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随笔 > 《凤眼菩提》在线阅读 > 正文 第5章 【波罗蜜】04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凤眼菩提》 作者:林清玄

第5章 【波罗蜜】04

  一个人要救世,没有别的方法,就是培养对众生的博爱,唯有真正博爱的人才能彻底得无我,唯有无我的人说到牺牲,才能真牺牲;说到救世,才能真救世。

  博爱与大悲

  “国父”孙中山先生的字写得工整朴厚,常常有人向他求字,他最常写给别人的字是“博爱”。如果写长一点的,他就写“礼连大同篇”。我们从这简单的事例中,可以知道在孙先生的内心深处,对博爱,乃至于由博爱而进入世界大同,是充满着期待的。他常说“自由、平等、博爱”,但为什么下笔的时候总写“博爱”?不写“自由平等”呢?

  我想,孙先生写博爱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是博爱比平等更难,因为自由平等是人人都会争的,是自利的,而博爱却是纯利他的,利他当然比自利难一些,所以须要鼓吹。一方面则是孙先生的革命是以博爱为出发点,是为了拯救百姓出苦而革命的,革命事业虽不免轰轰烈烈流血流汗,但他希望党人不要忘记革命的初衷——博爱。他的革命不是只要创建民国,也要革心,他生前常说:“罪恶性,和一切不仁不义的事,都应革除。”就是这个道理,他也常说:“人生以服务为目的。”

  革除了一切不仁不义,剩下的就是仁义,“仁义”在本质上是很接近博爱的,韩愈在《原道》里就说:“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谓义。”那么,孙先生所领导的革命军,可以说是仁义之师,而他所努力的革命事业可以说是博爱的事业。

  “博爱”虽然很像儒家的“仁”,如果我们进一步地说,它和佛家所说的“大悲”更接近,因为,“仁”在感觉上有上下之分,是人站在高处来仁民爱物,博爱或大悲则是同体的,站在一个平等的位置,来爱惜、来护念、来付出对众生的又深又广的情感。大悲是佛家菩萨行中最重要的菩提之心,是最根本最伟大的同情,也是最高超最庄严的志向,用孙先生的话来说是“博爱”,用菩萨的话来说就是“大悲”。我们今天回顾当时的革命事业,套用现代用语,那时候的革命党人可以说是“霹雳菩萨”。

  革命党的霹雳菩萨是如何组成的呢?事实上,是孙先生深切知道专制、落后、贫穷的老百姓之苦,立下一个博爱的悲愿,希望把中国人从晚清日渐深陷的泥坑中解救出来,这种悲愿与菩萨体会一切有情众生的痛苦而济拔之,是没有什么不同的。世亲菩萨说:“菩萨见诸众生,无明造业,长夜受苦,舍离正法,迷于出路。为是等故,发大慈悲,志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救头然。一切众生有苦恼者,我当拔济,令无有余。”在《华严经》里更进一步阐释一切的菩萨行都是枝干花叶,惟有大慈悲心才是根本。那么我们看孙先生的博爱,何尝不可以说一切的革命事业都是枝干花叶,惟有博爱才是标本呢?因为如果不是彻底地求博爱,就不会有那么多人抛头颅、洒热血,百折不回了。

  事实上,民国以来的佛教界,也把孙中山先生当做是菩萨来尊崇的,孙先生是基督徒,但并不因而减损他慈爱的菩萨本质。在他生前有一桩和观音结缘的事迹鲜为人知,因为谈到了“博爱”与“大悲”,使我想到这个故事。

  一九二七年八月二十五日,孙先生率领党人胡汉民、郑家彦、朱卓文、周佩箴、陈去病等人,同游浙江普陀山,去往佛顶山的慧济寺时,孙先生独自看到许多僧侣合十欢迎他,并且有宝幡随风招展,还有一座伟丽的牌楼,令他看了惊奇不已。因为景象明晰持久,孙先生一直到进了慧济寺,才问同游的人有没有看见那奇异的景象,结果却无人看见。他后来把亲见的异相告诉方丈了余和尚,了余请他留个纪念,孙先生就在寺里写了一篇短文《游普陀志奇》,对于他到普陀山的经历有详细的记载,原文是这样子的:

  “余因察看象山,舟山军港,顺道趣游普陀山,同行者为胡君汉民,郑君孟硕,周君佩箴,朱君卓文,及浙江民政厅秘书陈君去病,所乘建康舰舰长则任君光宇也,抵普陀山朝阳已斜,相率登岸。逢北京法源寺沙门道阶,引至普济寺小住,由寺主人了余唤徇将出行,一路灵岩怪石,疏林平沙,若络绎迓送于道者。迂回升降者久之,已登临佛顶山天灯台。凭高放览,独迟迟徘徊。已而旋赴慧济寺,才一遥瞩,奇观现矣!则见寺前恍矗立一伟丽之牌楼,仙葩细绵,宝幡舞风,而奇僧数十,窥厥状似乎来迎客者。殊讶其仪观之盛,备举之捷!转行益了然,见其中有一个大圆轮,盘旋极速。莫识其成以何质,运以何力!方感想间,忽杳然无迹,则已过去处矣。既入慧济寺,及询之同游者,均无所观,遂诧以为奇不已。余脑藏中素无神异思想,竟不知是何灵境,然当环眺乎佛顶台时,俯仰间大有

  宇宙在乎手之慨,而空碧涛白,烟螺数点,觉生平所经,无似比清胜者。耳听潮音,心涵海印,身境澄然如影,亦既形化而意消。呜呼!此神明之所以内通。已下佛顶山,经法雨寺,钟声镗声中,急向梵音洞而驰。暮色沉沉,乃归至普济寺晚餐,了余道阶,精宣佛理,与之谈,令人悠然意远矣。八月二十五日孙文志。”

  当时,随孙先生一起游普陀山的郑孟硕(又名家彦),也曾为文记述这段经过:

  “普陀山者,南海胜地也,山水清幽,草木茂盛,游其间盖飘然有逸世独立之想。至若蜃楼海市,圣灵物异,传闻不一而足,目睹者又言之凿凿。国父是日乘舆先行,次则汉民,又次则家彦、卓文、佩箴、去病,以及舰长任光宇。去观音堂(即佛顶山之慧济寺)里许,抵一丛林,国父忽瞥见若干僧侣,合十欢迎状,空中定幡,随风招展,隐然簇拥,尊神在后,国父凝眸注视,则一切空幻,了无迹象;国父甚惊异之,比至观音堂,国父依次问随行者曰:‘君等倘亦见众僧集丛林中作道场乎?其上定幡飘扬,酷似是堂所高悬者。’国父口讲指授,目炯炯然,顾盼不少辍。同人咸瞠目结舌,不知所对。少顷,汉民等相戒勿宣扬,恐贻口实。嗣是遂亦毋敢轻议其事者。”

  孙先生亲笔写的《游普陀志奇》墨宝后来存于普济寺客堂,不久前圆寂的煮云法师在普陀山普济寺任知客时,就曾保管过这幅墨宝,后来又刻石于普陀寺庙的壁间,作为永久的纪念。只不知道大陆岁月沧桑,孙先生的手迹还安在否?

  普陀山是中国四大名山,相传是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的道场,孙先生去游山,菩萨亲来迎接,可见他们在精神和悲愿上有共通的地方,这共通就是“博爱”与“大悲”。

  后来,孙先生曾说:“佛教乃救世之仁,佛学是哲学之母。”“宗教是造成民族,和维持民族之一种最雄大之自然力,人民不可无宗教思想。研究佛学可补科学之偏。”可见得,从“救世之仁”的观点,孙先生是最肯定佛教的,救世之仁不是别的,正是博爱!

  一个人要救世,没有别的方法,就是培养对众生的博爱,唯有真正博爱的人才能彻底的无我,唯有无我的人说到牺牲,才能真牺牲;说到救世,才能真救世。因为无我的博爱,就能舍掉名利乃至身家性命,为救世的誓愿和利他的本怀奋斗到底。我们今天回思孙先生革命时的理想与抱负,许多仁人志士不惜性命的情景,就更能深刻感受到博爱的力量。

  《华严经》中说:“菩萨摩诃萨,入一切法平等性故,不于众生而起一念非亲友想。”“但以菩萨大愿甲胄而自庄严,救护众生,互无退转。”“菩萨如是爱苦毒时,转更精勤,不舍不避、不惊不怖、不退不怯,无有疲厌。何以故?如其所愿,决欲负荷一切众生令解脱故。”这就是大悲!也就是博爱!

  在今天,自由、平等的理想都逐渐地在达成了,可是孙先生生前最常写的“博爱”呢?想起来是不是令我们十分惶恐?

  “自由、平等、博爱”是法国大革命的目标,但作为孙中山先生的信徒,我宁可用菩萨的、中国的、更深刻的层次来看“博爱”。

  一九八六年十一月十二日

  佛贵

  佛的相虽是庄严美好,是最理想化的外表,但这些外表是人格伟大的象征与呈现,如果我们以这些外相来求如来,就容易落于断见,不能体贴到佛陀真正的本怀。

  近代大画家吴昌硕,晚年时已成为闻名国际的画家,来求画的人益日增多,他原来对润笔并不计较,也常用润金来周济亲友、参与善事,可是为了使那些贪小便宜的人知难而退,在七十六岁那一年高揭笔榜,订出了润笔的价格。

  他订出的价格是:“刻印,每字四两。题诗或跋,每件三十两。扇册页,每件四两。书画无论横直幅,三尺十四两,四尺十八两,五尺廿四两,六尺卅二两。”

  以上是花卉的价钱,吴昌硕在润笔单后加注:“山水,视花卉例加三倍。点景加半。”

  原因是山水画起来比花卉更费工夫。然而,他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凡是画佛像,润洋比山水加倍,而且如果不是至亲好友规定,吴昌硕尽量避免画佛,他自己的说法是:“因写佛不能如花卉之头头是道也。”

  为了把佛像画好,不但要加磨墨费两钱银子,而且要对方多准备纸,以便画坏的时候重画。可见得吴昌硕在画佛的时候,心情多么慎重,只是他说的“因写佛不能如花卉之头头是道也”,似乎有待商榷。当然,吴昌硕画佛是从文人笔意出发,与一般宗教绘画有很大的不同,可以说是无规矩可循,他也不愿去寻固定的规矩,所以感到画佛极难,他把佛像润笔订的价格外高,想是要吓退那些求佛像的人。

  我曾看过一些吴昌硕所绘的佛像,他几乎很少从正面来画佛,而是从侧面和背面为多,并且他笔下的佛不像佛,而像罗汉,这有可能是故意的,为什么故意把佛像画成这样子呢?

  近代的美术评论家都说吴昌硕是胸中有“奇”意的画家,他即使画平常事物都要追求奇意,何况是佛像呢?

  吴昌硕与齐白石、傅抱石,被称喻为中国近代美术“伟大的三石”,现代艺术评论家谢里法曾以简短的评语来评断“三石”之间的不同:“若把吴昌硕视为是块山谷中的奇岩,那么齐白石就是家居脚边的一颗卵石,而傅抱石则成为溪间水湿淋淋的岩壁了。”“从吴昌硕作画的题材,可看出一个文人画家的视野。在他的画里,看在他眼里的都画出来了,但仍然要遗落不少东西,那些遗落了的,都是与奇岩不能相配的,因而是无法入画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吴昌硕把佛画成罗汉,而且常取远景与侧面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追求的正是个“奇”字。

  三地二相,相相是圆满

  但是,他说“写佛不能头头是道”,则是个错误的观念。

  佛的精神、慈悲、内涵、气韵固然非常难以表达,但佛的形相却有一定的格局,和菩萨、罗汉都有很大的不同。佛的形相是怎样的呢?佛教徒时常挂在嘴上说:“佛有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却很少人能清楚地说出到底是哪三十二相,哪八十种好?

  我们现在就来看佛的三十二相,佛的三十二种好相记载在许多经典上,字词稍有出入,意义都是一样的,可能是翻译的差别,我们现在就依《无量义经》来看佛的三十二相:

  一、毫相如月旋。(毫,即毛)二、净眼如明镜。三、唇红。四、额广。五、狮子臆。(身结实如狮子)六、掌有合缦。七、指直而纤。八、马阴藏。(男根如马阴,藏于腹中)九、顶有日光。十、上下眴。(目明而柔顺)十一、舌赤好如丹果。十二、鼻修。(修即修长)十三、手足柔软。十四、内外相握。十五、皮肤细软。十六、细筋。十七、旋发绀青。(绀,深青扬赤色)十八、眉睫绀而展。十九、白齿。二十、面门开。二十一、具千辐轮。二十二、臂修。二十三、毛右旋。二十四、锁骨。(不露骨)二十五、顶有肉髻。二十六、方口颊。二十七、四十齿。二十八、胸表卍字。(胸有卍字)二十九、腋满。三十、肘长。三十一、踝膝露现。三十二、鹿腨肠。(腰腹像鹿)

  这三十二相,有些部分可能难以明白,等我们看到八十随形好时就能了然了。有的经典中记载的不尽相同,比较值得注意的不同像“身金色。身纵广。咽中津液得上味。广长舌。梵音深远。眉间白毫”等等。

  本来,在印度,三十二相不限于佛,而是说具有这种相的人在家为轮王,出家则开无上觉,如果能同时具有几相也就是有福报的人了。这是印度人传统的相法,看来有许多和中国相像,倒是非常有趣的巧合,然而我们可以说:“全世界的相法都十分接近,这些好相都不是自然生成,而是历经无始劫的修行而成,到成佛的时候,一定具有这三十二相,相相圆满无缺。”

  可见佛像不是渺不可知,确是“头头是道”。

  八十随形好,种种庄严

  “八十随形好”,是说随着三十二相而产生的好,也是更细地分出佛的庄严之美,所以又称为“八十种好”。关于佛的八十种好,出自《法界次第》和《大乘义章》,对于佛的容颜有更细致的记载。

  现在我们就来看佛的八十种好:

  一、无见顶相。(佛顶上之内鬘,仰之弥高,不见其顶)二、鼻高不见孔。三、眉如初月。四、耳轮垂埵。五、身坚实如那罗延。(那罗延,天上力士之名)六、骨际如钩锁。七、身一时回旋如象王。八、行时足去地四寸而现印文。九、爪如赤铜色,薄而润译。十、膝骨坚而圆好。十一、身清洁。十二、身柔软。十三、身不曲。十四、指圆而纤细。十五、指纹藏覆。十六、脉深不现。十七、踝不现。十八、身润泽。十九、身自持不逶迤。二十、身满足。二十一、容仪备足。二十二、容仪满足。二十三、住处安无能动者。二十四、威震一切。二十五、一切众生见之而乐。二十六、面不长大。二十七、正容貌而色不挠。二十八、面具满足。二十九、唇如频婆果之色。三十、言音深远。三十一、脐深而圆好。三十二、毛右旋。三十三、手足满足。三十四、手足如意。三十五、手纹明直。三十六、手纹长。三十七、手纹不断。三十八、一切恶心之众生,见者和悦。三十九、面广而殊好。四十、面净满如月。四十一、随众生之意和悦与语。四十二、自毛孔出香气。四十三、自口出无上香。四十四、仪容如狮子。四十五、进止如象王。四十六、行相如鹅王。四十七、头如摩陀那果(即头圆)。四十八、一切之声分具足。四十九、四牙白利。五十、舌色赤。五十一、舌薄。五十二、毛红色。五十三、毛软净。五十四、眼广长。五十五、死门之相具。(心与顶恒温热之意,因圣人死时或心或顶数日皆温)五十六、手足赤白,如莲花之色。五十七、脐不出。五十八、腹不现。五十九、细腹。六十、身不倾动。六十一、身持重。六十二、其身大。六十三、身长。六十四、手足软净滑泽。六十五、四边之光长一丈。六十六、光照身而行。六十七、等视众生。六十八、不轻众生。六十九、随众生之音声,不增不减。七十、说法不著。(圆满而不执著之意)七十一、随众生之语言而说法。七十二、发音应众声。七十三、次第以因缘说法。七十四、一切众生观相不能尽。七十五、观不厌足。(欢喜见佛永不厌倦满足)七十六、发长好。七十七、发不乱。七十八、发旋好。七十九、发色如青珠。八十、手足为有德之相。

  我们看佛的八十种好,有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一是佛的诸相圆满,但不离世相,使我们可以从佛法来观察世法,如果有一个人能具有八十种好中的几好,则虽不中,亦不远矣,不会是什么巨奸大恶之人。

  二是,用来形容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时候,时常以动物为譬喻,例如眼睫如牛王、腹如鹿王、回旋如象王、仪容如狮子、行相如鹅王、马阴藏等等,可见众生平等,各有如来德相,我们在佛的《本生经》里看到佛陀的宿命,知道旨陀无始劫来曾投生在六道之中救拔众生,他是从众生成佛道的,成道时自然具有众生的种种相好庄严。

  三是,佛的相虽是庄严美好,是最理想化的外表,但这些外表是人格伟大的象征与呈现,如果我们以这些外相来求如来,就容易落于断见,不能体贴到佛陀真正的本怀。

  如来,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这第三个问题尤其重要,在《金刚经》里就有一段佛陀与弟子须菩提

  的对话,谈到三十二相的问题。佛言:“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你觉得可以用三十二相来观如来吗?)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是的是的,我觉得可以用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即是如来。”(如果能以三十二相观如来,那么转轮圣王,就是如来——因为,转

  轮圣王也有三十二相。)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现在我心开意解,知道佛所说的真意,确实不应用三十二相来观如来。)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若以色见我 ,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如果以外相来看我,以音声来祈求我,而不是以心来相应我的法身,这是人走向了邪道,不能见到真正的我呀!)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和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相。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佛陀在这里,对佛的外相做了一个重要的结论,这一段很难翻释,我还是试释如下:

  “须菩提呀!你如果这样想:‘如来不是因为诸相圆满具足的缘故,而证得无上正等正觉。’须菩提呀!你不要有这种念头,如来确实不是因为诸相圆满具足的缘故,而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但是,你如果有这种念头,会使得发心求无上佛道的众生,认为诸法有断灭的外相。为什么不要有这种念头呢?因为发心求无上佛道的众生,在真实的法上是不说断灭相的。”

  因此,当我们说佛有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的时候,只是依方便说,依相来说,也就是,在外相上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并不表示是证得无上菩萨的如来,为什么呢?佛陀在《金刚经》中又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这样说,理解起来可能有困难,我们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像印度、尼泊尔的佛像,和中国的佛像都是三十二相,却多少有差异,和日本、泰国的佛像也不同,到底哪一尊才是真的如来呢?再例如,密宗有一尊“不动明王”,是大日如来佛为降伏一切恶魔而显现出的相,他背负火焰,七结发辫垂在左方,上下牙齿表出,现愤怒威猛之相,那么,他是不是如来呢?

  可见如来不在外相,而在心行。

  像我们熟悉的弥勒佛,不是常被塑成笑眯眯的,肚腹挺出的样子吗?这就不是三十二相。但也有寺庙供奉披璎珞、戴宝冠的弥勒菩萨。又有塑成三十二相具足的弥勒如来像。却从来没有人觉得有何不妥,所以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心中若有如来,见佛像就是如来!

  此所以在《金刚经》里佛陀说:“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玛丽亚观音与佛的面目

  如来无定相可循,菩萨也是如此,观世音菩萨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他有种种的变身,这些变身有许多不是依经轨而来,像白衣观音、杨柳观音、水月观音、鱼篮观音、十一面观音、不空罗索观音、千手观音、如意轮观音、马头观音、准提观音、四臂观音等等,这是指正统佛教的观音像而言,至于民间信仰中的观音,实际上应化救人而化出的观音像更是难以胜数呀!

  最有意思的是,在日本有一尊观音菩萨叫做“玛丽亚观音”,这尊菩萨像是因为日本江户时代,禁止天主教的传教,逮捕了许多天主教徒,天主教徒为了避免被抓,就把天主教的圣母玛丽亚塑成观世音菩萨的样子来供奉,这尊相安定了当时天主教徒的心灵,并且有许多感应。到现在,日本还有人拜“玛丽亚观音”,有的是天主教徒,有的是佛教徒,在天主教的心中,他是圣母玛丽亚,在佛教徒的心中,他是不折不扣的观世音菩萨。

  我们不能牵强地说,玛丽亚是观世音菩萨,或说玛丽亚有可能是观音的化身之一,但是,从“玛丽亚观音”,我们却应该知道菩萨应化世间,实在不是我们凡夫所能测其万一。

  重要的不是我们应如何去祈求菩萨,以色去见,以音声去求都是虚妄,重要的是要如何回到我们的内心,让我们心中有如来,有菩萨,有一天,当我们与诸菩萨的法身相应的时候,我们才能贴近《金刚经》中最动人的一段经文:

  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日本的禅学大师铃木大拙,在他佛堂的案上,供了一尊释迦如来佛,是印度的古董。由于时间的关系,那尊佛像全身都成了黑色,面目早就模糊了,甚至分不清他的眼耳鼻口等五官。有一次,铃木先生的一位学生起了疑情,问他说:“老师,您为什么不供奉一尊新佛像呢?这尊佛像已经没有面目了呀!”

  铃木大拙没有回答他的话,反问他说:“你认为佛应该有什么面目呢?如果你真正进入佛的门槛,就知道佛并没有一定的面目了。”

  铃木大拙可以说道出了佛的实相,而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只是我们凡夫看佛的一个角度而已。

  这样看来,吴昌硕说“写佛不能如花卉之头头是道”,似乎也没有什么错了。

  一九八六年十二月一日

  会看花的人,就会看云、看月、看星辰,并且在人世中的一切看到智慧。

  学看花

  现代通家南怀瑾居士,有一次谈到他少年时代,一心想学剑的故事。

  他听说杭州西湖城隍山有一个道人是剑仙,就千里迢迢跑去求道学剑,经过很多次拜访,才见到那位仙风道骨的老人。老人先是不承认有道,更不承认是剑仙,后来禁不起恳求,才对南先生说:“欲要学剑,先回家去练手腕劈刺一百天,练好后再在一间黑屋中,点一支香,用手执剑以腕力将香劈开成两片,香头不熄,然后再……”

  老人说了许多学剑的方法,南先生听了吓一跳,心想劈一辈子也不一定能学会剑,更别说当剑仙了,只好向老人表示放弃不学。这时,老人反过来问他:“会不会看花?”

  “当然会看。”南先生答曰,心想,这不是多此一问吗?

  “不然,”老人说,“普通人看花,聚精会神,将自己的精气神,都倾泻到花上去了,会看花的人,只是半觑着眼,似似乎乎的,反将花的精气神,吸收到自己身中来了。”

  南先生从此悟到,一个人看花正如庄子所说:“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不只是看花,乃至看树、看草、看虚无的天空,甚至看一堆牛粪,不都是借以接到天地间的光能,看花的会不会,关键不在看什么,而在于怎么看。

  所以,南先生常对跟他学道的人说:先学看花吧!

  南先生所说的“学看花”和禅宗行者所说的“瓦砾堆里有无上法”意思是很相近的,也很像学佛的人所说的“细行”,就是生活中细小的行止,如果在细行上有所悟,就能成其大;如果一个人细行完全,则动行举止都能处在定境。因此,细行对学佛的人是非常重要的,民初禅宗高僧来果禅师就说:“我人由一念不觉,才有无明,无明只行细行,未入名色。今既复本细行,是知心源不远……他人参禅难进步,细行人初参即进步。”

  我们常说修习菩萨道,要注意“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就是指对生活的一切小事都不可空忽,应该知道一切的语默动静都有深切的意义。

  顾全细行,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从前,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天到忉利天宫,帝释(即俗称玉皇大帝)设宴供养,佛陀即把帝释也化成佛的形相,佛陀的弟子目连、舍利弗、迦叶、须菩提等人随后到了忉利天,看到两个佛陀坐在里面,不知道哪一位才是佛陀,难以向前问礼,目连尊者心惊毛竖,赶紧飞身到梵天上,也分不清哪一个是佛,又远飞九百九十恒河沙佛土之外,还是分不清(因为佛法身大于帝释,理论上应该从远处即可分清)。

  目连尊者急忙又飞身回来,找舍利弗商量要怎么办。舍利弗说:“诸罗汉请看座上哪个有细行?眼睛不乱翻,即是世尊。”

  佛陀的弟子这时才从细行分出真假佛陀,齐向佛前问礼,佛陀对他们说:“神通不如智慧,目连粗心,不如舍利弗细行。”(按,目连是佛弟子中神通第一,舍利弗则是智慧第一。)佛陀的意思是智慧是从细行中生出,只有细行的人才能观到最细微深刻的事物。

  细行,包括行、住、坐、卧、言语、行事、威仪等等一切生活的细微末节,来果禅师就说一个人能细行,到最微细处,能听到蚂蚁喊救命而前去救护,他曾说到自己的经验:“余一日睡广单(即通铺),闻声哭喊,下单寻觅,见无脚虱子,在地乱碰乱滚。”心如果能细致到这步田地,还有什么不能办呢?

  民初律宗高僧弘一大师,是南山律宗的传人,持戒最为精严,平时走路都怕踩到虫蚁,因此常目视地上而行。弘一大师的事迹大家在《弘一大师年谱》《弘一大师传》中都很熟悉,但有一件事是大家比较不知道的:

  弘一大师晚年受至友夏丏尊先生之托,为开明书局书写字典的铜模字体,已经写了一千多字,后来不得不停止。停止的原因,弘一大师在写给夏丏尊的信中曾详细述及,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他写道:“去年应允此事之时,未经详细考虑,今既书写之时,乃知其中有种种之字,为出家人书写甚不合宜者。如刀部中残酷凶恶之字甚多。又女部中更不堪言。尸部中更有极秽之字。余殊不愿执笔书写。”最后,弘一大师无可奈何地写道:“余素重然诺,绝不愿食言,今此事实有不得已之种种苦衷,务乞仁者向开明主人之前代为求其宽恕谅解,至为感祷。”

  我读《弘一大师书简》到这一段时,曾合书三叹,这是极精微的细行,光是书写秽陋的字就觉得污染了自己的身心,我近年来也颇有这样的体会,对我们靠文字吃饭的人,读到弘一大师的这段话,能不惭愧忏悔吗?

  当然,我们凡夫要做到高僧一样的细行,非常困难,不过从世俗的观点看来,要使自己的人格身心健全,细行仍然是必要的,怎么样学细行呢?

  先学看花!再学看牛粪!

  学看花固然是不因花香花美而贪着,学看牛粪则也不因粪臭粪恶而被转动,这样细行才守得住。正是佛陀在《杂阿含经》中说的:“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非我所,如实观察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如是观察,于诸世间都无所取,无所取故,无所著;无所著故,自觉涅槃。”

  佛经里常以莲花喻人,若我们以细行观莲花,一朵莲花的香不是花瓣香,或花蕊香,或花茎香,或花根香,而是整株花都香,如果莲花上有一部分是臭秽的,就不能开出清净香洁的莲花了。此所以有人把戒德称为“戒香”,只有一个人在小节小行上守清规,才能使人放出人格的馨香,注意规范的本身就是一种香洁的行为。

  会看花的人,就会看云、看月、看星辰,并且在人世中的一切看到智慧。

  “会看”就要先有细致的心,细致的心从细行开始,细行犹如划起一枝火柴,细致的心犹如被点燃的火炬,火炬不管走进多么黑暗的地方,非但不和黑暗同其黑暗,反而能照破黑暗,带来光明!火炬不但为自己独自照亮,也可以分燃给别人,让别人也有火炬,也照亮黑暗。此所以莲花能出污泥而不染。此所以仁者能处浊世而不着。细行能成万法,所以不能小看看花,不能明知而走错一步,万一走错

  了要赶紧忏悔回头,就像花谢还会再开!就像把坏的枝芽剪去,是为了开最美的花。那么,让我们走进花园,学看花吧!

www-xiaoshuotxt-nETTxt小xiaoshuo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林清玄作品集
拈花菩提星月菩提红尘菩提淡品人生如意菩提凤眼菩提清凉菩提天心月圆有情菩提你心柔软,却有力量在云上宝瓶菩提随喜菩提紫色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