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随笔 > 《清凉菩提》在线阅读 > 正文 第7章 【曼陀罗】01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清凉菩提》 作者:林清玄

第7章 【曼陀罗】01

  谦卑心

  悲悯使我们心胸宽广,善于包容;谦卑令我们人格高洁,善于感恩。

  1

  谦卑比慈悲更难。慈悲是把众生当成自己的子女,从心底生起自然的慈爱与关怀。谦卑是把众生当成自己的父母,从心底生起自然的尊崇与敬爱。我们知道,无条件的爱子女是容易的,无条件的敬父母则很少人可以做到。所以,谦卑比慈悲更难。

  2

  通常,我们对身份地位权势比我们高的人,容易生起谦卑之念,不易生起悲悯的心。反而,我们对身份地位权势比我们低的人,容易生起悲悯之念,不易生起谦卑的心。这是我们的我执未破,在人中有了高低。修行的人应该训练自己,对众人敬畏位高权重的人,发起悲悯;对地位卑微生活困顿的人,生起谦卑。有名利地位的人不是也很值得同情悲悯吗?没有名利地位的人不是也很值得感恩尊敬吗?对富贵豪强的人悲悯很难,对贫贱残弱者的谦卑更难。

  3

  悲悯使我们心胸宽广,善于包容;谦卑令我们人格高洁,善于感恩。

  慈悲是由感恩而生的,感恩则源于真正的谦卑,骄傲的人是不懂得感恩的,而由于感恩,我们才可以无憾的喜舍。这是四无量心慈、悲、喜、舍的发起,谦卑的感恩是其中的要素。

  有一位伟大的噶丹巴上师教导我们,思考某些因果关系,来发展我们的四无量心,这思考的方法是:

  我必须成佛,是第一要务。

  我必须发菩提心,这是成佛的因。

  悲是发菩提心的因。慈是悲的因。受恩不忘是慈的因。体认众生皆我父母,这个事实是不忘恩的因。我必须体认这一点!首先,我必须念念不忘今世母亲的恩,而观想慈。然后,我必须扩大这种态度,以包括所有还活着的众生。

  透过这种思考,我们可以愉快的观想,不断地念:

  当我愉快时,

  愿我的功德流入他人!

  愿众生的福泽充满天空!

  当我不愉快时,

  愿众生的烦恼都变成我的!

  愿苦海干涸!

  我们的观想可以得到真实的谦卑,谦卑乃是感恩,感恩乃是慈悲,慈悲乃是菩提!

  4

  谦卑就是谦虚,还有卑微。

  谦虚要如广大的天空,有蔚蓝的颜色,能容受风云日月,不会被雷电乌云遮蔽,而失去其光明。

  卑微要如无边的大地,有翠绿的光泽,能承担雨露花树,不会被污秽垃圾沉埋,而失去其生机。

  谦虚的天空不会因破坏而嗔恨,卑微的大地不致因践踏而委屈。

  永远不生起嗔恨、不感到委屈,是真实的谦卑。

  5

  我一向不愿穿戴昂贵的服饰,不愿拥有名牌,因为深感自己没有那样名贵。

  我一向不喜出入西装革履、衣香鬓影的场合,因为深感自己没有那样高级。

  我要谦虚卑微一如山上的一株野草。

  谦卑的野草是自在的生活于大地,但野草也有高贵的自尊,顺着野草的方向看去,俯视这红尘的大地,会看见名贵高级的人住在拥挤的大楼,只有一个小小的窗口。

  我不要人人都看见我,但我要有自己的尊严。

  6

  一株野草、一朵小花都是没有执著的。它们不会比较自己是不是比别的花草美丽,它们不会因为自己要开放

  就禁止别人开放。它们不取笑外面的世界,也不在意世界的嘲讽。谦卑的心是宛如野草小花的心。

  7

  宋朝的高僧佛果禅师,在舒州太平寺当住持时,他的师父五祖法演给了他四个戒律:

  一、势不可使尽——势若用尽,祸一定来。二、福不可受尽——福若受尽,缘分必断。三、规矩不可行尽——若将规矩行尽,会予人麻烦。四、好话不可说尽——好话若说尽,则流于平淡。

  这四戒比“过犹不及”还深奥,它的意思是“永远保持不及”,不及就是谦卑的态度。高傲的人常表现出“大愚若智”,谦卑的人则是“大智若愚”。

  8

  南泉普愿禅师将圆寂的时候,首座弟子问道:“师父百年后,向什么处去?”他说:“山下作一头水牯牛去。”弟子说:“我随师父一起去。”禅师说:“你如果想随我去,必须衔一茎草来。”在举世滔滔求净土的时代,愿做一头山下的水牛,这是真正的谦卑。

  9

  释迦牟尼佛在行菩萨道时,曾在街路上对他见到的每一个众生礼拜,即使被喝骂棒打也不停止,只因为他相信众生都是未来佛,众生都可以成佛。我们做不到那样,但至少可以在心里做到对每一众生尊敬顶礼,做到印光大师说的:“看人人都是菩萨,只有我是凡夫。”是的,只有我是凡夫,切记。

  10

  我愿,常起感恩之念。

  我愿,常生谦卑之心。

  我愿,我的谦卑永远向天空与大地学习。

  一个人若汲汲于现实的生活,则他必不能发现生命之真、人心之善、生活之美、理想之神圣。

  在『我』中觉醒

  今天收到一封从荷兰寄来的信,厚厚的九张信纸,是一位艺术家朋友丁雄泉写来的。丁雄泉是国际级艺术家,我们见过许多次,但都没有真正的深谈,我对他一如赤子的性格十分欣赏,因此收到他的长信给我带来一阵惊喜。在这个年头,以书信往返的情况越来越少,每天塞满信箱的不是印刷品就是广告邮件,有时候收到一封朋友的好信,就像在沙堆中拣到珍珠。

  我很愿意和你分享老丁的珍珠:

  清玄兄:

  在台北与管管逛街,我们找了半天书店,寻到了一本你的书《星月菩提》,我预备在天空里看,结果我在半夜里读了你的书,觉得十分清新,像泡在一池的莲花里。

  星星太远,无法亲近,我非常快乐感到你解说的佛学,但有一点觉得不高超,就是为什么每一个参禅的师父或弟子都要成佛?为什么?我认为心中希望成佛的和尚们都是像在做买卖,我本人认为禅就是变化,能随时随地和大自然的变化而变化,调和一切,喜怒哀乐只是眉头一皱就调和了的事。

  还有,我认为只有浪子、花花公子、妓女、强盗才有资格参禅,一个和尚已吃素已穿灰衣裳已坐在庙里,根本不需要再参禅。人生有限,一个人的一生并不需要都是处女,或从不做坏事而非常纯洁光明单纯和牛羊一样,一个人稍为坏一些,可是一生却能非常快乐,岂不更妙?

  我认为一些和尚,戒色、戒酒、戒快乐、戒悲哀,已只是一部分的人,并不是完完全全的,只是一半的一半的人。所以,我认为所有宗教只是一些已散失的学问,十分不完全。

  一个人不做爱,根本没有真的爱,一切都是冰冷,一切都是幻想,所以我十分希望你能解的禅学没有天堂与地狱,没有戒色等等,你应是把天堂与地狱连在一起的

  清水禅师

  清雨禅师

  清风菩萨

  清山禅师

  清绿佛

  清明公子

  清玄道士

  清心法师

  我给你起的一些名字,令你一笑。我觉得你非常有灵性,是唯美的居士,因为美才信佛,因为佛是唯美的人。我欢喜佛,及所有的菩萨或禅师都是没有名字,像天上的云一样,都是美的化身,也不说教,大家多活在鲜花里。像春天的蝴蝶、蜜糖和彩虹多是无名的;像大河边上的水上人家,数千年活在美好的时光里。

  一切的宗教都是有条件的规矩,我本人喜爱无规无矩浪漫精神,像西班牙的热情舞蹈,像大游行,一样令人心跳,觉得人这么有力量。不像那些坐在庙堂里灰尘重重的木佛,冷冷清清,真真假假。

  希望维摩诘能来和我们一起饮茶谈天说地。

  雄泉 三月三日于荷兰

  这封信是不是写得很有趣?近几年来,由于我写了一些菩提的书,有许多人问我关于学佛的事,但大部分是已入佛门的佛弟子,少有像老丁这样直截了当地提出心中的质疑,这封信于是令我想到佛教,乃至别的宗教信仰的一些问题,其中的最有意思的是,宗教思想对我们有何意义?对我们的精神生活有何帮助?更进一步地说,宗教是不是可以满足人的生命欲求?能不能解除人,乃至社会的苦恼?

  尤其是到了现代,大家对现实世界的重视,宗教的思想仿佛离我们愈来愈远了,不要说是宗教了,凡是一切离开现实、名利、享受的事物,都有日趋薄脆的趋势,例如道德、伦理、关怀、正义、无私的爱等等,都如田野上的晚云,被风一吹,就飘远了。

  若要把人追求的精神生活之究竟归纳出来,就是“真、善、美、圣”四字,这原不是宗教所专属,但这些都是超越了名利权位的。一个人若不能把真善美圣的追求订在超越现实生活的位置,则这个人肯定不能创造人生更高的价值;一个人若汲汲于现实的生活,则他必不能发现生命之真、人心之善、生活之美、理想之神圣。

  追求真善美圣,不是在自心外找一些可肯定的东西,而是在追求更高、更深、更远、更大的自我,若能使那个自我开启出来,则不论庙里的和尚,或浪子、妓女、花花公子都有追求真善美圣的立足点,他们同样可以找到清净光明无碍的生命。只是他们可能要通过不同的历程与方式去追求,去通向生命的真实。

  我时常说,真理是普遍存在的,人生的真理存在于人生的各种面目中,找不到真理是人自己的问题,不是人生中没有真理。因此,我相信人人的生活里都有“悟”,找不到悟的人,恐怕要鄙俗地过一生,从来不知道自我潜藏了极大的可能,那么,一个人永为浪子、妓女、花花公子,这样的生活不是十分可悲吗?

  从前读天台宗开山祖师智顗大师的《摩诃止观》,里面有一段我非常喜欢:

  “圆顿者,初缘实相,造境即中,无不真实。系缘法界,一念法界,一色一香,无非中道。己界及佛界、众生界亦然。阴入皆知,无苦可舍。无明尘劳即是菩提,无集可断。边邪皆中正,无道可修。生死即涅槃,无灭可证。无苦无集故无世间,无道无灭故无出世间。纯一实相,实相外更无别法。”

  如果你能领会这一段话,就稍可体会到老丁的问题,在这里全找到了答案。

  这段话意思是,世界的一切都是真实的,我们的世界其实就是最高法界的世界,一朵野花、一丝香气,都合乎中道的妙有,我们的世界与佛的世界、众生的世界是没有什么分别的。佛法说灭除了苦、集、灭、道就能得到涅槃的解脱,但这不表示我们生存的世界外另有世界,出离人生之苦不必离开世间,得道解脱也不必在世间之外。如果佛的世界不能与世间生活相结合,佛的存在就失去必要性,因为,苦恼的三界本来就是佛菩萨的世界呀!

  让我们再来念一次这几句美丽的句子:“一色一香,无非中道”,“边邪皆中正,无道可修”,“无苦无集故无世间,无道无灭故无出世间”。我们愈是正视这充满矛盾痛苦的现实人生,愈能感觉到佛的大悲。我们愈是在悲哀无助的境地,愈是感觉到佛的慈悲智慧在其中发动,源源不绝——这慈悲智慧不是来自别处,而是来自我们更深更高的自我!

  以此之故,一个人如果能悟,山青水绿、鹊噪鸦鸣,无一不是佛法;一个人如果迷了,则花池宝树、玉殿琼楼,无一不是世间法。那么,丁雄泉信中所说天上的云、地上的鲜花、春天的蝴蝶、蜜糖和彩虹、大河边上的水上人家、西班牙的热情舞蹈,也都是人心的映现、佛法的真实,只看我们能不能有悟的心,能不能有清明的观照罢了。

  智顗大师在另外一本著作《观音玄义》里有一段与弟子的问答,也能说明这个观点:

  问:“阐提与佛断何等善恶?”

  答:“阐提断修善尽,但性善在。佛断修恶尽,但性恶在。”

  问:“性德善恶何不可断?”

  答:“性之善恶但是善恶之法门,性不可改,历三世无谁能毁,复不可断坏!”

  这里提出了一个惊人的观点,是说佛并不断性恶,但因为通达恶,因此对一切恶能自在,不会受恶的影响而生恶,佛也就永远不会恢复恶。由于佛有这种自在,因此佛不仅不会染恶,更能使恶也化成慈悲力——地藏王菩萨就是以这种在恶中不染恶的慈悲力下地狱的呀!

  我们在恶里受染,不能自在,因此就会被恶所缠缚。其实善恶是非不是主体,人的心性才是主体,于是,浪子、妓女都可以不为恶所染,均可以自在。

  那么,一个人如何能不被恶所染,得到自在呢?

  答案非常简单,就是在我中觉醒,破掉人我的执著。妓女若能破掉了妓女的认知,找到清明的真实,就从时空中醒了过来,她就得到自在了。

  在这个世间生活,我们之所以有喜怒哀乐、人我是非、烦恼痛苦都是因为对于“我”的执著。我们执著自己的身体、名字、利益、事业、社会关系等等,而,这些是不是真实的我呢?

  我们看见的很多书,都把佛的道理说得太复杂、太高远、太深奥,使大部分的人担心自己不能追求或没有资格追求。其实,简单的一句话就是“在‘我’中觉醒”,任何一个平凡人都可以通过觉醒找到存在宇宙中的妙有,哪里有身份职业的区别呢?觉醒的人一旦破了我执,则“即事而真”、“一心具万行”、“一切无非妙道,体之即神”、“即明众生是真际”,道不是那么遥远的,道就在我们现实的生活里,离开现实生活的求道就像六祖慧能所言,是在兔的头上求角呀!

  超越了世间与出世间的佛教是这样,而我们所追求的精神生活无不如此,科学家由更深更高的自我来创造更利便于人的生活;艺术家由更深更高的自我来创造多彩多姿的世界;文学家由更深更高的自我来创造更远大的梦想;我们可以说人类文明的发展,是基于许多人对更高更深自我的开启,而人类创造的泉源则是基于人的觉醒。

  能觉醒者纵是妓女也是可敬佩的,在《维摩诘经》里有一首偈,其中四句是“或现作淫女,引诸好色者,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是说菩萨为教化众生,可能有各种示现,化为淫女也是可能的。这是何其伟大的识见,只要打破了执著,就知道这种识见真实地超越了人我的见解。

  因此我觉得一个人没有宗教信仰其实不是那么重要的,但一个人一定要有宗教的思想与宗教的情操。即使完全没有宗教信仰的人,也应该透过不断的觉醒来改造自己,把自我提升到更高远的精神境地,这样,无论从事什么行业,才能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个安身立命的所在;这样,无论从事的工作多么渺小卑微,都能有更大的识见,活得更尊严、更自在、更有兴味。

  最后,我引用隋朝昙迁法师在《亡是非论》中的几句话:

  “夫自是非彼,美己恶人,物莫不然。以皆然故,举世纷纭,无自正者也。”

  我们常觉得自己美丽良善,别人丑陋恶俗,这是人的通病,全世界都是这样,于是就找不到一个自正的人了。“自正”是在我中觉醒,是在找更高更深的自我。我从十几岁的时候就希望做一个自正的人,愿能“行不负于所知,言不伤于物类”,虽然做自正的人可能要艰苦一些,中宵思之不免悲慨盈怀,但如果不自正则将永为浪子,在宇宙间飘浮不得解脱了。

  现在给你写信,在我案前的一盆酢浆草正开着紫蓝色的花,在每一朵花间我都看到了“自正”之美,它们那么昂然、自尊、自在,并不因为它们开在山野路边而畏缩,也不因它们无名不为人知而自怨自怜。当然,种在美丽的花盆里,它也不会傲慢、偏见,忘失自己在田野中的紫蓝色。

  这花,使我们感触到了宇宙生命的神秘,并知悉了宇宙间自有的秩序,山青水绿,流水不腐,深水无波,四季正在静静地转变着,今晨我照镜子,发现又生了不少白发,想到这每一根白发都如野外的几朵小花,思之不禁怃然。

  践地唯恐地痛

  我们要轻轻的走路、用心的过活;我们要温和的呼吸、柔软的关怀;我们要深刻的思想、广大的慈悲。

  从前,有一位名叫龙树的圣者,修行无死瑜伽,已经得到了真正成就,除非他自己想死,或者死的因缘到来,外力没有一种方法可以杀死他。

  然而龙树知道还有一种方法可以杀他,因为他从前曾经无心地斩杀过一片青草,这个恶业还没有酬报。

  有一天,龙树被一群土匪捉去了,土匪把刀子架在他脖子上,却砍不死他。

  龙树就对土匪说:“这样杀,你们是杀不死我的,如果你用别的方法杀也杀不死我,因为我已修成了不可思议的能力。但是我曾伤害过一些青草,如果你抓一把青草放在我的颈上,才能将我杀死。”

  土匪于是依他所说,放些青草在他颈上,就这样把他杀死了。

  龙树的故事真是一则动人的传说,它说明了,即使对植物行使恶业,也会得到果报。虽然龙树在那一刻也可以选择不死,但他了知因果的法则,为圆满修行的功德,乃不惜一死。最令人感动的是,所谓“无死瑜伽”的真正成就,不是肉身的不死,而是法身的长存。

  近些年来,时常有人问我,学佛的人要如何来面对现实社会的问题,尤其是面对大家都关心的环境保护与爱护动物的问题,佛教徒应有什么样的态度?龙树菩萨的故事提供了我们一个最好的答案。消极地说,斩杀一片青草都是有业报的,因此佛教徒应该爱护大地上的一切事物;积极地说,热心参与投入环境保育与爱护动物的社会工作,正是一种勇猛的菩萨行,当我们看到非佛教徒实践这样的理想,也应以菩萨观之无疑。

  在佛制里,每到夏天,僧侣有“结夏安居”的传统,结夏安居即是夏天应在寺院里闭关,除了潜心修行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就是夏天蛇虫在外面出没频仍,若外出走动很容易伤及生命。此外,僧侣在夜间也避免外出行走,走的时候应俯首看脚下,也是担心无意中伤害了无辜的生物。

  我们虽然无法做到像出家人一样,但是心里应该学习那样细微的慈悲,我们爱惜自己生命的同时,应该也能想到一切生物,乃至一株卑微的小草,都与我们一样爱惜生命,如此,我们就能更戒慎、更小心地生活。

  也许有人会觉得奇怪,为什么连斩杀青草都有业报呢?要知道,在每一片青草里都有着无数的生命,或者有许多生物依赖青草为生,恣情伤害青草,不也等于间接伤害了生命吗?

  当我们看到一些工厂排放废水,流入了清澈的河川,仿佛听见了鱼族悲凄的哭喊;而一些污染了大地的行为,也好像使我们感受到树木花草以及其中许多小生命垂死的挣扎。所以说,佛弟子应该珍惜山河大地,一者山河大地乃是佛的法身,二者不但要自求清净,也要求国土清净。

  佛陀的本生因缘里,有一世名为“睒子”,是一个非常孝顺父母、无限慈悲的人,经典上说他“践地唯恐地痛”,读到这样的句子真是令人心痛,当一个人踩在地上时那样轻巧小心,珍惜着大地,唯恐自己踩重了一步使大地疼痛,那么他肯定是不会伤害任何一个众生的。

  “践地唯恐地痛”这一句话中表达了菩萨无限的感恩、无限的慈悲与无限的承担!

  我们应该体会龙树的心情、学习睒子的精神,我们取用这世界上的一切东西,要如赶赴情人的约会那样的珍惜与欢欣;我们用过了的事物放下时,要如与爱侣分离那样的不忍与不舍。

  我们要轻轻的走路、用心的过活;我们要温和的呼吸、柔软的关怀;我们要深刻的思想、广大的慈悲;我们要爱惜一株青草、践地唯恐地痛!这些,都是修行的深意呀!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林清玄作品集
星月菩提如意菩提拈花菩提清凉菩提凤眼菩提宝瓶菩提淡品人生红尘菩提随喜菩提天心月圆你心柔软,却有力量紫色菩提在云上有情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