值金版)》 作者:廖浠鹏

第16章 社会,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1)

  农家/【德国】赫尔曼·黑塞赵登荣译

  必读理由身处喧闹的尘世,让人身心很累,黑塞将带你感受最真实的自然,洗涤你的俗心。

  当我重新见到阿尔卑斯山南麓这块福地时,我仿佛总觉得自己从流亡中回到了故乡,仿佛终于又站在我理应站的山的那一边。这里,太阳更亲切,群山更红,这里生长栗子、葡萄、杏仁、无花果,人们善良、友好、彬彬有礼,虽说他们都很贫穷。他们所建造的一切,看来是那么好,那么恰当而可爱,仿佛都是自然生成的。房屋、围墙、葡萄山的阶级、道路、种植地和梯田,这一切既不新也不旧,这一切仿佛不是靠劳动建造的,不是用脑筋想出来的,不是巧夺天工的,而是像岩石、树木、苔藓一样自然形成的。葡萄山的围墙、房屋、屋顶,这一切都是由同样的褐色片麻岩石砌成的,这一切相辅相成,这一切相辅相成,像弟兄手足一般。没有一样看来是陌生的、怀有敌意的和粗暴无情的,一切都显得亲切、欢畅和友好。

  你愿坐哪里就坐在哪里,围墙上、岩石上、树桩上、草地上或者土地上,全都可以。不论你坐在哪里,你周围都是一幅画和一首诗,你周围的世界汇成优美而幸福的清音。

  这里是贫穷农民居住的一个田庄。他们没有牛,只有猪、羊和鸡,他们种植葡萄、玉米、果树和蔬菜。这所房屋全部是石头砌成的,连地板和楼梯也是,两根石柱间一道凿成的石级通往场院。不论在哪里,植物和山头之间,都浮现出蓝色和湖光。

  忧和虑仿佛已留在雪山那边了。处在受折磨的人和可憎的事情之间,人们的忧虑实在太多了!在那里,要找到生存的理由,是那么困难,又是那么至关重要。不然的话,人该怎么生活呢?面对真正的不幸,人们煞费苦心、郁郁寡欢——在这里,不存在难办的问题,生存无需辩护,思索变成了游戏。人们感觉到:世界是美丽的,生命是短暂的,但不是万念皆灭。我想再增一对眼睛、一叶肺。我把双腿伸进草丛里,并希望它们变得更长一些。

  我愿成为一个巨人,那样我就可以把头枕在积雪旁一处高山牧场上的羊群中间,我的脚趾则伸进山下深深的湖中去戏水。我就可以这样躺着,永远不站起来,在我的手指间长出灌木丛,在我的头发里开出杜鹃花,我的双膝变成前山,我的躯体上将建起葡萄山、房屋和小教堂。我就这样躺上千万年,对着天空眨眨眼睛,对着湖水眨眨眼睛。我一打喷嚏,便是一阵雷雨。我呵上一口气,积雪融化,瀑布舞蹈。我死了,整个世界也死了。随后我在宇宙中漂洋过海,去取一个新的太阳。

  这一夜我将睡在哪里?反正都一样!世界在做什么?创造出了新的神、新的法律、新的自由?反正都一样!但是,这儿的山上还开着一朵樱草花,叶子上银珠点点,那山下的白杨树间,甜蜜而温情在歌唱,在我的眼睛和天空之间,有一只深金色的蜜峰在嗡嗡乱飞——这可不是一回事。它哼着幸福的歌,它哼着永恒的歌。它的歌是我的世界史。

  心灵感悟

  现实生活中,我们所讲的“农家乐”大多是餐饮的代名词。而真正的“农家”,更接近于一种自然状态,是原生态的鸟语花香。那里充满了生机,更充满了诗意。

  富人与穷人/【法国】拉布吕耶尔程依荣译

  必读理由文章用寥寥数笔就刻画出了两种性格截然不同的典型人物,直截了当又真实地反映出了穷人和富人之间不同的处事态度以及生活境况。

  作者简介

  拉布吕耶尔(1645—1696),法国作家,作品有《品格论》。

  他走路既慢又轻,似乎怕踩坏路面;两眼低垂,不敢抬头瞧路过的人。

  吉通有一张丰满的脸,面色红润,腮颊下垂,目光深邃而稳重;肩膀宽阔,肚子凸出,步履坚定而果断。

  他谈吐自信,让对方重述他的话语,却不大把别人对他说的话放在心上。他打开一块大手帕,大声擤鼻涕,他把痰吐得老远,喷嚏打得很大声。

  他不分白天黑夜睡觉,睡得很沉,有人陪伴时打鼾。不论吃饭、散步,他比别人占用更多的地方。

  他与平辈一起溜达时总是居中;他站住,大家也都站住;他继续走,大家跟着往前走,一切以他为榜样。他打断别人的话,纠正他们的错误;他的话不会被人打断,爱说多久都有人听;大家赞同他的意见,相信他传播的新闻。

  他坐下来,你会看到他深埋在安乐椅里,跷起二郎腿,皱着眉头,把帽子压在眼睛上,不看任何人;或者拿掉帽子大胆自负地露出前额。对于当代的事物,他是诙谐的、善笑的、急躁的、傲慢的、圆滑的、神秘的。

  他自认为能干、聪明,他是富人。

  费东眼睛深陷,面色潮红,身体干瘪,面孔瘦削。他睡得少且容易惊醒。

  他心不在焉,懵懵懂懂,清醒时样子也傻头傻脑。他知道的事忘了,懂得的事忘了讲,有时这样做,竟难以脱身。他与人谈话,总是说得简短而且冷淡,以使对方不快。他不让人听他唠叨,也不引人发笑。不管别人对他说什么,他都鼓掌、微笑,附和他们的意见,他连奔带跑给他们帮些小忙。

  他是随和的、奉承的、殷勤的,行事诡秘,有时爱说谎。他是迷信的、审慎的、羞怯的。他走路既轻又慢,似乎怕踩坏路面;两眼低垂,不敢抬头瞧路过的人。他从来不是那种组成小圈子高谈阔论的人。

  他站在说话者背后,悄悄偷听只言片语,被人发现随即溜走。他不占地方,不抢地盘,走时双肩紧缩,帽子压到眼睛上,不让别人看见;他身子佝偻,包裹在大衣里。不管街道或走廊怎样阻塞,挤满了人,他都能找到办法不费劲地穿行,悄悄地溜过去而不被人发现。

  倘若有人请他坐下,他就勉强挨在凳椅边上;谈话时他的声音很低,发音含混不清。对公共事务不承担义务,悲观厌世,对大臣和内阁不太怀有好感。他为了回答才开口。他咳嗽,在帽子下擤鼻涕,把痰几乎吐在自己身上;等到独自一人时才打喷嚏,或者瞒着同伴这样做。

  任何人不必向他致意和问候:他是穷人。

  心灵感悟

  穷人安于贫穷,富人渴望富有;穷人怕斗,富人敢斗;穷人能看一寸,富人能看一丈;穷人妥协俗人的操纵,富人坚定自己的选择;穷人用别人的判断证明自己是对的,富人用最后的结果证明自己是对的;穷人拄别人赏赐的拐杖,富人发现自己的门与路;穷人害怕麻烦,富人转换麻烦;穷人只甘心走一个点,富人总想多走几个圈。

  小丑/【俄国】屠格涅夫张守仁译

  必读理由作者用辛辣的文笔刻画了小丑的趾高气扬,傲视一切的形象,同时也讽刺了胆小的人们,文题“小丑”含义深远。

  作者简介

  屠格涅夫(1818—1883),19世纪俄国有世界声誉的现实主义艺术大师,主要作品有《猎人笔记》《罗亭》《父与子》等。

  在胆小的人们中间,小丑们是能很好地生活的。

  世间曾有一个小丑。

  他长时间都过着很快乐的生活,但渐渐地有些流言传到了他的耳朵里,说他到处被公认为是个极其愚蠢的、非常鄙俗的家伙。

  小丑窘住了,开始忧郁地想:怎样才能制止那些讨厌的流言呢?

  一个突然的想法,终于使他愚蠢的脑袋瓜开了窍……于是,他一点也不拖延,把他的想法付诸实践。

  他在街上碰见了一个熟人——接着,那熟人夸奖起一位著名的色彩画家……

  “得了吧!”小丑提高声音说道,“这位色彩画家早已经不行啦……您还不知道这个吗?我真没想到您会这样……您是个落后的人啦。”

  熟人感到吃惊,并立刻同意了小丑的说法。

  “今天我读完了一本多么好的书啊!”另一个熟人告诉他说。

  “得了吧!”小丑提高声音说道,“您怎么不害羞?这本书一点意思也没有,大家老早就已经不看这本书了。您还不知道这个?您是个落后的人啦。”

  于是,这个熟人也感到吃惊,也同意了小丑的说法。

  “我的朋友某君真是个非常好的人啊!”第三个熟人告诉小丑说,“他是个真正高尚的人!”

  “得了吧!”小丑提高声音说道,“某君明明是个下流的东西!他抢夺过所有亲戚的东西。谁还不知道这个呢?您是个落后的人啦。”

  第三个熟人同样感到吃惊,也同意了小丑的说法,并且不再同那个朋友来往。总之,人们在小丑面前无论赞扬谁和赞扬什么,他都一个劲儿地驳斥。

  只是有时候,他还以责备的口气补充说道:

  “您至今还相信权威吗?”

  “好一个坏心肠的人!好一个毒辣的家伙!”他的熟人们开始谈论起小丑了,“不过,他的脑袋瓜多么不简单!”

  “他的舌头也不简单!”另一些人又补充道,“哦,他简直是个天才!”

  末了,一家报纸的出版人,请小丑到他那儿去主持一个评论专栏。

  于是,小丑开始批判一切事和一切人,一点也没有改变自己的手法和自己趾高气扬的神态。

  现在,他——一个曾经大喊大叫反对过权威的人——自己也成了一个权威了,而年轻人正在崇拜他,而且害怕他。

  他们,可怜的年轻人,该怎么办呢?虽然一般来说,不应该崇拜……可是,在这儿,你试试不再去崇拜吧——你就将是个落后的人啦!

  在胆小的人们中间,小丑们是能很好地生活的。

  心灵感悟

  在喧嚣浮华的社会中,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先了解事物的真实面目,才能作出自己的判断,并且勇敢地坚持自己的判断,避免成为人云亦云的小丑。

  被骗/【俄国】米哈依尔·扎多尔诺夫李冬梅译

  必读理由全文结合俄罗斯的经济背景,围绕标题“被骗”展开,揭示我们容易被世俗的偏见所骗,以至于不能发现眼前的真实的美。

  没有一辆出租车肯停下来。我都快冻僵了。我甚至想,要是有车快点儿把我送回家的话,我愿意付两倍的车钱。突然,有一辆空车像从地下冒出来似的停在了我面前。我扑了过去,还没等我说要双倍付钱呢,司机就从车里出来了。他打开车门后对我说:

  “请上车吧!您冻坏了吧?”

  “什么?”我没明白,身子甚至不自主地向后闪了一下。

  “我说您快上车吧,”他微微一笑说,“我把取暖器打开,要是不管用的话,我再给您一条毯子,您把腿裹上。”

  我扫了一眼这辆车,顶灯、牌照都有,好像是出租车啊。

  “我是去切尔塔诺沃啊,那可挺远啊!”我犹犹豫豫地说。

  “切尔塔诺沃就切尔塔诺沃!远就远呗!”司机又温柔地一笑,“乘客要去哪儿,我们就去哪儿,走吧。”

  我忐忑不安地钻进了车里。

  “如果您同意的话,我们抄近路吧。”司机说。

  “不用,”我一直保持着警惕性,“通常怎么走就怎么走吧。”

  “好,您别紧张,休息吧,”司机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咱们该怎么走就怎么走。”

  我的腿渐渐暖和了过来。后视镜上方挂着的收音机里正在播放肖邦的乐曲,但我的心情一点儿也没轻松起来。“为什么他那么极力地劝我上他的车,现在还要走这条我不熟悉的路?”我把手提包紧紧地抱在胸前想,“我应该坐在后座上,那儿能安全点儿。我有老婆,还有一对双胞胎,大孩子也才上学!”司机首先打破了沉默:

  “您喜欢肖邦的哪首曲子?”

  “什么?”我正胡思乱想,一时没反应过来,为了不让他发现我的窘态,我又赶紧补了一句,“我都喜欢,您呢?”

  “我喜欢那首《寂静的夜》。”司机回答。

  “他要把我怎么样啊?”我一听心里更害怕了,脑子迅速地转着,猜想着各种各样的可能,“想跟我多要点儿小费?还是要干别的?”

  这时,司机又给我讲起了肖邦在巴利阿里群岛的那段生活。有时讲到兴头上,他还说起了英语,过一会儿醒悟过来了,又改说俄语。

  “他怎么知道这些?”我心里想,“一个开出租车的有那么多时间读这些东西吗?肯定没有!那谁有时间呢?在哪儿读的呢?难道是……”我的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在监狱!那儿有的是时间!就是说他是逃犯!所以他才这么热情,就是让人别怀疑他。他肯定是把真正的司机打晕、捆上、藏起来了,然后自己开车出来打劫了,抢够了钱就逃到国外去。听说,这种事经常发生。肯定是这么回事了!所以还学了英语。他在监狱里待了肯定不止十年。咳!我认倒霉吧!钱都给他,只要他不杀我就行!”

  “到了!”我正想得入神的时候,司机突然笑着告诉我。

  我看了看窗外,又看了看计价器。确实是到我家门口了,而计价器上显示的车费比往次少很多。“他是个惯犯!就要动手了!”我想到这儿,小心翼翼地把钱递了过去,想尽快从车里逃出去。可车门怎么也打不开!而这时街上正好一个人也没有,就我们俩……

  “别开车门,”司机温柔地说,“我还没……”

  “我身上没钱了!就剩下点儿香肠了!”我喊了一句,准备用手提包自卫。

  “我还没给您找钱呢,”司机打断了我的话,把钱递了过来。然后他下了车,绕到我这边,打开车门说:

  “谢谢您!您到家了。祝您晚安!如有不周之处,请您原谅!”

  我惊愕地呆立在人行道上。我被骗了!真的被骗了!可到底怎么被骗了呢?我不知道。

  我正发呆的时候,又有一个行人朝车跑了过来,急匆匆地问:

  “司机,到梅德韦多克去吗?”

  “您好!请上车吧!”司机走下车来,给他打开了车门。

  那个人为难起来,不知如何是好,无助地看了我一眼,但还是钻进了汽车。车开动了。又有一个人“落网”了!但我的心情却随之轻松了起来。

  心灵感悟

  其实,没有一件事是不能理解的,世界上的恶人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多,你如果怀疑每个人、每一件事,你的世界因此就是灰暗的;如果你用仁慈的眼光去看这个世界,那么世界是阳光的,你的心情也因此而阳光。

  报复/【英国】培根崔文安译

  必读理由本文思想成熟,言论深邃,富含哲理,可以说是净化心灵的一剂良药。

  作者简介

  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作家和科学家。他不但在文学、哲学上多有建树,在自然科学领域里,也取得了重大成就。主要作品有《新工具》《培根人生论》。

  报复是一种私人的执法,犹如野生的蔓草,人的天性越是自然地趋向于它,法律和文明就越是应当剪除它。如果说一件罪行触犯了法律,那么私下报复就是完全否定了法律。

  其实,报复的目的无非是为了同冒犯你的人扯平。然而如果有度量宽容别人的冒犯,就会使你高于冒犯者。这种大度容人是君王的气概,据说所罗门曾说:“不报宿怨是人的光荣。”过去的事情毕竟过去了,是不能挽回的。智者总是着眼于现在和未来,念念不忘旧怨只能使人枉费心力。何况为作恶而作恶的人是没有的,作恶无非是为了利己罢了。既然如此,又何必为别人爱自身超过爱我们而发怒呢?即使有人作恶是因为他生性险恶,这种人也不过像荆棘而已。荆棘刺人是因为它的本性如此啊!

  假如由于法律无法追究一件罪行而自行报复,那或许还可宽恕。但这也要注意,你的报复要不违法并能免除惩罚才好。否则你将使你的仇人占两次便宜:第一次是他冒犯你时,第二次是你因报复他而被惩处时。

  有的人只采用光明正大的方式报复敌人,这是可敬佩的。因为报复的动机不仅是为了让对方受苦,更是为了让他悔罪。但有些卑怯恶劣的懦夫却专搞阴谋诡计来报复,他们以暗箭伤人,不让人弄清箭从何处来。

  对那种忘恩负义的朋友的报复,似乎是最有理由的。佛罗伦萨大公说:“《圣经》曾经教导我宽恕仇敌,但却从来没有教导我宽恕背义的朋友。”但是约伯的格调就高一些,他说过:“难道我们只向上帝索取好的而不要坏的吗?”关于朋友,不也可以这样问吗?

  一个念念不忘旧仇的人,他的伤口将永远难以愈合,尽管那本来是可以痊愈的。

w w w. xiaos huotxt .netTxt小xiaoshuo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廖浠鹏作品集
一生必读的随笔美文大全集(超值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