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科普 >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肠胃老毛病一扫光》在线阅读 > 正文 第5章 腹泻肠炎老偏方,肠道活泼又健康(1)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肠胃老毛病一扫光》 作者:胡丽娟

第5章 腹泻肠炎老偏方,肠道活泼又健康(1)

  肠道养好了,健康永远伴随你。

  引起腹泻的原因可以有很多。比如吃了生冷或者不洁净的食物引发急性肠炎、腹泻;中青年人长期焦虑、紧张、失眠、神经过敏也会得肠易激综合征,表现为肠道敏感,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而老人和小孩属于体质虚弱的两类人群,一旦受到外界刺激,更容易出现肠道功能紊乱、腹泻的情况。腹泻会给日常生活带来困扰,长期腹泻还可能影响营养物质的正常吸收,引起营养不良、贫血、抵抗力下降等严重问题。

  本章为您整理了不同人群、不同类型腹泻的适用偏方,这些偏方的效果都是经过临床验证的,值得一试。

  17.吃错东西拉肚子,老偏方快速止泻

  症状:变质食物引起急性腹泻,细菌性痢疾,泻下急迫

  老偏方:

  ①取新鲜马齿苋60克(干品30克)洗净,切碎,然后煮汁,去渣;在锅中加入100克粳米,同时放入马齿苋汁和30克大蒜共煮粥。早晚温热服用,连服3天。

  ②用马齿苋60克,扁豆花、薏苡仁各15克,山楂60克,芡实15克,一同加水煎取汁,分次饮用,每天1剂,连用1~3天。

  ③大蒜红糖水,取大蒜10瓣煮熟,捣烂,加入适量红糖拌匀,1天内分2次服用,连服3天。

  路边摊的小吃虽诱人,但还是少吃为妙。今年夏天,我就接诊了一位因吃错东西而犯病的中学生。陪他过来看病的母亲说他平时很爱吃学校附近的小吃,这次就因为吃了路边摊的几串烤肉而不停拉肚子,还伴有恶心和呕吐。我猜他这是食物中毒引起的,就迅速地给他开了化验单,给他查了血常规和大便涂片,检查结果显示他得了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在生活中相当常见,特别容易在夏季流行。得这个病的主要原因是不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比如吃了腐败变质的食品,吃了被苍蝇、蚊子等害虫爬过的食品,或用了被污染的餐具。这个病表现为腹泻不止,特点是里急后重,肚子一痛就要大便。

  中医认为,细菌性痢疾的病位在肠,主要是由饮食不洁而感受湿热疫毒引起的。湿热疫毒侵袭机体,损伤脾胃,湿热积滞郁蒸在肠中,导致气机不畅,运化失司,气血阻滞,热毒壅盛,互相搏结,化为脓血,最终引发痢疾。急性痢疾初发时,大多是湿热之症,如果久泻不止,因脾胃受伤,中阳被遏,湿从寒化,则会转变为寒湿型痢疾。如果平素脾肾虚弱,病邪留恋不去,久痢不愈,就会呈虚实夹杂之象,变成难以治疗的慢性腹泻。

  经检查、问诊,我发现,那位中学生有小便短赤、畏寒发热、口干、舌苔黄腻等湿热症状,这时治疗重点是清热解毒。我推荐他回去服用一个民间验方。取新鲜马齿苋60克(干品30克)洗净,切碎,然后煮汁,去渣;在锅中加入100克粳米,同时放入马齿苋汁和30克大蒜共煮粥。早晚温热服用,连服3天。这个方子具有清热止痢作用,适用于急、慢性细菌性痢疾和肠炎。

  马齿苋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消炎、止渴、利尿的作用,中医古籍记载它有治“赤白痢疾、赤白带下、肠炎”的功效,对治疗湿热型痢疾特别适合。现代研究也发现,马齿苋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和大肠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用于各种炎症的辅助治疗,素有“天然抗生素”之称。

  那为什么要在方子里加入大蒜呢?这也是有道理的。用大蒜防治细菌性痢疾,是我国民间使用已久的验方。历代本草记载,大蒜味辛,性温,生吃辛热,熟吃甘温,能温暖脾胃、除寒湿,起到解毒杀虫、止泻止痢的功效。唐代孙思邈曾用大蒜治疗泄泻暴痢,明代李时珍则用大蒜治疗霍乱和冷痢。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大蒜富含植物杀菌素,具有广谱抗菌能力,对葡萄球菌、痢疾杆菌、霍乱弧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霉菌等均有杀灭作用。

  由于孩子的母亲说他脾胃本身虚寒,这时单独用清热药物恐怕损伤脾胃引起久泻不止,因此,加入温性的大蒜刚好,可对寒湿夹杂之症有疗效。我还嘱咐孩子的妈妈,回去让孩子注意休息,吃点流食、半流食和少渣食物,忌吃油腻和难以消化的东西。

  对于湿热型痢疾,荠菜、苦菜、苦瓜也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若有脓血、肛门灼热、下坠的症状,可喝鲜苦瓜汁,每次服用10毫升,每天2~3次,用开水冲服。这能起到清热利湿、解毒止痢的作用。如果湿热严重,可以吃点黄连素,或用黄连40克,水煎取汁,每次服20毫升,每4小时服一次,至症状减轻为止,或直接到药店买黄连素、复方新诺明、痢特灵等药物服用。

  最后再说明一点,如果还有积滞腹胀、脾虚的情况,可以用马齿苋60克,扁豆花、薏苡仁各15克,山楂60克,芡实15克,一同加水煎取汁,分次饮用,每天1剂,连用1~3天。如果是因吃生冷或受寒引起的寒湿型痢疾,表现为腹部冷痛、手脚冰凉、舌苔白腻,则可吃些大蒜红糖水。取大蒜10瓣煮熟,捣烂,加入适量红糖拌匀,一天内分两次服用,连服3天即可见效。

  18.长期腹泻真苦恼,揉揉肚脐两边的穴位就好

  症状:急慢性腹泻、肠炎,伴腹胀、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全身尽量放松,找到肚脐旁的2个天枢穴,分别用拇指指腹压在两侧穴位上,力度由轻渐重,缓缓下压,指力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持续五六分钟,再将手指慢慢抬起,但不要离开皮肤,在原处轻轻按揉片刻即可。另外,还可配合按摩大肠俞、足三里等穴。

  腹泻俗称“拉肚子”,是生活中常见的小毛病,但腹泻一直好不了,那可是很要命的。长期腹泻不能随便吃药应付了事,要知道,腹泻大多是肠道疾病的表现,总体可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种,感染性腹泻多呈急性,如细菌性痢疾、肠结核等;非感染性腹泻多呈慢性,如溃疡性结肠炎、小肠吸收不良等。另外,一些严重的肠道疾病如大肠癌、肠道肿瘤等,以及一些常见疾病如甲亢、糖尿病、肝硬化、巨幼细胞性贫血和慢性胰腺炎等,也会引起腹泻。

  因此,腹泻超过几个月的人,特别是中老年人,最好上医院检查清楚。如果没有发现其他疾病,又排除了严重的肠道疾病,这时候就可以用中医的按摩方法试试。我的一位老同学就经常腹泻,断断续续已经超过大半年了,她去看过医生,医生说她是慢性肠炎,吃了很多药就是不见好。有一次同学聚餐,大家在酒店里吃完晚饭不久,她又开始腹泻,急忙跑去卫生间。等她出来,我问她好点没有,她说肚子还是有点难受。

  得知了她的情况,我当即教了她按摩天枢穴这个方法。天枢穴有两个,分别位于肚脐左右两边6厘米处。我叫老同学坐在沙发上,嘱咐她全身尽量放松,然后找到她肚脐旁的两个天枢穴,分别用拇指指腹压在两侧穴位上,力度由轻渐重,缓缓下压,指力以她能耐受为度,持续了五六分钟,再将手指慢慢抬起(但没有离开皮肤),在原处轻轻地按揉了片刻。按摩完后,同学当即说腹痛腹胀缓解了,肚子舒服了很多,她问我这个穴位怎么会有这么神奇的效果。

  我笑着告诉她,中医的穴位疗法是经过老祖宗验证的,当然有效。按照中医的说法,慢性腹泻主要是因为天生体质虚弱,或病后体弱,久泻伤脾,致脾胃虚弱、运化失调,不能升降清浊引起的。而天枢穴是大肠的募穴,属于足阳明胃经,是腹部要穴。据《千金方》记载:“天枢,主疟振寒,热盛狂言。天枢,主冬月重感于寒则泄,当脐痛,肠胃间游气切痛。”临床经验表明,针刺或以艾灸刺激天枢穴,都能有效地提高肠腑功能,消除或减轻肠道功能失常而导致的各种证候。用手指按摩天枢穴虽不如针灸见效快,但也能改善肠腑的功能,有效缓解各种肠道疾病,长期坚持,不但能防治腹泻,对便秘、腹胀、脐周围痛、腹水、肠麻痹、消化不良、恶心想吐等症,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我嘱咐老同学,平时如果因消化不良或受寒而引起腹泻的时候都可以试试按摩天枢穴。按摩之前如果有便意,要先排去大便再进行。还可配合按摩大肠俞、足三里穴,起到温通气机、调理肠腑的作用,可辅助治疗慢性肠炎、小儿腹泻等。大肠俞就在腰部,位于第四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按摩这个穴位可调和脾胃,治疗腹泻、肠炎、痢疾、便秘、小儿消化不良等,还可改善腰痛、男子早泄等问题。至于足三里穴,它位于膝盖外侧凹陷处往下约四指宽处(足三里穴位置图解请见第161页图),有腹胀、消化不良、腹泻等肠胃病找它治疗准没错。

  19.受寒拉清稀便,喝点花椒肉豆蔻水

  症状:受寒或吃生冷引起腹泻、腹痛肠鸣、脘闷食少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

  ①用花椒6克、肉豆蔻3克,水煎取汁,早晚分次服用。每天1剂,连服1~5剂。

  ②取干姜、高良姜各4克,白豆蔻3克,水煎,滤汁去渣,加入薏苡仁30克、粳米60克及水适量,共煮为粥。每天分2次服食,连服1~3剂。

  夏季天气炎热,频繁下雨,在这样的季节里,如果不注意合理饮食,嗜吃生冷的食物,或长期呆在空调房内,人体就很容易着凉,导致肠蠕动加快而引起腹泻。这种腹泻属于中医里的风寒或寒湿类型的泄泻,常见症状是大便清稀,严重的人甚至还有恶寒发热、头痛鼻塞、肢体酸痛等症状。

  今年酷暑时节的一个周末,我们楼下有个小伙子就因为饮了冰啤酒而腹痛肠鸣、腹部闷胀,完全没有食欲,后来就开始腹泻,拉出清稀的大便。连续拉了好几次,他觉得腿都发软了。他爷爷觉得这样下去不是个办法,就来敲我家的门,我刚好在家,就随老人家过去看看。我去到小伙子家时,只见他脸色苍白,说话有气无力。得知了他是由于吃了冰冻的东西引起的,检查又发现他舌苔白腻,脉濡缓,我心里就基本清楚了。我叫他爷爷用花椒6克、肉豆蔻3克,水煎取汁,早晚分次服用。每天1剂,连服1~5剂。小伙子的爷爷听后,马上给他准备了这个方子。他喝了一次这个方子,腹痛肠鸣的症状立刻就减轻了,也不再那么频繁地上厕所;第二天他又喝了一次,就基本没事了。

  小伙子好了后,专程到我家感谢一番,他说没想到这个方子这么神奇,就问是什么原理。我告诉他,花椒是治疗寒湿、风寒、阳虚型腹泻的好东西,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花椒,纯阳之物,散寒除湿,补右肾命门,止泄泻。”用花椒治疗寒湿腹泻是古已有之。肉豆蔻是常见的香料、药材,又名肉果、玉果,具有温中涩肠、行气消食的功效,常用来治虚泻冷痢、脘腹冷痛、呕吐等。这个方子能温中、燥湿、止泻,也适合治疗小儿夏天寒湿、风寒腹泻。

  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花椒具有抗菌、镇痛、驱虫的作用,在动物实验中发现,花椒提取物有对抗小鼠服用番泻叶后导致的腹泻的作用,还可明显抑制胃肠蠕动,作用产生虽然缓慢,但比较持久。肉豆蔻也具有抗菌作用,它含有的甲基异丁香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枯草杆菌等有较强的抑菌作用。肉豆蔻所含的挥发油对胃肠道还有刺激作用,且具有祛风作用,少量的肉豆蔻能促进胃液分泌,刺激胃肠蠕动;大剂量则能抑制胃肠蠕动。所以用作药物时,每次用少量,连用几次可抑制肠胃蠕动而起到止泻的功效。

  除了上述方法外,还可试试干姜粥。取干姜、高良姜各4克,白豆蔻3克,水煎,滤汁去渣,加入薏苡仁30克、粳米60克及水适量,共煮为粥。每天分2次服食,连服1~3剂。这个方子适用于寒湿型泄泻。干姜有温脾去寒之用,对阳虚型泄泻,尤其是脾阳不振的寒痛泄泻极为适宜。《千金方》中曾介绍:“治中寒水泻:干姜(炮)研末,饮服二钱。”高良姜有温胃散寒、消食止痛的功效,常用于脘腹冷痛、胃寒呕吐、嗳气吞酸等。白豆蔻是姜科植物圆豆蔻的干燥果实,它与肉豆蔻一样都是常见的香辛料,味辛、性温,同样具有化湿行气、温中止呕的功效。这几样东西搭配在一起,温中散寒、止泻的效果更佳。

  如果觉得那些方子材料太多,对于风寒、寒湿腹泻,还可用胡椒治疗,《本草纲目》说:“胡椒,大辛热,纯阳之物,肠胃寒湿者宜之。”胡椒的用法很简单,取胡椒30克,研成末,与饭团混合调匀,以米汤送下,每天两次,连服几天可见效。

  注意,上述材料性热,阴虚有热者、胃热者及伤暑霍乱、火热注泻的人不要服用,可通过吃清热解毒的寒凉东西来止泻。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也不宜服用上述辛辣刺激的东西。

  20.时泻时止消化不良,吃点补脾八珍糕

  症状:脾虚型腹泻,时泻时止,消化不良,面色苍白,睡眠露睛,舌淡苔薄白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取薏苡仁、芡实、扁豆、莲子、山药各90克,党参、茯苓各60克,白术30克,白糖240克;共研细末,同适量粳米粉或糯米粉混匀,加水和匀,蒸成糕饼,可经常食用;吃不完也可切块、烘干,贮存起来再吃。每周吃数次,坚持一个月后可见效。

  有一次在大街上遇到许久不见的熟人林女士,林女士拉着她六岁的女儿说正要去看病。我看她女儿面色苍白,清瘦了不少,就问她怎么回事。她说她女儿经常感冒,每次感冒发烧,用抗生素治好感冒后都会拉肚子。最近这次拉肚子持续得特别久,时好时病的,拖了好几个月都不见好。也上医院检查过,医生说是肠胃功能紊乱,但是吃了很多药也没效果,只好再找大医院的医生看看。

  我叫林女士拿出病历给我看看,又详细问了林女士她女儿的症状,她说她女儿经常是吃完饭后马上拉肚子,拉的大便中有不消化的食物。我给她女儿把了脉,看了看舌头,发现她女儿脉沉无力,舌淡、苔薄白。我问她女儿小时候是不是流口水很严重,现在睡觉时有没有露眼睛的现象。她点了点头,说女儿小时候常流口水,现在睡觉时还半睁着眼睛呢。

  我叫她别太担心,她女儿这是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从中医的角度来说,病因是脾虚。脾胃是后天之本,脾胃功能强劲,吃下的食物才能更好吸收;若脾胃虚弱、运化失常,食物不能吸收就会直接从肠道排出。这个病治疗的关键不是止泻,而是补脾。补脾的药物很多,但中医治病讲究的是药食同源,我建议林女士给女儿食疗补脾,回去做点八珍糕吃。

  八珍糕有“千古养生第一糕”之称,是老幼咸宜的佳品,相信很多人对它并不陌生。说起这个糕点的起源,还跟慈禧太后有关呢。相传,慈禧由于嗜食油腻肥甘的食物,而出现消化不良、腹胀、恶心、呕吐、腹泻的症状。太医去为她会诊,认为她的病是脾胃虚弱所致,给她开了一张由八味既是食物又是药物的材料组成的方子,就是用茯苓、芡实、莲子、薏苡仁、山药、扁豆等加白糖做成糕点。吃了此糕几天后,慈禧太后的腹胀、腹泻等症状竟完全消失了,食欲恢复,脸上的病态一扫而空。慈禧太后一高兴,便给这款糕点取名叫“八珍糕”。从此,“八珍糕”成了慈禧最爱吃的食品之一。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胡丽娟作品集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肠胃老毛病一扫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