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科普 > 《动物传染病与防控技术》在线阅读 > 正文 第28章 动物主要传染病防治(15)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动物传染病与防控技术》 作者:宗亮泽

第28章 动物主要传染病防治(15)

  (三)临床症状

  犬瘟热潜伏期为3~9天。症状多种多样,与毒力的强弱、环境条件、年龄及免疫状态有关。犬瘟热开始的症状是体温升高,持续1~3天,然后消退,很似感冒痊愈的特征。但几天后体温再次升高,持续时间不定。由于犬瘟热病毒侵害中枢神经系统的部位不同,病犬的症状有所差异。病毒损伤于犬的脑部,表现为癫痫、转圈、站立姿势异常、步态不稳、共济失调、咀嚼肌及四肢出现阵发性抽搐等其他神经症状,犬瘟热病毒可导致部分犬眼睛损伤,临床上以结膜炎、角膜炎为特征,可见有流泪、眼结膜发红、眼分泌物由液状变成黏脓性,重者可出现角膜溃疡、穿孔、失明。鼻境发干,有鼻液流出,开始是浆液性鼻液,后变成脓性鼻液。病初有干咳,后转为湿咳,呼吸困难。呕吐、腹泻、肠套迭,最终以严重脱水或衰弱死亡。该病在幼犬死亡率很高,死亡率可达80%~90%。

  (四)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可以作初步诊断。但最后确诊必须通过病毒学和血清学检查。病毒学检查包括病毒分离、电镜观察及荧光抗体检测。血清学诊断包括中和抗体试验(中和抗体在感染后6~9天出现,30~40天达到高峰)、补体结合试验(补体结合抗体可以在感染后3~4周至2~4个月检测出),此外,还可进行琼脂扩散沉淀反应试验。犬瘟热ELISA 诊断试剂盒在快速、准确诊断犬瘟热上具有重要作用。

  (五)防治

  1.定期免疫接种。仔犬6周龄首次免疫犬瘟热疫苗,8周龄进行第二次免疫,10周龄进行第三次免疫,以后每年免疫1次,每次的免疫剂量为2毫升。对12周龄以下的幼犬,用麻疹疫苗进行免疫,幼犬在1月龄及2月龄时,各用麻疹疫苗免疫1次,其免疫剂量为每犬肌肉注射1毫升,至12~16周龄时,用犬瘟热疫苗加强免疫。

  2.加强兽医卫生防疫措施,养殖场应自繁自养。在本病流行季节,严禁集结。

  3.及时隔离治疗。及时发现病犬,早期隔离治疗,预防继发感染,早期可肌肉或皮下注射抗犬瘟热高免血清或本病康复犬血清(或全血)。血清的用量应根据病情及犬体大小而定,通常使用5~10毫升,可取得一定的疗效。此外,早期应用抗生素(如青霉素、链霉素等),并配合对症治疗,对于防治细菌继发感染和病犬康复均有重要的意义。

  4.彻底消毒犬舍、运动场地。犬舍及其运动场地应以3%烧碱(又名氢氧化钠)溶液或10%福尔马林消毒。在出现临床症状之后可用大剂量的犬瘟热高免血清进行注射,可控制本病的发展。

  此外加强对症治疗,补糖、补液、退热,防止继发感染,加强饲养管理,加强对犬舍及周围环境的彻底消毒,对本病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二、犬细小病毒病

  犬细小病毒病是犬的一种具有高度接触性传染的烈性传染病。临床上以急性出血性肠炎和心肌炎为特征。

  (一)病原

  犬细小病毒对外界因素抵抗力较强,于600℃环境可存活1小时,800℃可耐30分钟,于偏酸环境和偏碱环境中病毒仍有感染性。该病毒对0.5%的福尔马林或0.5%的过氧乙酸较敏感,对氯仿和乙醚不敏感。

  (二)流行病学

  犬细小病毒对犬具有高度的接触性传染性,各种年龄的犬均可感染。但以刚断乳至90日龄的犬发病较多,病情也较严重。犬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除犬外,狼、狐、貉也可自然感染。病犬的粪便、尿液、呕吐物和唾液中含毒量较高。本病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而感染。病的流行无明显季节性,但在寒冷的冬季较为多见。刚断奶不久的幼犬多以心肌炎综合征为主,青年犬多以肠炎综合征为主。

  (三)临床症状

  被犬细小病毒感染后的犬,在临床上可分为肠炎型和心肌炎型。

  1.肠炎型。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为7~14天,病初表现发热(40℃以上)、精神沉郁、不食、呕吐。初期呕吐物为食物,即黏液状、黄绿色或有血液。发病一天左右开始腹泻。病初粪便呈稀状,随病状发展,粪便呈咖啡色或番茄酱色样。以后次数增加,里急后重,血便带有特殊的腥臭气味。血便数小时后病犬表现严重脱水症状,眼球下陷、鼻境干燥、皮肤弹力高度下降、体重明显减轻。对于肠道出血严重的病例,由于肠内容物腐败可造成内毒素中毒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使机体休克、昏迷直至死亡。血相变化,病犬的白细胞数可少至60%~90%(由正常犬的1.2万\/立方毫米减至4000个以下)。

  2.心肌炎型。多见于40日龄左右的犬,病犬先兆性症状不明显。有的病犬突然呼吸困难,心力衰弱,短时间内死亡;有的病犬可见轻度腹泻后死亡。

  (四)病理变化

  1.出血性肠炎型。在小肠下段,特别是空肠和回肠的黏膜严重剥脱,呈暗红色;肠内容物中常混有多量血液。肠淋巴结肿大,由于充血、出血而变为暗红色。组织学检查时可见小肠黏膜上皮坏死和脱落,绒毛萎缩,隐窝萎缩或扩张,数目减少。肠上皮细胞内有核内包涵体。

  2.心肌炎型。心肌或心内膜有非化脓性坏死灶,心肌纤维严重损伤,常见出血性斑纹。心肌损伤部位的细胞内常见核内包涵体。

  (五)诊断

  在本病流行地区,根据临床症状,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和病理学变化特点,对出血性肠炎型一般可以作出诊断。但对初发病例,则必须进行实验室检查,其中包括病毒分离鉴定、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荧光抗体试验等。近年来,国内较多用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来确诊本病。

  诊断时,应注意与犬传染性肝炎、犬瘟热等病相鉴别。

  (六)防治

  1.平时应搞好免疫接种。使用犬五联弱毒疫苗时,对30~90日龄的犬注射3次,90日龄以上的犬注射两次即可,每次间隔2~4周。每次注射1个剂量(2毫升),以后每半年加强免疫1次。

  2.当犬群暴发本病后,应及时隔离,对犬舍和饲具用2%~4%烧碱或10%~20%漂白粉反复消毒,降低犬群的感染率。

  3.对轻症病例应采取对症疗法和支持疗法。对于肠炎型病例,因脱水失盐过多,及时适量补液显得十分重要。也可应用抗犬细小病毒高免血清进行治疗,每日注射1次,连续2~3次。

  犬细小病毒病早期应用犬细小病毒高免血清治疗。临床应用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或对症治疗:用等渗的葡萄糖盐水加入5%碳酸氢钠注射液给予静脉注射。同时消炎、止血、止吐,用庆大霉素1万单位\/千克体重,地塞米松0.5毫克\/千克体重混合肌肉注射,或卡那霉素5万单位\/千克体重加塞米松混合肌肉注射。

  三、犬传染性肝炎

  犬传染性肝炎是由犬腺病毒1型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犬,也可见于其他犬科动物。犬主要表现为肝炎和眼睛疾患,狐狸则表现为脑炎。犬腺病毒2型主要引起犬的呼吸道疾病和幼犬肠炎。该病呈世界范围性分布,从流行情况来看,在我国存在亦时已久。

  (一)病原

  属腺病毒科,哺乳动物腺病毒属。形态特征与其他哺乳动物腺病毒相似,呈20面体立体对称,直径70~90纳米,有衣壳,无囊膜,。衣壳内由双链DNA 组成的病毒核心,直径40~50纳米。分类包括CAC-1和CAV-2两种类型。两种类型具有共同的补体结合抗原,但其生化特性和核酸同源性不同。应用血凝抑制试验和中和试验可以将其加以区别。

  能凝集人“O”型、豚鼠和鸡的红细胞,不凝集大鼠、小鼠、猪、犬、羊、马、牛、兔的红细胞。CAV 可在原代犬、猪、雪貂、豚鼠、浣熊的肾和睾丸细胞以及MDCK 细胞上增殖。病变细胞为增大变圆、变亮、聚集成葡萄串状。

  对乙醚、氯仿有抵抗力。在pH3~9条件下可存活,最适pH6.0~8.5。在4℃可存活270天,室温下存活70~91天,37℃存活29天。56℃30分钟仍具有感染性。病犬肝、血清和尿液中的病毒于20℃可存活3天。磺酚和氢氧化钠可用天消毒。

  (二)流行病学

  主要感染犬和狐狸,山狗、狼、浣熊、黑熊等也有感染的报道。犬不分年龄、性别、品种均可发病,但1岁以内的幼犬多发。幼犬死亡率高达25%~40%,成年犬很少出现临床症状。传染来源主要是病犬和康复犬。康复犬尿中排毒可达180~270天,是造成其他犬感染的重要疫源。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直接接触病犬(唾液、呼吸道分泌物、尿、粪)和接触污染的用具而传播,也可以生胎骨感染造成新生幼犬死亡。

  (三)临床症状

  自然感染潜伏期6~9天,最急性病例常在呕吐、腹痛腹泻等状出现后数小时内死亡。急性型病例患犬怕冷,体温升高(39.4℃~41.1℃)精神抑郁食欲废绝,渴欲增加,呕吐、腹泻,粪中带血。亚急性病例症状较轻微,咽炎、喉炎可致扁桃体肿大,颈淋巴结发炎可致头颈部水肿。特征症状是角膜水肿,即“蓝眼”病,病犬表现眼睑痉挛、羞明和浆液性眼分泌物。角膜浑浊通常由边缘向中心提高扩展。眼疼痛反射常在角膜完全浑浊后逐渐减弱,但若发展为青光眼或角膜穿孔则重新加剧。慢性病例多发于老疫区或疫病流行后期,多数言不由衷犬不死亡可以自愈。

  (四)病理变化主要表现全身性败血症变化。实质器官、浆膜、黏膜上可见大小、数量不等的出血斑点。浅表淋巴结和颈部皮下组织水肿、出血,腹腔内充满清亮浅红色液体。肝肿大,呈斑驳状,表现有纤维素附着。胆囊壁水肿增厚,灰白色,半透明,胆囊浆膜被覆纤维素性渗出物,胆囊的变化具有诊断意义,脾肿大、充血。肾出血,皮质区坏死。肺实变。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充血。中脑和脑干后部可见出血,常呈两侧对称性。

  (五)诊断由于其早期症状与犬瘟热等疾病相似,有时还与这些疾病混合发生,因此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仅可作出初步诊断。特异性诊断必须进行病毒分离鉴定和血清学诊断。

  病毒分离与鉴定,可采取病犬血液、扁桃体或肝、脾等病料处理后接种犬肾原代细胞或传代细胞,随后可用血凝抑制试验或免疫荧光试验检测细胞培养物中的病毒抗原。

  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急性或亚急性病犬肝脏中含有大量病毒粒子。根据CAV-1可凝集人“O”型红细胞,且此种凝集作用既可被CAV-1血清所抑制,也可被CAV-2血清所增强的原理,建立了该病的血清学诊断方法。本法既可检测病料中血凝抗原用天急性病例的临床诊断,也可检查血清中血凝抑制免疫力测定和流行病学调查。

  其他诊断方法包括免疫荧光试验、琼脂扩散试验、补体结合试验、中和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可依据各自的实验条件建立上述诊断方法。

  (六)防治

  平时应加强饲养管理,严格兽医卫生综防措施。定期进行免疫接种。常用的疫苗有犬传染性肝炎弱毒疫苗,断奶后每只犬皮下注射1.5毫升,间隔3~4周再注射2毫升。以后每半年注射1次,每次2毫升。免疫期为半年。此苗在发生疫情时不应使用。另外还可应用犬传染性肝炎与犬细小病毒性肠炎二联苗和犬五联苗。当犬发病后为了缓解病情,控制感染可应用犬传染性肝炎高免血清,每只犬按每千克体重2毫升皮下或肌肉注射,连用3天。为防止继发感染可用广谱抗生素进行治疗。为改善全身状况和提高机体抵抗力可输液,给予多种维生素制剂。对无治愈可能的犬应立即扑杀、淘汰,进行无害化处理。对污染的环境可用3%福尔马林、火碱水、次氯酸钠或0.3%过氧乙酸进行消毒。

  发现本病后应大剂量的使用犬传染性肝炎抗血清治疗。对症治疗,静脉滴注葡萄糖、电解质液体及三磷酸腺苷、辅酶A。如有继发感染全身使用抗菌素类药物。抗角膜或结膜炎治疗,可以眼底封闭或结膜下封闭治疗,同时结合点眼治疗。

ww w.xIaoshuotxT.。NetT?xt_小_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宗亮泽作品集
动物传染病与防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