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科普 > 《动物传染病与防控技术》在线阅读 > 正文 第23章 动物主要传染病防治(10)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动物传染病与防控技术》 作者:宗亮泽

第23章 动物主要传染病防治(10)

  1.抗菌疗法。氯霉素:每千克体重0.01~0.03克,每日注射2次或每日每头服0.055~0.11克,分2~3次服下。新霉素:一般是每千克体重0.05克,每日2~3次。每日给犊牛肌注1克和口服200~500毫克,连用5天,可使犊牛在8周内发病。土霉素粉(或金霉素粉)口服,每千克体重30~50毫克,分2~3次服。

  2.补液。病畜有严重肠炎病变时,粪便呈水样并混有血液,迅速出现脱水现象。每天必须补液1~2次,静脉输入复方氯化钠溶液、生理盐水或葡萄糖盐2000~6000毫升(犊)或10~50毫升(羔),必要时还可加入碳酸氢钠、乳酸钠等以防酸中毒。严重病例可按每小时100毫升的静注速度抢救,病情缓解后可改用口服法。

  3.调节胃肠机能。在病初犊、羔体质尚强壮时,应先投;喂盐类泻剂,使胃肠道内含有大量病原菌及毒素的内容物及早排出,此后再投喂各种收敛和健胃剂。

  4.中草药制剂。(1)杨树花煎剂:加拿大杨或钻天杨的雄株花序,晾干,制成50%煎剂,犊牛每次口服100~200毫升,羔羊每次口服10~30毫升,连用3~5天为一疗程。(2)大蒜酊:犊牛每日20~40毫升,羔羊2~6毫升,加适量温水分3次口服。(3)白头翁、秦皮、黄连、炒建曲、炒山楂各15克,当归、木香、杭芍各20克,车前子,黄柏各30克,加水500毫升,煎至100毫升,每日口服2~3次,犊牛每次10~20毫升,羔羊2~3毫升。

  预防:治疗本病重在预防。对孕畜要供给足够的蛋白质饲料和维生素、矿物质,舍饲家畜要有适当的运动。保持厩舍干燥、清洁卫生。分娩前要将母畜的乳房洗净,避免幼畜饥饱不均。力争在产后6小时内时使犊、羔吃入足够的初乳是预防本病最有效的措施。此外,在怀孕后期给畜注射当地菌株制成的疫苗,还可以给初生幼畜注射或口服疫苗,也可以给初生幼畜注射大肠杆菌高免血清等,都有一定的预防效果。大羔的大肠杆菌病应使用大肠杆菌菌苗,3月龄至1岁的羊皮下注射2毫升,有良好的预防效果。十五、小反刍兽疫小反刍兽疫是由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性疾病,主要感染小反刍兽,特别是山羊和绵羊,野生动物偶尔感染,未见有人感染该病的报道。此病流行于非洲、阿拉伯半岛、大部分中东国家和南亚、西亚。该病为国际兽疫局规定的A 类疾病,同时也是我国规定的一类动物疫病。

  (一)病原反刍兽疫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传染病,主要感染小反刍动物,特别是山羊高度易感。该病毒是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的成员,同属的其他成员还有牛瘟病毒、犬瘟热病毒、海豹瘟病毒等。小反刍兽疫病毒主要侵害淋巴组织及消化道上皮组织,以突然发热、眼鼻排出分泌物、口腔溃疡、呼吸失调、咳嗽、恶臭的腹泻和死亡为特征。本病1942年首例报告发生于西非之象牙海岸,1972年正式确认病原为反刍兽疫,小反刍兽疫病毒有4个群,但只有1个血清型。该病于1942年首次在非洲的科特迪瓦发生,近几年该病在我国的周边国家频频发生,特别是今年首次在我国西藏发现该病,现已严重威胁到我国小反刍动物的健康。

  小反刍兽疫病毒粒子呈多形性,多为圆形或椭圆形,直径为130~390纳米,也有报道称其直径为150~700纳米,该病毒外被8.5~14.5纳米厚的囊膜包裹,囊膜上有8~15纳米的纤突,纤突只含血凝素而无神经氨酸酶,但同时具有神经氨酸酶和血凝素活性;核衣壳总长约1000纳米,呈螺旋对称,直径约18纳米,螺距5~6纳米,并且核衣壳缠绕成团。小反刍兽疫病毒基因组是不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RNA 链从3′至5′依次是N-P-M-F-H-L6个基因,分别编码6种结构蛋白和2种非结构蛋白。对2000年从土耳其病羊中分离的野毒株小反刍兽疫病毒Tu\/00进行了全基因序列的分析表明,基因组全长为15948bp,编码8种蛋白。

  病毒在体外存活时间不长,56℃,病毒於血、脾、淋巴腺内的半衰期为5分钟。70℃以上,迅速灭活。4℃下,pH7.2~7.9,病毒稳定,半衰期3.7天,但如pH 高于9.6或低于5.6,病毒迅速灭活。

  病毒可在胎绵羊肾、胎羊及新生羊的睾丸细胞、Vero 细胞上增殖,并产生细胞病变(CPE),形成合胞体。

  (二)流行病学

  小反刍兽疫潜伏期为4~5天,最长21天,《陆生动物卫生法典》规定为21天。如同其他动物传染病,首次入侵时,所有感受性羊群即暴发本病,但一旦常在后,变为散发,病例随季节性羊羔的出生而增加。

  患病动物及其分泌物、排泄物、组织、或被其污染的草料、用具和饮水等为本病的传染源。

  本病主要通过直接和间接接触传染或呼吸道飞沫传染,饮水也可以导致感染。病畜急性期的分泌物、排泄物及呼气等排出病毒,成为传染源。同地区之动物,以直接接触方式或经由咳嗽而行短距离飞沫传染,不同地区因以引入感染动物而扩散,故须管制感染区羊只及相关物品的移出。一般认为羊只恢复后不会成为慢性带原者,但感染后之潜伏期间,可能传播本病。

  病毒发现于精液及胚,所以可能会经人工授精或胚移植传染。

  感染母羊发病前1天起至发病后45天期间,乳汁含病毒,故可经乳汁传染。目前尚缺乏冷冻羊肉或其他肉品的病毒存活资料,但因肉品的pH 值下降,病毒不易存活,故经由肉品传播机率低。

  病毒在体外不易存活,故各种病媒的传播机率低。病媒虫亦不认为会传播本病。

  山羊及绵羊为主要的感受性动物,山羊较绵羊感染性高且临床症状严重。不同品种的山羊或同品种不同个体的感受性亦有不同,欧洲品系山羊较易被感染发病。猪感染时,不发病亦不排毒。牛以人工接种或接触感染,皆不发病,但产生抗体。红鹿及白尾鹿亦会被感染发病,其余鹿种可能会被感染但不发病。本病亦会感染野生动物如瞪羚、阿而卑斯山野生山羊或其他野生绵羊等,但通常为亚临床经过。

  目前,此病主要流行于非洲西部、中部和亚洲的部分地区。

  (三)症状

  小反刍兽疫是小反刍兽的一种以发热,眼、鼻分泌物,口炎,腹泻,和肺炎为特征的急性病毒病,该病临床症状和牛瘟相似,但只有山羊和绵羊感染后才出现症状,感染牛则不出现临床症状,本病潜伏期多为4~6天,发病急,高热可达41℃以上,持续3~5天,病畜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体重下降,鼻镜干燥,口鼻腔分泌物逐渐变成浓性黏液,如果病畜不死,这种症状可以持续14天。发热开始的4天内,口腔黏膜先是轻微充血及出现表面糜烂,大量流涎,小区坏死通常首发于牙床下方黏膜,其后坏死现象,迅速向牙龈、硬颚、颊、口腔乳突、舌等黏膜蔓延。坏死组织脱落,出现不规则且浅的糜烂斑。部分羊的口腔病变者,2天内痊愈,这些羊可能恢复。后期出现带血水样腹泻,严重脱水,消瘦,怀孕羊可能流产。随之体温下降,因二次细菌性感染出现咳嗽、呼吸异常,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100%,一般不超过50%,幼年动物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超急性病例可能无病变,仅出现发烧及死亡。

  (四)病理变化

  尸体剖解病变与牛瘟相似,患畜可见结膜炎、坏死性口炎等肉眼病变,在鼻甲、喉、气管等处有出血斑,严重病例可蔓延到硬腭及咽喉部。皱胃常出现病变,病变部常出现有规则、有轮廓的糜烂,创面红色、出血。而瘤胃、网胃、瓣胃很少出现病变,肠可见糜烂或出血,大肠内、盲肠、结肠结合处出现特征性线状出血或斑马样条纹,淋巴结肿大,脾脏出现坏死灶病变,原发性的支气管肺炎显示为病毒感染,具有诊断的意义。

  显微病变主要病变与其他麻疹病毒属感染症相似,即出现多核巨细胞,肺最易看到;此外,可见嗜伊红性核内或细胞质内包涵体。

  (五)诊断

  1.根据临床症状、流行病学、剖解病变进行初步诊断,确诊需要进行实验室诊断。

  2.样品采集:以拭棒采取结膜炎分泌物及鼻、口腔及直肠等拭子,以及剖检采取淋巴结、扁桃腺、脾、肺、大肠等组织块,以干冰或冰袋冷藏输送至实验室,如输送时间超过72小时,则病料先加以冷冻以干冰冷冻输送。供病理切片组织则以10%中性福尔马林液保存及输送。另采取抗凝血剂之全血,供病毒分离、血液学及血清学使用。

  3.鉴别诊断:小反刍兽疫诊断时,应注意与牛瘟、蓝舌病、口蹄疫、急性消化道感染症、羊痘作鉴别。

  (六)防治

  加强动物进出口检疫。一旦发生本病,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按照一类动物疫情处置方式扑灭疫情。

  十六、牛羊坏死杆菌病

  坏死杆菌病是坏死梭杆菌引起的多种家畜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以病部组织呈液化性坏死和有特殊臭气为特征。多见于皮肤、皮下组织和消化道黏膜。成年牛羊多呈腐蹄病,犊牛、羔羊多呈坏死性口炎和脐坏死。

  (一)病原

  本病病原为坏死梭杆菌,为多形性的革兰氏阴性菌,小者呈球杆状或短杆状,大者呈长丝状,尤为在病变组织或培养物中。幼龄培养菌着色均匀,老龄培养物中,则着色不均,似串珠状;本菌无荚膜、鞭毛和芽孢。

  本菌为严格厌氧菌,常从病畜的肝、脾等内脏的病变部分采集病料分离。可产生靛基质、发酵乳糖、产生丙酸的化学特性,可以区分与同属中其他细菌。本菌能产生多种毒素,如杀白细胞素、溶血素,能致组织水肿,内毒素能引起组织坏死。

  本菌对理化因素抵抗力不强,常用消毒剂均能杀死。但在污染的土壤中和有机质中能存活较长时间。

  (二)流行病学

  本病传染源主要为患病和带菌动物。主要经损伤的皮肤和黏膜(口腔)而感染,新生畜有时经脐带感染。本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在动物饲养场、被污染的沼泽、土壤中均可发现。此外,还常存在于健康动物的口腔、肠道、外生殖器等处。本病易发生于饲养密集的牛群,多发生于乳牛,犊牛较成年牛易感染。病牛的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环境成为重要的传染源。本病主要通过损伤的皮肤、黏膜而侵入组织,也可经血流而散播,特别是局部坏死梭杆菌易随血流散布至全身其他组织或器官中,并形成继发性坏死病变,新生犊牛可由脐经脐静脉侵入肝脏。凡牛舍、潮湿的运动场、泥泞或夹杂碎石、煤渣内,饲料质量低劣,人工哺育不注意用具消毒等,均可引起本病发生。

  本病常为散发,或呈地方流行性。

  (三)症状和病变

  潜伏期1~2周,一般1~3天。牛的坏死杆菌病在临床上常见的有腐蹄病、坏死性口炎(白喉)等。

  1.腐蹄病。多见于成年牛。当叩击蹄壳或钳压病部时,可见小孔或创洞,内有腐烂的角质和污黑臭水。这种变化也可见于蹄的其他部位,病程长者还可见蹄壳变形。重者可导致病牛卧地不起,全身症状变化,进而发生脓毒败血症而死亡。

  2.坏死性口炎。又称“白喉”,多见于犊牛。病初厌食,发热、流涎、鼻漏、口臭和气喘。口腔黏膜红肿,增温,在齿龈、舌、腭、颊或咽等处,可见粗糙、污秽的灰褐色或灰白色的伪膜。如坏死上皮脱落,可遗留界限分明的溃疡,其面积大小不等,溃疡底部附有恶臭的坏死物。发生者咽喉有颌下水肿、呕吐,不能吞咽及表现严重的呼吸困难。病变有时蔓延至肺部,引起致死性支气管炎或在肺和肝形成坏死性病灶,常导致病牛死亡,病程5~20天。

  (四)诊断

  依据患病的部位,坏死组织的特殊变化和臭气,以及因病部而引起的机能障碍,进行综合性分析,一般即可确诊。

  (五)防治加强饲养管理,精心护理牛只,经常保持牛舍、环境用具的清洁与干燥。低湿牧场要注意排水,及时清理运动场地上的粪便、污水,定期给牛修蹄,发现外伤应及时进行处理。

  治疗本病一般采用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相结合的方法。

  对染有腐蹄病的病牛,应先彻底清除患部坏死组织,用3%来苏儿溶液冲洗或10%硫酸铜洗蹄,然后在蹄底病变洞内填塞高锰酸钾粉。对软组织可用抗生素或磺胺碘仿等药物,以绷带包扎,外层涂些松馏油以防腐防湿。

  对坏死性口炎(白喉)病牛,应先除去伪膜,再用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然后涂擦碘甘油,每天2次至病愈。对有全身症状的病牛应注意注射抗生素,同时进行强心补液等对症疗法。

  十七、痒病

  痒病也叫震颤病或叫摇摆病,是由一种特殊的传染因子侵害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慢性致死性疫病。本病以剧痒、共济失调和高致死率为特征。

  (一)病原

  痒病的病原与牛海绵状脑病类似,均为朊病毒。痒病病毒是一种弱抗原物质,不能引起免疫应答,无诱生干扰素的性能,也不受干扰素的影响;对福尔马林和高热有耐受性。在室温放置18小时,或加入10%福尔马林,在室温放置6~28个月,仍保持活性。痒病病毒大量存在于受感染羊的脑、脊髓、脾脏、淋巴结和胎盘中,脑内所含的病原比脾脏多10倍以上。

WWW.xIAOshuotxt.NetT xt ~小 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宗亮泽作品集
动物传染病与防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