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科普 > 《热浪滚滚》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5章 热浪灾难故事欧洲热浪惨剧(3)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热浪滚滚》 作者:姜永育

第15章 热浪灾难故事欧洲热浪惨剧(3)

  除了气温偏高,这年夏天英国的降水量也极不正常。据气象部门统计,7月过去了大半,而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的平均降水量只有4.9毫米,仅为该地区往年7月全月平均降水量的15%。没有雨水降温,热浪越发猖獗。这一波高温热浪一直持续到8月,对当地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可怕而又真实的梦境。

  火热悲剧层出不穷

  在高温天气刚降临的那段时间,不少英国人还挺高兴的。因为过去夏天英国的天气虽然很凉爽,但天空时常阴阴沉沉,云雾较多,晴好的日子总是屈指可数,现在天天都是大太阳,这让喜欢晒日光浴的人们乐不可支:过去为了晒太阳,要跑到地中海或非洲等地去,现在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日光浴,真是太幸福了!于是,那段时间去英国旅游的人总能看到这样的情景:不管是在海边还是公园,一群一群的人光溜溜地躺在那里,把自己晒得汗流浃背,皮肤变得像酱牛肉一般深色。

  不过,在这些晒日光浴的人之中,有不少人被强烈的阳光灼伤了皮肤,在痛痒难耐之下,他们不得不到医院里就医。还有人被太阳晒晕而酿成了悲剧,在达姆勒郡康赛特地区,一名21岁的青年在房顶上晒日光浴时,不幸滚下来当场身亡。医生分析认为,这名青年可能是在屋顶晒太阳时,被高温晒晕而滚下房顶的。

  随着高温天气加剧,各地的火热悲剧越演越烈:一名叫格雷厄姆·贝内特的英国皇家邮递员在送信过程中,因为气温太高突然中暑,倒地后不治身亡,死时年仅29岁;在一次出警中,两只警犬因为被独留在户外的警车上而死亡;在炽热的阳光诱使下,人们成群结队拥到河边游泳,结果在数天内便有10多人溺亡;在牛津郡的一个划船比赛中,数十名观众在高温下呐喊助威,但很快便有人因天热而晕倒,不得不被紧急送到医院;因为天热,园林工人在修剪草坪时穿着拖鞋,结果一些人不慎被剪掉了脚趾……高温热浪还导致火灾频频发生,仅在伦敦,7月便平均每天发生21次草地着火事件,其中在克里登附近的一次火灾,使一块面积大约4块足球场之大的草坪几乎被烧毁。

  高温热浪天气使一切都乱了套,很多人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失去知觉,甚至晕倒的症状,仅在7月的高温天气中,便有760人因为热浪而死亡。而医院也成了最忙的地方,随着英国气象局将伦敦和东南部的热浪警告由第2级提升至第3级,所有医院都进入了戒备状态,病人家属被要求缩短探访时间,以防太多人挤在病房中,而医院员工也加紧监视病房,确保温度适中。

  闷罐车热煞人

  高温极端天气,对人们出行造成了极大影响,特别是那些不得不冒着高温到单位去的上班族。由于英国一年四季气候温和,因此很多公交车和地铁都没有安装冷气。猝然而至的高温热浪天气,使公交车和地铁成了名副其实的闷罐车。7月17日,白天气温达到32℃时,地铁内的温度更是高达36℃,不少乘客因闷热而晕倒。

  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起地,也是火车的发源地,其首都伦敦的铁路交通十分发达,因此有铁路故乡之美称。持续的高温热浪,将火车铁轨也烤变形,使得伦敦重要铁路中转站滑铁卢站的4个月台必须关闭,上千名乘客的出行受到了影响。

  与公交车和地铁一样,英国许多办公室、超市都没有冷气,人们冒着高温酷暑在火热的办公室里上班,与在闷罐车里一样难受,一些人因此中暑晕倒。因为担心高温可能造成员工发生意外或死亡,英国国会议员发出建议:气温达到30℃时应放高温假。而工会也发出通知,呼吁雇主让员工不用打领带和穿西装,可以换上T恤、短裤上班——汹涌的热浪,让素有绅士风度的英国人彻底放下了面子,他们不得不打着赤膊坐在办公室里处理工作。

  美国芝加哥高温热浪

  美国也是一个常遭高温热浪肆虐的国家。1995年夏天,一场可怕的高温天气袭击该国第三大城市芝加哥,短短一周之内,热浪便夺走了600多条性命。

  这场高温热浪灾难,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该地区恶劣的自然灾害之一。

  高温袭击芝加哥

  咱们先来了解一下芝加哥这个城市。芝加哥位于美国中西部,东临密歇根湖,是美国最重要的铁路、航空枢纽,同时也是美国最为重要的金融、文化、制造业、期货和商品交易中心之一。这个诱人的大都会,被誉为全球十大最富裕城市之一,富裕指数仅次于东京、纽约、洛杉矶,排名世界第四。美国着名作家诺曼·梅勒曾写道:“芝加哥是一座伟大的城市,它也许是美国硕果仅存的伟大城市。”

  不过,这座伟大的城市在1995年的夏天中,迎来了最为悲催的一周。芝加哥的气候一年四季分明,一年中最热的7月,平均最高气温为29℃,之所以气温不算太高,是因为芝加哥夏季雨水很多,时不时地下雷阵雨,总能将高温浇灭在萌芽状态。但是,1995年的7月中旬,当地几乎滴雨未下,高温持续不断,最终酿成了一场灾祸。

  7月11日,芝加哥的最高温度升至32℃,之后气温一路飙升:12日达到37℃,13日突破了41℃,创下了历史新高。13日之后气温稍有回落,但仍维持在较高的位置上:14日最高气温39℃,15日37℃,16日和17日最高气温也超过30℃。

  持续不断的高温形成热浪,在芝加哥这座世界大都市疯狂肆虐。

  600多人被热死

  7月13日这天,当气温飙升至摄氏41℃时,整座城市仿佛被放进了蒸笼中,热浪裹挟着空气中的污染颗粒,让人透不过气来。老人和孩子在热浪中痛苦地煎熬,不断有人热晕被紧急送往医院救治。这一天的高温虽然夺走了4条生命,但并没有引起太多的重视,市长理查德·戴利在新闻里说:“这时候最需要的是冷静。我们慢慢来。”

  但第二天,温度并没有降下来。市政府不得不开放了更多的纳凉中心,接纳需要乘凉的人,尤其是老人。全城用电负荷大增,不少公司因为没有应急发电机,不得不控制空调的使用。酷热难耐的人们跑上街头,打开消火栓取水降温,结果导致水压急剧下降,23个纳凉中心因此关闭。一批又一批的人被热晕,昏倒在街头,随后被紧急送到医院。各医院急诊室人满为患,不断有人死去。从14日夜晚开始,冷藏卡车在全市大街小巷忙进忙出,将尸体送走。接下来的7月15、16日两天是周末,热浪更是露出了狰狞的獠牙。救护车四处出动抢运患者,在一些医院门口,一辆接一辆的救护车排成长队,等着将患者抬下来救治。由于患者太多,大部分医院不再收容患者……死亡人数很快超过了400人,但政府仍没有把热浪当灾难对待,也没有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市长戴利再一次上电视,号召市民多和家人、邻居互动,同时关心老人——这些话没有起到多少安抚人心的作用,人们反而认为,市长是在为反应迟缓推卸责任。

  到了17日,又有100多人死亡。短短一周时间,芝加哥共有600多人被热死。到那年夏天结束时,全市热死人数达到了739人。

  穷人成受害者

  在这次可怕的高温热浪中,穷人成了灾难的最大受害者。

  在芝加哥这座繁华的大都市里,黑人与拉美裔聚居的南区被旅行指南标注为“危险地带”,大批穷人便居住在这里,一些人甚至无家可归。当热浪袭来时,他们没有足够的钱降温防暑,只得用身体与高温天气抗衡。“热得无处遁形。你可以看见蒸腾的热气降落在混凝土地面上。”当年一个居住在南区的黑人居民厄内斯特这样描述。

  1995年夏天,49岁的厄内斯特独自居住在芝加哥南区一栋公寓里,家中房屋简陋、窄小,而且没有安装空调。当气温蹿升到37℃便不肯下来后,厄内斯特感到呼吸急促,浑身不适,为了降温,他头上裹着湿毛巾,不停地摇扇、喝水,每隔一会儿就往身上浇水,但依然感到闷热无比。“我当时身体健康,但感觉非常不舒服,也有点害怕。你知道吗?如果突发心脏病或晕厥过去,没人会发现。”时隔多年后,他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然感到后怕。

  热浪中的遇难者大部分是穷人,而在贫困群体中,白人的死亡率反而比黑人更高,拉美裔的最低。专家后来分析,这是因为黑人和拉美裔习惯聚居,社区关系更加紧密,大家在困难中互相帮助,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更多不幸的发生。而白人则不同,白人老人们大多居住得很分散,而且随着城市诚信的缺失,人们不再信任和熟悉自己的邻居,因而在热浪来临时,一些老人在家里中暑却没人施救,甚至有的在家中去世也没人发现,所以在热浪中遇难的人,有较大一部分是独居老人。

  这次热浪灾难震惊了美国,不少专家开始对如何防御热浪进行探讨和研究。而芝加哥市政府也痛定思痛,很快制定并推出了一套热灾防御系统——《极端天气应对计划》。4年后,这一防御系统派上了用场:1999年7月22日,根据气象部门预报,市政府启动了该计划,全市公共卫生部门立即进入紧急状态:数百个纳凉中心,包括学校及所有市政建筑全部开启空调,免费向公众开放;提供免费班车接送居民;医院增加急诊床位……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1999年因热灾相关的死亡人数仅有110人,《极端天气应对计划》大大减少了热灾带来的人员伤亡!

  中国川渝高温热浪

  2006年夏天,热浪像挥之不去的可怕噩梦,一直笼罩着中国西南部的四川盆地,持续数月之久的高温天气,最终酿成了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

  天府之国的干渴

  四川盆地是中国的四大盆地之一,总面积约26万多平方千米。打开中国地图,你会看到四川盆地像一颗淡蓝色的明珠,它镶嵌在巫山和横断山脉之间,长江、嘉陵江、岷江等几十条大大小小的河流穿行而过,仿佛是盆地生命的脉络。

  四川盆地聚居了四川和重庆的绝大部分人口,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饶,被称为天府之国。因为常年多云雾、少日照,古人曾以“蜀犬吠日”来形容这里阴云连绵的天气。然而,2006年夏天,在持续的高温热浪天气笼罩下,天府之国变得焦渴异常。

  从这一年入夏开始,重庆、四川便持续高温少雨,干旱在这一带地区肆意蔓延。两省(市)夏季的平均降水量仅为345.9毫米,是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同期最小值。同时,重庆、四川盛夏(7-8月)的平均气温却创下同期之最,其中,重庆綦江县的最高气温高达44.5℃,为重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气温。特大高温干旱造成重庆、四川两地因旱出现饮水困难1887万人,农作物受旱面积320多万公顷,仅农业一项便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0亿元人民币。

  热浪下的人们

  烈日高悬,酷热无比。在四川、重庆的广大地区,人们经受着前所未有的热浪考验。

  8月中旬的一天,一位姓董的重庆市民开车出去办事。这一天,重庆主城区的气温高达43℃。因为天气太热,他将车上的空调开得很足。车在高速路上开了一会儿后,他觉得口渴,于是伸手拿过车前的一瓶矿泉水,刚只喝了一口,他便“呸”的一声全吐了出来——瓶子里的水被阳光烤得像烧开了一般,烫得嘴唇生疼。他又将矿泉水边的一包巧克力威化饼干拿来一看,发现饼干上的巧克力全都化成了水。车到达目的地后,他走出汽车,热气立马将他裹住。他很快感到头发昏,脚底烫得生疼……

  类似的场景在重庆和四川屡屡上演,不管白天还是晚上,人们都无法逃避高温热浪的包围——

  一位吉林某大学毕业的小伙子,这年7月在成都找到了一份工作。然而,自从他到成都的第一天起,便没有睡过一个好觉。由于经济拮据,他租的房子环境较差,而且没有安装空调。不得已,他自己买了个小风扇,但是感觉风扇吹出来的风有些发烫。晚上,睡在用凉水擦过的凉席上,片刻之后,凉席便像烙铁烙在背上一样。

  重庆和成都的老人们每天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中。重庆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尽管家里的空调整天开着,但屋里的温度始终没下过35℃。8月15日这天,他想冲个凉,可打开水龙头,自来水管流出的水竟然烫手。无可奈何之下,他只得往澡盆里加了些冰块,才勉强洗了个澡。

  在建筑工地干活的农民工们,深夜才敢走进宿舍歇息,他们的床铺热得烫手,躺上去全身马上便湿透了,他们不得不起来往床铺上洒水,然后接着再睡。

  ……

  酷热难耐之下,商场、办公室成了人们避暑的首选之地,而在重庆,防空洞也成了老城区居民避暑的最佳去处:白天,纳凉的市民坐在防空洞里,待太阳落山后,大家拿出凉席、竹榻,在防空洞外席地而坐,直到夜深才渐渐散去,而有的人干脆带着被褥,在防空洞里蒙头大睡。

  中暑者不计其数

  持续的高温热浪,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都造成了严重影响。

  在成都市的各大医院,自进入7月后病人便络绎不绝,许多人不是中暑,便是患了热伤风或肠道疾病。医生们忙得团团转,有的医护人员由于天气太热,加上疲劳过累,竟然也成了病人中的一员。在气温更高的重庆市,这种情况尤为严峻。据重庆一名媒体记者统计,截至8月中旬,仅重庆各媒体报道的死于中暑的人数,大约就有30人。入夏之后,重庆市急救中心出车率高出往年10%左右。8月15日,重庆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市卫生局局长称,持续高温导致中暑人群急剧上升,8月14日,重庆有6000多人中暑。到了次日,中暑人数骤然升至1.4万多人。

  动物们也难耐高温的侵袭。8月16日,重庆巴南区李家沱一养鸡场,一天内有近万只鸡死亡。经兽医解剖,认定这些鸡都死于中暑。此外,牛、羊、猪等家畜的生存也受到了极大威胁,有的牲畜在高温下中暑死亡,而大部分牲畜由于农村出现饮水困难局面,它们被主人不得不忍痛低价卖掉或者杀掉。

  大地变得一片枯黄

  夏季,本该是四川盆地万物葱茏、生机蓬勃的时节,但高温热浪使得绿色一点一点地消失,在旱情严重的地区,大地变成了可怕的枯黄色:水稻田完全干涸,裂缝越扯越大,稻秧一点火就能燃烧;玉米叶子全都卷了起来,变成了黄色;竹子和树木成片成片地枯死,连一些长了几十年的老树也未能幸免。

  缺水,成了村民的噩梦。人们不得不四处寻找可以喝的水源。据媒体报道,有位老婆婆每天走几千米山路去河边背水。有天她在路上昏倒了,醒来后发现水全漏光,不由伤心得哭了起来。有个老汉在山崖上挖了个洞,用水瓢去接细得像丝线的水流。到后来,他只能用水瓢在大石头上刮水。整整一个上午,老人只接了两半桶浑浊的泥水,但他还是笑得十分满足。

  为了逃避这场灾难,农村的年轻人放弃田地的农活,放弃家园,纷纷外出打工。他们有的甚至远赴新疆等地,只求打工的收入能弥补一点大旱带来的损失。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返回列表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姜永育作品集
破译自然密码:空中的秘密地震袭来破译自然密码:水中的秘密寒流肆虐神秘的哭声青少年灾害逃生自救书·暴雨狂泻给孩子们看的防灾避险故事巨浪滔天墙上美人脸热浪滚滚破译自然密码:地下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