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科普 > 《动物传染病与防控技术》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1章 人畜共患传染病(6)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动物传染病与防控技术》 作者:宗亮泽

第11章 人畜共患传染病(6)

  牛结核常见症状为短而干的咳嗽,呼吸次数增多或气喘,病畜日渐消瘦、贫血,有的牛体表淋巴结肿大,常见于肩前、股前、腹股沟、颌下、咽及颈淋巴结等。病势恶化可发生全身性结核,胸部听诊可听到摩擦音,多数病牛乳房常被感染侵害,见乳房上淋巴结肿大无热无痛,泌乳量减少,初期乳汁无明显变化,严重时呈水样稀薄。肠道结核多见于牛犊,表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顽固性下痢,迅速消瘦。

  禽结核:主要危害鸡、火鸡。以成年鸡和老龄鸡多发。临床诊断表现贫血、消瘦、鸡冠萎缩、跛行及产蛋减少或停止,病禽因衰竭或肝变形破裂而突然死亡。

  人类结核主要是由人型结核菌所引起,但牛型及禽型结核菌也可使人感染发病。人感染结核后主要在肺、支气管、皮肤、肠道以及淋巴结等处发生结核性病变。不同型别和不同部位的结核,其临床表现各不相同。

  (四)病理变化

  牛:肉眼所见病灶,在肺或其他器官常见有很多突起的白色结节,有的坏死组织溶解和软化,排出后形成空洞,胸膜和腹膜发生密集结核结节,形似珍珠状,称所谓的“珍珠病”。

  禽:病变多发生在肠道、肝、脾、骨骼和关节。肝、脾肿大,切面具有大小不一的结节状干酪样病灶,关节肿大,内含干酪样物质。

  (五)诊断

  根据症状作出初步诊断,在不同的情况下,需结合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结核菌素试验,以及细菌学试验和血清学试验等综合诊断较为切实可靠。

  (六)防治

  1.防治人结核病的主要措施是早期发现、严格隔离、彻底治疗、牛乳应煮沸后饮用。

  2.畜禽结核一般不予治疗,而是采取综合性防疫措施,加强检疫、隔离,防止疾病传入,净化污染群,培育健康畜群。

  健康牛群,平时加强防疫、检疫和消毒措施,防止疾病传入,每年春秋两季定期进行结核病检疫。如发现阳性病畜应及时按照有关防治技术规范进行处理。七、布鲁氏菌病(Brucellsis)布鲁氏菌病也称布氏杆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细菌引起的人兽共患的常见传染病,本病以引起动物流产、不孕等症状为特征。动物是长期带菌者,除相互传染外,还能传染给人,一年四季都有发生。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一)病原

  布鲁氏菌属有6种,即马耳他布鲁氏菌、流产布鲁氏菌、猪布鲁氏菌、林鼠布鲁氏菌、绵羊布鲁氏菌和狗布鲁氏菌。习惯上称马耳他布鲁氏菌为羊布鲁氏菌,流产布鲁氏菌为牛布鲁氏菌。各个种与生物型菌株之间,形态及染色特性等方面无明显差别。

  布鲁氏菌的抵抗力和其他不能产生芽孢的细菌相似。例如,巴氏灭菌法10~15分钟杀死,0.1%升汞数分钟,1%来苏儿或2%福尔马林或5%生石灰乳15分钟,而直射日光需要0.5~4小时。在布片上室温干燥5天,在干燥土壤内37天死亡,在冷暗处,在胎儿体内可活6个月。

  (二)流行病学

  本病的易感动物范围很广,如羊、牛、猪、水牛、野牛、牦牛、羚羊、鹿、骆驼、野猪、马、狗、猫、狐、狼、野兔、猴、鸡、鸭以及一些啮齿动物都易感染,但主要是羊、牛、猪。

  流产布鲁氏菌主要宿主是牛,而羊、猴、豚鼠有一定易感性;马耳他布鲁氏菌,主要宿主是山羊和绵羊,可以由羊传入牛群,也可由牛传播于羊,而其他动物对它的易感性则与流产布鲁氏菌相同。猪布鲁氏菌主要宿主是猪,而对其他动物也同于流产布鲁氏菌。绵羊布鲁氏菌主要引起公绵羊附睾炎,也可侵犯孕母绵羊导致胎盘坏死,而对未孕母绵羊则常是一过性。狗是狗布鲁氏菌的主要宿主,牛、羊、猪对狗布鲁氏菌的感受性低。林鼠布鲁氏菌对小鼠的病原性比对豚鼠强。

  本病的传染源是病畜及带菌者(包括野生动物)。最危险的是受感染的妊娠母畜,它们在流产或分娩时将大量布鲁氏菌随着胎儿、胎水和胎衣排出。流产后的阴道分泌物以及乳汁中都含有布鲁氏菌。布鲁氏菌感染的睾丸炎精囊中也有布鲁氏菌存在,这种情况公猪更为明显。

  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消化道,但经皮肤感染也有一定重要性。曾有实验证明,通过无创伤的皮肤,使牛感染成功,如果皮肤有创伤,则更易为病原菌侵入。其他如通过结膜、交媾,也可感染。吸血昆虫可传播本病。实验证明,布鲁氏菌在蜱体内存活时间较长,且保持对哺乳动物的致病力,通过蜱的叮咬,可以传播此病。

  动物的易感性是以随性成熟年龄接近而增高,如牛犊在配种年龄前比较不易感染。疫区内大多数处女牛在第一胎流产后则多不再流产,但也有连续几胎流产者。性别对易感性并无显著差别,但公牛似有一些抵抗力。

  人的传染源主要是患病动物,一般不由人传染于人。在我国,人布鲁氏菌病最多的地区是羊布鲁氏菌病严重流行的地区,从人体分离的布鲁氏菌大多数是羊布鲁氏菌。一般牧区人的感染率要高于农区。患者有明显的职业特征。

  (三)症状

  牛:潜伏期2周至6个月。母牛最显著的症状是流产。实验感染虽见有弛张热,但在自然感染时临诊上常被忽略。流产可以发生在妊娠的任何时期,最常发生在第6~8个月,已经流过产的母牛如果再流产,一般比第一次流产时间要迟。流产时除在数日前表现分娩预兆,如阴唇乳房肿大,荐部与胁部下陷,以及乳汁呈初乳性质等外,还有生殖道的发炎症状,即阴道黏膜发生粟粒大红色结节,由阴道流出灰白色或灰色黏性分泌物。流产时,胎水多清,但有时混浊含有脓样絮片。常见胎衣滞留,特别是妊娠晚期流产者。流产后常继续排出污灰色或棕红色分泌液,有时恶臭,分泌液迟至1~2周后消失。早期流产的胎儿,通常在产前已经死亡。发育比较完全的胎儿,产出时可能存活但衰弱,不久死亡。公牛有时可见阴茎潮红肿胀,更常见的是睾丸炎及附睾炎。急性病例则睾丸肿胀疼痛,还可能有中度发热与食欲不振,以后疼痛逐渐减退,约3周后,通常只见睾丸和附睾肿大,触之坚硬。临诊上常见的症状还有关节炎,甚至可以见于未曾流产的牛只,关节肿胀疼痛,有时持续躺卧。通常是个别关节患病,最常见于膝关节和腕关节。腱鞘炎比较少见,滑液囊炎特别是膝滑液囊炎则较常见。母牛有时有乳房炎的轻微症状。如流产胎衣不滞留,则病牛迅速康复,又能受孕,但以后可能再度流产。如胎衣未能及时排出,则可能发生慢性子宫炎,引起长期不育。大多数流产牛经两个月后可以再次受孕。

  在新感染的牛群中,大多数母牛都将流产1次。如在牛群中不断加入新牛,则疫情可能长期持续,如果牛群不更新,由于流产过1~2次的母牛可以顺产,疫情似是停止,饲养管理再加以改善,病牛也可能有半数自愈。但这种牛群绝非健康牛群,一旦新易感牛只增多,还可引起大批母牛流产。

  绵羊及山羊:常不表现症状,而首先被注意到的症状也是流产。流产前,食欲减退,口渴,委顿,阴道流出黄色黏液等。流产发生在妊娠后第3或第4个月。有的山羊流产2~3次,有的则不发生流产,但也有报道山羊群中流产40%~90%者。其他症状可能还有乳房炎、支气管炎及关节炎、滑液囊炎引起的跛行。公羊睾丸炎、乳山羊的乳房炎常较早出现,乳汁有结块,乳量可能减少,乳腺组织有结节性变硬。绵羊布鲁氏菌可引起绵羊附睾炎。

  猪:最明显的症状也是流产,多发生在妊娠第4~12周。有的在妊娠第2~3周便流产,有的接近妊娠期满即早产。早期流产常不易发现,因母猪常将胎儿连同胎衣吃掉。流产的前兆症状常见沉郁,阴唇和乳房肿胀,有时阴道流出黏性或脓性分泌液。流产后胎衣滞留情况少见,子宫分泌液一般在8天内消失。少数情况因胎衣滞留,引起子宫炎和不育。公猪常见睾丸炎和附睾炎。有时在开始即表现全身发热,局部疼痛不愿配种,即睾丸及附睾的不痛肿胀,但通常则是逐渐发生。较少见的症状还有皮下脓肿、关节炎、腱鞘炎等,如椎骨中有病变时,还可能发生后肢麻痹。禽:鸡、鸭等家禽,通常表现腹泻和虚脱,有时只见产卵量下降,间或有麻痹症状。人:该病在我国的内蒙古、东北、西北等地区的牧区曾一度流行,其他北方地区也有散发。近几年由于养殖业发展迅猛,该病的发病率在我国有所上升。人感染布病后,潜伏期一般为7~60天,平均为2周,少数患者可长达数月或1年以上。此病以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睾丸炎、卵巢炎为特征。急性期布氏杆菌病其临床表现颇似重感冒,痛剧者似风湿;慢性期其临床症状类似神经官能症。

  (四)病理变化

  牛:胎衣呈黄色胶冻样浸润,有些部位覆有纤维蛋白絮片和脓液,有的增厚且有出血点。绒毛叶部分或全部贫血呈苍黄色,或覆有灰色或黄绿色纤维蛋白或脓液絮片或覆有脂肪状渗出物。胎儿胃特别是第四胃中有淡黄色或白色黏液絮状物,肠胃和膀胱的浆膜下可能见有点状或线状出血。浆膜腔有微红色液体,腔壁上可能覆有纤维蛋白凝块。皮下呈出血性浆液性浸润。淋巴结、脾脏和肝脏有程度不等的肿胀,有的散有炎性坏死灶。脐带常呈浆液性浸润、肥厚。胎儿和新生犊可见肺炎病灶。公牛精囊内可能有出血点和坏死灶,睾丸和附睾可能有炎性坏死灶和化脓灶。

  绵羊、山羊剖检损害与牛的大致相同。

  猪:病理损害也与牛的相似。

  (五)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流产、胎儿胎衣的病理损害,胎衣滞留以及不育等都有助于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但确诊只有通过实验诊断才能得出结果。布鲁氏菌病实验诊断,除流产材料的细菌学检查外,牛主要是血清凝集试验及补体结合试验。对无病乳牛群可用乳环状试验作为一种监视性试验。山羊、绵羊群检疫用变态反应方法比较合适。少量的羊只常用凝集试验与补体结合试验。猪布鲁氏菌病的实验诊断除病料的细菌学检查外,常用血清凝集试验,也有的用补体结合试验和变态反应。怀疑马群中感染了布鲁氏菌病时应做凝集试验或同时做补体结合试验,并取未破溃或将破溃的脓肿中脓汁及流产材料进行细菌学检查。除以上所述者外,近年来,不少新的方法被用来检验本病,其中包括间接血凝试验、抗球蛋白(Coombs)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荧光抗体法、DNA 探针以及聚合酶链反应(PCR)等。

  布鲁氏菌病明显的症状是流产,须与发生相同症状的疾病鉴别,如弯曲杆菌病、胎毛滴虫病、钩端螺旋体病、乙型脑炎、衣原体病、沙门氏菌病以及弓形体病等等都可能发生流产,鉴别的主要关键是病原体的检出及特异抗体的证明。

  (六)防治应当着重体现“预防为主”的原则。最好的办法是自繁自养,必须引进种畜或补充畜群时,要严格执行检疫。将牲畜隔离饲养两个月,同时进行布鲁氏菌病的检查,全群两次免疫生物学检查阴性者,才可以与原有牲畜接触。清净的畜群,还应定期检疫(至少1年1次),一经发现,及时按照有关防治技术规范进行处理。疫苗接种是控制本病的有效措施。目前国际上多采用活疫苗,如牛流产布鲁氏菌19号苗、马耳他布鲁氏菌RevI 苗;也有使用灭活苗的,如牛流产布鲁氏菌45\/20苗和马耳他布鲁氏菌53H38苗等。在我国,主要使用猪布鲁氏菌2号弱毒活苗和马耳他布鲁氏菌5号弱毒活苗。猪2号苗对山羊、绵羊、猪和牛都有较好的免疫效力,可供预防羊、猪、牛布鲁氏菌病之用。猪2号苗的毒力稳定,使用安全,免疫力好,在生产上使用已经收到良好效果。马耳他布鲁氏菌5号弱毒活苗(简称M5苗)是我国选育的一种布鲁氏菌苗,可用于绵羊、山羊、牛和鹿的免疫。

  上述弱毒活苗,仍有一定的剩余毒力,因此,在使用中应做好工作人员的自身保护。在消灭布鲁氏菌病过程中,要做好消毒工作,以切断传播途径。疫区的生皮、羊毛等畜产品及饲草饲料等也应进行消毒或放置两个月以上才得利用。

  人类布鲁氏菌病的预防,首先要注意职业性感染,凡在动物养殖场、屠宰场、畜产品加工厂的工作者以及兽医、实验室工作人员等,必须严格遵守防护制度(即穿着防护服装,做好消毒工作)。同时,要定期在防疫机构进行专项检查。

  八、日本乙型脑炎(Japanese B encephalitis)日本乙型脑炎又称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日本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传染病,人畜感染后,主要引起中枢神经症状,如发热、头痛、烦躁、痉挛,麻痹和昏迷等,病死率较高。

  (一)病原

  日本乙型脑炎病毒属于黄病毒科甲病毒属。该病毒呈球形,直径约40纳米,能凝集鸡、鸭、鹅、鸽及绵羊的红细胞,并为阳性血清所抑制,同时具有溶血活性。对乙醚、氯仿和胰酶敏感。该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不强,常用的消毒药,如2%的烧碱,3%的来苏儿均具有良好的消毒效果。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患病动物与带毒动物为传染源,特别是在病毒血症阶段是重要的传染源。猪的感染很普通,其病毒症时间较长,血液中含病量高,且分布广,更新快,是重要的病毒宿主和传染源,另外蚊虫也是重要的传染源。本病是自然疫源性疾病。

WWW.xiAosHuoTXT.neTT xt 小 说 天 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宗亮泽作品集
动物传染病与防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