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TXT小说天堂 收藏本站(或按Ctrl+D键)
手机看小说:m.xstt5.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科普 > 《培养孩子热爱学习的91个妙招》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3章 引导孩子养成学习的好习惯(2)
背景:                     字号: 加大    默认

《培养孩子热爱学习的91个妙招》 作者:晨曦

第13章 引导孩子养成学习的好习惯(2)

  提出问题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养成的。它是一个由浅入深、逐渐提高、日臻完善的过程。初学者总是和无知联系在一起,一开始提出天真幼稚的问题,完全是正常现象。没有浅显、简单的问题就不会引出深奥、复杂的问题。真正有水平、有价值的问题一定产生在天真幼稚问题之后,而绝不是在它的前头。所以,要教育孩子不要因为提出的问题简单受到同学的嘲讽而感到难为情,更不能因此而退缩。

  孩子能够思索,能够提出问题,是老师和家长求之不得的事。即使有少数老师和家长对学生的提问还没有引起充分注意,甚至有冷漠表现,那也是暂时现象。孩子提问的畏难情绪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美国的小学教育非常重视学生提问习惯的培养。学生在课堂上可以随时打断教师的讲课而发问,教师也绝不会因此而不满。相反,如果哪个学生能提出深刻的问题或指出教师讲课的错误,那么教师会对他高看一眼;如果提的问题教师一时回答不上来,他也不会生气,反而会很高兴,会邀请学生下课后一道去讨论。这种不怕露怯的精神,正是科学态度之所在。

  (2)要让孩子克服对教师的过分依赖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往往比家长具有更大的权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老师把学生领进知识的大门,在教师的熏陶下,学生的心灵得到塑造。教师的思想道德风貌、知识水平乃至行为举止都对孩子有着深刻的影响。学生往往对教师的话毫不怀疑地加以接受,年龄越小,对教师的这种依赖性越强。正如有人所说的那样,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

  但是,作为家长,要告诉孩子,老师并不是科学和真理的化身,他们有时也会出现差错,所掌握的知识也不可能面面俱到,不仅中小学教师如此,就是大学教授也完全有可能回答不出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的教师经常对学生说,我们不懂的事情要比懂的事情多得多。因此,孩子一味地依赖教师,就会妨碍自己的独立思考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也限制了提问习惯的培养,还不利于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3)让孩子学会先思后问,及时提问学习中积累的问题越多,越容易产生积重难返的感觉。能够解决的问题要及早解决,才能给以后的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另外,还必须正确处理思考与提问的关系。提问应该产生在思考之后,不思就问或问后不思,就会滋长思维的惰性,对学习没有好处;反之,思后再问,不但会从问中找到问题的关键,而且能找到自己的差距,并会对问题的探求更深入一步。

  妙招34.让孩子养成耐心学习持之以恒的习惯

  没有耐心是学习的大忌,许多孩子正是因为没有耐心而学习越来越差的。而学习越来越差的孩子往往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说:“我这孩子并不比别的孩子笨,可就是没耐心,做事总是虎头蛇尾,半途而废。”针对这种情况,家长应该知道,孩子做事能否有头有尾,善始善终,其实质是面对困难能否克服的问题,是人的坚持性的体现。一个人的意志是否坚强,对他以后的学习、工作的成败有着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

  对于孩子来说,做事不能坚持到底、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耐心是司空见惯的现象,这是孩子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显著特点。父母大可不必为孩子缺乏耐心而烦恼不已。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对孩子精力不集中、没有耐心这一特点放任不管,而应在掌握孩子身心特点的基础上加以正确引导。

  家长不妨了解一下孩子缺乏耐心的原因,从孩子本身和家庭环境两个方面加以分析。

  孩子对活动缺乏兴趣。兴趣是人的动力,如果做事没有兴趣,是很难坚持到底的。

  要使孩子集中精力做某事,就要培养他们对某事的兴趣。

  家庭环境的作用。如果父母过于忙碌,每天都匆匆忙忙,没有时间和耐心与孩子在一起从从容容地做一件完整的游戏或活动,孩子就感受不到榜样的力量,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就会养成没有耐心的习惯。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不可能企望一位总是风风火火的家长,会培养出心境沉稳的孩子来。

  要培养孩子的耐心,家长对孩子应该加以正确的引导,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家长都知道兴趣是人活动的动力,没有了兴趣的活动,一定是无效的活动。所以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是极为重要的。由于孩子的知识经验所限,他们感兴趣的东西也是很有限的,所以家长应尽量让孩子多接触新事物,以培养孩子的兴趣。另外,为孩子选择的玩具和书籍,也一定要适合孩子。从内容上来说,难度要适中,过难过易都会挫败孩子活动的兴趣。从量上来说,也要适度,如果同一时间提供的玩具量太多,很容易分散注意力。

  (2)让孩子学会集中精力父母应有意地为孩子创设一些活动,使他持久地沉浸在一种活动中,从而逐渐学会集中精力做事。如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进行折纸、剪纸、搭积木等活动,在活动中,要尽量引导孩子并让孩子知道,生活中许多事是需要耐心和等待的。有时孩子饿了马上要吃,渴了马上要喝,想要什么玩具当时就要买,家长可有意延缓一段时间,不要立刻满足孩子的要求,以培养孩子的耐心。另外,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要同时给孩子提供太多的工具,以免分散注意力。

  (3)家长要做出榜样许多孩子没有耐心,是因为家长对孩子做事的要求往往也是虎头蛇尾。所以家长在教子的过程中,应首先注意自己不要形成做事半途而废的行为习惯。然后,再对孩子提出要求。在开始一种新的活动之前,必须让孩子对正要进行的活动有个了解。如让孩子去洗澡,应在开始烧水时就告诉孩子画好手上的画后,就去洗澡。然后,在孩子洗澡之前,别忘了认真检查画到底画完了没有,这就是培养孩子做事有始有终的良好习惯。另外,父母也应注意和孩子多进行交流,做孩子的伙伴。如果可能的话,可以参与孩子的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及时地鼓励表扬孩子,如“你真了不起”,“你真行”,“你做得真好,下一次会更好”.父母的这些语言,对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种鼓舞,对于孩子做事的坚持性是很有益的。当然一定要注意,不要以太忙为理由,而忽视做孩子的伙伴;有些父母甚至对孩子做出的努力不闻不问。这些对孩子耐心的培养都是极为不利的。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在家庭教育的大环境下,一定要注意。

  妙招35.培养孩子读书做笔记的学习习惯

  有的孩子喜欢读小说、中外名著,几十部地读,但别人问他这些书主要观点好在哪里,差在何处,他却张口结舌,无言以对,努力搜索,感觉如枯肠。这样读书,自己的脑子只起了一个漏斗的作用,读得再多也只是过了一遍,没留下什么东西。

  要把读过的书变成自己的东西,就得学会做读书笔记。

  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

  富兰克林说过,读书之时,宜备笔记与小册子,遇新奇有用之典故词句,即用简短之语摘抄在上面。这个办法有三点好处:一番手抄,凝神酌句,记忆更牢;日后行为演说,可以引用;即使没有实在效用,也可增加社交趣味。

  马克思为写《资本论》,阅读和摘录了1500多本书,共作了65本笔记,仅经济问题的摘要和批注就有800多页。他对当时70位经济学家的著作,几乎都作了详细的摘要,他读书时,常常折叠书角,画线,用铅笔在页边空白处画满记号。他用画横线的方法,能够非常容易地找到自己需要的地方。

  清代杰出的文学家蒲松龄快到40岁了,才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因家境贫困,没有书就借书,借到的好书,他就抄下来,反复读。他认真听,认真记录民间流传的怪闻异说,积累了大量笔记资料。经过20多年的搜集、整理、加工,反复修改,直到70多岁,才写成了《聊斋志异》这部杰作,蜚声国内文坛,远播海外许多国家。

  那么,具体来说,父母该怎样引导孩子做读书笔记呢?一般来说,读书笔记大致有以下几种形式:

  (1)原书空白记如果书是自己的,看到重要的地方,或者自己体会深刻的地方,随时随手在书页空白处记上要点,加上批注,写上感想。

  (2)画符号这是一种比较简单、容易的笔记,通用的符号有画线(直线、双线、曲线和不同颜色的线)、圆圈、双圄、交叉、箭头、方框、三角形。还有着重号、问号、叹号等。每种符号可按自己的习惯、爱好,分别代表自己要表达的意思。

  (3)摘录把书中自己喜欢的句子、段落,或重要的地方,诸如论点、结论等摘录下来。

  (4)全抄将原文一字不落地抄下来,明末清初的大学者顾炎武,从10岁起就跟祖父读《资治通鉴》。此书300多万字,他不但读完此书,了解了书中的意思,而且把全书重抄了一遍。

  (5)列提纲根据文章每章节每段的内容,按照它的前后次序,列出一个大纲,它能帮助我们增强筛选知识、把握重点的能力。

  (6)剪贴把自己所需要的资料,从报纸杂志上剪下来贴在本子上,这也是一种读书笔记,可根据需要进行分类张贴。科普作家叶永烈说:

  我订有许多报刊,养成了剪报的习惯,即把报纸杂志上有参考价值的资料剪下来,分类贴在笔记本上。我的剪报有20多类。例如,我写一篇以熊猫为题材的中篇科普幻想小说……就剪了几十篇美于熊猫的资料。

  (7)做卡片把自己所需要的内容记在卡片上,它是积累知识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积累多了,归纳分类,综合利用。也有的把摘录的内容记在随身携带的纸条上,这种办法适用于旅行途中看书、看资料等。

  (8)札记读了一些书籍后,写下它的要点、体会、心得、感受和疑问,称为札记,其形式灵活,内容多样,可长可短。如列宁的《哲学笔记》,清朝学者顾炎武的《日知录》等,以及报刊的书评、读后感,均属于这一类。

  另外,根据不同的兴趣、爱好、习惯,还可写心得笔记、专题笔记、综合笔记、索引笔记、图表笔记。还可以写以考证、议论、记事为中心的笔记。

  以上这些笔记形式,各有各的长处,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写读书笔记会有一个从不会到会,从不熟练到比较熟练的过程,刚开始写,可以选自己喜欢的形式,可以简单地写,养成习惯,读书效率会越来越高,书才容易变成营养被吸收,变成自己的。

  妙招36.引导孩子养成查阅工具书的习惯

  应该说,工具的发明,是人类智慧的体现,是劳动与创造的结晶。人类之所以高于任何其他动物,正是因为人类在劳动、学习、生活中,能够运用思维与知识,创造发明工具。这些人类发明的工具中,除了交通工具,还有千百年来人们发明制造的生产工具、学习工具。在用于学习的工具中,每个孩子都要接触和使用的,便是工具书--学习中可以当作工具来使用的一种书。

  工具书非常多,如语文方面,便有《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成语词典》和更丰富、更完善的《汉语成语大词典》等,这些工具书,都是我们学习相关知识时不可或缺的工具,就像我们出门要乘车,上天要乘飞机,过河要乘船一样。每一本工具书,都是这一类相关知识的高度总结和具体阐释,并教导人如何运用这些知识。如上面所举的几种字典、词典,就集中了语言文字与文学方面的字、词、音、义和相关知识、成语典故、历史、文学等等。在学习中遇到相关疑难,只要打开它们,便会得到专家、学者、教师们百问不厌地帮助、讲解,让人在工具书的帮助下,解惑释疑,完成作业,增长知识。

  学习最忌的一种坏习惯,是孩子对学习中的问题似是而非,一时不懂,又不愿凭借工具书仔细弄懂。结果不是一时不懂,而是一世不懂,以至在学习与生活中话说错了,字读别了,意会错了还全然不知。比如有的人,对于“恶”、“好”、“为”这些一字两音两意甚至多音多意的字,总是搞不准确,老把“凶恶”与“可恶”不分,把“很好”与“喜好”不分,把“为了”与“作为”不分等等。其实,这些都是很容易解决的问题,只要打开工具书,就都会让人明明白白,可不少孩子就是养不成查阅工具书的好习惯。有学者们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知识就是知道怎样去学习,怎样去查找,怎样去运用工具书。能正确、熟练地使用工具书,知道自己所需要学习的东西在哪里,这就是知识。专家、学者、科学家能够从无到有地发明、创造出机器、车辆、飞机、轮船、科学仪器和各种工具书,而我们如果连使用都不会,都不愿学的话,那岂不是辜负了这些人类的宝贵财富。

  打开《现代汉语词典》,便打开了现代汉语的知识宝库。从小学到大学以至今后的工作与长期学习中,它都能成为我们最忠实的老师和帮手。只要你养成了查阅它的习惯,有事要查,无事也查,那么,天长日久,积累下来,人的相关知识就会日渐丰富,用之不完。一本《汉语成语大词典》,是近40名语言学家毕生所学的专业知识的集大成。它收录列举、阐释了古今所用的一万七千条常见成语及其变体,并包括古今常用的俗语和谚语。

  这本词典的知识性、科学性、实用性,对我们学习、使用汉语词汇进行交流、表达、写作都是极有帮助的,关键在于你是否有使用即查阅它的习惯。

  应该说,要拥有必需的工具书并不难,难的是是否养成了查阅它、使用它的习惯。

  记住,工具必须使用,否则它便会失去价值。不要忘了先哲的教诲:“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只要体善于运用学习的工具,就一定能比别人聪明、博学而多才,就是这个道理。

  作为父母,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让孩子自己查阅工具书可以肯定地说,任何一个孩子在学习中都会碰到这样那样的疑难,如果是在家长身边,也许很多家长乐于解答,以为这就是在帮助孩子学习。但作为家长,首先要看看孩子遇到的疑难属于哪一类,凡是通过查阅工具书能够解决的,家长一定不要代劳,让孩子自己查阅工具书。这有三个好处:一是培养独立自学能力;二是不养成依赖性;三是形成查阅、使用工具书的良好习惯。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可以用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 加入收藏晨曦作品集
爱情需要策划培养孩子热爱学习的91个妙招